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厅长加快发展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厅长加快发展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厅长加快发展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市州地民政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议精神,分析总结上半年全省民政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讨论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对上半年全省民政工作的基本估价

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民政部指导下,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民政工作,围绕年初部署,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狠抓各项工作推进和落实,取得了重点落实、难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成效。

第一,突出“为民解困、保障民生”这个重点,各项为民解困措施进一步落实。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务,扎实开展救灾救济、城市低保、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和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明天计划”、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慈善以及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等工作。全省共支出城市低保金2.04亿元,50.34万人享受低保,月人均补差81.78元,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进一步巩固。农村特困群众救助第一、二季度救助金按期发放到户,全省共支出农村特困救助金和农村低保金近1亿元,救助农村困难群众100万余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落实了10.4万人的供养待遇。农村医疗救助进一步落实,城市医疗救助试点稳步推进,累计救助35.8万人。救灾救济工作,上半年全省有84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低温冷冻、干旱、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局部地方洪涝灾害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03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1亿元,全省共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09亿元,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2.62万人,发放救灾粮2.64万吨、口粮救济款2522万元、衣被13.02万件(床)、建房1.04万间,累计救助灾民222.3万人次,保证了灾民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稳定。救助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5952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02人次,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和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治得到加强,挂牌成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地县增加到6个。“明天计划”,为298名孤残儿童实施手术康复治疗。实施“微笑列车”等慈善助医、助学、扶贫济困项目,累计受益三万多人。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帮助一批重点优抚对象缓解了“三难”问题。通过狠抓各项为民解困措施落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突出“加快发展、提升效能”这个主题,推动了全省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牢牢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给民政工作带来的机遇,积极加大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和与有关部门协调的力度,努力加强薄弱、破解难题,各项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充实,初步形成省和大多数地县上下衔接、多个部门横向联系的组织网络,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救助能力逐步增强。慈善工作平台搭建进展迅速,除已有慈善协会的贵阳市外,铜仁地区于6月份成立了慈善协会,其余市州地普遍开展慈善协会筹备工作,尤其是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黔东南州筹备进展迅速。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力度加大,不少地县民政局把彩票发行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并狠抓投注站建设,全省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由年初1200个迅速增加到1430多个,通过采取“3D加奖”等促销措施,促进了销量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累计发行各类福利彩票2.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82.23%,6个市州地销量增长超过1000万元,3个市州地实现了销量翻番。社区建设、村民自治逐步深入,社会福利、老龄工作继续发展,各地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当地社会福利为老服务设施、救助管理站、殡葬服务、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条件。贵阳市以“三优精品社区”创建、遵义市以“四民社区”建设、安顺市和六盘水市以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开展。黔南州按“八个一”的思路开展敬老院和社区服务示范建设,遵义市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活动,南明区等地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为老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确定全面推行安置改革的试点县增加到40个。优抚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70个县市区已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民间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方针,重大活动报告得到加强,年检工作基本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逐步深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围绕地名规划、地名标志、数字地名三个专项逐步展开,贵阳市的“数字地名”系统建设已启动,省内县界边界联检正抓紧进行。殡葬改革步伐加快,殡葬管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执法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服务进一步规范。上半年,全省共火化遗体1.84万具,火化率14.75%,办理婚姻登记11.7万对,涉外送养75件。民政自身建设力度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全省已有近三百个乡镇重新设立民政办或加强乡镇民政规范化建设。民政工作信息化继续推进,启动救灾视频系统建设工程,为提高救灾救济工作科技水平、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低保信息系统在一些地方实现了数据由网络上传,完成了全省优抚对象数据库更新,实现了涉外涉侨涉台涉港澳婚姻“网上在线登记”和部分县乡婚姻登记微机出证,开通福利彩票资金银行实时缴款系统,加快了彩票资金归集。通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省民政工作呈现出发展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效能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第三,凸显“党政重视、加强领导”的良好局面,民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民政工作,在组织领导、难点协调、资金投入、机构编制、规划部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省主要领导多次就民政工作热点和重难点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里设立省减灾委,成立全省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协调小组,调整充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加强了对防灾减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边界管理和双拥工作、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追加城市低保、农村敬老院和救助管理站建设、安置改革补助经费,省级救助资金预算比上年增加10.2%,达2.8亿元,城市低保投入增加到8000万元,安置改革补助经费增加到100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首次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以及各项具体救助工作、农村敬老院和救助管理站建设、防灾减灾、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社会慈善、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等民政事业纳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地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民政工作,许多地方把民政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要点和“十件实事”。在殡葬改革方面,铜仁地委行署、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全市全区火化设施建设,要求各县市区都设置殡葬执法管理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强势推进殡葬改革的良好局面。在社会救助方面,贵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工作机构建设,建立低保中心,黔南州、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加强减灾工作,设立当地减灾机构;遵义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纳入“十件实事”和“*”规划。铜仁万山特区党委政府批准成立社会救助局。在慈善、福利和彩票发行方面,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遵义市、六盘水市以及去年成立慈善协会的贵阳市,在慈善机构编制和开办经费上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思南县委决定设立当地福利彩票发行办公室和慈善机构,在全省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和慈善机构向县级延伸上开了一个好头。在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方面,遵义市加大“城中城”体制改革和“村改居”探索力度,所辖各县市区普遍提高居干待遇,黔南州结合实际把村务公开纳入“三级联创”,都匀、玉屏等一批县市安排资金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改造村务公开栏。在优抚安置方面,六盘水、毕节、黔南、黔西南州等地安置工作方案由党委政府亲自审定通过,并以政府文件下发实施,黄平、织金等40多个县市区建立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长效保障机制。在乡镇民政工作机构建设方面,各地借鉴黔西南州重新设立乡镇民政办的做法,结合实际加强乡镇民政工作机构建设。毕节市等地党委政府下发文件,对乡镇民政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几乎涵盖了民政工作的方方面面。

上半年,我省民政工作进一步得到民政部有力支持,共下拨我省民政事业经费3.12亿元,占省级民政事业经费的49.2%。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民政部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为我省民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新举措。省厅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主要采取了“10项措施”。一是调整福利彩票公益金分配比例,从省级留成中拿出两个点向地县倾斜,明确县级公益金留成比例,解决过去县级公益金留成不明确的问题,支持各地发展,调动各地积极性。二是加强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及时协调落实各项救助经费,推动救助工作在基层落实;指导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敬老院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农村五保对象一次性普查,提出合格农村敬老院建设标准;开展监狱系统困难职工生活情况调研,及时将符合条件对象纳入救助范围;设计制作并组织换发低保新证。三是强化灾害应急救助管理,多次派出工作组指导各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针对望谟、三都等县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分别启动了三级和二级响应,24小时内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安排救灾物资,调拨救灾帐篷等物资充实九个代储点,安排建设21个灾民新村示范点,协调省财政从救灾基金中安排资金支持各地救灾视频系统建设;统一编制应急响应、应急救助、春荒冬令救助工作流程图表,在县以上民政部门上墙,促进工作规范。四是下拨公益金资助各地实施社会福利、救助站建设、殡葬和医疗救助、明天计划等项目,开展“爱心夕阳·红色之旅”活动,推动“温暖贵州”公益行动深入。五是加强对社区建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召开联席会议,印发工作要点,研究提出“和谐社区”基本标准和部门责任分解方案;六是加强上下联系,妥善处理一批复员退伍军人突出信访问题,对五个市州地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进行督查,召开会议部署双拥安置工作,协调省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安排对各地的安置改革补助经费,改革军休干部交接审核办法,由各地审核改为省厅集中审核,加快进度,规范工作。七是加强对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结合当前形势及时下发3个文件,加强民间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对重大活动报告内容、程序、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对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措施及登记条件、程序等提出具体意见,对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八是召开全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培训会议,采取会议与培训方式,请民政部有关同志到我省,就开展此项工作对各地进行专项培训;召开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我省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作出具体安排,并明确各部门职责,以便于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协调;将开发的地名信息管理系统无偿与各地共享,支持各地数据库建设。九是加强对面上工作和重点业务的指导,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督导和调研,研究制订救灾救济资金、社会救助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军休安置经费、优抚事业费6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业务培训,组织民政干部赴京学习,组织赴省外学习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化等工作经验。十是积极帮助反映和呼吁基层的实际困难,就乡镇民政机构、婚姻登记员配备等问题向省编委作了专门报告。调整婚姻登记机构,将涉港澳婚姻登记集中委托贵阳市民政局办理。

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改革发展,草拟了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初稿,以及*—2015年减灾规划、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会同发改部门研究提出社区服务“*”规划。拟制《关于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征求了有关部门意见。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完成全年民政工作任务

今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民政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做好下半年民政工作,全面完成全年民政工作任务,确保“*”民政事业的加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主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规划,理清发展思路,赢取发展先机;要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强薄弱,破解难题,全面完成各项民政工作任务。

(一)要很好地应对多灾贫困省情,就必须注重传统救灾救济工作的拓展创新。

当前,正值汛期,洪涝灾害严重,局部地方同时还出现旱情,各级民政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抓好救灾救济工作。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落实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分级责任制,把紧急救援和灾民救助放到首位,全力以赴地抓紧抓好,切实保证灾民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非正常情况。对自然灾害频发地段,特别是较为严重的灾害隐患点,要加强监控,必要时组织紧急转移,确保安全。灾情重的地方,除向上级请款外,当地的救灾救济资金投入也要及时加大,并采取开仓借粮借销和动员群众互帮互助等措施,保证灾民有饭吃、有住处、有衣穿,不受冻、不挨饿。要协调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灾区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我省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年来,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救灾救济工作,保障了大量灾民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稳定。但很大程度上属被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要着眼于提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效能和水平,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努力推动传统救灾救济工作的拓展创新。一要强化“灾害管理”新理念,实施更加积极的灾害管理策略,加强减灾防灾,推动机制创新,逐步形成“减、防、抗、救”并重的工作机制。要对应省减灾委的设置,尽快成立当地减灾委,并抓好减灾规划编制,从长远来考虑减灾防灾问题。继续完善各地救灾预案和灾情会商机制,力争9月底前完成多灾和重灾乡镇的预案编制工作。以深入推进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为切入点,面向社会开展减灾防灾宣传,抓好城市灾害管理试点。二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社会部署,大力推动灾害管理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要“提高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民政部“*”规划考虑建设覆盖到县的地面应急指挥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水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衔接民政部“*”规划,当前,要突出抓好救灾视频系统建设这个基础工程。没有落实方案的要抓紧,方案已经省厅审定的要抓好当地配套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三要总结推广灾民新村建设的新鲜经验,推动传统建房工作实践创新。去年以来,通过实施灾民建房示范工程,探索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以有利于减少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灾民群众自我发展为着眼点,统一规划选点,各部门通力合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分由不同部门出资,整合资源,省厅每个点适当给予补助,就解决了三、四十户灾民连片住房,效果不错。今年省厅资助的21个新村点,继续按这个思路抓好建房工作,确保灾民10月底前入住。各地也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房工作新模式新路子。

(二)要建设好社会救助体系,就必须注重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

我们所要建设的救助体系,是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和保证制度实施的体制、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这项系统工程,要有整体的安排和推进措施。

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牵头、各有关部门联动互动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省里和大多数地县的救助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都已建立,没有建立的要抓紧。领导小组建起来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和具体工作方案,民政部门在其中要当好参谋,搞好协调,依靠领导小组,更加主动争取部门支持和加强部门协作。各个部门从不同层面解决救助对象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措施,就能形成更为广泛密织的为民解困网络,形成为民解困长效综合机制。

要抓好各项救助制度建设,突出农村救助这个重点。我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救助较为薄弱。对农村特困救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新阶段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来部署。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大力抓好农村救助工作。农村五保供养,要按新条例进一步核实供养对象底数,10月底前完成审核发证,新审批对象12月底前兑现供养待遇,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要在逐步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基础上,积极稳妥向农村低保过渡,每个市州地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要多渠道做大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总量,规范制度实施,确保真正落到实处。城市救助工作,城市低保要继续巩固落实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认真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99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有关工作。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铜仁市等地,要认真研究救助制度衔接实施问题。结合整脏治乱,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对近年出现的“职业跑站”等现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城市医疗救助,按照国务院文件,明年起将进入推开阶段。目前19个试点县市进展情况不一,要加强指导,加快进程。对主动开展城市医疗救助的非试点县,要加强引导和规范。

要下大力推进救助工作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建设。随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和救助工作拓展,我省经常性救助对象已达到一百七十多万人而且还在增加,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按月或按季救助,任务激增了,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条件没有跟上。各项工作落实,最终都离不开基层。基层过于薄弱、基层基础欠扎实,不仅救助工作难做深入,民政工作整体也会受影响。机构编制是分级管理,黔西南州通过重新设置乡镇民政办,贵阳市和六盘水市通过社会招聘充实基层救助工作力量,万山特区建立社会救助二级机构,都是很好的办法,其他地方也要真正重视,努力加强救助能力建设,扭转基层救助工作力量过于薄弱状况。同时,要以实施低保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改进工作方式,缓解人力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规范。

要努力加大救助资金投入,以支持体系建设推进和救助工作落实。目前,我省年需救助资金约十多个亿,筹集到的只有六亿多。要解决这么大资金量、这么大的缺口,只有靠各级共同努力,在中央和省级不断加大投入同时,地方投入也应加大,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随着城市低保提标和对象增加,今年上半年,个别地方出现资金告急,要争取当地尽快追加,市州地没有按省委、省政府规定比例落实低保金的,要抓紧落实。农村特困救助,省委省政府将“三季度前提出逐步提高救助标准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列为督办要求,在省财政已负担1.89亿资金并刚追加低保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关键是各地要安排相应投入,与省级补助捆绑使用。农村五保供养金,要按新条例切实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要加强对各类救助资金的管理,对资金使用情况,多下去检查了解,及时分析和解决存在问题。当前,城市低保金的使用,个别地方要注意,不能乱开政策口子,不能搞不符合国家低保条例规定的所谓“土政策”;农村特困救助金,要按规定对象和不低于每人每年200元的标准发放,不允许做人情搞平均分配、“一户一保”、“轮流坐庄”。救助对象,个别地方提出,过去存在思想顾虑,人数报少了。省厅组织各地进行过多次复查,确实报少了,可按逐步向农低保过渡的要求增加人数,经费由当地解决。

(三)要加强民政基础设施这个薄弱环节,就必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

基础设施特别是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站、殡葬服务设施匮乏,是我省民政工作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我省民政基础设施历史欠帐多,要有大的转变,要抓好这项长期建设,就一定要统筹规划。当前,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极好机遇,农村敬老院建设,已列为国家“*”规划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力争在全省县级市和人口40万以上的县建救助站”、“新建和改造一批敬老院”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民政部将启动“蓝天计划”以加大建设力度,随着规划落实,各级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公益金分配比例调整,各地将掌握更多的公益金。在这一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对当地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要结合当前编制“*”规划,认真研究。一要进一步理清农村敬老院建设思路,做好建设规划。我省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比例和供养水平,无论是与其他省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比,都有很大差距,全国平均19%,湖北等省达70%以上,而我省只有5.84%。民政部提出到“*”期末90%以上的乡镇要有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要达50%以上。结合我省实际,敬老院,不追求乡乡镇镇都建,可以几个乡镇合建,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和人员配备,按新条例规定由当地县乡政府解决。要在“建、管”二字上下功夫,“建”要规模适度,设施完备,宜于五保对象安居颐养,达到“十有三无”标准,建成新农村亮点;“管”要有章法有规范,提高入住率。省厅从今年起,对农村敬老院资助项目,拟采取审批和下达敬老院数以及床位数,各地按“十有三无”标准先建,省厅验收合格后,再按每张床位资助标准核拨资助经费,具体项目管理由市州地负责。分散供养对象住房改造,结合实际探索建设“五保村”等相对集中居住点,解决安居问题。二要认真做好当地救助站建设与省和民政部有关规划的衔接。要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关于“在全省县级市和人口40万以上的县建救助站”的要求,主动与当地发改、财政、编制等部门衔接协调,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方案,什么时候建,建什么样的规模以及相应的资金、用地、机构、编制等配套问题,都要作好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民政部正在研究方案,对其功能定位、结构模式、布局和建设规模、资金投入等统一规划并已列为发改投资计划,各地要及时跟上民政部这一思路,争取市州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与救助站分设。三要做好城镇福利设施建设规划,突出加强为老年人和为孤儿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社会化养老问题,解决孤儿养育救助问题,每个市州地至少要有一所示范性老年公寓,有一所标准的儿童福利院,县一级也应有相应设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明确写进中央和省的规划纲要,孤儿养育救助,总书记去年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健全救助制度,完善福利设施。各地要以此为契机,结合实施“蓝天计划”,努力加强当地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四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殡葬设施特别是火化设施建设。推行火化、推进殡葬改革,离不开基础设施这个载体。没有火化设施,殡葬改革就难以推行,没有规范治丧埋葬场所,要从根本上解决占道停尸治丧和乱埋乱葬就很难。近年遵义、铜仁等地党委政府部署推进殡葬改革的力度很大,其他滞后的地方,也要抓紧。殡葬设施,有些地方采取引资方式修建,对引资修建股份和责任要明确,价格服务体系要规范,火化场必须由民政来管理。

(四)要真正使民政工作形成更为有力的社会支撑,就必须注重社会参与的规模效应和平台建设。

民政工作离不开社会支持。福利彩票发行、慈善捐赠和救灾捐赠,是政府投入之外,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福利社会化,是缓解福利设施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我省福利彩票发行虽有大幅增长,但规模效应还不够明显;慈善事业起步晚,平台支撑脆弱,社会动员机制不健全;社会办的福利机构多年停留在仅有的十来家,形不成规模效应。必须认真研究,努力扩大社会参与,以支持民政事业更好的发展。

要牢牢把握当前福利彩票销量持续提升的好形势,乘势做大彩票发行规模。在当前彩民购彩热情高涨、销量持续攀升的好形势下,抓销量、促发行,做大彩票发行规模,省中心和市州地都要加强研究,过去抓得松散、基础工作薄弱、经验积累较少的县民政局更要加强研究。地县民政局长要进一步加强对彩票发行工作尤其是对基础建设工作的领导。目前全省一千四百多个乡镇,只有六百来个投注站。我省80%以上的地方是农村,农村乡镇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要下大力去拓展,年底,力争50%的乡镇有投注站,实现全省投注站增加到1600个的目标。要坚持福利彩票正确宣传导向,加强社会宣传,做实市场营销,特别是销量贡献率大的“双色球”和“3D”,要切实抓好,并积极拓展中福在线、网点即开等发行品种,挖掘新的销量增长点。加强对发行机构和站点建设管理,理顺关系,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继续抓好历史遗留的投注站欠款清缴工作。

要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部署,努力搭建慈善工作平台。慈善协会,是宣传慈善、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开展慈善活动的平台,是发展慈善事业必要的基础载体,还没有成立慈善协会的市州地要抓紧。慈善协会编制,已有5个市州地解决了,还没有落实编制的4个市州地,要加大力度努力争取。要扩大慈善协会成员的社会覆盖面,使慈善协会真正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对成立慈善协会的市州地,省慈善总会办公室从去年各地上交的“一日捐”善款中如数返还并安排1万元办公设备予以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争取建立当地的慈善机构。救灾捐赠,要在抓好集中捐赠同时,进一步发挥经常性捐助站点的作用。要继续推广慈善超市和爱心超市。

要加强对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宣传和引导。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性互助性的民间组织,努力提升社会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社会福利社会化,无论是从缓解福利服务供需矛盾、应对人口老龄化,还是从提供就业岗位以及社会养老服务潜在市场效益的角度,都有较大潜力可挖。要结合当地实际,多作一些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建设推进模式探索,加强社会宣传,增强工作主动,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以及市州地所在地的城区,在此方面要带头发挥示范作用。

(五)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优抚安置工作,就必须紧扣当前热点,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性要求。

当前,复员退伍军人问题较为突出。“八一”就要到了,不排除部分复员退伍军人集中到省进京上访的可能,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处理这个问题的专项协调小组牵头部门,要在当地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下,坚持小组协调、各负其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五包”措施,扎实做好稳控基础工作,切实维护稳定大局。要切实履行民政职能,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一要准确把握和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优抚安置工作政策性强,无论是政策理解、政策宣传解释还是政策执行,都一定要确保准确无偏差。去年,国务院国发23号文件下发后,各地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抓了落实,但也有个别县对文件理解出现偏差,导致一些过去已经安置的退役士兵、已经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要求重新安置,造成工作被动,一定要加强对政策的学习理解。优抚对象的数据统计,各地要注意确保上报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今年中央又决定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各地要按政策要求确保及时、足额、准确兑现到优抚对象手中。二要进一步健全优抚机制,积极推进安置改革,全面完成安置任务。按照去年省委常委会、省长办公会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县市区应于去年底前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除黔南、六盘水、贵阳外,其余市州地都还有个别县没有建立,要抓紧落实。已建立这一机制的地方,要确保自然增长足额兑现。年度安置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抓好安置工作方案落实,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力争全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50%以上。要围绕这一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以国发〔*〕23号文件为依据,对长期不履行法定安置义务的部门和单位,下大力做好协调落实工作。要协调落实好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偿经费和相关优惠政策,做好退役士兵观念引导、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双考”等配套基础工作。特别是对新推行安置改革、全面推行安置改革的试点县市区,要加强指导,避免因基础工作不到位引起矛盾,真正使安置改革起到缓解安置难的效果。要做好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年度接收安置工作,切实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三是对优抚安置对象要讲政治,讲感情,尽职责,多关心。继续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依靠党委政府并动员部门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力度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围绕宣传、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中央提高优抚标准的决策,加强与优抚安置对象思想沟通,为解决复员退伍军人问题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六)要把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进一步抓实抓深入,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形成更加切实有效的抓手。

近年我省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发展很快,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深入、加强基层社会建设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如何把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进一步抓实抓深入,更好地发挥民政在其中的作用,要加强研究,努力形成更加有效抓手。

要形成有效抓手,首先必须牢牢把握基层这个重心。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直接面向城乡基层广大群众,基层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开展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平台。要花更多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了解基层情况,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总结基层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丰富完善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推进思路及措施。要坚持依靠基层,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深入基层,不依靠基层,不调动基层,不以基层为重心,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就抓不深、做不实。

要形成有效抓手,就必须准确把握民政在其中的作用定位。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涉及多个部门。民政在其中的作用定位,一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负责牵头协调;二是指导村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在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这个大舞台上,党委政府是“总导演”,民政是“副导演”兼“策划”,部门和社会是“演员”。同时,民政所承担的村居委会建设指导,又是给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搭建平台。要把握好这个定位,围绕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寨的目标,提出各部门在其中的职责分解方案,供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搞好策划,做好协调,依靠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机制,通过纳入“三级联创”、部门服务进社区、示范创建、考核评估等措施去推进工作。在抓好城市社区建设同时,按照民政部部署积极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要加强对村居委会建设的指导,搭建好村居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国家有关法规政策以及党的*以来中央和省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部署,努力推动“四个民主”深入落实。在农村,继续深入落实中办发〔*〕17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在城市,着力在理顺社区关系、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落实居民自治等方面下功夫。要摆正指导位置,依法行政,宣传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避免给村居硬性摊派任务。

要形成有效抓手,就必须围绕解决突出问题而努力。目前,我省还有不少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没有办公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匮乏。要搭建好村居工作的平台,就必须下大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切实落实好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指导社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经费目前走的是发改渠道,要在认真作好方案基础上去主动争取。认真开展农村图书援建,为农村村民送去“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争取从现在起,五年之内实现全省村村有图书室。

(七)要进一步提升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就必须在搞好常规工作同时,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部位和突出环节。

民间组织日常登记管理、婚姻和收养登记服务、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变更调研审核等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管理,文明服务。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紧紧抓住突出的方面来做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一要落实民间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制度。对民间组织实施有效监管,加强重大活动报告是基础,各地一定要按省厅下发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黔活动,民政部门所涉及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在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民间慈善组织,有些经过长期联系,效果是很好的,是一种外援资源。对善意的帮助,应当给予肯定和欢迎,热情接待。同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严格执行国家外事和安全管理规定,认真摸底排查,加强情况掌握和重大活动报告,以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二要积极推进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推动公益服务社会化,是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迫切要求,要继续深化和加大探索力度,精心培育试点。继续抓好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慈善类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三要切实抓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进度。要比照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设置模式,尽快成立当地的领导小组;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继续围绕地名标志、地名规划、数字地名这三个专项稳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工作进度缓慢的地区要抓紧时间迎头赶上,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要加强边界管理,搞好界桩维护,妥善调处边界纠纷,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省内县界联检要抓紧在年内完成。四要紧密结合“整脏治乱”加大殡葬管理工作力度。突出加强殡葬法规宣传、丧俗引导、殡葬行政执法和综合治理整顿,对重点区域乱埋乱葬进行全面调查清理,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治理。要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努力扩大火化区范围,提高火化率,推进集中规范治丧和集中规范埋葬。五要认真研究加强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力量。机构不健全、执法和服务力量薄弱,是目前我省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共性难题。民政部提出“*”要加强民间组织登记机关能力建设,县乡婚姻登记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从全国其它省份来看不少地方解决得很好,殡葬执法机构,铜仁地区、遵义市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推进的效果不错。加强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搞好公共服务,力量薄弱状况要扭转,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要共同努力,市州地能不能都像铜仁、遵义那样,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希望各地去努力争取。

(八)要持续推进全省民政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利用好、保持好、发展好民政工作不断加强的良好态势。

民政事业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事业,民政工作作为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工程、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在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深入推进中,职能突显,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政,民政工作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良好态势,整体形势对民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一定要很好地把握。

形势对民政工作越有利,越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紧紧围绕落实“*”和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认真思考民政在其中的作用,围绕中心来确定民政工作的方位,通过服务大局来谋求民政的发展。要牢牢把握民政为民主线,突出为民解困重点,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民政为民的实践,用民政为民的实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政工作的特点,抓住了为民,就能有力发挥民政的作用,提升民政的形象,扩大民政的影响,促进民政的发展;抓住了为民,民政工作就能更加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更加受到社会的关心支持。

形势对民政工作越有利,越要增强工作主动,把握有利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越重视民政工作,越要主动加大汇报和争取力度。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民政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决策,要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具体贯彻落实建议,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对那些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民政工作的,上一级民政部门在业务指导和工作支持上,要及时跟进。对工作不够主动、抓不落实、“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地方,要深入下去,多做沟通。要加强部门协调,争取工作主动,提升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要围绕中央和省以及民政部“*”规划纲要,精心编制好当地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民政事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比重,做好与上级民政部门规划的衔接。下半年,还有一项非常重的任务,就是贯彻下步要召开的全国第十二次民政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全省第十二次民政会议,这是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部署全省民政工作的一次高规格会议,围绕会议筹备和召开,做好民政工作部署与“*”规划衔接,需要做好精心准备。各级民政部门要共同努力,围绕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筹备召开我省第十二次民政会议,认真做好有关工作。要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契机,力争在加强薄弱、破解难题上有新突破。

形势对民政工作越有利,越不能忽视加强自身建设。要加强对民政干部队伍的形势教育、宗旨教育、荣辱观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人才队伍培养,加强民政机关和直属单位平台建设,为民政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环境。要着眼于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继续加大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力度,加强对民政事业经费管理。民政事业经费,大多是使用范围有严格规定的“高压线”,不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必须慎重对待,专款专用。随着民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民政工作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个地方出问题,整个民政系统形象和声誉都会受损。各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和省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对基层使用发放,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要比照省厅制订的6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当地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措施,防止出现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损害民政系统形象声誉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大力推动民政系统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市州地信息化建设,并抓紧向县级民政部门延伸。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攻克基层基础薄弱这个目前民政工作落实面临的难题。最好能设民政办,如单设民政办有困难,也应争取在事务办加挂民政办牌子,相对固定至少两到三名专职民政干部,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认真抓好民政系统“整脏治乱”。加强民政信访、维稳安全等工作。

三、认真讨论好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编制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是当前全省民政系统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安排讨论省厅草拟的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在此,我先就两个征求意见稿草拟的有关情况作个说明,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一)两个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形成过程。去年五、六月份,为争取把民政事业挤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盘子,省厅就开始着手考虑规划,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形成了拟制规划的一些初步思路。今年二月,民政部草拟的全国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下发后,省厅以民政部规划征求意见稿为蓝本,根据中央和省关于编制“*”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民政工作实际,启动我省两个规划草拟工作,并在一定范围进行了调研。初稿形成后,召开厅务会议进行了讨论,进一步修改,形成了目前这两个规划征求意见稿。两个征求意见稿都还不是最终成熟的文件,有待于听取大家的意见,有待于与会同志深入细致地研究,希望大家解放思想,精心思考,畅所欲言,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使这两个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使“*”民政工作规划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作用。

(二)对两个规划征求意见稿框架及内容的考虑。在编制贵州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同时,编制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主要是与民政部规划相衔接,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个宗旨更加突出,体现“重点安排事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这个指导思想。两个规划在写法上保持一致性,即在总结“十五”成果、提炼发展经验、分析新的发展形势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民政工作实际,提出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在规划体例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进行表述,力求清晰直观;在规划项目上,以重点工作为依托,依据确定的重点工作设立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在盘算“家底”的基础上,量入为出,已列为国家和省发展投资计划的,重点协调落实,其它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各级民政部门按规划要求,共同努力,分别协调,争取各级发改部门能够做出投资安排。对“十五”工作成果总结是否到位,经验提炼还需要怎样进一步升华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需要如何进一步把握,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是否通过各级努力能够做得到、是否真正符合发展要求,等等,请大家认真展开讨论。

(三)规划讨论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做规划是一项系统、科学的工程,头绪复杂,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处理的关系较多。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应注意与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民政部“*”规划相衔接。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民政规划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国家和省全局发展战略。因此,无论是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还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都必须坚持以国家和省的“*”规划纲要为依据,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要与民政部的“*”规划纲要衔接,并与省情实际相结合,使各级民政部门在规划考虑上心上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上下共同推动新时期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合力。二是应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主题。民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民政工作要很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时代要求来规划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民政工作全局,是科学统筹规划好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武器。民政部初步确定后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家在讨论规划过程中,应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应坚持城乡统筹,注重农村与城市民政事业的协调发展,根据我省实际,更多地注意扶持和加强农村民政事业;应坚持区域统筹,注重不同区域民政事业的协调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应坚持重点与常规统筹,在注重面上巩固提高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社会普遍关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事业;应坚持上下统筹,注重基层与上面的联动,形成整体优势,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三是应立足省情,使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对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考虑我省民政工作的客观实际,兼顾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时机和条件都比较成熟的,要把握发展契机,乘势大力推进。精心谋划后五年我省民政事业的发展,力求思路正确、目标可行、措施有效,力求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同志们,民政事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民政部指导下,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民政工作,立足当前、全面完成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后五年的发展,为把“*”全省民政工作推向前进,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