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上半年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突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围绕建设海西区绿色腹地科技创新工作任务,加快实施《*市科技发展“*”规划》,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重点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对接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构建等工作,取得较好的实效。
一、突出科技项目的争取
共推荐上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4项(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项)。推荐上报各类省计划项目116项,已立项32项,获补助经费572万元。其中“武夷山市珍稀名丛繁育与高效安全生产配套技术示范”等6个星火计划项目已通过省厅立项,共获得项目经费69万元。“高性能高强度车用活性炭”等6个项目获20*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立项支持,获立项资助资金165万元,立项项目数和资助金额数居全省前列。通过牵线搭桥,为福建海博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泉州宏远集团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承担省科技厅功能性纺织面料重大专项,海博斯公司承担了其中的“精细化竹原纤维加工新技术中试研发”专题。
同时,在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我局积极和省科技厅联系沟通,谋求*市与科技厅建立市厅会商工作制度,初步提出了建立厅市会商工作制度的设想,并和省科技厅进行了前期方案设计与沟通。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通过厅市会商的重点支持,在福建电线电缆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福建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闽西北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研究中心、中国笋竹城农业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海西科特派服务“三农”信息化支撑平台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强化科技成果对接
成功举办*市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做为第十一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市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武夷山举行,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厦门大学等省内外23所高校院所和上百家企业参加交易会。交易会共征集到技术需求项目202项,涉及化工建材、纺织、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农业林业等领域,现场签约的40个项目,总投资7.7亿元,预计新增产值30多个亿。科技成果交易会由福建省科技厅、*市人民政府主办。省科技厅、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领导以及市委书记雷春美、市政协主席车达卫、市委常委、纪检书记骆安生、副市长何三保出席项目签约仪式。交易会对鼓励催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带动单项技术研发向集成创新的转变,促进创新要素向产业、企业集聚,带动全市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的跃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真做好全市科技成果推广与新产品开发工作,全市完成科技成果推广112项、新产品开发121项。接收省级成果登记7项,市级成果登记14项,市级科技项目通过评审6项,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13项。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截止到5月,全市专利授权量85件,武夷山市设立知识产权局,浦城县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有效将知识产权工作向县市延伸。推荐*铝业、源光亚明等9家企业申报“*”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组织各县(市、区)科技局、市本级和县(市、区)民营科技企业10家参加第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共完成科技查新35项,企业对接成果项目16项,其中合同项目8项(包含自主转化2项)、协议项目8项;完成技术需求项目征集6项,对接5项,其中合同项目3项、协议项目2项,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三、组织全省(市)科技•人才活动周
承担了“20*年福建省暨*市科技·人才活动周”主会场开幕式。此次活动是贯彻省委、省政府“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通过在全社会举办大规模群众性活动,号召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伟大事业中来。副省长李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庄荣文、市领导雷春美、龚清概、郭跃进、何三保,以及省、市活动周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周由省科技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科协主办,参与单位包括省委农办、省委文明办等26个省直部门和9个设区市。一批主题鲜明、实效性强的活动,特别是把农村科普与科特派制度有效结合起来,更加突出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科普活动、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中起到示范推动作用的活动。*市科技•人才活动周,全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40场(次),开展重点活动85项,组织科技下乡服务团40支,组织科技人员1850人次下乡,参加活动群众达30多万人次。活动周期间,副省长李川,在省科技厅、*市领导陪同下,前往武夷山市兴田镇考察闽北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详细听取了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并现场观看了演示。李川副省长对*市科技局构建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深表赞赏,并指示要进一步扩大系统的覆盖面,提高系统的利用率,惠及更多的农村百姓。*市科技局从20*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户的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使农村广大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收看高水平专家讲课,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市已建立省、市、县、乡、村、户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点113个,利用该系统,举办远程农业科技培训7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
四、强化农业科技的导入
一是认真做好省、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组织建阳市抓好联合国UNDP(农村科技扶贫创新与长效机制探索)项目实施,迎接科技部专项检查督促。对武夷山兴田镇黄土优质稻制种推广示范基地等7个省科技特派员示范点,以及顺昌县双溪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顺昌县红心柚标准化示范园建立”等5个市科技特派员试点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实施中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以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宗旨,开展星火科技培训工作。主要依靠*农校、建瓯技工学校、延平农函大、*工业技术学校等四所国家、省级星火学校及市级定点星火培训机构,采取集中面授和网络视频培训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闽北星火特色产业农民工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已累计培训农民工5000多人次。
三是不断丰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内容,为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展开前期调研。通过远程视频培训系统组织培训、会议15期;由省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搭建的*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正式开通,平台汇集了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中国专利库、国研网等国内知名数据库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权威性高、查询方便、阅读快速等特点,在各县市科技局、市重点企业及部分乡镇开通共享平台服务点31个。
五、做好“*”规划中期评估
在《*发展纲要》确定的21个预期性指标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指标20*年比20*年提高了4.81个百分点,完成“*”计划指标的68.22%,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接近三分之二的目标,有望实现到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20%的预期目标。我局还完成了“*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工作,该课题获20*年*市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