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立体系统一就业服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毗邻南京市及长江三角洲。现辖三区一县,面积达1686平方公里,人口12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6万人,劳动力39万人。*年,该市实现生产总值371.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9704元(3667美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1935元、4511元,位于安徽省首位。
近几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城乡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工作部署,在扎实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就业工作体系,制定了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并提供免费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初步实现了就业工作由重城镇、轻农村向城镇、农村并举,由单纯地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向有组织地转移农民就业,由单一地提供职介服务向提供就业、培训、维权"一条龙"服务转变。目前,该市已有16万农民外出务工和在城乡企业就业,占农村劳动力40%,取得的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做法如下:
一、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早在"十五"初期,该市就提出来要"公平对待农民进城就业"。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即到2012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为此,专门成立了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服务和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每年由市政府向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同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一同部署、考核。从*年开始,为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形势的变化,该市把农村劳务输出指标改变为农民转移就业指标下达,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向非农业领域和城镇转移农民就业8万人,以形成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工作的新格局。
二、建立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完善农村就业服务网络。为把农村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年,该市按照城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标准和要求,在18个乡镇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要求配备2-3名工作人员,在部分村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要求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司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与此同时,投入624万元,实施了城乡劳动就业信息联网工程,改造、扩建区县劳动力市场,在乡镇和村设立信息点,与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联网,把城镇就业信息传输到农村,实现了城乡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积极发展农村职业介绍、培训机构,先后建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3个,职介服务机构5个,就业服务网络覆盖到全市农村。
三、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近几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三农"、农村劳务输出、农民转移就业等文件,初步形成积极地促进农民就业的政策体系。一是实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规定凡各类培训机构培训进城务工农民并合格的,按人均300元给予补贴,职业指导培训按人均10元给予补贴。*年,该市在再就业资金中,专项安排了400万元,用于被征地农民、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二是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取消了农民进城就业服务收费,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推荐就业服务。三是鼓励企业招用被征地农民。凡外来企业招用被征地农民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就业安置奖励。四是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被征地农民可以到各区创业元、再就业一条街创办实体,符合条件的,给予小额贷款扶持。
四、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在三个区建立农民培训基地,组织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年,该市金家庄区组织了1500多名被征地农民进行"订单式"培训,对口安置到苏宁电器、港务局等企业就业1311人;雨山区率先建成农民职业培训中心,对2107名被征地农民进行了技能培训,对口安置到新建的安民农贸市场、企业等就业的1962人;花山区根据被征地农民失地后就业的实际,在凤山村建立了苗木花卉培训基地,培训被征地农民1200多人;市技工学校根据农民住居分散、集中不易的特点,专门开通了就业技能培训"电视课堂",传授家政服务、编织等实用技能技术,受到农民的欢迎。
五、设置农民就业服务专门窗口,努力帮助农民到城乡就业。*年,该市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农民就业服务专门窗口,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及时上网;多形式、不定期举办用工洽谈、专场招聘会,并把招聘会办到农村和被征地农民集中的社区、乡镇,送岗位上门。*年,为配合马钢500万吨项目的实施,该局专门到近郊慈湖乡举办了农民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987个,帮助217名将要失地农民及时就业。*年,又实施了"一对一"职业介绍服务制度改革,对包括农民在内的求职人员,先进行登记,再由职介人员提供"面对面"直接地个性化指导和推荐就业服务,并负责到岗以及劳动合同签订,使农民完全享受同下岗失业人员一样的就业服务。
六、做好维权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资被拖欠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问题,该市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去年,专门组建了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充实和加强了执法队伍。在做好日常巡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建筑领域建成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目前已有145个工程项目预存工资保障金1028万元,遏制和减少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大要案发生。加快吸纳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完善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办法,已有5000多名在该市务工的农民参加了工伤保险。*年,该市还分别建成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处在逐步完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