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办公室做好政务调研积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办公室工作总结
抓好政务调研服务领导决策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政务调研工作,积极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是各级政府研究室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xx县政府办公室和研究室紧紧围绕县政府领导的决策,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参谋作用。
一、争取领导重视,把握决策性调研的主动性
调研为领导决策服务得多不多,取决于领导对调研的重视程度。领导对调研工作的重视与否,又在于我们平时的调研水平和争取力度。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一)积极宣传。既宣传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又宣传我们的调研成果,使领导放手放心让我们进行调研。2003年初,我们总结多年来的政务调研经验,写了一篇《贯穿调研主线,服务政府工作》的总结材料,在中办的《秘书工作》杂志上发表,我们将发表的原件复印后送各位正副县长,让县领导们更充分地认识到了调研对决策的服务功能。每年底,我们都将全年的各种调研成果编订成册,送给领导传阅,提高了县领导对我们调研工作的认知度,更加重视调研工作。
(二)及时反馈。领导平时工作繁忙,自己调研时,下级大都报喜多、报忧少,信息渠道不是很畅。而研究室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平时能发现许多实际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将政务信息与调研相结合,经常以县长专报的形式,及时向领导们反馈各种信息,引起领导重视后再进行调研。前两年,针对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销售难的问题,我们及时编发了《基层反映早稻收购面临五大突出问题》的政务信息,报各位县长,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责成我们深入调研并形成了《粮食流通政策调整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为县政府及时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提供了参考。调研报告还引起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部分建议被国务院和省政府采纳,省政府还组派了阵容强大的调查组赴xx专题调研,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建议,为省政府调整省际毗邻地区早稻收购价格、提高粮农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主动争取。为增强调研服务的主动性,我们每季度都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上级最新精神,提出近期调研要点,报各位县领导结合分管的工作提出意见后,再组织调研。平时调研中,我们加强与相关县领导的衔接,主动征求意见,发动他们共同参与调研。我们还经常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向县领导汇报研究室的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目前,在县政府领导中基本形成了领导个个重视调研、决策前必须调研、决策后跟踪调研的良好习惯。多年来,县长、常务副县长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只要有空,都会到研究室里坐一坐,共同探讨问题,了解调研工作情况。为了提高研究室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原常务副县长陈儒华还主动将自己办公室的电脑送给了研究室。
二、深入调查研究,追求决策性调研的科学性
调研为领导决策服务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的调研工作质量。特别是决策性调研,更要注重质量,一旦因调研质量低劣而导致决策失误,就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围绕调查、研究、撰写这三个环节,每一步都抓实、抓深、抓透,确保了调研成果的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比较全面的依据和较为科学的建议。
(一)调查求深。调查在整个调研工作过程中是个基础性环节。如果调查掌握的材料不真实、不全面,那将会给研究工作产生误导,影响领导的科学决策。调查求深,主要是在深入、深度、深刻上做文章。在深入上做文章,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去年我们在进行农村合作医疗调研中,先后到16个乡镇,直接下到村组、卫生院,座谈走访农户50多人、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工作人员30多人,乡村两级干部40多人,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况,最后形成了《农民各执一词、政府众口难调》的调研报告,向县领导汇报后及时调整了合作医疗执行方案,县长王守卫在调研文章上还作了批注。在深度上做文章就是要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我们每次进行决策性调研时,我们都向调查对象说明来意,请他们说真话,因为这有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切身利益;对一些单位进行的问题性调研,我们也说明是为了帮助单位改善工作而来的,而不是来整人的,取得他们的信任,让我们在调查中把事情了解得更深更透。在深刻上做文章就是抓住主要问题和矛盾进行调查,掌握问题的本质特征。如当前“三农”问题突出,粮食安全问题隐患较大。对此,我们及时组织调研,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粮食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土地变俏了。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农村一定程度地出现了农民工回流、土地流转受阻的情况。如果农民工大量回流,必将会影响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农民都去种田,粮食一多,粮价就会下跌,收入就会下降;而且农民还会发现依靠极少的人均耕地还是无法致富,就又会外出打工经商,弃田抛荒又会存在,进而影响粮食生产,从而形成一个不良循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矛盾是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后,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因而,破解这一不良循环的突破口是减少农民。当前必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鼓励农民务工经商,逐步减少农民,同时,对余留下来的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在规模经营中致富,而不是依靠补贴增收。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写出了《减少农民是化解三农问题的前提》的调研报告,进入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这篇文章也很快就在《经济日报》农村版“三农论坛”发表。
(二)研究求透。研究的过程就是将调查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探寻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之要在于透彻。每次我们选定专题进行调查后,我们都要召开分析会,听取调查情况并认真分析,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重大课题还要反复调查,反复研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直到提出比较清晰、可行的对策为止。如去年在进行农业税征管理体制改革中,我们反复进行了四次调查,每次调查回来后都召开碰头会进行认真的分析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后,再形成调研报告。最近,我们结合中央、省、市对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对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如何落实的问题,派出四个组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后,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按实际种植面积补,既种多少水稻补多少;一种认为应按计税面积的实际面积补,机动田不补。调研碰头会上,两种意见各自据理力争,分析形势政策,最后根据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形成了共识,即按实际种植面积补贴,但国家只补计税面积内的水稻,计税面积外的水稻,由计税外面积的发包方负责补贴。意见统一后向县委、县政府进行汇报,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并实施。
(三)撰写求精。撰写就是把调研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对问题再研究、再提炼、再升华的过程。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稿,我们做到一是精写。写作前,由调查组共同提出观点,定出结构,形成提纲。写作时,我们要求执笔者字斟句酌,用最简洁、最精辟的语言反映出最准确、最需要表达的观点。二是精议。初稿形成后,我们又组织调查组全体成员对初稿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意见,提高执笔者对所调研问题的认识。三是精改。每次初稿形成和进行议论后,我们都要数易其稿,反复修改。修改过程中,我们还要广泛查找各种资料,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尽量使形成的调研文稿质量高,提出的措施操作性强,操作起来效果好。我县的政府采购工作在全市一直是处于领导地位,但由于这项工作开展在前,《政府采购法》出台在后,与《政府采购法》的要求相比在法规上存在一些差距。为此,县领导安排我们从找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关于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调查报告》的初稿,在修改过程中,执笔者觉得该文的标题、内容和实际处理得不够好。既然是调查报告,就应既反映成绩,也反映问题,但受调研目的的限制,报告中主要是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建议。这样写出来相关单位恐怕难以接受。为此,我们反复思考,最后将标题改为《离规范化还有多远》,这样在标题中隐含了肯定过去工作的意思,又指出了还存在不足。调研报告形成后,受到了县领导的称赞,政府采购部门及时根据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整改。
三、抓好成果转化,提高决策性调研的时效性
决策性调研的成果,必然要进入决策并影响决策。决策一旦形成,就要迅速执行、落实,并不断加以完善。决策性调研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调研的成果转化要快,重在落实,贵在完善,不然就会失去其时效性。在调研工作中,我们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速决策性调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决策的落实。
(一)在重要文稿中转化。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后,最好的落实方式之一就是形成文件。去年,我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库支付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一些单位报账手续不完善,少数单位自定支出项目等等,管理十分不便,亟待规范。按照县领导的安排,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是原来的财政财务管理文件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为此,我们边调查,边思考如何形成一个规范性的管理文件。调研结束后,我们一方面将如何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向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县政府财经专班专题研究并形成了决策。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并代拟了一个关于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综合性文件,后来这个文件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去年一年,由我们进行调研并起草的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名义下发的文件达11件。另外,我们还把已经形成领导决策的调研成果写入领导的讲话中,在全县大会上提要求,促进了决策的落实。
(二)在局部试点中推进。决策形成后,有些是理想化的,有的是具有超前性的,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调整。因此,对于一些大的、涉及全局性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新的改革举措,我们主动办一个试点,通过调研与试点相结合,不断完善决策,推进决策的落实。前几年,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认为“1321”牲猪养殖模式和“双孢蘑菇”可以在我县推广,向县政府写出可行性报告并进行汇报,县政府同意了我们的推广方案。为了检验这一调研成果,我们分别在斑竹当镇及章田寺乡组织试点,试点获得了成功之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调研和市场考察,并将试点的详实情况汇报给县领导。同时还编发了《xx县大力推行“1321”养殖模式促进优质牲猪工程建设》的政务信息,撰写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调研报告,县政府在两个报告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推广这两个农业产业化模式,目前,“1321”养殖模式和“双孢蘑菇”种植模式已成为全县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
(三)在跟踪调研中完善。为了更好地落实领导决策,我们坚持对决策性调研成果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领导,促使决策不断完善。如我们去年大力推行农业税征收主体到位,在第一次调研后,我县按照上级精神,根据现有农税征管力量,准备按“三村两员”委派农税专管员。通过进一步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农业税征收主体按原定决策难以到位,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其不能到位的主要原因,是财税干部力量较弱,农民纳税意识不高,现行征管体制还不完善。为此,我们向县政府建议农税征管员由“三村两员”改为“一村一员”,并每村请一名支部书记担任协税员;同时提出了征收主体到位主要是台账建立到户、纳税通知到户、财税干部征收到户、开票到户、结算到户的“五到户”的工作要求。这些建议全部被县政府采纳,较好地指导了全县的农业税征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