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改革开放行不行要看三十年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改革开放行不行,要看三十年。据说,小平这样说过。到今年十二月,改革启动就三十周年了。现在看来,可以作出肯定的结论了。
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对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理论概括,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本文拟对这个理论体系作些历史的和逻缉的分析,了解这个体系各相关因素内在的联系,以加深对这个体系的理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多世纪的历史过程中,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欧州一些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之后,又一种新的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模式。
我们现在正处在这种新型的正在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模式的开创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点和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要认识一个理论体系,大凡要经过从复杂到简单,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我找到了这个理论体系的起始点、支柱和核心,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基本路线的三个关键词:发展、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三个关键词的组合和延伸就构成了这个理论体系。
现在,先摘录几段话来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
首先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是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这次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个讲话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
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1979年1月18日--4月3日举行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对思想僵化现象进行了尖锐批评,对一些理论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3月30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代表中央委员会向十三大作的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在初级阶段,在我们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之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将长期存在。如果思想僵化,不改革开放,就不能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也就会在实际上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滋长和蔓延。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由于"左"的积习很深,由于改革开放的阻力主要来自这种积习,所以从总体上说,克服僵化思想是相当长时期的主要任务。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是邓小平1992年1月在南方视察时说的。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o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就是内战。为什么"六o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所以,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三、两个"基本点"逻辑上四种可能的组合
所谓"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改革开放",简单说,就是经济市场化和同国际市场大系统接轨;一个是"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两者如何组合,将决定构建怎样一种社会模式,将决定建造怎样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按照通常的理解,前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后者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上层建筑),因而,人们往往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对立的,是不能兼容的。中共前总书记先生,据宗凤鸣记述的《软禁中的谈话》,就是这样看的。如何使这两者统一兼容,结成一体,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
这两个基本点如何组合,从逻辑上来说,有四种可能的选择:
一是向右倾斜,只要前者,不要后者。
就是说,只要市场化改革开放,不要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权,结果就会全盘否定过去革命所建立的全部政治制度和整个上层建筑。俄罗斯就是这样。俄罗斯执政的主流派有一种观点,认为过去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离开了人类历史的主航道,现在俄罗斯所作的是"回归人类历史主航道",结果导致苏联瓦解,国家分裂,经济倒退几十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由位居世界第二的超级大国衰落到三、四流国家。尽管俄罗斯迟早会走出这个困境,但它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和这么久的时间。中俄改革路子的差异,不仅仅是渐进式和"休克疗法"一步到位的的差别,还有上述对待这两个基本点之间关系问题上的差异。中国国内也有一些类似的看法,但未居主流地位。
二是向左倾斜,只要后者,不要前者。
就是说,只要"四项基本原则",不要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认为它违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领导四项基本原则,其结果必然否定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成就,重新回到那种"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年代。如果说右的"不能兼容论"曾给俄罗斯造成灾难性后果,那么左的"不能兼容论",近几年来在中国则成为威胁改革开放的主要危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持着传媒的话语权,振振有词地要中央放弃改革开放,否则就以进行"第二次"相威胁。
三是两者简单地机械地结合。
那就必然是把传统社会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两种社会模式的消极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把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个人独裁专制性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历史怪胎,法西斯专政式的社会模式。改革初期出现过的个人专断导致重大决策失误和执法过程中的赤裸裸的野蛮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这种危险趋向不容忽视。
由对上述逻辑上三种可能的选择分析可知,在如何对待两个基本点结合的问题上,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简单机械结合,必须找到一种新的优化式结合的办法。能否找到这个第四种选择,正确解决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是能否成功构建一种新的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关键。如何使市场化改革和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能有真正前进性的兼容统一,确实是一个难题。可以说,这是邓小平出的一道历史性的难题。总书记,更全面准确地说,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这种办法,出色地解了这道难题。这就是逻辑上第四种可能的选择。
四是对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创新改造,使两者达到优化式的兼容结合。
我在1988年10月《世界格局变化的前景和对我国的挑战》论文中分析谁将主宰二十一世纪论及苏联前景时涉及到这个问题,摘录于后,供参考:
"苏联能否继续保持超级大国的地位,关键在于它的改革能否成功,能否重新恢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活力,而这又取决于它的改革路子是否正确。
从逻辑上看,这里有四种可能的选择:
一种是屈服于阻力,不根本改变斯大林建立的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那势必由停滞而衰落下去;
一种是错误地以为西方模式优于社会主义模式,全盘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把公有制经济全部改为私有制经济,政治体制也作相应改变,那势必会使人民大众丧失主人翁地位,少数人将国家财富窃为已有,这无疑是大倒退,加剧社会矛盾,酿成社会动乱;
一种是政洽上保持传统的斯大林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领导,经济上改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改公有制为私有制,其结果必将是传统的斯大林式的政治独裁和资本主义盲目自发的市场经济这两种制度中最坏因素的结合,从而形成官僚买办资本,这无疑也是一种倒退,酿成动乱。
在上述三种选择下,都不能使苏联扭转经济停滞状态,而且威胁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存。如果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选择了上述改革路子,那么,就会像西方政界人物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就会销声匿迹,共产党就会失去存在的根据。
唯一能挽救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选择,就是从人民大众当家作主人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出发,改独裁体制为民主体制,改单一的计划经济为计划指导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经济,从而恢复社会主义活力,发挥社会主义本身具有而尚未发挥的巨大优越性。这样,苏联就握有其他任何西方大国所没有的优越条件,重新发挥社会主义"榜样的力量",形成对西方大国的挑战,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向社会主义转化。不能排除在二十一世纪中后期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
四、一把钥匙,一架云梯
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解的这道历史性难题呢?用个比喻来说,是因为找到了一把开锁解题的金钥匙和一架可以登高拿到金钥匙的云梯。
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既不能偏废,又不能简单的机械的结合,只有对这两者经过创新改造,才有可能达到优化结合的目的。可以说,创新是开这把锁、解这道题的钥匙,是解开这个死结的关键。可以说,能否成功的进行创新是能否成功的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理论体系的关键。
创新这个概念首先是用在科技领域,""之后首次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号召,继而以后又陆续扩大范围,提出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并采取了许多实施措施。诸如拨出专款和组织专家班子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其意就是在于,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用"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在十七大报告中和传媒报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就是"创新"。比较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以及我国现在的上层建筑和改革开放前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异同,就会看到创新在塑造新的社会模式中的巨大作用。(至于有什么异同,有怎样的创新,后面还有专门论述,这里就不说了。)
但是,这把解开死结、开启宝库的钥匙并不是垂手可得的,必须爬出深谷,到达山之巅峰,才能拿到这把钥匙。
过去党内长期的路线斗争和政策反复,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右了就左一点,左了就右一点,就像在一条狭窄的深谷里走路,碰到右边的资本主义石壁,就得向左拐弯,碰到左边石壁、吃了苦头,就得向右拐弯,就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不爬出这个狭谷,不跳出这个怪圈,只能在这个怪圈中打转,像井底蛙,看天也就只那么一道缝。视野那么窄,眼光那么短浅,怎么可能有什么创新。只有爬出这个狭谷,到达山巅,视野才有可能壑然开朗。要爬出这个狭谷,就需要一架云梯,而这架云梯,就是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只有宽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才能超越左右之争的局限,超越传统社会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对立的局限,才能有把传统社会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踩在脚下的气魄,才有可能构建一种新型的比它们更加具有活力的社会模式。胡总书记和温总理一再强调要有国际的和战略的眼光,要不断解放思想,其意义就在于此。
五、两个基本点的创新优化组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
两个基本点,前一个基本点实际上涉及的是经济基础,后一个基本点实际上涉及的是上层建筑。所以,这里讲的两个基本点的创新优化结合,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构建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构建
(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
现在,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但这经历了一个充满争论的艰辛的探索过程。
改革启动之时并未敢确定市场化应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直到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才明确规定市场化为改革目标取向。在此之前,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大根本区别之一的传统观念,还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虽然"十年浩劫"之后,人们普遍感到非改革不可,正如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说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也感觉到计划经济体制统的过死,妨碍了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应当进行改革,但还没有从传统观念的深谷里爬出来,还不敢设想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唯恐滑向了资本主义。
那时在经济改革政策思想方面占优势地位的,是被称为"党内理财专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先生的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他形象地称为"鸟笼经济"。1982年12月,陈云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谈话时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效果显著。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在在世时,陈云曾经多次使国家从左倾错误造成的经济困境中走出来,是党内有名的经济权威,号称"党内理财专家",改革初期威望甚高,连人们常说的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他平时好说的习惯语。1984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是以他的观点为主调的,规定"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邓小平曾多次讲到计划和市场问题,企图冲破计划经济"鸟笼"的约束,推动经济改革进一步发展。
他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3月7日)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现在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1987年2月6日)
"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搞改革、开放的路子是走对了。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一点改革、开放的步子。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987年6月12日)
"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1990年12月24日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0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谈话)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简单,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是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1991年初到上海过春节与市负责人谈话)
这些讲话都未能打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分标志的传统观念。直到1992年1月南巡讲话之后,这种旧观念才开始被打破。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开放;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992年1月南巡讲话)
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与此相应,对外开放也经历了颇多的争论和探索。终于,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经过多年多方谈判之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完成同国际市场大系统接轨。
(2)结构派和功能派的争论似乎尚未终结
至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另外两个标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现在好像在理论上和观念上还没有完全冲破。十七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仍然规定:"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实践早已突破"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限制。据有关资料披露,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2005年的50%以上。到2006年底,私营企业达到494.7万户,注册资本(金)7.5万亿元。个体工商户2576.2万户,资金数额6515.4亿元。目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从业人员人数超过1.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5%,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
现在,社会主义理论界主张"结构社会主义"和主张"功能社会主义"的两派的争论,就是围绕这两个社会主义标准展开的,前者主张公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在量上为主、占优势,后者认为是不是社会主义主要应看再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惠及人民大众。十七大报告说的第一次分配和再分配公平,就涉及到这个问题。
(3)十七大报告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看法和政策
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一个结论性的看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四,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一视同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比传统社会主义更有活力。它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共存,可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取消了指令性计划"鸟笼"的约束,允许市场对生产要素资源的基础性优化配置,运转也更加灵活有效。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这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优越性的表现。
比传统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能力可能更强更有效。国家政府直接掌握着更多的经济资源,仍有一定数量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营企业。虽已取消其指令性、但保持着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召开全国和地方经济工作会议的传统工作方式和实际运作的经验。可以运用经济的和行政的双重手段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紧急的异常情势,有可能避免或者弱化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当然,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还要看,还要操作适当,近两年可能会遇到这种考验。要沉着应对,稳健运作,不可强求。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尽力弱化。不要动不动就用行政手段,能用经济手段达成的就不用行政手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构建
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同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旧的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架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进行了"伤筋动骨"式的改造;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则保留原有的政治体制架构,着力于创新优化其内涵,摈除其敞端。这就像一个酒瓶,瓶子还是原来的瓶子,但是必须装上新酒,不能装旧酒、劣酒、假酒。
(1)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
关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人们论述甚多,共识也较多,我不想多说,只引用两位权威人土的话,供读者参阅。
邓小平1980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改革。
从戈尔巴乔大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1988年6月28日至7月1日)作的《关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的政治报告看,他认为,斯大林建立并沿续下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有下述一些弊端∶
第一,"作为苏共建设和活动基础的民主集中原则""被官僚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所取代","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丧失了对党的活动内容施加影响的可能性";
第二,"居民的基本群众被排除在实际参加解决国家和社会事务之外";
第三,"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调节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极广泛范围","力图用详细的集中计划和监督来括及生活的所有角落这种作法已经笼罩整个社会,成为人们、社会组织和集体积极性发挥的严重障碍"。戈尔巴乔夫这段表述,颇像马克思在《路易o波拿巴政变记》中在论述法国庞大而复杂巧妙的国家机器时所说的,"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生命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上述引文摘自我写的《戈尔巴乔夫的变形论和矫形术》,见香港《文汇报》1988年8月14-16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下面三段话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概貌,可以看出政治体制改革总的思路。
邓小平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说:"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邓小平1980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我赞成陈云同志讲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胡总这段话可以看出,第一,政治体制改革不像经济体制"伤筋动骨"式的改革,而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不实行"两党制"、"多党制",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创新总的思路,真正按照这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走下去,中国就一定能够走出旧体制诸多弊端造成的困境。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和本质,是广大已经牺牲和仍然活着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所追求的目标和愿望,真正实施这一原则,真正像十七大报告所说"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那就有可能消除旧体制排除广大普通群众和普通党员参与国家和党事务这一最大最根本的弊端,真正把我国建造成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政治体制创新优化的状况和前景
十七大之后,从网上反应看,人们不太满意的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但是,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上层建筑,所涉及的,远比前一个基本点,面要广得多,问题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实际上优化更新实施的也更早更多。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决定的中心转移,既不是工作部署重点中心的变化,也不是基于战略周期、战略环境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战略重点中心的转移,而是基本路线的变化,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转变。这种基本路线的变化,必然是和基本理论观点联动的,必然牵涉到我们头脑中的马列主义观念的变化。
邓小平1984年6月30日在会见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代表团谈话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小平早在1984年这些说法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的"马列主义、思想",已经不是我们头脑中的被灌输进来的那种"传统的马列主义观念",而是经过创新更新了的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虽然是一个重要观点,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核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人的解放,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则是实现这个目的一种手段,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解放人类,使人生活的更好。列宁曾经写过许多文章和专著来发掘和阐发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有关阶级斗争的词句、观点和思想,以及与此有关的哲学辩证法问题(诸如后来成"斗争哲学"根据的矛盾对立绝对性、统一相对性的观点),我不知道这里有无强调过分、"真理多走一步"的问题。即使用阶级斗争的办法去夺取政权是无可厚非的,正确的,但是,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的继承者斯大林以及中国的,还用阶级斗争的手段,用涅卡耶夫"培新灭旧"的办法,对人像剥笋剥葱那样,去建造社会主义大厦,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那显然是错误的。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是上述阶级斗争理论的必然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否定阶级斗争为纲,就是对上述理论的否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的创新更新优化。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牵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变化.所以,我们说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创新优化要早得多,早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决定,就已经涉及到基本理论层面的创新优化。这个基本理论层面的变化,必然涉及到无产阶级政权和政党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等诸方面的变化。我们的政权从阶级镇压的工具到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变化,就可以看出马克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诸如,废除终身制,建立领导班子交替制度,实现了第二代向第三代、第三代向第四代的正常交替,以及决策程序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改进和完善等等,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诸多创新优化成果的择其要者。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尽管我们的政治体制,上层建筑,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正处在创新优化的过程之中,但前景是看好的,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比现在资本主义更优越更有活力的政治体制。(中共)一党主导的、多党合作管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比那种轮流上台执政的"两党制"、"多党制"可能更有利于制定和实施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振兴国家的战略,更有利于积累和改善治国的理念和经验,更有利于集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治国人才,更有利于调动和使用各种资源和力量于最需要的方向。当然,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关键在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运作。
现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多元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社会阶层、多种利益群体共存。中国共产党原来只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就是说,只是中国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政党,现在,它需要变成为代表中国社会各社会阶层、各利益群体共同利益的政党,也就是说,需要变成代表中国全社会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已经意识到这种时代变化提出的客观要求,对自己的性质和阶级基础已经作了相应修改。经过2002年十六大修改、2007年十七大确认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中国共产党以及它所领导的政府的运作方式必须有所改变。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来的观点,政党是一定阶级的工具、是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国家政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外一个或几个阶级的工具。现在,中国共产党必须改变这种观念,必须消除这种习惯思维,必须树立我们过去批判的"超阶级"、"阶级调和"的观点,站在"超阶级的立场上",亦即全社会的立场上,去协调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寻找它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最佳交汇点。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说,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三,要成为全社会的楷模,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如小平同志所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但是,党和政府的状况不太好,贪污腐败甚是普遍、严重,影响到公众对党、对政府的信任。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也是能够改变的。
(5)党政腐败严重是社会体制转型过渡期的暂时现象
应当看到,这是社会体制转型过渡期的暂时现象。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下列一些特殊情况:
第一,旧的规范人门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失去人们的信任,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
第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价格"双轨制"等类似现象的存在,中小国营企业和经营不善的大型国营企业向私有制的转换,给贪污犯罪造成了许多机会和漏洞;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转换在一些党员和干部的思想中,造成了一种"社会主义末日"的错觉,以为"社会主义要散伙了","不捞白不捞"等等。
中共十七大对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分析总结和未来几年的战略部署,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和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从根本上结束了过渡时期的意识形态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再加上法律法治日益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大力展开,漏洞减少,监督加强,腐败严重化的趋势就有可能遏制,从而使党走上建康发展的道路。
(6)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的挑战
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真正消除传统社会主义那种公民被排除在国务、党员被排除在党务之外的弊端,真正实现人民大众当家作主,否则,"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会走向何方,那不是个人主观愿望和善意许诺所能左右的。
派担任中央和地方政府职务会越来越多,年轻人想从这条渠道从政者会越来越多,派的声望会越来越高,它们参政分权的愿望会越来越强。这种状况是中国现有政治体制必然产生的现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和引导。
在社会利益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情况下,各社会利益群体迟早都会建立保护自己利益的行会组织。现在,企业主大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协会,而弱势群体工人农民等却没有自己的工会农会组织。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在和企业主强势集团发生利益冲突时,必须有自己的工会等行业组织。在官方工会不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情况下,他们迟早会筹建自己的组织。工人农民保护自己的权益、保护国有资产和土地资源的斗争,是正当的、有利于国家的,我们的党和政府应当善意对待和积极引导,不能像对待反革命暴动那样对待他们。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的作法是错误的,但是他说的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中共党内滋生派系、发生派斗,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现在,中国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社会利益群体、多种社会阶层共存的现实,必然会在共产党内部有所反应,各社会利益集团都会竭力在党内政府内寻找自己的政治人,而党政内部有权势者都会在社会利益集团中寻找自己的经济的和智力的靠山。这就会使党内滋生派系的根源更深,派争的烈度和广度都将会出现新的更为严重的状况,甚至内外结合,政客利用自己影响(掌握)的经济势力使用看似合法的经济手段来破坏经济形势的稳定,以达到搞倒掌握经济权力的高官,自己取而代之。因此,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任务更为急迫、艰巨和重要,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第一,态度要明确,要团结,不要分裂;第二,要有维护团结、反对派斗的法规和制度;第三,要有禁止高官和商界巨头互相勾结的立法;第四,县以上官员要异地任用,有计划的流动。
在社会利益分化的社会里,要长期维护一个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党的统一,很不容易,要尽全力维护党的统一,既要避免一个党分裂成几个党,也要避免形成一个党内分成几个公开固定的派系,像日本自民党那样。
台湾的回归,还有其他华人聚居地的参与,到二十一世纪中后期会不会出现华人报刊早先议论过的"大中华联邦",也未可知。如果出现,有可能会冲破现行宪法的框架。
六、发展战略的选择
(一)"赶超情结"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历史上曾经达到世界文明顶峰的泱泱大国---中国,近代落后了,挨打了,险些被肢解,被灭亡;于是,中华民族儿女,仁人志士,奋起直追,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改变落后面貌,要追上世界发达国家,要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浴血奋战的战场上,在油田、工厂和建筑工地的战线上,在田野、山林和高山峻岭上,你会处处感受到中华民族儿女的这种赶超世界先进民族的英雄豪气。我们特别关注中国在世界上的排位,媒体报道也往往注明中国取得的某某成绩是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最先进的",这种心态实际上就是"赶超情结"的表现。
这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赶超情结",虽然使我们创造了许多英雄业绩,但是也使我们易犯急性病,做了许多蠢事。苏联是在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的时候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我们也就把工业化当成了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跟着苏联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农业的发展。1958年的"",更是把钢产量"超英赶美"当成政治任务,以致砸锅炼钢。列宁讲过"苏维埃加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我家乡那个县(全县四十万人口、沿黄河的县界只有二三十里路)就计划在黄河边上建八个大水电站,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
在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之后,在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同时,经济确有较快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新的尖锐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诸如,环境被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被破坏性的开发,危及经济能否持续持久发展;弱势群体状况恶化和三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出现,使社会矛盾突现严重尖锐,危及社会稳定……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仅仅确定经济建设为中心、确定发展为中心,甚至以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怎样发展以及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这就提出了必须选择一条科学发展的战略,一条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02年十六大主政以来,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陆续完善,十七大报告则将其具体化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纲领,非常出色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看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是发展":由邓小平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出发。"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从邓小平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发展来的。
"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一个具有更加广义的政治观,发展观是由其政治观统帅的。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全面:已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已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并且对这五个方面的建设的要求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纲领和工作部署;
第二,协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可持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七、科学的方法论
这里讲的是科学的方法论问题。拟展开一点,从整个十七大报告学学胡总的方法论。
(一)"顺应论"
报告多次使用"顺应"、"立足"、"求真务实"的字词:"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符合党心民心","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通篇没有使用我们过去习惯使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的某一个原理、经典作家的某一个观点说法应用于本地实际,找出差距,采取措施。58年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是按照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联系我国的实际,找出差距,制定出来过渡的措施。苏联是在工业产值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七十的时候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拼命发展工业生产,力争尽快达到百分之七十。这还是从本本出发,从观念出发,不是唯物论,为此吃尽了苦头。
我看,十七大报告的顺应论、立足说、求真务实,还是比较唯物的,科学的。
(二)"统筹兼顾论"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这是基于系统论的一种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非线性"的方法论。平常,人们往往用单向因果链(即线性)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问题),而系统论则用"非线性"的、整体论的方法,把观察研究的对象(宏观的和微观的)看作是一个各个参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系统。这种方法比线性方法、一分为二方法更全面些,更科学些。
(三)"重点突破论"
"统筹兼顾"并不是平均用力,没有重点,而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十七大报告在好几处用了"着力"二字,显示其重视用"重点突破"的方法。
继江朱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概念之后,胡温又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战略,以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的设想。
特别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决策,"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将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极为重大的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是靠着农民的支持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夺得了政权;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资金,是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征来的;改革开放的伟业又何尝不是靠农民取得的,正是农民工低廉的工资吸引了外商前来中国投资,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农民工的廉价劳动成长起来的。现在,政策向农民倾斜,八亿农民富起来,将会成为非常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工业品不愁没有销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经济增长动力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靠政策向农民倾斜来实现。
(四)"共生和谐论"
对内: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对外:合作共赢,和谐世界。
基本方法: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哲学依据:系统论,共生论。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苏联东欧巨变和中国十年之后,社会主义实践上的失败(严重受挫)引发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围绕这一主题的大辩论,卷入地域之广(不仅原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发达世界、发展中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堪称世界性的),参与者阶层之广(不仅有学术界,还有政界高官,普通百姓),持续时间之长(已经近三十年,而且还在持续深入),争论之烈之深入,发表的书籍文章言论之多(当可以亿计),都堪称世界之最,在当今世界,在世界历史上,没有那一个主题引起的大辩论,能与之相比。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正是这场大辩论的产物和结品。这场仍在持续深入的大辩论,仍在源源不断的给它提供丰富的思想营养资源。
※现代自然科学各领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基因科学、航天技术和宇宙学等)的发展,所引起的哲学方法论(系统论、分岔论、共生论等)的发展变革,为社会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拓广了视野,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使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大系统各参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矛盾对立、生存竞争,还有统一溶合、共生共存的关系。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合作共赢"、"和协世界"、"和协社会"、"科学发展"等支柱性的关键概念提供了哲学方法论的支持。
※现在的世界已不是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也不是十月革命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个军事阵营、两个世界市场对垒的时代,而是经济全球化、政治"一超多强"并存、十三亿人口大国中国倔起正在引起国际关系大变动的时代,这要求我们必须扬弃一切过时的陈旧观念,用创新的观念去观察和应对世界挑战。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的塑造提供了政治上的需求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