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领导应具备良好心理素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领导应具备良好心理素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领导应具备良好心理素质

当前,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双重重任,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在各种困难和压力面前就会缺乏勇气和毅力,难以履行好领导岗位职责,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因此,重视和关心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一、领导干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心理素质是人的思想活动、认识觉悟、意志毅力、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人的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人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大大增强。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十分繁重,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领导干部要经受住各种考验,顶住各种压力,妥善处理各项事务,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炼,心理素质较差,表现出心理承受力不够、自我控制力不强等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任务日趋繁重,社会事务不断增多,抢抓机遇、你追我赶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露,在这些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前,一些领导干部感到工作压力很大,导致精神紧张、情绪急躁,甚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另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还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顶住人情网、关系网的压力,这也使许多领导干部感到难以应付、身心疲惫。同时,一些领导干部总是与亲朋好友、同学战友或其他群体比收入、比住房、比消费,与同事比职务、比地位,从而产生自卑或失衡心理,进而就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权力的影响力去谋取私利,追求高消费、高享受,在生活上放纵自我,由此滑入了腐败的泥潭。

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从客观上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的缘由,但主观上也与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无关系,同时还与我们以往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重视不够有关。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组织上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也没有提供正常的渲泄渠道,导致干部的心理问题越积越重。因此,正确分析和掌握领导干部的心理状况,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

二、领导干部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良好心理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一)坚定的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坚信不疑,并积极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人生是硕果累累,还是庸碌无为,全在于拥有什么样的信念。领导干部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危机,除了少部分是因个人品性确有问题外,大部分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因此,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确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摆脱作风上的低级庸俗,抵御生活上的腐化堕落,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顽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确定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从来都是在与困难打交道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做舒坦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意志。当前工作中,领导干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培养坚强的意志尤为重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经过科学论证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下去。即使困难和挫折再大,也从不迷失方向。要练就钢丝般的神经和磐石般坚定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有那么一股子韧劲,历经百折而不挠。要有承载压力的品质,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那些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精神崩溃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全的,政治上也是不成熟的。

(三)理性的态度。要理性地看待现实,工作中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越要保持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要理性地看待自已,要有自知之明,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了解自己的缺点,在赞扬、拥护和奉承面前,不能忘乎所以,迷失自己。要做到得意时谦逊,失意时淡泊,临顺境警醒,遇逆境从容。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守道德底线,做到慎初、慎独、慎交友,决不能放纵自我。要理性地看待别人,不要盲目攀比;不要因为别人提拔比自己快就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公、时运不济。个人的成长既要看能力,也要看机遇,因此要以平常心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除了与同事相比,有些领导干部还喜欢与大款比奢华、比排场,从而产生当官吃亏的想法,导致心理失衡,认为不捞白不捞,最终蜕变为腐败分子。

(四)豁达的心胸。心胸宽广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宽广的心胸,领导干部必然离群索居,脱离群众,成为孤家寡人。要有容人的雅量,尊重别人的人格、劳动和劳动成果,真诚待人,敢于主动亮短,以真心换取真心。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团结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年龄、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合作共事。特别是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不要嫉妒。要有容事的气魄,心中想大事,手上抓大事,对急难险重之事,举重若轻,运筹帷幄,妥善解决。对无伤大雅的小事,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一笑而了之。

(五)平民的心态。清代徐继昌在《徐素斋杂记》中记述了辽东知府杜石坡的一段话:“我辈做官当常想到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以后,自律自严,办事不期勤而自勤,俸禄不期薄而自薄。”每一位领导干部,“未做官前”是平民百姓,“不做官以后”也是平民百姓,当官时多想想以前未当官时以及以后不再当官时的样子,心态自然平和许多。一些领导干部自恃位高权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居高临下,趾高气扬,就不可能以百姓心态对待人与事,就容易产生心理扭曲。常言道,做官先做人。先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当好官。因此,领导干部要以平常心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有感激之情,饮水思源,知足常乐,感激周围的一切,包括坎坷、困难和逆境。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周围的一切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感激之情能使我们更深地体会到自己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

三、领导干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努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后天艰苦锤炼得来的,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学识、情操、修养的综合体现。领导干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既靠个人的努力,也靠组织的关心指导。从个人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勤于学习。早就提醒过我们,执政过程中最怕“本领恐慌”。不学习,没本领,心理就慌得很,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迎来送往及日常琐事中忽视了自我的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分辨思考能力不足,在重大原则面前失去警觉,在复杂问题面前手足无措,在改革发展面前无所作为,由此产生种种心理压力。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锤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驾驭全局、推动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

二要勇于实践。主动要求到艰苦环境中去,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检验心理素质是否过关,是否适应工作的需要,是否能承受复杂社会的考验,并在实践中丰富阅历,使自己的心理适应性更加稳定。

三要善于思考。思考是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判断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养成激动时克制、徘徊时执著的辩证思维方式。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住本质和重点,不断提高驾驭大局的能力;并从中总结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领导干部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领导干部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自我调适、积极应对。把干部心理保健列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开设心理卫生课程,提高干部在面对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时的自我调适能力。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配备专业咨询人员,为干部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干部休假制度,使领导干部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到劳逸结合,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实践表明,用人不公是造成部分干部心态失衡的重要因素。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选拔使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干部“上”的合理,“下”的服气。要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及时把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交流使用,避免出现工作厌倦症。

要健全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领导干部在新提任、岗位调整及矛盾集中时期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通过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换届等人事变动期间,领导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尤其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要改革和完善工作机制。目前一些工作制度和机制不尽科学、合理,致使领导干部有时按制度规定办事行不通,而突破制度限制、违规操作又有风险,心中忐忑不安。因此,在政策出台、制度设计上一定要深入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政策和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要及时加以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