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副市长十一五规划暨行动计划会议上的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副市长十一五规划暨行动计划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副市长十一五规划暨行动计划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十一五规划行动计划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第四年,是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全省上下全面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同时,还是中央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十一五”规划暨“”行动计划工作会议,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刚才,付忠同志传达了国家、省有关“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会议精神并通报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广兰同志对贯彻“”行动计划作了具体部署。这些部署和安排是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这两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新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意义,现在有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清,有的把市场经济同规划对立起来,认为搞市场经济了,还编什么规划?有的则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划与过去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等同起来,认为年度计划都难以执行,五年规划就更难落实,编规划实际意义不大,等等。这些观点都是十分片面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较强的宏观意识和明确的发展思路,其发展就会迷失方向,陷入盲目。对于中长期规划,不仅我国很重视,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而且比我们更规范、更严谨。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要不要搞“十一五”规划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更科学更可行,更加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符合滁州发展的实际,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⒈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新时期我市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十一五”期间到年,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要求更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宏观目标,对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在消费升级的拉动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省内很多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我市能否经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不掉队,并抓住机遇,力争争先进位,将成为我们编制“十一五”规划面临的新挑战。面对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和紧迫形势,我们将通过编制“十一五”规划提出分阶段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扎实工作、奋发努力的行动纲领。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⒉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加快发展寻找新的工作着力点和发展突破口的需要。

从“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看,滁州自身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增长速度不快、投资规模偏小、对外开放度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问题、就业压力增大和农民收增缓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给环境和生态建设带来较大压力,等等。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快慢,直接关系到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在“十一五”规划中统一思想,树立新的发展观,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和对策,为解决新老矛盾、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提供切实的工作指导和政策保障。

⒊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是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政府职能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过市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表达了全市上下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和谋划,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和对人民的承诺,同时也是政府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重要渠道。编制好这一规划,对于改善政府经济调节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精心编制规划

⒈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观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能不能用这样的发展观指导“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成效。

编制“十一五”规划,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把它作为编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条要十分明确。坚持这一条,是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带有根本性的要求,也是与以往历次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区别所在。可以讲,“十一五”规划能否搞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这个指导思想贯彻得如何、体现得如何。用新的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从工作要求上讲,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不动摇,同时全面理解发展的内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做到“五统筹”。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很好贯彻这个指导思想,把它真正落实到编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到规划的具体内容中,落实到调控政策措施中,落实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一个充分体现新发展观的规划,更好地指导我市的新一轮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⒉大兴学习之风,扎实做好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十一五”规划编制是在体制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有许多新要求,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仅靠过去的经验是不行的。各地、各部门领导和广大规划工作者,要结合重大课题的研究,大兴学习之风,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技术和方法,学习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培养国际眼光和现代眼光,真正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

⒊坚持开门编规划。要坚持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规划编制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参与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动群众、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过程。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水平。

⒋建立“十一五”重点项目库。投资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消费需求升级,研究提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能进入省“”计划,为“十一五”期间扩大投资创造条件。一是要依托企业和基层,深入调研,广泛收集项目;二是要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研究策划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牵动力强的项目。三是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

(三)加强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编制“十一五”规划,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各区县、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把规划编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本地、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扎扎实实抓紧抓好。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一要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市计委制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尽快明确各自的规划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确定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及时沟通、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市、县计委是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的牵头、组织和协调职能。市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配合计划部门,做好本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认真组织完成承担的重大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要明确、充实规划编制工作班子。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及时了解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解决规划编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分管领导要专门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抽调精兵强将,充实规划队伍,抓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集中力量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四要保证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经费投入。由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是贯彻新发展观的一项全新工作,具有一定探索性,工作面广量大,各地和市有关部门要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经费和规划论证经费,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关于“”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决定实施的一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以工业化为核心、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举全省之力,建设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工程,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一)明确战略定位,提高思想认识

“”行动计划是推进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决不能片面、孤立地将“”行动计划看作是个别部门的事情、是抓好几个项目的问题,而要从全局、战略、发展的高度看问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切实在工作上紧张起来,积极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二)把握用力方向,突出工作重点

“”行动计划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扎实稳步推进。具体来说,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突出结构调整。实施“”行动计划,必须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加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在汽车、家电、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正在实施或已经提出一批具有较好前景的项目,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还远远不够,在“”项目库中,高新技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领域项目偏少,存在着明显的项目结构缺陷。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紧紧抓住当前产业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方向快速发展的机遇,下大力气抓好制造业项目,既要积极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做好“从小到大”的工作;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提出并实施一批新项目,做好“从无到有”的工作,我省提出到年全省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到%以上,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第二,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选择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推进。我市重点是家电、汽车和纺织行业,要壮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形成带动和支撑作用。

第三,要强化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体现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要进一步放开交通投资市场,加大通达工程实施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密切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

第四,要注重协调发展。实施“”行动计划,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信息、信用、文化、人才等领域的项目,具有导向性、示范性作用,其潜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不可低估,且大都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及有关部门更有责任和义务高度重视起来,统筹兼顾抓好。

第五,要实施动态管理。完善“”行动计划的项目体系,必须始终将项目前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实行动态管理、梯次推进,在抓好在建和新开工项目的同时,做好后续项目的衔接,努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存一批”的机制。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广泛收集、筛选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开阔视野,实施开放战略,拿出更大气魄,加快招商引资,再提出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并把项目做精、做深、做专,进一步优化“”项目库的结构,内在含量和规模。

今年是全面实施“”行动计划的第一年,抓好开局起步,至关重要。我市目前列入省“”行动计划的项目共个,总投资亿元,仅占全省总投资的。,其中前期工作项目的比重不到,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要根据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拿出具体方案。对于前期工作项目,要抓紧推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关键环节,计划内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计划新开工项目和预备开工项目,要尽快落实开工条件,确保按时开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

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要实行责任制,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头。市政府已经成立“”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夏金生副秘书长和方启鸿主任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展计划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统筹作用,坚持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领导小组将采取集体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逐个加以推进。各县市区、各部门也要切实加强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切实抓好各市政府直接调度的重点项目。

完善配套政策。一是增加资金投入。省发改委和省财政每年各安排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省政府直接抓的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及对各市的奖励。同时,逐年增加省级财政预算内投资规模,各县市区也要相应安排一部分“”行动计划启动资金,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国债资金申报和安排上也要向这方面倾斜,只要符合国债投向,应优先安排。二是省里正在争取启动政策性银行项目开发贷款,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纳入行动计划的项目和企业,优先向银行推荐,优先推荐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四是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除国家规定要审批的外,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创新工作机制。实施“”行动计划,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职能转变的要求,把工作着力点由项目审批转到做好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上来。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关部门要抓紧把规划做好,把前期工作做实。要落实项目法人,使企业成为实施“”行动计划的主体。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办法筹措、落实建设资金。要把实施行动计划与坚持大开放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资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行动计划的宣传力度,及时宣传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经验,着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推动“”行动计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求真务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和“”行动计划这两项事关全局又紧密联系的重要工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