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委组织部干部半年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干部半年工作总结
200*年上半年,我们干部科工作主要是按照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组织工作重点及年初部里确定的总体工作安排部署及具体工作目标,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
条主线,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探索干部选任工作新途径,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强化基础性工作,为旗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和有力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干部考察,为换届人事安排工作打好基础。年初开始,我们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各乡镇进行了换届考察。在考察中,一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程序规定,认真组织考察工作。在干部考察前,研究制定了《考察工作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时限规定,同时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3个考察组,由县委领导带队,对全县27个乡镇(场)领导班子的16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共填写测评票2355张,个别谈话942人。查阅资料1783份,实地勘察36次,对考察干部德能勤绩廉等量化打分后综合评定记分。列出名次,统一汇报。二是公开推荐乡镇党政正职人选。4月27日县委组织召开由县直机关、乡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议,会上,对新成立的各镇党政正职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主要目的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在镇党委换届中,进一步配齐配强各镇党政领导班子。三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认真听取考察组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门采取面谈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县五大机关分管领导、县直执纪执法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意见,本着“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提出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初步人选方案,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做出调整意见。
2、优化结构,提高镇党委班子的整体功能。一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在搞好换届考察的基础上,对各镇党委开展了换届选举全额定向民主推荐,进一步掌握情况,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万无一失。二是及早研究,拟定人事方案。县委在听取干部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充分酝酿,认真讨论,对乡镇领导班子作出了调整,此次调整共涉及153人,镇按领导职数配备干部86名(其中,县直部门下派1名镇长),在乡镇改任非领导职务的21名,调县直部门工作的48名(其中,改任非领导职务的3名),到国营农牧林场任职1名。镇长任书记的1名,书记交流任职6名,乡镇长交流任职7名。对这次涉及调整的干部,全部实行了常委会票决,对24名镇党政正职实行了全委会票决。在党委班子职数配备上,按照镇党委11-15人组成、纪委5-7人组成的要求,对人口多、面积大、业务工作量繁重的城关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5人,纪委委员7人,其余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1人,纪委委员5人。选举产生的136名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2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人,占72;妇女干部18人,占13.2;少数民族116人,占85.2;35岁以下干部40人,占29.4。经过换届,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层次高、专业合理、气质性格互补互容的镇领导干部队伍,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履行程序,保证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求各镇党委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标准不降。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1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选举准备工作阶段,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镇党委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请示工作,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选举工作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镇党委在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
4、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努力解决好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这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针对这次换届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为此,我们从创新考察办法、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落实群众“四权”,推进干部选任的民主化进程。换届过程中,我们注重在推荐、考察、酝酿、选举等方面严格把关、扩大民主。一是以扩大初始提名权为手段,严把推荐关。结合2005年度实绩考核,按照换届的程序要求,采取谈话推荐和发放推荐票的方式,对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额定向推荐。对于镇党政正职的人选,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进行了民主推荐,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干部选任初始提名范围。二是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考察体系,严把考察关。在考察中,除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学等内容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当增加了测评内容,把八小时之内工作情况的考察与八小时之外生活情况的考
察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三是坚持充分酝酿,严把提名关。在确定换届候选人工作中,我们经过反复酝酿,综合考虑每名干部的工作实绩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个人综合素质,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常委会、全委会票决,产生了新一届镇领导班子。四是扩大代表选举过程的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在镇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时间让代表酝酿,从而顺利产生了新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二,严肃纪律,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换届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行为的通知》、省委组织部《关于落实廉政责任制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关于认真做好市、县(市委、区)、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严格执行和维护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在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反对任人唯亲、重才轻德,同时,对违反纪律提出严肃的处理意见。通过在换届中明确干部人事纪律,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有效防止了跑风漏气、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的发生,达到了党委换届风气好,社会反响好的效果。第三,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为换届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保证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干部管理、考察、选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干部工作“五卡”制度》、《干部例行考察办法》、《县委议事规则》、《县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试行办法》、《关于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投票表决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保证了上级关于换届工作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干部选任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二)、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教育工作,使领导班子建设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周密安排,严格把关,注重优化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心内容,结合后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促进发展能力、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创新意识“五个提高”,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的要求,采取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章》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日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以及理论学习责任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确保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研读相结合,专题报告与理论论坛相结合,使中心组学习成为统一班子思想,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推动工作的有效形式。二是认真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我们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新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逐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一是坚持把强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观念,作为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力,领导全县人民推进新的一轮发展的核心环节来抓。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民主集中制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思想上相互帮助、工作上相互配合、困难面前相互支持与鼓励,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争论,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二是县委始终坚持《县委全委会议议事规则》、《书记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规范完善了决策程序。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加快发展”活动学习教育成果,采取座谈讨论、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定期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整改,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贯彻执行。四是深入开展建设“一流领导班子”活动,努力使各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工作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持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证我们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在机构改革中调整充实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时,注重配备年轻干部、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同时,我们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多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按照《2006——2010年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分近、中、远期三个目标、有重点地培训选拔后备干部。
同时加强选调生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自1985年接收第一批选调生以来,先后有10名选调生到我县工作,他们平均年龄30.1岁,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23岁,男6人,女4人,蒙古族8人。经过培养,现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2名(正科1名,副科1名),担任科级非领导职务的4名(主任科员1名,副主任科员2名),被列入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的2人,科级后备干部的8人。这些选调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是上级组织部门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这些干部到基层工作,也为基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选调生实行分级管理,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由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具体管理。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选调生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选调、培训、考察及推荐使用工作。安排到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乡镇和县直党政部门工作,并做好选调生的考察、使用和调整工作。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指定专人“传、帮、带”,给他们压担子,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适时向上级组织汇报选调生的有关情况,并根据选调生的德才表现提出使用建议。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年度考核,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四)以制度建设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干部任用新途径
一是加强制度创新。年初以来,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强化管理,为扎实有效做好干部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下发文件、张榜公布的基础上,继续使用电视这一新闻媒介,拓宽公示渠道,营造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对试用期干部进行跟踪考察,检查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特别是针对任前考察发现的不足和任前谈话所指出的努力方向考察其整改情况。在继续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和干部试用期制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电视演讲公示登记卡制度》、《领导干部试用期教育管理制度》、《干部试用期满公示暂行办法》等,不断扩大干部任前公示范围,加大了对干部试用期间的跟踪考察力度。上半年,对5名干部进行了任前电视演讲公示。二是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年初以来,乡镇机关干部全员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经考试考核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上岗802人;共分流477人。其中,离岗退养340人、待岗30人、其他107人通过补充缺编单位工作或交流到其他单位工作。整个分流工作做到了“无情分流,有情安置”。改革后,镇内设机构37个,比原内设机构83个减少46个,精简55.43%。镇事业机构37个,比原事业机构138个减少101个,精简73.19%。由于在机构改革中,真正体现了民主、公开、公正,注重了公论和实绩,并对因种种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整个改革进行得平稳顺利。
(五)以提高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提高基础工作水平
做好干部工作,强化基础性工作是关键。为了全面提高干部组基础工作水平,我们开始实行全面微机化管理,每个同志都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一是对干部名册、干部卡片、干部统计报表、干部任职文件、干部考察档案等做到及时调整补充,资料详实,随用随查随取,为讨论干部提供准确依据。二是对干部考察材料进行归档,微机录入。对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工作实绩考察后,449人的考察材料及时收集并归档,对272名工作变动的领导及时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调整档案顺序并重新统一标号,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正向正规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后备干部调整工作,研究确定近、中、远期后备干部人员名单,并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四是积极撰写信息调研。全组成员,能积极主动挖掘信息渠道,提升信息质量,及时完成信息工作任务。具不完全统计,干部组全年上报信息30余份,采用23份。完成调研《科左后县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以提高发展能力为目标,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2006年进一步加强干部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工作》等3篇。
二、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总体思路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服务职能的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法有待改进。现有的考察方法存在着重任前考察轻日常动态了解的倾向;考察程序上民主化程度、群众参与程度还不够高;考察内容上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触及不多,难以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实面貌。
3、干部监督管理的相对弱化为领导干部问题产生提供了外在条件。从监督体制上分析,存在着“上级疏于监督、同级不敢监督、下级虚于监督”的现状。
4、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不够。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方面还有等靠思想,使有的成熟的后备干部错过最佳使用期,影响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5、对后备干部跟踪考察力度不够。对后备干部定期考察,就给他评价是不准确的,也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为党政领导班子输送合格人才,必须严把各种关口。
6、在自身建设方面,与新形势对组织工作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创新干部考察工作新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干部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扩大,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干部违规行为的隐蔽性增加,加大了干部考察工作的难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的范围,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度,让群众特别是知情群众充分反映意见,对考察对象进行比较和鉴别。改进实绩考察方法,抓紧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干部经常性考察办法》及《“五综合”考察干部暂行办法》(“五综合”即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组织推荐、素能测评、实绩考核的综合量化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力求实绩考察客观准确,防止实绩不实和虚报浮夸。按照考察制度新方法规定,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培训,围绕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注重工作实际,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2、健全、完善干部工作制度。继续深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创新,我们要研究制定《完善民主推荐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关于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注重干部选拔前的民主推荐工作,努力改进干部的选拔方式、决策方式和任用方式,积极探索镇党政正职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在民主推荐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群众推荐,尊重群众推荐的结果,防止和纠正偏重组织推荐和领导推荐,忽视群众推荐的倾向,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酝酿办法》、《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预告制度》,进一步明确未经一定范围酝酿协商不得上会的具体规定,便于常委在会上更好地发表意见,逐步实行《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差额票决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工作程序,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进一步规范群众反映、受理、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使公示制真正成为干部群众参与和监督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3、建立健全竞争和更新机制,促进干部奋发工作,能上能下。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上”和“下”两个方面着手。在“上”的方面,要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在推进“下”的方面,要下决心建立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明确规定干部连续任职及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不能超过最高年限,任职期满后,除提拔、交流的以外,可以连任的办理连任手续,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既不能连任又不到退休年龄的,改任非领导职务或离职分流。
4、加强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特别是党外正职干部的配备需尽快解决;开好党政“一把手”工作研讨会。采取公开选拔,动态管理、按须培训等方式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改善结构,提高能力。加大上挂、下派锻炼力度,给科级后备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优秀人才早日成熟。
5、规范干部基础性工作。做到干部卡、表、册、实绩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干部工作情况,做好镇党委换届的总结、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