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两条曲线描绘山西人的幸福指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两条曲线描绘山西人的幸福指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两条曲线描绘山西人的幸福指数

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三晋大地一片勃勃生机。记者感受到,在这片地下充满乌金资源、地上遍布历史文化遗迹的热土上,资源型地区实现“清洁崛起”、“科学发展”的一条光明大道正铺展开来。

“黑色曲线”出现美丽的拐点

镜头:尽管北方采暖期已到,阳泉市早晨的阳光还是十分通透。市民吕计平最欣慰的就是,“一出门能大口大口地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我妻子早晨上班再也不用戴那个大口罩了。”而以前,每到冬天早晨,阳泉市区就“烟雾”缭绕,林立的锅炉烟囱、化工厂和发电厂一起吞云吐雾,严重时呛得人喘不上气、睁不开眼。

阳泉市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是山西省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支撑经济的煤、电、建材、化工业都是能耗和排污大户。阳泉人诙谐地说,前几年阳泉蝉联“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的前三名,“头顶黑状元帽”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两年中,他们拔烟囱、炸土炉,向污染源开战,还在全国较早地把煤矿瓦斯抽放出来,用于居民采暖和煤气供应。去年阳泉市终于摘掉了多年的“黑帽子”,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由2001年的7天增加到了去年的275天。

背景:阳泉出现拐点的这一年,也是山西省的一个重要拐点:能耗和排放水平第一次出现“双下降”,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9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3.56%和2.77%。

用壮士断臂形容山西省节能减排的力度和决心是十分恰当的。在山西省政府的日程表上,对小火电、生铁、粗钢、焦炭、水泥、电石铁合金6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是落实到一个个具体企业和项目,严格按时间表推进的,停电——拆除——爆破,今年全省已经炸掉、拆除4000多个烟囱、炉子,到“十一五”末,山西省将淘汰1000多亿元的“黑色GDP”。在太原,记者还见到了专为全省8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的在线监控设备,只要企业排放超标设备就会发出警告,如果继续排放,可以“釜底抽薪”立即中断企业供电。今后山西还将为数千个污染源安装这一科技“监测员”。

憧憬:在山西,省里的一句口号人们耳熟能详:“摧枯拉朽治污,铺天盖地植树。”为了再造秀美山川,山西省还将深入开展重点城市的“蓝天碧水工程”、“六大兴水工程”、“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省人大还通过地方立法,对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绿色经济”划出动人的曲线

镜头一:在太原钢铁有限公司转炉主控工王小军的奖金单上,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循环经济奖金”。只要他在生产过程中,确确实实节省了能耗物耗、做到了废物循环利用,哪怕是在一个不大的工艺流程上有一个小小改进,都能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

镜头二:在山西焦化集团,过去被人看作乌金的焦炭成了不值钱的东西,而生产焦炭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物”焦炉煤气和“副产品”煤焦油,反而成了唱大戏的主角。在工人操控的各种生产线上,过去的边角料成了“百变金刚”,竟能衍生出30多种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在很多方面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在古交电厂,记者见识了煤炭洗选——配煤——发电——建材和新兴材料“吃干榨尽”的全过程。煤炭洗选后精煤销售到全国,中煤掺和着“废料”煤泥、矸石一起被送入电厂发电,还有部分煤矸石制成建材,而发电厂的粉煤灰除了制砖,将来还能提取珍稀的材料。这条循环路线代表了当今世界煤炭能源产业中最先进的生产理念。

背景:高排放、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益、不持续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最大的障碍。山西省决策层认准,选择“循环经济”是跨越障碍的最优路径。遵循这一路径,山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煤、焦、电、冶金行业嫁接新技术结出“新果实”;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在枝繁叶茂的循环经济的“树干”上不断抽生出潜力产业的“枝条”。

2006年与2003年相比,山西省煤矿由5881座压减到3199座,资源回采率由30%提高到58%;大机焦比重占到95%;太钢不锈钢产能达到3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新型行业中,山西瞄准“贵能源时代”的煤化工业,重汽和煤机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金属、磁材、纤维为主的新兴材料业,内涵博大的文化旅游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十六大以来,在煤、焦、电、冶金挑起的“资源山西”之外再造了一个“财富山西”。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7.6%,4年翻了近两番,200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过万元门槛。

憧憬:“一个是上升的曲线,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一个是下降的曲线,就是能源资源消耗出现下降。一上一下,都是居民幸福指数提升的信号,也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山西省统计局局长杨文章说。

考核杠杆:为“美丽曲线”构建坐标系

镜头一:十七大后,临汾市市长李天太在工作日程表上,把自己的精力作了重新分配。60%的时间用于抓经济工作,40%的时间用于调研解决社会、文教卫、环保和群众民生问题,谋划本行政区内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计;而过去,市长一手管市场,一手抓财政,眼睛盯着GDP,脑子里想的是一堆经济数字,把绝大部分精力消耗在引资金、上项目、跑部门甚至商务谈判上。

镜头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孝义市(县级)去年尽管名列第一,却与省政府颁发的大红奖状失之交臂。原因是违反环保法规上项目,被省环保局列入区域限批。今年孝义市“憋着一口气”取缔倒烟炉660支,停建多个环保不达标项目,换来了更多的二级好天气。市长张旭光说:“排名多少我不在意,关键是群众满意。”梧桐镇居民史凤岐露出了笑容:“我家窗户上挡了多年的防尘布取掉了!”

背景:怎样引导领导干部走科学发展之路?山西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体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要求的“三大考评机制”。一是由44项59个指标构成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其中规定对节能降耗不达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其他重大事件的取消表彰;二是包括经济发展、党政工作、民意测验、民主测评4个方面考核内容的“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三是由10个方面42项指标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工作及指标考评方案。三个机制有机统一,体现了发展导向、用人导向和作风导向的统一。

在考核杠杆的激励下,山西省各地开展了城乡居民12项救助制度实施活动、“一矿扶一村,一厂兴一业”的城乡村矿和谐行动、自主改造棚户区矿工安居工程、消灭零就业家庭行动、高中阶段贫困学生援助等特色项目,解决了大量影响民生、民安、民和的突出问题。

憧憬: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说,十七大对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山西省将坚定不移地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子、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实现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