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长关于推进城镇化的发言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月日,由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高规格考察团,利用两天半时间,专程到、、三市对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
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总结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理清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以拼搏奋进、务实重干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迅速掀起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一会儿,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把看到的、听到的、研究到的,搞通、搞懂、弄透,达到这次考察学习的目的
通过这次参观考察学习,亲眼目睹了、、三市的大变化、大手笔、大格局、大发展、大生态、大前景,感到振动、振奋、震撼。新三市的决心大、标准高、有特色,效果、模式和决心非常值得认真学习。
(一)新三市的工作思路很清晰、思想很解放,要学习他们在城镇建设中的非凡气魄。许昌提出了“一中心、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围绕“生态鹰城、和谐家园”的主题,提出了“一主三团三卫”的发展思路。新乡提出了构筑“一主、两副、五组团”现代城镇体系的思路。新三市都达成了共同的思想认识,就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突破口,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思路,大手笔、大规模加快新区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去我常讲,思想解放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思想观念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们要好好学习三市的大气魄、大手笔,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拉大城市框架,膨胀人口,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带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新三市的规划起点很高、现代气息很浓,要学习他们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新三市城市新区中轴线规划建设很有特色。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脉络,一座城市的精髓,一座城市的标志。如从北向南有白塔、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堂、前门等脉络很清晰。又如新乡新区,以党政综合楼为轴线,北有广场、五星级宾馆,南有艺术中心和博物馆,城市中轴线也很清晰。又如新区香山寺、党政综合楼平安广场、两馆、五星级酒店、滨河公园、一望无垠的石漫滩水库。又如许昌新区由南到北有北广场、党政综合楼一字排开,直奔长葛、郑州方向。从北向南有中国文字博物馆、易园、党政综合楼、文化广场、两馆、会展中心、建国五星级宾馆,城市脉络也很清晰。
在新三个市中,无论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还是合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都是省级以上乃至全国知名规划团队编制规划,确实坚持了规划高资质、高起点。市在建设新农村社区中,坚持做到了“两不原则”: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在许昌新区,主干道都是8车道,次干道都是6车道,绿化带都是6米至15米,看上去非常壮观、漂亮。我们经常讲规划要高起点、建设要高速度、质量要高标准、管理要高水平,这些理念在这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宝贵经验。
(三)新三市的城市品牌很突出、文化特色很明显,要学习他们用文化的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的做法。许昌以曹魏文化为主线,结合现代城市特点;以打造鹰城为主线,以水系为亮点;新乡以新城区为引领,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展示多层次的城乡规划体系。我市作为承载着3300多年历史的古都,如何在城市长远发展的蓝图中,充分突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大家要借鉴新的经验,认真研究。
(四)新三市都以打造域区水系为魂,塑造城市灵气,从而提升城市韵味,提高周边地标升值,要学习他们不断改善水系生态环境,保护水系生态安全的路子。许昌是一座缺少城市,但在新区新开挖了一条景观河,水系生态建设运作思路明晰。有水库,就依水停河,打造滨河公园,提升城市品位。我市也是一个缺水城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水系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五)新三市的建设速度很快、发展空间很大,要学习他们“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看准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干”的工作精神。许昌新区“十路一轴一湖一廊”组团构架初步构成,几横几纵的道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新区今年刚刚被省政府批复,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新乡平原新区全面接轨郑东新区,打造郑新一体化。他们为什么可以“干得早、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干的稳”,关键是各级干部的决心和信心大,这个关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工作上什么都不要说,就是“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六)新三市的平台建设的很好、效果很显著,要学习他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筑巢引凤的理念。新三个市既注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注重优质服务等软环境建设,亮点精彩纷呈。一方面抓基础设施平台,另一方面抓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平台。这些看得见的手和无形的手都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和平台。
(七)新三市的措施很实、方法很灵活,要学习他们“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脚下的土地”最大化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资金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我们不能守着金砖、金豆就是不发掘、不开发,不能仅让个别人受益,要把村里的土地变成开发的工具,开发的源泉,资本发展的源泉,实现资产、资本积聚,带动三产发展,使广大村民发家致富。
(八)新三市的广大干部精神状态很好、干事创业氛围很浓厚,要学习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苦口婆心、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在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中,需要有大量的拆迁安置工作,不仅要敢想、敢说、敢干、敢试,关键要有一套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既要和风细雨,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引导。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学习他们科学的政策制定,学习他们拆迁工作的细化、量化,学习他们安置工作的措施,学习他们和谐拆迁的工作作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一定要解放,观念一定要更新,通过做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
二、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一)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有以下八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有些干部认识水平不到位、重视也不够、存在畏难情绪,对这条路子能不能走下去存在疑虑,迟疑观望、信心动摇,怕担风险、怕担责任。二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城镇规模小,集聚能力弱,辐射功能不强,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三是规划编制滞后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是粗线条的,既缺乏产城融合、配套推进,又缺乏个性与特色,且建设标准低,重复建设多,城镇管理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以至于大部分城镇缺乏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四是产业支撑薄弱的问题。我市新型工业化程度低,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城镇自身的发展及其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是我市城镇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因素。五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有的达不到“三化”:环境绿化、量化、美化标准;有的达不到“二集中”:污水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的标准。六是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城镇“脏、乱、闹、阻”现象严重,经济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差。七是城市建设缺乏品牌、特色的问题。品牌就是知名度,就是形象和生产力。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在全国应该树立什么形象,应该打什么牌、走什么路、突出什么特色,应该如何提高知名度,都应该深入综合考虑。八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城镇发展的集约节约意识不强,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偏低,土地问题、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市水资源的缺乏,把水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现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要充分认识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一要认识到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先行。城市建设搞好了,市民可以“提前”受益,企业可以“提前”增值,外资可以“提前”进入。二要认识到“新型城镇化”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抓住城镇化就抓住了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抓住了加速发展的牛鼻子。我们必须彻牢固确立“招商引资是真功夫、项目建设是硬措施、城镇建设是关键点”的指导思想,把城镇化扩大投资、扩大需求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三要认识到“新型城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快城镇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紧系民生。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助于扩张经济总量,提升物质文明,让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四要认识到抓“新型城镇化”就是抓财源经济,就是抓财政收入。
(三)要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四个不允许”。一是不允许没有规划、没有设计就建社区。二是不允许简单粗暴,不宣传、不动员、不号召就仓促上马建社区。三是不允许就现有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社区,要建5—8千人,乃至万人的大型现代化社区,以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四是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上推下卸。各部门各单位要有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全力配合,不能遇到好处争着上,遇到困难绕着走。对形成的决议,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随意变通。要增强自觉性,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尽快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三、理清思路,把握方向,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
(一)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发挥三个作用,形成一个格局”,即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县域城镇的承载承接作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体现为“六个新”,即一是“新”在涵盖农村,从农村着手推进城镇化;二是“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三是“新”在农民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四是“新”在不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新型职工;五是“新”在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六是“新”在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二)坚持正确的新型城镇化指导思想。一要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产城融合,稳妥推进、健康发展。二要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四规合一”,做到精准对接、合法合规。三要强化配套服务,增强城镇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三)始终把握四条原则。一是高起点规划引领发展的原则。规划引领发展,设计决定品味。高标准规划建设,是最大的节约;低标准规划建设,是最大的浪费。规划也是生产力,只有搞好规划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按照“四规合一”要求,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统筹解决农民居住和就业增收等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要美观实用,能够得到群众认可。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为民。三是坚持打造精品的原则。要充分体现的山水特色和文化内涵,让城市、社区有意境,有韵味,有特点,有气质,有内涵。四是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仅看城区发展,也要看农村新型社区,要推进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四)着力强化“四个支撑”。一是产业支撑,把产业做“强”。更加注重壮大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终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人口支撑,把人口做“大”。拓宽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把基础做“实”。尽快实现“五通一平”,满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需求。四是政策支撑,把机制做“活”。抓紧制定完善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政策。
(五)务必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注重把新型城镇化与开放招商相结合。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把高成长性产业、城乡建设等领域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强力推进。二是注重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做好“通天接地”工作相结合。“通天”就是要继续加大“跑部进京、跑省进厅”力度,争取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接地”就是要制定我市具体落实方案,为加快运作创造条件。三是注重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工作相结合。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资源,建立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标志性公园,增加文化含量,努力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风格,不断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四是注重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在城镇化推进中,一定要尊重农民意愿,紧紧依靠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真正使群众成为城镇化的拥护者、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四、突出重点,迅速行动,迅速出击,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机遇期,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级配套的现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1+4+2”城市组团式发展模式。
(一)突出“一个中心”。即中心城区,要把中心城区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突出主城区和新区的核心带动作用的同时,向东,加快推进以精密铸造、电子信息、物流为主以产带城的安东新城;向西,加快推进以钢铁、化工为主的新西区建设;向南,加快推进以金融、商贸、高科技产业为主产城融合的安汤新城,以及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为主的高新区;向北,加快推进以纺织产业为主的洹北新区。最终形成“主城+新城组群”的总体构架,促进主城与新城、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协调发展。
(二)抓好“三个区”建设。“三个区”是指新区、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载体所在、重点所在。
一是全面推进新区建设。要树立“大新区”的建设理念,把新区建设成我市发展的拓展区、形象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建设成我市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的窗口和重要载体。重点抓好“三个持续”:第一,持续夯实新区发展基础。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等,构建独具特色、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区规划体系。第二,持续推动重点功能区建设。重点推进组团起步区、居住功能区、产业功能区连片开发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吸引人口和产业向新区集聚,促进产城互动、功能复合构建。第三,持续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五通一平”,完善新区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道路管网,全面提升新区整体服务和承载能力。
二是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第一,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市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布局分散、聚集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显现,离真正实现产业集群发展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要全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具体要做到“一个特色、两个结合”:“一个特色”,即主导产业占70%以上、其他30%用于引进高科技项目;“两个结合”,即结合新的城市组团建设、结合合村并城发展主导产业。每产业集聚区、城市组团原则上只确定1—2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壮大集群,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产业链条,使每个层次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第二,加快建设中心商务区。积极打造“一主、两翼、三横、二带、五个特色商业区”的商务体系。“一主”是指中央商务功能区,“两翼”是指城东、城西两个新型商务区,“三横”是指文峰大道、人民大道、长江大道商业走廊,“二带”是指洹水旅游观光带和洪河沿岸休闲观光带,“五个特色商业区”是指餐饮、电子数码、休闲观光、楼宇经济、文化教育等5个特色商业区。第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全面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立足于6大现代农业示范区,选择一批上下链接、就地加工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大中型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以瓜菜菌、花生油脂等为主导的10大农业产业集群。
三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也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第一,合理确定推进时序。根据各村现有状况和条件,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的时间和顺序: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必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继续完善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具备异地共建条件的社区,必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对暂时不具备大规模建设农民住宅的,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对规划的一般村,严格控制宅基地审批,不允许村庄进行外延式扩张,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异地并村建设新房。第二,合理确定建设模式。要坚持“转、并、改、迁”的原则,认真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转”是将城中村、产业集聚区中的居民直接转成城市居民;“并”是在城市新区中,合理规划都市村庄;“改”是指对不具备迁村条件的要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迁”是设法将生活在偏远山区、深山老林的散户迁出。第三,合理推进建设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一要坚持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解决民愿怎么引的问题;二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三要坚持土地经营政策不变,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解决权益如何保的问题;四要坚持产业支撑,就业为本,解决收入怎么增的问题;五要坚持集约利用、节约土地,解决耕地不减少的问题;六要整合项目,多方融资,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七要坚持主体下移,多方参与,解决谁来建的问题;八要坚持创新机制,完善服务,解决如何管的问题。
(三)抓好“三个体系”建设。“三个体系”包括综合交通体系、生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坚持以交通为先导的城乡建设理念,充分发挥交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先行”作用,全面推进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枢纽、区内畅通”的交通体系。
二是全面推进生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建设具有多种功能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积极推进“266”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形成“四楔两环、两河一带、八渠二十一园”的城市绿化大格局。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城市水系建设。着力打造东区中轴线、西部南水北调生态走廊、南部洪河水系、北部洹河水系,中部护城河与坑塘贯通等5大水系景观。今年要启动羑河、珠泉河、大功河等河道治理工程。
三是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今年要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2851套。二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市场和农民工培训基地。三要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坚持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解决城市拥堵、排污等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已经确定,相关工作已经安排部署,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干、在于抓落实。具体讲,要突出“四个强化”:
(一)强化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主动担负起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强化保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在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强化管理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理顺管理体制,迅速推动此项工作。一是领导机制要突出一个“强”字。各级政府“一把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经常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工作开展。二是协调机制要突出一个“快”字。有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高效、快捷的协调工作机制,制定方案要快,组织力量要快,沟通协调要快,解决问题要快,完成任务要快。三是投入机制要突出一个“硬”字。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硬性任务,要确保投入到位。
(三)强化宣传声势。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涉及多个部门,也涉及多个领域。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度和参与度都影响着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领导干部真正重视、让职能部门真正支持、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四)强化督查监督。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要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存在问题的要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贻误工作的,要坚决处理。同时,要不断探索促进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工作落到实处。
同志们,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实现我市城乡面貌大变样、城镇化建设新突破,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