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多党合作 前景广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带着庄严的使命,共商国是、议政建言,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履行职责。人们记得,59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此开始共同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
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陈昌智不久前去民建的诞生地重庆,瞻仰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纪念碑和1945年民建成立大厦旧址。他心有感触:“当年民建的先辈――部分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从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面目中看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逐步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道路。”
陈昌智的话道出了一个真实的历史,道出了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声。
有着反帝、爱国、民主的政治要求,主要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各派,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派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而努力,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行径;抗日战争胜利后,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集团的内战、独裁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
在巩固和完善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根据中国阶级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派就存在多久;共产党可以监督派,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执政地位,主要是派监督共产党。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由此确立。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和政策。
198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199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共中央丰富多党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召开或委托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100多次,就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广泛征求非中共人士的意见建议;坚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科学规范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协商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多党合作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坚持搞好合作共事,许多优秀非中共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去年,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担任科技部和卫生部部长职务,被认为是“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焕发活力的人民政协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之日,它就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与人大、政府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在决策前协商,一个在协商后表决作决策,一个在决策后执行,三者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人民政协在这一体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翻阅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录,会发现他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优秀代表,本届政协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委员人选占92.4%,比第十届高了近7个百分点。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欣喜地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吸收了一大批各党派、各族各界新的代表人士,增添了新鲜血液,充分反映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多党合作制度已经走过了59年的光辉历程,中国人民还将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按照中共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