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区科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仅依靠农村的现有土地、现有生产条件、现有生产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依靠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从装备到经营形式都呈现出许多积极的变化,原创:但农业生产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农业的技术、理念和观念来改造传统农业。
我区地处主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农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不长且以自产自销为主,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诸多问题制约了我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我区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区大棚蔬菜、南美白对虾、尖叶香莴苣、四季白萝卜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批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区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为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政府应进一步放大现有农业生产优势,在宏观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等方面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二、内外结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低速徘徊的局面将得以改变,但我国农业依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突出的矛盾。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也要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针对××区的具体情况,建议从三个方面同步推进。第一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广农业新产品、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扩大蔬菜、特种养殖、花卉园艺等效益和质量高的产品,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特别要注重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特色经济。第二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仅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需要。第三促进城市的人才、资本、项目、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努力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推广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同时应发挥我区近郊农村的优势,引导投资者到农村发展服务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扶持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原创: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注重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
建国后我国的“三农”问题大致经历了城乡自由流动时期、城乡隔离时期和城乡互动时期,三个时期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政权建设的特点各不相同,特别是城乡隔离时期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将经济统得过死,而1978年以来随着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逐渐频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组织逐渐淡化,农村经济和技术活动呈散乱无序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在各地应运而生。农技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农民摸索创建并自愿加入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松散型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它可以将农户有序地组织起来,从信息、技术、市场、价格和销售渠道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服务,解决了农户种(养)什么、怎么种(养)、卖给谁、卖什么价等一系列问题,对发展农业和帮助农民致富有很大作用。我市××蔬菜协会、××××渔业协会等一大批协会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区××乡根据辖区内小造船企业多的特点,成立了造船协会,通过几年的运作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协会从市场信息、图纸资料、行业标准、产品价格等方面为造船业主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推进了造船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致富了一方百姓。因此,在我区范围内引导、发起成立各类农技协非常必要。政府应通过宣传和推广经验,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各种专业农技协的建立和发展。
四、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塑造一代新型农民
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近几年来我们××区科技局、科协会同组织部、农业局、水产局等部门,以农业生产知识、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做了大量普及推广和示范宣传工作。特别是在“送科技下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百万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以及培植农村专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方面,对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起到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区域性的差异,我区农村缺少科学技术、缺少文化生活、缺医少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民的呼声强烈。政府各相关部门应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开展多行业、多层次的科技培训。坚持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继续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以农村专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农技协负责人为主要对象,大力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市场营销知识及电脑应用技能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农村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五、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发展
多年来,我国农村和城市二元化发展模式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全国广大农村有着13亿人口,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首先是农村的义务教育。重点要解决如何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平等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权利的问题。
其次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全国而言,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的条件下,加快探索农村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成当务之急。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必须逐步实行社会化筹资,而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应尽快确立。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原创:
第三是农村环境改造与整治。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重视村庄科学规划的问题,真正使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区而言农村道路、桥梁建设和接饮长江水等工程应加快实施,使广大农民早日享受现代文明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腾挪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