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葬 祭 名 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葬 祭 名 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

苏东坡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

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上片一开始,

作者并未以通常的写景、写情起头之手法,

而是直接进入叙事主题。

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

苏妻王井病逝汴京(今开封),

夫妻一生一亡正值十年。

因分离已久,茫然不知对方这些年如何渡过。

因此,“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不仅抒出生者的深哀至痛,也为后面的相逢应识打下了伏笔。

“不思量,自难忘”出句貌似平淡,

却流露出夫妻间那种深挚的情分。

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潜作者的脑际,

不去想她,她也不会在心中抹掉。

下面点出亡妻的墓地。

“千里”指其坟葬在眉州彭山,

相距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今山东诸城)已逾千里。

遥远的孤坟,即使寂寞,有贴心话想倾诉,

亦无法立刻赶到密州,岂不更添“凄凉”。

所以,用“十年”和“千里”,

将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

再加上夫妻间生死界限,

以此来强调作者对夫妻不能相见的无限沉痛的心情。

既然如此,那么只有在梦中沟通了。

但作者并未直接继续写梦,而是先宕开一笔,

用设想“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因为在这十年中,苏东坡仕途失意,

生活颠簸不定,神情疲惫不堪,

再加上年化而容颜哀老,

面貌自然变得使亡妻认不得了。

这上片的最后一句,

又将词推向作者隐痛的高潮,那悲凉的心境催人泪下。

下片进入昨夜的梦境,

然而作者下笔未将凄凉、伤慷的气氛继续下去,

而是忽地还乡回到新婚燕尔之情景,

“小轩窗,正梳妆”。

作者清晰看到了真实美妙的画面,娇妻在窗前,

桌上放些花粉胭脂,对着铜镜梳妆打扮。

紧接着笔锋一转:“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句与上片“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呼应。

梦境虽不受时间、空间和生死界限的限制,

但即使真能相遇,也会因夫妻分离久远,

还由于情感波动,思绪如麻,话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淌不尽的泪水。这里写的不是梦境,而是人间真情。

最后三句是作者从梦中回到了现实,

作者料想在异地短松岗的墓地,

亡妻伴着明月,长年孤独悲伤地思念着丈夫。

作者以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亡妻的断肠柔情,来表示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

作者写此词的高明手法是先叙事,再言情,

最后以写景结束,让人无一不为之动情。

这首词结构严密,直抒胸臆,淋漓酣畅,一气呵成。

在技巧上极尽曲折跌宕,起伏突变,

写梦前怀念感情深邃,含意丰富;

写梦中相逢情感执著,动人心弦;

写梦中相逢情感执著,动人心弦;

写梦后伤感用词朴质,寓情于景,一泻其妙。

这首词语言纯用白描,自然真切,

毫无斧凿之痕,用词凝炼深沉,音响凄历。

全词句句有声,与悼亡之情十分契合,

感染力非一般哀愁之作可相比。

清明.扫墓

(一)

如果真有灵魂

那么这里

一定比人间

热闹!

(二)

墓地中

走过

我活过了千百回

清明诗1

清明时节,四野俱晦。

悲风阵阵,愁雨霏霏。

鸟雀侧视,草木竦立。

举烛烧天,叩脑捶地。

既予人生,何置人死?

还我至亲,神明不理。

痛哉惜哉!歌以悼之。

清明2

雨疏风清柳婆娑,飞花不解行人色;

当时轻狂笑来世,如今黯然悲奈何。

冢前松柏相拂拭,新碑杂尘自销磨;

帖法右军成丧乱,始知人间有蓼莪。

清明

农历上的一棵青果

朦胧在细雨之中

她的情绪在萌生鲜嫩的

忽一个早晨

窜进她的情感世界的人

不是湿透衣袖

也便沾满忧郁

翻过这页无言

小跑艳阳高照

浓抹重彩的是热太阳下

老樟树和知了

还有渔塘还有小溪

耐着性子温和地守着

蒸发的午间

顿生厌倦蓝天白云

这是清明的高度

生命和憧憬逝去

季节轮回

唯一要做的是

在时下深纹的额头

去摘那棵青果

在这里我们为失去的亲人找一块永久的空间,

让世界每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一个角落的亲友都可以随时凭吊祭奠。

在这里我们庆祝每一个生命特有的璀灿,

让生命的故事作为时代的缩影在世间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