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充分运用金财工程 积极推动财政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按中央和省财政厅的部署,眉山市财政局于2001年正式启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现实选择
我市眉山建区设市几年来,市级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农业财政”、“吃饭财政”的财政特征十分明显。现行的财政管理模式与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财政支出管理上,还存在资金分散,政府财政应急能力弱,资金使用效益偏低、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不仅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阻碍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源头。
现实呼唤改革,改革才是出路。按照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深化财政改革的要求,我市结合自身实际,2001年初,市本级进行了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成立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到2003年底,市本级、五县一区成立了支付中心,主要职能是会计集中核算。此外,有四个县的乡镇财政也实现了集中核算。
二、成功转轨
2005年,市本级和区县全面启用省财政厅的“金财综合业务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主要以市县财政局内部业务科室和支付中心为载体,以省财政的金财工程业务系统为模板,通过“规范”和“并轨”,达到“统一模式、统一支付软件、统一核算”三个统一,市、县、乡操作平台全部统一到省上的金财综合业务系统下。
(一)制度建设
根据省财政厅的工作部署,在总结我市支付中心试点的基础上,我局会同市人行制定了《眉山市市级财政国库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和《眉山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两个指导性的文件。建立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拨付制度。规定了集中支付的范围、审批权限和拨付程序,实现了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分离,增加了资金拨付的透明度,减少了资金划拨的中间环节。
(二)业务培训
为使全市的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顺利转轨,2004年12月初,市财政局召开全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动员会,市人行及银行,各区县财政局长、预算股长、支付中心主任及其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全市的改革方案进行了统一部署。会后由省财政厅信息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金财综合业务系统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前,要求各区县现场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实现每个区县一一过关,由省财政厅信息中心进行了现场验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省厅信息中心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各区县进行了启动时的现场业务指导,有效地保障了全市支付中心的顺利转轨。
组织了乡镇财政的专项培训。对全市130个乡镇财政所的财政所长和会计人员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封闭式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公文写作、会计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金财工程应用系统等全方位的培训,为金财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知识保障。
(三)核算嫁接
2004年底前,我市使用的软件维护和升级难。为此,我们请省财政厅信息中心为我市开发一套新的核算软件,直接构架到全省市州级的金财综合业务系统中。这样有效地利用了同一数据库的优势,实现了支付核算系统的无缝连接,使支付系统和核算系统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市、县、乡镇齐动
2004年9月份,全省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全省各市州和35个区县(我市有彭山县和青神县)在2004年底以前全部按省上的模式规范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2005年1月,我市市本级和四个县财政正式按省上的部署启用集中支付系统。为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在2005年的财政工作会上,要求各区县2005年7月1日前,各乡镇在2005年8月1日前全面启用金财综合业务系统,达到业务规范,软件统一,市县齐动的目标。目前,全市六个区县及其乡镇都统一到“金财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平台。
(五)配套参与
我市国库支付改革得以初见成效,与各相关部门的配套参与密不可分。人民银行的带领下,各银行积极主动。市电信部门为改革提供的优质的网络服务。财政内部各科室齐抓共管,献计献策,从2005年起,各业务科室全面启用新的指标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预算外资金也和国库资金一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支付和清算。下目前我市正在探索如何减少中间环节,通过人民银行金库实现财政资金的直接支付。
(六)网络构架
眉山市作为省财政厅“金财工程”试点项目的乡镇财政四级网络,区县财政部门到预算单位和金融部门的横向网络已经全面铺开,全市1000余单位组成的财政专网初步形成。全市各乡镇和预算单位统一采用适时在线的ADSL模式(2兆带宽),接入市电信的金财工程专网。在省财政厅的信息中心的大力协助下,我市将在2006年初组建区域数据中心,小型机服务器已经安装调试成功。
(七)帐户管理
按照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的基本要求,市财政局国库科在人民银行设立预算资金帐户、在商业银行统一开设非税收入专户,国库支付中心在工、农、中、建等4家商业银行统一设立单位基本存款总户和财政零余额户,完善了市级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全面撤销单位银行帐户,2005年再次清理整顿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机构管理的社团、服务部门、党费、团费、工会等74余个帐户,清理资金达3930万元。
(八)集中采购
我市大多数乡镇没有计算机硬件设备,无法满足业务开展的需要,全市130个乡镇财政和市县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966个预算单位硬件配置、更换和软件培训,由市财政统一进行政府采购,大大降低改革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改革成效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改变了原来财政资金分散的局面,缓解了市级财政资金压力,增加了对区县财政的资金调度;保证了全市工资发放、重点支出的需要,提高了政府的经济应急能力;有效地规范了各部门的支出行为,使单位不敢做假、无法做假、没人做假;加强了财政监督,变事后监督、间接监督为全程监督和直接监督,前移了财政监督阵地,从源头上堵住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漏洞,为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反腐墙。
四、实践体会
(一)领导是关键
财政支付制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推行这一改革,关键是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我市在改革中,首先是领导魄力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改革高度重视,毅然作出了率先在全省实施这一改革的决策,并前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其次是财政部门意识强。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在革别人的命的同时,也革了财政自己的命”,这就要求财政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正确对待,积极参与,锐意改革。其三是各部门共识快。通过开会动员、媒体宣传,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自觉以大局为重,主动参与改革。
(二)配合是基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国库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政府主导、财政主抓、部门配合、分工协作,才能少走弯路,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市在改革中,部门间配合十分默契,形成了改革的合力。人民银行严把单位开户审批关,各商业银行积极做好纳入集中支付单位帐户的注销及资金划转,有效地支持了单一帐户体系的建立;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更是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为己任,全力支持改革,用“不改革就违纪”的严明党纪、政纪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组织部门以“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要求,为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市电信局提供优质网络服务。
(三)创新是核心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实践。在尚未有成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市积极探索机构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在改革中,针对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把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有机整合,建立了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同时,把制度创新、建章立制作为首要任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出台了一整套改革措施和配套办法,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确保了集中收付改革的推进和支付中心的有效运行与监督控制。
(四)技术是支撑
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的,改革的效益越高、成本越低,阻力就越小,就越容易成功。建立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国库制度改革高效率、高速度、低成本的有力支撑。我市在改革中,利用“数字城市”、“金财工程”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采用整合后的“金财综合业务系统”,对每笔财政资金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改革的成本。
(五)服务是保证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既是机制的创新,又是工作方式创新。不能运行的改革是失败的改革,不能高效运行的改革也是不成功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支付中心必须迅速转变工作方式,快速适应工作程序,用高效的运行、优质的服务来确保改革的成功。为此,市上首先为支付中心配备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二是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技能培训,练好优质服务的内功;三是支付中心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信息反馈制、报帐提示制等各项制度,确保了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优质化;四是针对支付中心人员年轻、女同志多的特点,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使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获得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基础上,拟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