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委书记农业管理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三农”工作新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统领“三农”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非农化程度为主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培训就业,统筹城乡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领导决策、战略规划、财政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的“三农”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重点: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围绕特色和规模,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市场取向,以提高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能仅仅满足于市场需要什么就调整什么、发展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特色优势,围绕农产品市场和都市“餐桌经济”的变化来调整种养结构,在技术、品质、加工包装上都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潜力。而要挖掘这一空间和潜力,必须紧紧抓住四个环节:
一是接市场。要发挥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按照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入社或入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纪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科技、中介服务和创办经济实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农产品流通,发挥中介连接市场的作用。大力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与市场的高效连接,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效,增加农民收入。要重点扶持高山蔬菜和茶叶加工企业,全年力求新增市级龙头加工企业3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以上。
二是创特色。按照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发展以桃形李为特色的水果业、以绿色长廊为特色的花卉苗木业、以高山蔬菜为特色的蔬菜业、以有机茶为重点的茶业和以土鸡(鸭)为特色的畜牧业五大特色农业,力争在发展的数量、质量上有新的突破。同时,要重点选择已有一定基础,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作为今后培育的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形成拳头,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
三是重科技。现代农业,说到底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着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搞好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组建区域性农技示范站和示范场建设。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尽快形成政府推广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新格局。要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农村信息网为主要载体,把农业生产、科技、政策、供求、价格等信息快速有效地送到农民手中,力争建立10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农业和科技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搞好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快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四是抓标准。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鼓励和引导农民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拓展标准化生产领域,重点发展无公害大棚葡萄、无公害生态养殖,推广高山蔬菜和南方早熟梨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全年力争有5只农产品通过省绿色农产品认证、5个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实现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品牌、注册商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做大产品市场,提高XX农产品的知名度。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抓好农民培训转移。减少农民、增加非农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因此,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突破口来抓,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力争全年培训农民15600人,转移农民9000人。重点要构建“四大机制”:
一是抓调查,构建资信息服务机制。要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就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培训就业跟踪资料库等农民培训转移信息服务体系。因此,县里决定在6月份举行一次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大调查活动,摸清全县农村的劳动力基础数据,包括培训就业意向等都要调查清楚。这既是一次全县农村劳动力基础调查活动,更是一次更新农民观念、组织发动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宣传活动。各级领导要切实重视这项工作,本着“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组织精干人员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贯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资源调查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广泛、深入、详细的资源调查,建立并不断充实数据库,使这项工作能随时知根知底。
二是抓培训,构建农民培训机制。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各类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兴办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快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确定好农民定点培训机构。采取“公开报名、实地鉴定”的办法,在现有社会培训机构、技术学校、社会团体等单位中认定农民培训机构,给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授牌确定,并向全社会公示。二是设置好农民培训的专业。具体培训专业的设置,必须因地制宜、符合农民的需求。要根据基础大调查中反馈的信息,结合XX产业的特点、农民的基础水平,合理、科学地设置好培训专业,使农民“学了一技之长,就可用一技之长”。组织农民参与培训时,也要引导农民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需要自愿报名参加专业培训。三是建立好乡镇培训点。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方便农民、服务农民”原则,确定或委托相关部门建立农民培训点,可以将培训点放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或种植基地,也可实行委派农技人员到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总之,要通过培训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机构主办,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活动,争取每年有不少于1万名的农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三是抓转移,建立劳务输出机制。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一是要注重转变农民观念。要加强对农民商品经济意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农民克服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自觉外出务工、经商闯市场;要通过典型引路以及农民之间的传帮带,促使更多农民“洗脚上岸”、走出大山转移就业。二是要加快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劳务中介组织发展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水平。要积极支持、大力培育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要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要清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限制性规定,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劳动保障和职业病防护等突出问题。同时,要通过扩大劳务输出,鼓励本地企业招收县内农民工和发展家庭来料加工业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的稳定性。对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本县企业招用本县农民工的、帮助介绍农民工到县外境外就业的、帮助农民联系来料加工业务的等等行为,县政府都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四是要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农业、劳动、工商、公安等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化劳动监察和劳动合同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打官司、讨公道。
(三)以改善农村环境为重点,抓好农村示范整治。“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一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按照“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拓展内涵,确保质量”的要求,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把它抓好,力争五年内对全县符合布局规划的村庄全部整治一遍,年内争取新启动实施村庄整治46个村,完成35个村,完成村庄规划100个以上。
一是抓好村庄规划和管理。要本着“实际、管用”原则,继续做好村庄规划,年内要完成不少于100个村的村庄规划,力争在二年内完成县域内所有村庄规划。规划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贯穿生态环保理念,反映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尽量做到村庄规划与水利、建设、国土、林业、交通、广电、电力等部门相衔接。要重视整治规划方案的编制,按照村庄布局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究特色,注重实效,努力提高村庄建设品位。
二是抓好村庄整治建设。村庄整治建设,事关全体村民的利益。各乡镇(街道)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专门班子,帮助实施村制订切实可行的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建立实施组织,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千方百计筹集整治资金,做到资金平衡。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广泛发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加强对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整治的项目要实行项目责任制,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是抓好农村污染治理。要制定出台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体系,规范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程序和运行机制,对适宜分散处理的就地处理,对于需要集中处理的,要通过分片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站等途径进行处理,力争年内使全县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明显的改观。要全面推行示范整治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制度,制订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管护责任制,建立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和卫生责任区制度。
四是抓好“农民饮用水”工程。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制订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规划,创造条件,上下联动,积极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农民的饮用水问题,让全县农民都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四)以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利用今年国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强以水利设施、生态林业、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继续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加快完成20*年度3.3万亩土地整理任务,并尽早做好2005年3万亩土地整理规划涉及项目的上报工作。农业综合开发要与土地整理和“乡村康庄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项目结合、资金拼盘、资源有效共享的良好实施方式。
二是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抓好仙华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水土保持和水域管理。启动实施通济桥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和主干渠维修加固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金狮、梅坞、后虎塘、樟片坞等4个“千库保安”工程任务;实施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当前,汛期已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各乡镇(街道)要切实落实好防汛工作责任,未雨绸缪,严阵以待,确保安全渡汛。
三是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围绕3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健全管理网络体系,制定补偿政策,组建护林队伍,强化各项封育管理措施。完成毛竹低改,森林采伐迹地、森林火灾迹地和森林病虫害迹地更新工作。完成阔叶林改造500亩、低产毛竹林改造1400亩,建立10处生态公益林示范点。
(五)以深化农村改革为载体,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大的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因此,加快农村发展,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主要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是农村福利水平太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滞后。为此,我们必须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作为提高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切实抓好“新五保”制度的健全和落实。要大力扩大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参保面达到80%以上。要实现农村低保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并建立低保救助金自然增长机制,使低保标准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进一步扩大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落实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继续采取扶持措施抓好下山脱贫和欠发达村、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
二要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建立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基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和宅基地异地置换的办法,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流转。
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强以中心镇为重点的乡镇卫生院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体生活;加强农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六)以实施指导员制度为契机,打开农村工作新局面。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落实中央提出的“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重大举措。今年是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的第二年,这项工作实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面上工作的开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农村去干什么?怎么干?我们每一位农村工作指导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村后,要担负起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群众信访调解、民主制度监督、组织建设督导和富民强村服务的职能,真正沉到农村,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到贫困村的,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关键来抓;到村庄整治村的,要把实施好村庄整治作为首要任务;到失地农民较多的村的,要把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当务之事来抓;对村级班子软散的,就要重在加强班子建设;对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较多的村,要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作为当前主要工作。具体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乡镇党委要加强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管理。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是指导员日常管理的主体,是指导员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环。乡镇、街道党委要负起对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布置工作任务,开展经验交流,经常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乡镇本级派出指导员也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指导员工作中去,以保障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是派出单位要进一步支持指导员工作。各派出单位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和支持指导员工作,协助做好对本单位派出指导员的管理工作。要按照各级领导小组的要求,真正把优秀干部选出来、派下去。要强化用人的导向性,对出色完成指导员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要大胆使用、优先提拔。要帮助解决指导员及家庭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保证各项应有待遇。要普遍建立挂钩联系制度,落实责任部门,主要领导要多到联系点指导工作,真正做到“派出一个人,联系一个村”,把指导员派驻村作为部门工作的联系点、村情民意的观察点、工作创新的试验点,确保农村工作得以推进。
三是指导员要尽快熟悉农村工作。首先要尽快熟悉当前的农村政策、法律、法规,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其次要对自己所派乡镇和所驻村的基本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工作上、纪律上要服务乡镇、街道统一安排,要努力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要尊重乡镇、街道的领导,团结乡镇、街道干部,扎扎实实干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总之,我们要以群众欢迎不欢迎,群众满意不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争做一名群众满意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三,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工作、生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不”:不得在所驻乡村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种费用;不得用公款吃请;不得在所驻乡村购买廉价物品和土特产;不准收受所驻乡村发放的各种补贴、有价证券;不得参与有损于党员干部形象的各项活动。这一点一定要记牢!我们农村工作指导员是代表县委、县政府下去的,你们个人的形象实际上代表着县委、县政府和派出单位的形象,所以在这方面大家一家要高标准、严要求,千万不要做有损于党委、政府形象的事。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机遇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三个“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统筹“三农”工作全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总的说,目前我县的“三农”工作形势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发展环境看,重农兴农的氛围基本形成。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新形势下农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基础地位的把握越来越清醒,越来越一致,越来越关注,全社会支持“三农”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已经形成。特别是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在对“三农”问题的定位上有了新的提法,新的发展。中央对“三农”的认识,从过去长时期提的“基础地位”、“首要位置”,发展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示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轨迹,表明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支持正在逐步加大。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对“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升华,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省委书记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农”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务必”,即做到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这“两个趋向”、“五个务必”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全局工作的关键,是党中央和省委对农业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的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也表明中央、省委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也是非常重视,把发展“三农”、服务“三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来检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仅去年一年县财政对“三农”的扶持资金就达1.2亿,创历史新高。
其次,从发展阶段看,“三农”工作正处于重要机遇期。我县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机遇期,这个机遇期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机遇期。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机遇。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进步,农业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二是政策机遇。去年中央时隔17年之后,就“三农”问题发出1号文件,今年中央再次就“三农”问题发出了1号文件,并明确提出:“支农政策不能改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少,支农的力度要不断加大。”这是我们党对“三农”问题认识上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制定“三农”政策的重大突破,是我们党执政施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省、市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系列扶农、支农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都具有很高含金量,对改进农村生产条件和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政策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种机遇的重要性,把握住机遇,让这种机遇成为推进我县“三农”发展的动力。
再次,从发展实际看,我县“三农”工作出现了新气象。一是特色农业得到新发展。结构调整日趋优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龙头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产业档次进一步提高。全县去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二是农民增收出现好势头。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8元,同比增长12.5%,增幅为97年以来最高。三是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村庄示范整治、康庄工程、土地整理、国债造林、绿色通道、水利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的面貌大为改观,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四是社会保障实现新突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迅速推开,失地农民参保率稳步增长,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扩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教育券”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五是基层组织有了新加强,基本完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村级班子的年龄、文化等结构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但是,我们在看到好的发展因素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是我县最大的社会群体,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之多,这其中有相当部分仍然从事纯农业,他们增收的空间愈来愈小,与富裕人群的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城镇居民的三成七,也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弱,土地产出水平低,资源综合利用率差,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物质装备明显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后劲乏力,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综合支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农村脏乱差现象突出。在下乡走访中发现,我县农村的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村镇建设有的地方杂乱无章,违章违法占地建房出现反弹,环卫设施配套水平低,农村环境还很差,农民生活质量依然处于低水平。
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解决,不仅仅影响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而且还直接影响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全县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把握趋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推动“三农”的工作不松懈。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水平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驾驭“三农”工作全局的水平。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三农”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上来,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是乡镇和农口部门的事,而是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有关部门要主动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上级有关“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市委的意见,今年我县要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示范整村或贫困村,增进与农村群众的联系,增加对“三农”工作的了解,帮助解决农村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优化环境,形成为“三农”发展的服务合力。服务是一根纽带,它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农民群众;服务是一种检验,履行职责要落实在服务上,亲民爱民要体现在服务上。各部门要把优化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财力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财政、计划、交通、建设、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要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调整资金投向,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套句陈昆忠书记的话,就是“对‘三农’的投入再多、对‘三农’的支持再多都不为过”。各级各部门要带头执行好各项政策,能不能严格执行政策,是检验一级组织、一个领导能否与党保持一致的重要尺度。政策既是生命线,也是警戒线,更是高压线。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不能打折扣,不能截留走样,不能同农民争利益。要坚决防止挤农、伤农、坑农现象的发生,严厉查处各种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的行为,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事件和坑蒙拐骗行为,妥善处理好土地等民事纠纷,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转变作风,努力改进“三农”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新的课题,要求我们运用新的理念、采取新的动作。我们经常讲,现在谋划和发展农业,要运用工业的理念,这就是要求我们借鉴工业组织形式培育农业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进步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入工业融资方法增加农业投入。这里面的内容很多,文章很大,门路很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各级各部门要集中精力,科学安排时间,从过多的会议文件中解脱出来,从繁琐的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对群众要有“情怀感”,对事业要有“责任感”,对岗位要有“光荣感”,对名利要有“境界感”。要把亲民落实在“亲农”上,热爱农村工作,贴近农民群众;要把亲民落实在“亲贫”上,关心困难群众生活,扶持困难群众发展;要把亲民落实在“亲访”上,进村入户察民情,走村串户解难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把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治本之策,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活动,继续深化创业服务承诺制、党员行为公示制和村级财务委托制“三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抓好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本领,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本领。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村镇规划,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广“枫桥经验”,健全农村矛盾纠纷的预防、发现和化解机制,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同志们!今年是“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一定要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不骄不躁,扎实推进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