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领导在教育会的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搏取“十二五”良好开局的重要时刻。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安排安排,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卫国市长作了工作演讲,全面安排了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州教育局局长对我市教育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指导,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提升认识中强化教育工作地位
教育为本。富民必先兴教,权宜之计。强市必先强教,教育强市既是富民强市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加快推进富民强市的战略基础。
(一)建设教育强市是推进科学跨越、实现富民强市的客观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更好地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实现富民强市,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深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教育强市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肯定要求。教育是民生之首。让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已成为所有家长的共同企盼。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工作关注度、敏感性、期望值不时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历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历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待。全市上下必需把建设教育强市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确保广大群众都能享有充足、优质教育,不时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三)建设教育强市是铸造品牌、提升乡村形象的重要支撑。教育发达、社会文明是一座乡村永不褪色的名片”临时发展中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保守。拥有四省市边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大学,具备了打造成为武陵山区文化教育中心的基础。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战略重要机遇,掌握优势,聚集合力,加速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步伐,努力打造“体系完善、质量优异、发展均衡、百姓满意”教育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四省市边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积极作为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既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义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市上下必需始终坚持这一宗旨,积极适应、全力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不时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
(一)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需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优先布局。注重加强教育事业与发展规划的衔接布置,做到规划编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资源调配优先考虑教育需要,项目安排优先考虑教育要求,确保各项政策、公共资源优先向教育倾斜,不时优化教育结构。二是优先投入。完善教育投入优先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证“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不留缺口给教育,不留困难给学校,不留负担给学生。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把更多资源汇集到教育事业发展上来。三是优先服务。继续推行定期议教、控辍保学、问题“销号”及部门挂点联校等制度,动员和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形成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的主体是人。办好教育,必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把人的提升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以育才为本。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着眼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措施,把培养好、发展好“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各项教育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生长。二是以纳才为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高待遇,优化环境,吸引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大力建议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甘于奉献、充溢活力的教师队伍。三是以惜才为要。以惜才意识强化均等意识,自觉主动地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时缩小校际差异、城乡差别和群体差距,保证困难群体公平接受教育机会。高度重视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贫困家庭学生就读、留守儿童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等热点问题,不时健全完善助学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少年关爱工程,认真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两为主”政策,保证不同群体均等接受教育权利。
(三)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迫切需要。要立足市情特点,建立更具特色的社会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加大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投入,逐步实现每个乡镇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二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资源布局均衡化,逐步建立起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体系。统筹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大力实施合格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大农村单薄学校改造力度,不时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三要推进高中免费教育发展。积极探索以市为主的高中教育投入体制,以免费促普及,以普及助提质。下半年要启动实施具有户籍和学籍的高中学生免学费教育,并逐年扩大覆盖面和免费内容,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免费高中教育。四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建立稳定的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筹措机制,集中力量抓好市职教中心和职业中专建设。围绕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大力开展各种就业守业技能培训。五要努力支持高校发展。支持大学、湘西职院、湘西电大等在吉高等院校建设,促进高校与地方和谐共处、互助发展。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创新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动力源泉。要立足市情。积极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一是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布置,合理布局,扶持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学校,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与和谐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二是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历史保守、现实基础、功能定位、发展形势综合考虑制定各项学校管理制度,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发展中形成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品牌学校。三是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打造品牌课堂、品牌学科,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教学体系。
三、凝心聚力中确保教育目标实现
需要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凝聚起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评价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业绩。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不时提高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制定实施辖区教育优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教育强乡(镇、街道)建设,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推进依法治教,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督导条例》依法履行党委、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教育职责。
(二)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合法权益。要建立完善学校平安管理体系,依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增强学校主体意识,落实学校主体责任,不时提升学校平安管理水平。要切实构建教育和谐稳定环境,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学校平安防范处置能力。要加强教育督导督查,建立纠错问责机制,把教育纳入督查工作重要内容,落实督导评估结果通报、跟踪督查与限期整改制度,推动教育工作落实。
(三)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和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舆论氛围。各级学校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上,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挖掘自身潜力,不时提高办学和管理水平。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界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
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开创全市教育工作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