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局社会劳动保障会讲话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应对当前特殊经济形势之际,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保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深度关切。这次会议,既是推进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一次动员,也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刚才,会议对全市10家工伤预防先进单位和16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表彰。华儒同志代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对*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这些安排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完全同意,请大家在工作中抓好落实。
*年,是很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的冲击下,在许多任务临时追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一是急难险重反应迅速。全市劳动保障部门主动将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突发性事件,应对有方,行动迅速;对农民工工资清欠问题,处理稳妥,效果较好;对荆襄公司等特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主动参与,服务到位;对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宣传到位,贯彻有力,特别是对贯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应及时,督查有力。二是民生工作卓有成效。妥善处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服务企业特别是李宁工业园一期用工,积极争取中央、省转移支付资金,增强基金支撑能力等一系列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彰显了民生部门风采,赢得广泛认同。三是各项业务工作在全省有地位有影响。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钟祥市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工作重点联系市县,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工伤康复工作纳入了省级试点,劳动监察执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工作在全省相关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劳动保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振信心,奋起迎接劳动保障工作新挑战
在充分肯定*年劳动保障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今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当前非常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推动劳动保障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善于抢抓新的发展机遇,顺时应势,迎难而上,做到变压力为推进工作的动力,化挑战为超越发展的机遇。对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形势的研判,我们要从以下关键性节点来认识。
(一)劳动保障工作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
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今年我市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是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增多。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另一方面是就业困难群体增多。由于就业空间的挤压,就业供求趋紧,导致“4050”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企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有的企业开工不足、增速下滑。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都可能引发企业经济性裁员、拉动就业能力回落、缴纳社会保险费能力弱化等新问题。同时,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够健全,社会保险待遇还较低,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和部分困难群体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任务依然繁重。
由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企业用工需求的减少,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歇业现象的逐步增多,导致欠薪、断保甚至欠薪逃匿问题不断发生,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原有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工资支付不到位、劳动条件比较差、劳动保障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形势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困难更多、难度更大。
(二)劳动保障工作承载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众多期盼。
近几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虽然保持了快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许多急需破解的难题和亟待突破的“瓶颈”。从劳动保障的发展方向看,各级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农民基本养老金标准连年调整增资,失地农民、城镇无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补贴以及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标准也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和征缴难度必将随之加大。从群众对改善民生的需求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他们对改善民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有”和“无”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好”与“更好”的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劳动保障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处处有公正”的目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以社区为依托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仍是民生工程建设中的“弱项”和“短腿”,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也必然成为进一步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助推和谐荆门建设的新课题、新挑战。
(三)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尽管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困难和压力,但从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规律看,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非常时期”,往往也是建立完善劳动保障制度的有利时机。*—*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实施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促进充分就业,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社会保险。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政策。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在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对劳动保障工作来讲,困难所在更是机遇所在。我们应该敏锐地认识到,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也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的有利契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空前重视。中央和省里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扩大内需、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举措,并对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一系列非常明确的部署,政策措施力度之大,目标任务之具体,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宏观形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民生工程列入政府的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劳动保障事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近几年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已为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具备了迎难而进,乘势再上的条件和能力。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上下同心、步调一致、信心十足,已形成了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恪尽职守、积极作为,团结实干、再创新业的良好局面。这支守土有责、砺志笃行、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队伍,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抵御一切风险的信心所在。三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环境。就业、社保、维权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直接动力。
总的看,今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是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同时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面对今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坚定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努力开创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科学谋划,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新突破
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权力,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中央及省最近召开的系列会议要求,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促进就业,无疑成为2009年政府面临的民生最大考题。这就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新增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以强化服务为手段,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继续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制订和实施有利于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扩大“楚天豆腐郎”、“荆楚家政妹”等劳务品牌的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二是要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就业。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将我市纳入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市政府把帮助城乡2500人成功创业带动10000人就业纳入办市政府十件实事的主要内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以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突破口,促使创业指导中心实体化运作,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重点探索大学生创业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培训模式,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和农民工回乡创业表彰活动,增强全民创业意识,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要给回乡创业人员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鼓励和引导有一定资金、技术基础的务工人员回荆创业发展,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重点抓好税费减免及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进一步发挥就业专项资金扶持就业的作用,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让群众能直接受益。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质量。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要以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务工人员为重点,以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为手段,以体面和充分就业为目标,切实抓好贯穿全年的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要发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在就业援助中的基础作用,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要逐个进行登记;对于返乡务工人员,要通过开展特别职业技能培训、召开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切实解决其就业难题。五是要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稳定工作岗位。在当前形势下,保住一个企业,就是保住一批岗位;减少一个岗位流失,就是减少一个失业。要落实企业减负政策,认真抓好落实。今年的培训工作一定要与就业工作融为一体。要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围绕市场、企业的需求狠抓培训。要通过抓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推动素质就业,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二)以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落实。一是强化扩面征缴。近年来,我市扩面征缴成效明显,但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率不高、缴费基数不实、困难企业欠费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各地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健全扩面征缴长效机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扩面征缴合力。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情况通报、督办检查、服务联系和社保登记、缴费基数及人数核定。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不断提高征缴率。劳动保障、地税部门要会同工商、民政、人事等部门,定期交流用人单位年检登记信息,及时督促未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各地要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即将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为契机,对本地用人单位参保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分类整改。二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要加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缴费与待遇紧密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钟祥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努力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增强政策吸引力,体现制度优越性,确保参保率达到85%。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完善政策,就是要分析当前全市居民医保的基本情况来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健全机制,就是要研究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的运行机制;优化服务,就是做到参保不出社区,就医时时结算,即时享受待遇。另外,还要做好荆楚理工学院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重点研究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失业保险的保生活与促就业作用。三是加强基金监管。要完善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监督检查社会保险政策执行和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一步健全岗位之间、业务流程之间、内外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征缴、管理、使用和营运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严禁挤占挪用,一经发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各位分管同志、各位局长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留半点余地,决不能有任何侥幸的心理。要切实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建设,社保经办机构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社会管理的实施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切实履行好职责,提高经办能力。
(三)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一是创建市场化的培训机制。职业技能培训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巩固培训基地,壮大实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积极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各自的师资、教材、设备、人才、经验等优势,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养、委托培训、合作办学,为我市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数量充足、技术熟练的劳动者。二是完善科学化的评价机制。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建立科学、合理、实在的评价标准。坚持专业技能与工作业绩相统一、岗位要求与国家标准相衔接、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一致原则,不断提升鉴定的技术水平。要加强鉴定管理,规范考评程序,严肃鉴定纪律,提高职业鉴定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权威性、含金量。三是实施系列化的激励机制。要通过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以企业职业薪酬制度为主要形式、政府奖励表彰为重要手段、待遇与业绩贡献挂钩、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综合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难题攻关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健全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企业投入,鼓励社会投入,建立稳步增长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比例,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30%以上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高技能人才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以健全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为重点,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一是健全劳动合同监管机制,巩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重组改制企业、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做到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必须依法依规,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平等协商,有效劳动合同必须严格履行,实现劳动合同签订普及化、内容规范化、履行严格化、管理信息化。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特别是私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指导、服务、管理及监督。要全面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和数据库,切实发挥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基础作用。二是健全工资分配调控机制,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落实最低、调节过高、推动协商、监督支付为手段,改进和加强对工资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要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逐步健全平等协商的工资机制。要落实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三项制度,健全市场导向的工资指导机制。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形成政府调控的最低工资保障机制。要全面推行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加强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巩固和扩大农民工工资清欠成果,健全监控有力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三是健全综合调处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减少集体争议和纠纷。要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正确处理维护权益与严格执法、国家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要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着力提高劳动争议处理的规范性、权威性。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推进效能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查处不签劳动合同、使用童工、违反最低工资规定、恶意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拒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随意加大劳动强度、拒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等违法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注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和报告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劳动保障工作水平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切实把劳动保障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尤其对企业遗留问题和劳动保障体制问题,要集中各方力量,因企施策,逐个研究解决,努力形成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劳动保障大格局、新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对不能按期完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要注重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已经明确,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领导是否到位、责任是否明确、措施是否落实。各级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劳动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县市区行政“一把手”是劳动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调研、亲自协调,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严格实行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逐级传递,形成上级抓下级,一级带一级,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要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劳动保障工作既具体又繁杂,面临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各级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全面把握形势、吃透政策,思想定位准确,保持头脑清醒,掌握工作主动,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机制。
三要密切协作,合力攻坚。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特别是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农民工工资清欠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劳动保障工作的中心任务,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对于劳动保障工作中涉及几个部门的重大事项,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抓好落实。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随时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职工、面对企业、面对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这项工作,保持好的工作作风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落实具体工作,都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诚心待民,真心服务,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政府和市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经常过问,经常检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政策和业务学习,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掌握政策、执行政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探索新思路,创新新机制,既要立足当前,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又要着眼长远,加强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全力推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同志们,2009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光荣而艰巨,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