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创新服务总结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创新服务总结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局创新服务总结讲话

各位代表:

(一)坚持又好又快,区域经济在转型发展中迈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坚持把主攻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抓手,以拓展空间为重点,以加大投入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载体,以服务企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着力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40.2%,利润总额同步增长。着眼于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全区完成工业投入9.2亿元,同比增长27.6%。企业成长态势良好,有6家企业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总数达到50家。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新产品6个,新产品产值累计达1.9亿元,同比增长79%。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否决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工业平台建设有新突破,全区工业平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亿元,新开发园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东港工业园和航埠工业功能区新增面积1700亩,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东港工业园加速向东推进,跨乌引大桥建成通车。高标准编制航埠集镇总体规划,按照“358”的目标,整体框架进一步拉开。“园区经济”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工业产值超13亿元,入库税金同比增长126.7%。

城郊型农业稳步发展。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重点,通过“抓龙头、建基地、联农户”,大力发展现代城郊型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现行价)10.2亿元,同比增长13.9%,新增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市级5家。深入实施农业“五项特色产业”提升工程,高效种植和特色养殖竞相发展。柑桔品质显著提升,把全区16万多桔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20个柑桔品质提升工程示范点,总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姜家山乡“柴家”牌柑桔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柑桔擂台赛第一名,华墅乡“王后”牌柑桔获“农科杯”20*年度*市“桔王”称号。蔬菜业呈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发展,基地总面积达1.5万亩,蔬菜配送、加工、采摘游等迈出了新步伐。畜牧业产销两旺,落实能繁母猪直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全区畜牧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8.6%。特色水产养殖有新突破,投资1.25亿元建设集繁育、养殖、加工、出口和休闲为一体的国内最大鲟鱼高新技术园,被农业部授予“科技成果转让示范基地”,素有“黑黄金”美誉的鲟鱼产业开辟了我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全面启动竹林增效富民工程,着力建设省级竹子现代示范区,重点实施了七里乡万亩毛竹增效示范园区,在石梁、九华两个乡镇建成单体规模200亩以上连片的高效竹林示范基地15个。

服务业发展势头增强。围绕打造工贸一体的现代中心城区目标,积极探索工贸联动发展之路,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5.3%。发挥城区商贸集聚优势,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建成“左岸新天地”、“时代广场”等品牌商业圈,为市场繁荣增添活力。大力发展以社区服务业为主的特色现代服务业,基本建成社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顺利推进,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形成。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坚持建设与繁荣并重,全面提升市场建设。*专业市场城全年交易额达37亿元,石材市场被评为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第二届浙江(**)五金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成果丰硕,签约协议投资额达2.8亿元,建材产品成交额6000余万元。建区以来首个省级重点项目*柑桔加工贸易城用地完成挂牌出让前期工作,引进了1.2亿元的农产品气调保鲜物流项目。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4.6亿元,同比增长43.8%;全区农家乐已发展至8个乡镇27个村145户,全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营业额达3000万元。协助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华东旅游交易会暨第三届浙江山水旅游节开幕式,展现了我区乡村休闲旅游的独特魅力。建筑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33.6%;房地产投资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15.1%。

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应对出口退税等政策的调整,大力拓展对外贸易,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678万美元,同比增长69.9%,其中出口总额6502万美元,同比增长61.3%;实际利用外资33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

(二)坚持克难攻坚,发展后劲在有效投资中得到新增强。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坚持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的思路,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招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全年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40个,协议投资21.2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到位资金10.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度重视招商质量,单体项目投资额度明显提高,新引进项目平均单体投资额比上年增加1300万元,达到2430万元。着力引进工业项目,工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23.4%。大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比上年增加8个,协议投资额11.6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比上年增加4个。特别是引进了飞宇光电、盈联科技等一批大项目,促进了我区工业结构的调整。

项目建设合力推进。健全项目建设机制,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春季行动”、“百日攻坚”等活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实施。全区7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5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31.8%;29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19.9%。切实加强项目谋划,首次在各乡镇(街)、部门中全面开展项目谋划工作,共谋划包装新项目158个,总投资97.6亿元,其中报市项目库100个项目,总投资89.7亿元。与此同时,物流通道、民航大道、黄衢南高速公路*段征迁、塔底水利枢纽工程、三山公墓道路建设等一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难中推进。

要素保障得到加强。主动适应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调整带来的新变化,调动各方积极应对,较好地缓解了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提升了保障能力。科学调度政府资金,多渠道加强融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省级各类补助资金1.56亿元,比上年增长84.5%。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与*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区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省建设银行授信4800万元的贷款额度;与宁波北仑区共同开发建设航埠-北仑工业园,主动承接北仑及宁波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航埠工业功能区和中心镇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获得国家开发银行5000万元的信贷支持。西港片区整体纳入市区总体规划,新增工改商面积1037亩,为我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强化土地要素资源储备,全年新增农转用土地1300亩。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园地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工作,全年共完成整理土地42000亩,获折抵指标4100亩。完成新垦造耕地2300亩,连续13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按照“内涵挖潜,存量盘活”的用地思路,共盘活存量土地1300亩,为全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在统筹推进中实现新变化。

“五城联创”扎实推进。坚持市区合力,全民发动,强化投入,全力攻坚,特别是在各街(乡)、居(村)基层干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省级灭鼠先进城区的复查考核,基本完成“五城联创”20*年的工作目标,并被评为“浙江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区”。广泛开展“清洁家园”等各类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保洁保绿、“门前屋后三包”等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城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市民素质不断提升。按照一村一方案,35个城中(郊)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继续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高品位建设北门新村和铁路南村安置点,迁建安置地块和公寓安置房全部交付到位,拆迁户喜迁新居。

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确立“规划带动、投入促动、上下联动”的理念,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高质量完成了30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以“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提升。完成石梁至七里的生态经济产业带“联片整治”工作,建成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4个。石梁镇坎底村、张西村和七里乡黄土岭村、杨坞村作为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的考察点,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央视七套“走进新农村”特别节目在我区航埠镇严村录制,扩大了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扎实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民饮用水、下山脱贫、农民素质培训、沼气工程等一批实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新增沼气池1万多立方米。加快农村道路联网和农村重点路段安保设施建设,农民“出行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完成山林二轮延包工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

生态建设不断深入。认真落实省、市生态建设和环保整治责任书各项任务,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计划之内。“811”污染整治任务全面完成,一批省定规模养殖场和市定生态违规坟墓得到整治。发挥钱江源头生态环保专项补助资金最大效应,着重加快生态建设、环保设施、农村污染综合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方面建设,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配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府山街道府山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社区。

(四)坚持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中取得新业绩。

新型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就业超市作用,城镇“零就业家庭”等一批就业困难群体得以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低保对象在实现“应保尽保”基础上,全面提标扩面。新增被征地人员全部实现即征即保,历年应保尽保人员参保率达到78.6%。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7.7%和93.8%,敬老院“六挂钩”长效管理机制列为全省的典型。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关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难题,圆了275户困难群众的新房梦。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省试点工作,将市区两级8.7万名城镇弱势群体纳入医疗保障网,参保率达79%,居全市首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构成了“病有所医”的三张网,使老百姓最为期盼的民生理想成为现实。稳妥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并落实了后期扶持政策。建立“慈善物资捐赠中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民政工作成效显著,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健全工业110服务体系,切实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分会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终端建设达到100%,科技信箱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工会成果丰硕,签约合同成交额达1180万元。继续巩固教育强区和体育强区的创建成果,在全省率先探索试行“城区强校接管农村完小”的一校两区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入推进教育“四项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投入2000余万元进一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青少年体育传统项目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和金牌数双第一的好成绩。巩固城乡文化“双四百”工程成果,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和示范社区各1个、市级特色文化村3个,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和九华梧桐立春祭祀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沟溪乡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快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成石梁、沟溪、华墅、万田4个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所属的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建设,花园中心卫生院新建医疗预防综合楼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武装工作取得新进展,区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省级先进单位。人防、统计、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民族、宗教等工作继续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社会秩序继续保持稳定。深入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等活动,实行信访维稳和发展“双联”责任制度,着力夯实基层信访的基础工作,新新街道平稳移交,一批疑难信访得到妥善解决。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呈下降趋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区(县)”。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等建设,开展了九华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等实战演习,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积累经验。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三个零增长”。建立防范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监管机制,我区被评为全省清欠农民工工资先进县。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不断加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认真做好防汛、防旱等防灾减灾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继续名列全市前茅。

与此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和完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以及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建立了重点建议提案区长分工负责制,全年共办理建议、提案161件,代表和委员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加快学习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出台新一届政府《工作规则》,促进政府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实施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制度,深化干部人事管理。深入开展“三服务”、“两年”等活动,促进政府工作提速,区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办结率达99.2%。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切实优化支出结构,区财政向“三农”、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支出近2亿元,同比增长23.9%。注重开源节流,规范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发挥区核算中心的监督作用,全年共拒付不合理开支200多万元。深入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基建项目等审计,全年共审计出违规资金400多万元。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公务考察等制度,政风行风进一步改善。

去年向全区人民承诺的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详见附件)。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积极努力,全区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群众、企业家和创业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为*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部、省、市属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和驻衢城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推进创业创新、富民强区的任务相当艰巨。二是项目基础工作薄弱,重大项目储备不多,资金和土地等要素制约矛盾较为突出,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三是财政收入还难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稳,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创业创新、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五届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和区委六届四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扎实推进工业立区、商贸兴区、生态建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拓展产业平台,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更为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规模以上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计划之内。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北京奥运盛会的举办将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和杭州、宁波的资源与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将为我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市“三大”战略的不断深化以及近年来全区积累的基础和实力,为做好新一年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做好今年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挑战:世界经济增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新取向,财政货币政策由“双稳健”变为“一稳一紧”,宏观调控的累积效应将逐步显现,区域发展的竞争更趋激烈,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保持创新精神、进取意识和务实作风,只要我们集中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勇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迎接挑战,善于在趋紧的环境中抢抓机遇,就能够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道路上创造新的业绩!

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在工作指导和把握上,要按照区委六届四次全会对“创业创新、富民强区”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提出的“四个三”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四个必须”:

第一,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节能减排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节能减排是科学发展的应有要义。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在做大总量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把环境保护提高到“生命线”的高度,强化节能减排的硬约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科技对工业创新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品牌建设。要坚持好字优先,把“好”与“快”统一于*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

第二,必须把拓展产业承接平台和提高招商选资质量作为工业突破的重点。工业是立区之基、强区之本,*的跨越式发展根本在于工业突破。平台建设是工业突破的主战场,招商引资是工业突破的主抓手。必须集聚有效资源,调动有利因素,全力拓展工业园,全面聚焦大项目,以工业的大投入和快崛起推动*经济新的跨越。

第三,必须把激发群众自主创业和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根本。创业是财富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要集聚创业创新资源,激活创业创新要素,拓展创业创新成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弘扬创业创新文化,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培育创业创新主体,让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创业创新的生动局面。

第四,必须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和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和谐,民生为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和谐也是政绩的理念,注重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统一,既向发展要成效,又向和谐要成果。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配置公共资源,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覆盖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时不我待。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负重奋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