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业管理施工安全会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业管理施工安全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筑业管理施工安全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建筑业管理施工安全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国、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全省建筑业管理与施工安全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的工作。刚才,梁志华、廖江陵、吴松、袁庆华等同志分别对去年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总结,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我完全同意,房厅长最后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08年全省建筑业管理与施工安全工作回顾

2008年,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开拓创新,建筑业管理与施工安全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建筑业总产值再创新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省建筑业企业共计6359家,其中特级企业8家,一级企业505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00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利税270.13亿元,同比增加31.1%。大量投资通过建筑业的转化,形成了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固定资产和现实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城乡面貌,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二)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2008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全省建设系统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45起(其中较大事故2起,一般事故43起),死亡52人,与*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9起,下降了16%,死亡人数减少14人,下降了21%,全年没有发生过重大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仅占省政府下达给全省建设系统74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70%。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落实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坚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施工安全例会、安全生产警示约谈、事故预警提示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制度。及时出台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广东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实施细则》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促进了管理规范化。二是狠抓队伍建设。2008年5月,省建设厅组织举办了全省各地分管施工安全的建设局(建委)副局长(主任)、施工安监站站长参加的法律法规培训班,专门邀请了省检察院、省安全监管局的领导、专家授课,针对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焦点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剖析。2008年第4季度,省建设厅根据《广东省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分三阶段对全省所有施工安全监督站进行了业务考核。通过教育培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切实抓好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隐患治理年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一边抓隐患排查,一边抓落实隐患整改,重大隐患基本按要求落实专人,跟踪整改。四是着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为契机,促进施工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实施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为抓手,加大安全生产管理执法力度。据统计,去年全省各地已对施工、监理企业作出量化扣分记录3383条,对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作出量化扣分记录6185条。省建设厅还依法作出暂扣51家本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60名项目经理、安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以及暂停6名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上岗执业的行政处罚。以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制度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建筑工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到去年底,全省接受安全教育和考核的建筑工人超过80万人,持“平安卡”上岗作业的超过75万人。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和制定过程监控措施为依托,强化对施工起重机械装拆和安全使用监管。研究和开发了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及特种作业人员监督管理系统,对全省起重机械和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实行网上动态管理。目前已办理了近2万台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备案登记,并在全省一半以上市开展了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已有6614人取得省建设厅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2008年全省共评出97个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三)建筑工程质量保持稳定。2008年全省纳入质量监督工程33209项,建筑面积32266万平方米,与*年基本持平。已竣工16132项,竣工面积16131.7万平方米,一次通过验收合格率为99.94%。发生轻微质量事故4宗,比*年降低了71.4%。2008年全省评选出省优良样板工程84项,金匠奖工程31项,获得国家鲁班奖工程8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二,比上年增加了3项。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完成了初步的修订稿;针对商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全省各地加强了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管理;印发了《关于实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指导意见》,促进了我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的建立。二是抓工程质量动态管理。为加快立窑水泥的淘汰,促进结构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在市政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结构工程中禁止使用立窑水泥的通知》;针对广东沿海少数建设工程项目出现使用未经处理的海砂的现象,印发了《关于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禁止使用未经处理海砂的紧急通知》;针对一些地区出现不法分子配制劣质水泥出售的现象,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劣质水泥用于建筑工程的通知》。三是抓工程质量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全省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检查,对一批问题突出的检测机构进行整顿,促进了检测机构行为的规范;组织开展工程施工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责令一批企业对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消除了一批质量隐患,增强了工程质量监管的力度。四是鼓励工程质量创优。深圳、*等地出台政策,对工程质量获得地市以上工程质量奖的,给予直接承包工程或直接参与工程投标的奖励,引导施工企业打造质量品牌。

(四)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一是强化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省建设厅会同省监察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关键环节管理的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对招标投标关键环节的管理,防止串通招标投标等违法行为。深圳市进一步改革创新,重新修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推行资格后审、网络招标投标等新举措。*市加大对招标投标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2008年共对11宗招标投标违法违规案件进行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达883万元。2008年全省实行招标工程9025项,造价1959亿元,其中公开招标工程7628项,造价1624亿元。未发现重大违法案件。二是进一步完善我省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设。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和我省建筑市场管理的需要,我省已建立了全省共享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市2008年将诚信行为考核的范围,纵向覆盖到了包括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查、工程承发包、质量、安全、造价、建筑节能、散装水泥、墙材革新、城建档案、拖欠工人工资等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横向覆盖到设计、监理、施工、造价中介、招标等建设领域各企业,覆盖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范畴,实现了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各职能机构的相互联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三是加强工程监理行业管理。省建设厅组织开展了监理巡查,对*、*、*、*等4个市的监理活动进行巡查,通报了一批问题突出的监理企业及其监理项目;各地在日常检查中也加强了对监理企业履行责任的监督,促进其发挥作用;为促进监理企业加强自律,省建设监理协会组织修订了我省监理行业自律公约。四是加强了跨地区施工企业管理。我省*、*等市按照坚持市场开放,又加强行政监管的原则,采取了本地、外地企业统一管理的模式。如*市强化“三个固定”和“三个相符”。企业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固定联系方式和电话,有固定管理机构人员。承揽的工程项目所需资质与登记备案的资质等级相符;现场项目管理班子人员与登记备案的人员相符;人员配置与规定的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所需的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相符,增强了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

(五)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我省各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群策群力,高水平地完成了各项计价依据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我省承担的《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全国统一城市轨道交通预算定额》、《建设工程工料机数据标准》等国家标准中部分专业的编制任务;完成了《广东省城市环境卫生作业估价指标》、《华南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常用植物图录》、《广东省建筑施工劳务分包计价暂行办法(送审稿)》等文件的拟订工作;围绕推动建筑节能的目标任务,开展相配套的定额子目、计量规则、计价办法等计价依据的调研。

(六)积极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组织开展清欠“回头看”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总结了清欠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建立防拖欠长效机制的工作措施。二是开展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各地组织了对本地区建筑工地的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追讨欠薪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三是做好奥运前及奥运期间的维稳工作。排查出一批可能集体上访的清欠投诉案件,认真做好疏导和防止群体性事件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奥运前及奥运期间未因拖欠工程款和建筑农民工工资案件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四是做好拖欠工程款和建筑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的督办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008年全省建筑业管理与施工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我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步伐与我省经济形势不相适应。2008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为3200亿元,同年江苏省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8800亿元,我省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较低,没有获得与其产业作用相适应的产业地位。产业集中度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我省现仅有特级企业8家,江苏省已有特级企业32家,浙江省有40家。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性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一些国有建筑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重规模、轻效益,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二是安全生产形势的不稳定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以包代管、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突出;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大,素质较低,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安全意识薄弱;各级施工安监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严重不足,整体素质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村镇工程建设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三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仍制约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工程质量通病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建筑农民工缺乏培训,技能水平较低。四是建筑市场的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缺失问题仍不少,部分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肢解发包、虚假招标、明招暗定;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串标、围标等方式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建筑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不足,无法体现优质优价的定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