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省长水利总结会议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水利建设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我省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下一步水利建设和发展工作,不断推动我省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过去一年,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要求和部署,克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新增解决了2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治理病险水库150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40平方公里,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立项建设,水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水利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水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根据会议安排,智明同志将作会议总结讲话,黎平同志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与会同志还要进行工作交流。希望大家利用这次会议的机会,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精神,总结交流过去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查找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按照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办法推进我省水利建设
我省的自然条件、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要解决我省的水利问题,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办法,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方案、强化措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以大统筹的思路系统谋划水利建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水利事业可供利用的资源有限,要尽快解决水的问题,必须按照系统大统筹的思路,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三个统筹:
一是目标统筹。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系统的整体为目标,并且根据整体目标使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而这些目标是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我省水利建设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近三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已解决了5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再解决300万,明后两年再继续加大力度,就能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在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建设方面,这几年我们的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到去年上半年已从“十五”末的0.31亩扩大到0.46亩,今年4月烟水配套工程120万亩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将达到0.52亩,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后,省委、省政府明确讲要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加快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目前,省水利厅已经编制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在现有农村人均0.24亩水田灌溉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和新建灌溉工程,可分别增加农村人均水田灌溉面积0.18亩和0.08亩,实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我省今年粮食产量1158万吨,其中水稻也就400多万吨,其他的都是玉米、马铃薯等杂粮。只要实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按全省3000万农民计算,就有1500万亩基本口粮田,如果都用来种优质水稻,亩产争取达到800公斤,仅水稻产量就可以达1200万吨,我省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这样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特别是可以大幅度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用种玉米的坡地发展种草养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问题。如何更好地将水利建设各阶段目标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起来考虑,这是水利系统的同志们必须深入研究和牢牢把握的重大问题。
二是资金统筹。系统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以问题为重点,现阶段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筹集的问题,前两年省委、省政府之所以敢讲用五年时间解决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就是考虑资金可以大统筹。国家在“*”期间支持我省实施烟水配套工程的投入达39.5亿元;中央每年投入我省水利建设资金8亿元以上,五年就是40亿元;五年内省本级财政投入肯定超过40亿元。这三项加起来就是120亿元以上,加上其他资金渠道,完全可以保障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建设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资金需求,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在需要讲的是,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必须坚持条块结合,除了中央和省安排的水利资金外,各地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配套资金;同时,省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全省水利建设大局,千方百计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在资金使用方面,要按照项目的统一规划,坚持统筹考虑、集中投入、打捆使用,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优先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方面。水利资金安排计划制定后,要按照统一部署及时拨付,并跟踪检查使用情况,坚决防止资金下达后放着不用或者乱用。
三是工程统筹。系统工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系统的优化观点,系统优化有整体目标的优化和次级系统的优化。把我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大系统,按类别可以分成水源工程、防洪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其他专项水利工程。对这些工程,我们以前往往从单个工程的角度考虑得比较多,从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得比较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各种水利工程之间的衔接配套,围绕解决饮水、灌溉等问题进行系统考虑,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利用潜力,使之发挥更大综合效益。比如,近年来,在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过程中,我省新建了一大批水电站,一个水电站实际上就是一个水库,除了要充分发挥这些水电站工程的发电功能外,还要充分挖掘其在灌溉、供水等方面的功能。再如,对一些集中供水工程,在水源有保障的前提下,还可以兼顾灌溉等方面。
第二,把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的关键来抓。为什么要把工程质量作为关键,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关系我省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工程性缺水问题要用工程的办法来解决,而建设水利工程,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利工程建设,保证每年建设的工程质量都能够过关、能够长期发挥作用、能够真正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年一年做下去,愚公移山,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总有一天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将来我省甚至可能成为全国水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利用得比较好的地方。这其实也是系统工程中,把价值判断作为系统是否合理、优化的原则。围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一是要科学进行项目规划,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按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水平更高的要求,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艺设备,把水利工程建设好。二是要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近两年来,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前所未有,一下子上这么多项目,在建设进度上要求又高,如果监管不力,很有可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确保工程建一个、成一个。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全程参与,强化对资金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用好,发挥效益。三是要加强工程管护,做到建管并重、建管结合,有建有管、同步推进,使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四是要大力加强水利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水利建设力量。我们很多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跟不上,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不高,主要还是人才短缺、技术力量不足。一方面要通过对现有队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吸纳新的技术力量,甚至可以动员高校学习水利和土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在抓烟水配套工程时,我们就讲这样的办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水利建设中可以参照这一做法。省内力量不够的,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
第三,坚持把水源建设摆在我省水利建设的首要位置来抓。无论是解决饮水问题还是灌溉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有水源。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建成并新启动实施了一批水源工程,水源储备进一步增加,有力地推动了水源建设。围绕增加水源储备、提高水源的供水保证率,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水源建设力度。一是要切实加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时限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抓紧完善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争取早日批复,早日开工建设。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尽快审批可研报告的同时,抓紧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并把周边地区的用水问题统筹起来考虑。另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在建和拟建的“滋黔”一期工程项目,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分类对待的原则,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特别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机遇,采取综合措施,妥善处理好“滋黔”一期工程调概增加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缺口问题,争取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要积极向国家申报“滋黔”二期工程项目,争取有更多的中型水库列入国家规划并早日开工建设。二是要高度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合理利用。水利部门的同志考虑水源,一般都是先地表后地下,为什么我们老是讲地下水开发?这是我省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决定的,喀斯特地区形成地下水后,更多地是以地下河形式流走。初步统计,我省每秒流量超过25升的地下河就有1035条,允许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达到每年138.86亿立方米。按照目前的国家标准,要解决我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现在每年也就需要2.14亿立方米水量,即使以后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翻番了,也只是4.3亿立方米,即便全部通过地下水来解决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省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已经探索了许多好的经验,在毕节、铜仁的一些地方解决几千人上万人的饮水问题都是靠地下水,其他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和推广,加强地下水开发。为了进一步加大地下水勘查力度,提高勘探效率,省本级财政在去年投入4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地下水勘探资金6000万元,地矿部门要切实用好这笔资金,努力找到更多可供利用的水源。需要讲的是,开发利用地下水,必须切实摸清地质状况,科学进行论证,避免在可能产生岩溶塌陷的地方抽用地下水;同时要防止过度抽采,避免造成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三是要坚持按照抓快、抓实、抓质量的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认真实施好烟水配套工程,使之成为解决我省水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要确保完成130万亩建设任务。同时,在水源建设中,要把历史上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纳入系统规划,逐一加以排查整治,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帮助我省进行改造利用,使之发挥作用;要对近年来建成的水源工程进行复查,并对复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认真整改,确保这些水源工程能够真正长期发挥效益。
第四,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确定取水程序。过去受生产力水平和资金的制约,我们不可能修很大的水库,再用供水管送到每个农户家中,所以从解决我省农民用水来讲,建设“三小”工程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大家也认为工程施工难度小、见效快。但从水利工程库容造价比来讲,修“三小”工程并不划算。比如,如果“*”期间全省修100万个水窖,按每个水窖50立方米、每立方米造价130元计算,需要投入65亿元。事实上100万个水窖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起码要修200万个,也就是说解决100万户农家饮水问题,每家有2个水窖,用水才相对有保证。而修200万个水窖,要投入130亿元,仅能储存1亿立方米的水,如果投资一些大中型水源工程,加上输配水管道,提供1亿立方米水量用不了130亿元。可见,建设“三小”工程并不经济。因此,我们应从我省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合理确定取水程序。对于地表水,只要能够留住的,我们要千方百计通过工程建设把水留下来,包括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滋黔”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库能加高就加高,能扩大库容就扩大库容,使地表水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使之成为我省取水的重要渠道。水源问题解决后,还要考虑科学有效的水资源输送方式。要把实施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送水作为我省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城市的水源与供水厂之间一般都有很长的距离,都是通过长距离管道送水。既然城市能这样取水,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同样可以通过长距离管道送水,这样既有利于实现集约节约用水,有效解决漏失率高等用水粗放问题,又有利于实现分层灌溉、分层使用,解决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的问题,扩大水源覆盖范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宁可多花点钱,也要通过长距离管道送水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对那些大中型水利工程不能覆盖,而且通过地下水开发和长距离管道送水都不能解决饮水问题的地方,才考虑通过“三小”工程取水。总体布局是先地表,后地下,管道送水,最后才是“三小”工程。
第五,把防治水害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一个突出重点来抓。我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每年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防治水害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防汛抗旱工作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一要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重点城镇、重点河流和重要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中小河流、山区洼地、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首先确保不出现群死群伤事件,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减少山洪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耕地的破坏。同时,要把防汛工作与地质灾害户搬迁结合起来,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二要科学把握我省旱情规律,早预防、早着手、早准备,建立健全抗旱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建设一批应急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切实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水利投资、技术力量等要向旱区倾斜。三要进一步抓好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作用,加强水旱灾害监测,不断提高我省防汛抗旱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第六,坚持试点先行、样板示范。实践证明,大规模、大范围推进一项工作,先行试点是必要而有效的一种办法,可以积累经验、少走弯路,便于探路子、作示范,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为了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先以铜仁、毕节两个地区为试点,后三个自治州,再四个市的工作顺序。经过近两年的试点,铜仁、毕节等地区的水利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下一步,省里将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动铜仁和毕节地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今年我省将开展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长距离管道送水的高效集约节约用水项目建设试点,省水利厅要会同省有关部门,根据各地水利建设和发展情况,抓紧选择几个具备条件、积极性高、示范性强的县进行试点,集中力量树立样板,为全省水利建设探索经验和路子;有关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配合,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试点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二、加快我省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支撑保障一个国家和地区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在借鉴国外现代水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了治水的思路和理念。*年水利部明确讲,要“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并开始研究和探索建设现代水利的问题。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在推进现代水利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国内外现代水利建设推进得比较快的地方,治水思路和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人与水抗争转向人与水共存,从过去的防御洪水转向管理洪水,从以防洪、灌溉为主要目标的水资源开发转向多目标、多功能的配置、节约和保护,从单一的工程管理转向流域内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的管理,从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转向以水法规和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归结起来,这些地方现代治水理念的核心,就是更加讲人与水和谐共处、科学管理水资源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内外水利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必须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理论,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工艺、新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方法、网络化信息系统来装备和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建立供需协调发展机制和决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省在这个时候讲大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这是提高我省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迫切需要。我省水资源利用普遍比较粗放,漏失率高、利用率低,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8,一半以上的水在渠系中被浪费掉;万元GDP用水量达358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4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8.9%,迫切需要按照现代水利的理念,通过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加以解决。如果用水粗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工程建得再多也没用。第二,这是我省水利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省正处于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一大批水利工程相继上马,能否高质量建设好这些项目,不仅关系到中央扩大内需等重大方针政策的落实,而且直接关系到我省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要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关键是要有现代水利工程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很容易造成无效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由于我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省份,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情况复杂,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样需要现代水利工程技术作为保障。第三,这是促进我省人水和谐共处的迫切需要。我省是一个水灾频发的省份,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去年5至9月就发生了14轮强降雨,造成的水灾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耕地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尽管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建立人水协调的防洪除涝体系,尽最大可能减小水灾的危害。第四,我省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现代水利建设的基本条件。这些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相继建成了一批水利项目,水利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现代水利建设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同时,通过水利建设实践,我省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培养锻炼了一批水利建设管理人才,为现代水利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资源支撑;更重要的是,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措施,基本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建设等的资金来源渠道,为现代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何加快构建我省现代水利体系?有几点需要大家切实把握:一是在大的原则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系统谋划、统筹兼顾,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坚持开源节流、优化配置,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根本目的;坚持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把实施长距离管道送水,实现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把解决饮水、灌溉问题和防治水害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当务之急;坚持改革开放、大胆创新,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现代水利建设的持续动力。二是在目标设置上,要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按照现代水利理念,通过加快水利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减轻水旱灾害,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速形成“人水和谐、供水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法制健全、管理高效”的现代水利格局。近期要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解决全省饮水问题,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旱涝保收基本口粮田,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在内容确定上,要紧密结合我省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着力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防治水旱灾害,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水利创新能力,强化水法规建设,大力构建饮水安全、防灾减灾、水资源配置、工程技术与科技创新、水环境与生态建设、水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利投入、水法规等支撑现代水利建设的保障体系。
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历史上各时期投入少,导致水利设施薄弱,水利建设滞后。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省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为52.6%,在全国排第29位。当前,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明确讲要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希望全省水利系统的同志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大力推动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我省水利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
三、把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我省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全面建成和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标志着我省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加力提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我省水利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务求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分级规划,按规划分期分步实施。省级规划经正式批准后,各地要按照省级规划明确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尽快对本地的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组织实施。省级规划已列出了每年需要实施的工程项目和投资计划,各地在完善规划时,要与省级规划搞好衔接,确保规划所列项目能够真正得到实施。粮食生产、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也要与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搞好衔接。要建立由水利部门牵头的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和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集中会审,研究讲解决办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照规划,近期要重点抓好遵义、盘江等11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施工组织调度,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对拟开工的项目,要尽快组织力量开展前期勘测和设计,落实建设条件,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对水利项目的重点投向,高质量搞好项目储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确保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对项目申报涉及的土地、环评等手续,国土、环保、发改等部门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能快则快,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第三,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统筹研究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建设责任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将工程建设的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级水利、农业、烟草、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工程建设,特别是要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加快工程建设。要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对因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工程进展慢给全省实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目标造成影响的地区和部门,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工作,大力推进现代水利建设,要求高、任务重、责任大,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开创我省水利建设新局面,为加快构建我省现代水利新格局、早日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