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全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和“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上水平”的总体发展要求,紧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大主题,抢抓时机、奋进跨越,创新机制,统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教育强县建设进程,全县呈现出格局基本形成、设施基本齐备、后劲充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以民本民生为核心,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问题,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全县突出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项目攻坚,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强势推进。年初以来,继续将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作为发展教育的头等工作,进一步加大“一扩两建四迁”工程实施力度,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民族中学、景中生物馆、运动场、县民族小学运动场及附属工程、职业高中实习车间相继投入使用,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基本到位。一是民族中学迁建工程,总投资5948万元,去年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总投资5970万元,占总投资100.37%,今年累计完成投资4200万元,占总投资的70.6%。目前主体工程建筑已全部完成,并于10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校园挡土墙、门卫、校园主体通道等附属工程基本完成。二是省级示范幼儿园新建工程,位于鹤溪镇团结东路与红星路交叉口西北侧,规模18个教学班,工程占地面积8728平方米,建筑面积6060平方米,预计投资2078万元。该工程完成了土地政策处理、地质勘探以及图纸会审、施工招投标等工作,并于12月份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年底投入使用。三是城北中学扩建工程,围墙、挡土墙、车库,操场看台、操场平整等工程已经完成,塑胶跑道基本完成。四是景中运动场、生物馆工程,总投资570余万元。运动场按400米标准建设,加上塑胶跑道、看台,预计投资400万元,生物馆投资172万元,于11月底完成投入使用。五是民族小学后续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今年暂办一二三年级各8个班,1094名学生。六是职业高中实习车间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982平米,概算总造价120万,已于11月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实训条件。七是实验一小维修改造工程,投资350万元,对老民族中学内外墙、玻璃窗、跑道等进行全方位改造,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现在全县100%的高中生、81%的初中生、70%的小学生在县城就读,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二)操作规范,标准化学校建设和食宿改造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根据教育强县创建要求和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全面启动了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计划于*年与*年分步实施全县23所中小学的标准化申报工作。目前,23所中小学学校,22所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达到省三类标准。按照全省食宿改造项目的要求,于2006年启动了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随着民族中学食堂、宿舍的竣工,通过验收,全县21个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已于*年8月全部完成,改造食宿面积19082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2070多万元。
(三)上下合力,新一轮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从*年起,全省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根据省里的要求认真做好三年维修规划,省厅将根据规划逐年下拨补助资金,县里今年也安排了280万元维修资金。投入近150万元对实验二小、城北中学、沙湾中学等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四)内涵提升,教育装备设施逐步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年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装备。目前,全县教学仪器设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图书设备基本已达到省定标准。①信息技术教育。*年投入175万元,添置计算机200多台,多媒体52套,同时还争取到省厅扶持,三年扶持我县计算265台,多媒体25套,现全县学校计算机总数达到1947台,师机比2.23:1,义务教育生机比9.86:1;同时为各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光盘、课件、图书等教育教学资源,加快信息中心资源库建设,自行研发“畲乡教育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系统,并于9月份实现了全局机关到各学校的高效“无纸化”办公;全县一半以上的学校建立了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宣传教育。②图书装备。在原有的图书基础上,*投入近100万元充实学校图书资料,建立全县首个图书配送中心,对8个学校图书馆配送了70081册图书,目前全县生均为23.8册,初中接近省三类标准,小学达到省二类标准,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图书馆建设,逐步达到省定标准,丰富学生精神食粮。③仪器设备。*年,投入20多万元为学校添置仪器设备。目前,县镇级达到省一类标准,乡级达省二类标准,加快了学校内涵发展建设步伐。
(五)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学校办学效益逐年提高。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坚持“小学向中心乡镇聚集,初中向县城聚集,高中完全集中在县城”的办学方针,在“一乡一校”的基础上,对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整。*年,通过调研论证,停办了“葛山乡校、梅歧乡校”高段,停招“英川镇校”初中部七年级。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总体平稳,并启动100人学生以下学校的撤并工作,力争在五年内完成撤并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以均衡发展为目标,统筹各类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以创建教育强县为载体,不断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统筹各类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奠定格局。
(一)学前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启动省级示范幼儿园新建工程,总投资2078万元,规模18个教学班,按省一类标准配置,现已开工建设。该幼儿园建成后年招生180人,可容纳540名幼儿,将进一步有效缓和县城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二是增加幼儿教师编制,今年县编委第一次对全县幼儿教师进行核编,最后确定全县幼儿教育编制为164名,县中心幼儿园73名,实验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91名,此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今年通过公开招聘,共招聘了8位幼教老师,充实了师资队伍。今后将逐年加大幼儿教师招聘和幼儿师资培训力度,提升师资整体水平。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深入开展园校结对、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县外请进名师,县内派出骨干教师的形式,积极举办送服务下乡、幼师岗位培训、“新生代”教师基本功展示等活动,促进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四是加强制度管理,不断规范办园行为。以强化目标管理考核为手段,全面落实《学前教育管理实施意见》、《幼儿园常规管理办法》和新办园预登、行政审批公示等制度,规范办园管理行为,提升办园品味。目前学前三年入学率为86.19%,学前一年入学率为92.05%。
(二)义务教育发展优势进一步确立。一是基本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从*年春季起,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只收取住校生住校费外,学生的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柴火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不再收取任何费用,累计转移支付462万元。二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从*起,初中标准为560元,农村小学400元,分别比去年提高了120元和70元,达到全省中上水平,保证了中小学校正常经费运转。三是规范收费行为。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杜绝利用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各种资料费、辅导费、培训费等费用。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坚持依法入学、依法治教,严格控制辍学,规范转学,保障了学校教学秩序和适龄儿童按时接受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99%、100%,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99.88%、100%,6—18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
(三)普通高中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树立信心,坚定决心。自全县召开教育质量提升动员大会以来,大部分教师都坚定了信心与决心,积极投入到提升教育质量工作上来,面对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压力,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压倒一切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来。二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今年670人报考普通高校,上线593人,上线率88.5%,比上年高出1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其中景宁中学493人报考,487人上线,上线率为98.8%;上重点人数19人,上本科线277人,本科率达56.2%,张荣剑同学以669分的成绩勇夺丽水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为我县争得了荣誉。今年高考还呈现出一大亮点,体育艺术类上线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用*年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这味“振奋剂”,向全县17万畲汉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年录取新生532名,普通高中在校生1604人,全县初升高比例95.55%,较往年上升了4.5个百分点。
(四)职业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一是转变办学理念。搬入新校区以来,职业高中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标准,积极改进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今年先后投入230余万元,新建旅游餐饮实训房、机械加工实习车间,添置机械加工实训设施,改善办学设施。三是借力发展。认真贯彻省委53好文件精神,积极做好与省教育厅厅对接工作,职业高中与浙江林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建立结对扶持关系,支持职业高中实训基地、专业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设。目前“旅游与餐饮服务专业”、“机械加工与数控”分别已通过省市级示范专业评估验收,并以此为核心,提升学校竞争力。四是加大招生力度。采取“提前宣传、分指标到校考核、发动教师下村蹲点、责任到人、引进邻县学生”等措施,确保中职生源,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现有学生1020人,20个班级,普职比为1:0.64。
(五)成人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一是成人高校报考64人,上线47人,上线率73.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80人,759人次,办理毕业证书13人;333人参加中学生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合格率70%;1088人次参加了09年高考英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各类考试实现了“零差错”的工作目标。二是全面做好电大工作站升格工作。经省市电大全面评估,景宁电大升格为省电大分校,成立社区学院,进一步推动我县成人教育的发展。*年招生202人,本科74人,专科128人。在全市电大系统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三是加强职成校建设,利用职业高中的培训优势,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843人次,其中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139人;开展焊工、电工、计算机、中式面点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0余期,800多人次;开展农民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叶低产改造等科技培训8904人次,促进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为畲乡经济建设服务。
三、以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任指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年”实施意见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格奠基、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强教强校”三大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信任度提升。
(一)德育为先,实践为本,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创新德育机制,夯实德育基础。根据《景宁教育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年”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德育工作。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学校德育平台,召开沙湾中学德育现场会,全县德育班队课观摩活动;举办“庆六一,迎奥运”全县中小学文艺汇演;开展校园“科技节,读书节、阳光体育节”,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有力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学校,东坑镇校、景南乡校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梧桐乡校、鸬鹚乡校、毛洋乡校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二是落实德育新举措,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班主任星级评选的实施意见》,开展星级班主任评比,同时加大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力度,选派39位班主任参加全省中小学班会优质课例交流活动;出台《景宁县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主题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养成教育为中心的主题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好转。全面落实《校园建设二十看》、《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手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手册》等德育常规工作,夯实学校德育基础。三是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的职能作用。积极联系团委、妇联、交警大队、安监局、环保局、森林防火指挥部等单位,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组织开展“与法同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文明出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月”等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
2、推进文化艺术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各校以文化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验一小、二小、景宁中学分别被评为省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景宁中学、城北中学分别被评为省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实验二小的《畲乡童趣》获得全市首届中小学舞蹈节舞台集体舞一等奖;县民族小学李欣怡同学在浙江省*中小学美术现场大赛中,荣获小学组陶艺雕塑类一等奖;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书信大赛”、“与法同行征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迎奥运文明出行中小学生演讲比赛”“环保节能减排征文”“跆拳道”、“乒乓球”等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市级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28人次,三等奖59人次;参加全市田径运动会,获得2金4银7铜。
(二)创设平台,完善机制,建设专业型师资队伍。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校长担负着学校引领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办学发展的水平。今年以来,积极创设氛围,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全县校长姓“教”。要求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潜下心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要兼好课、上好课,还要评好课、导好课。二是创设平台,加快校长专业发展。举办了2次校长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全县有27位校长参与教学、评课、交流、解读教材等活动;选派4位校长到宁波外挂锻炼一个学期,学习发达地区学校先进管理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手段,提升校长综合素质;组织33位校长赴鄞州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为期一周的“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业务培训;选派7位校长参加省“领雁工程”骨干校长培训;启动校长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校长每两月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记录,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并召开全县中学校长读书心得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启动第二届名校长评比活动,通过绩效成绩、理论考试、即兴演讲、教育科研等考评,评选出名校长,从而加快名校长队伍建设。三是加大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力度。今年共选派了7名副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丽水市“十一五”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加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同时为逐步建立校长队伍梯队奠定了基础。
2、拓宽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优质师资。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我县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一是政府保障培训经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指导意见》,实施“人才强教强校”工程。今年县政府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教师工资的3%提取,有力保障了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经费。二是拓宽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加快优秀师资的培养。选派13位参加省级小学语文教研组培训,安排21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安排14位教师到宁波鄞州、北仑挂职跟班学习,选派14人参加鄞州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北仑区中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圆满完成农村中小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任务共计1268人,其中县级培训1201人;完成第一轮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482人,并组织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演讲与征文比赛,共有238位教师参加;完成对07年分配的21名新新教师上岗资格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百人千场”送教、省教育厅“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教育下乡送教、民进杭州市委组织送教、省外国专家局外籍专家送教等活动,累计876人次,覆盖“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在省厅的帮扶下,选派45名学科骨干、骨干德育参加省市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领雁工程”培训,其中省级37名。三是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通过学校的筛选和推荐,共有93人参加后备干部理论考试,经局党组研究,最终确定59名为后备干部。并开展了理论学习、实践考察、演讲等活动,为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3、加大招聘中小学专业教师的力度,配齐配足学科教师。为了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添中小学教师队伍新生力量,加大招聘力度,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严格考察、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两次新教师招聘。根据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聘用等环节进行,前后两次次共招考录用了48人,充实了教师队伍,招聘幅度比往年有了较大提高(*年仅招22人,前面五年总共才招聘126人)。目前农村师资紧缺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对音体美计算机教师招聘增强了力度,力争逐步配足配齐配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教师,解决农村小学学科教师不配套等问题。
(三)深化改革,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
1、关注常态,推进课堂常规落实。今年以来,教研室重视发挥业务指导功能,加大调研的频度,关注教学常态,对全县9所小学、3所初中进行教学常态调研;组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普遍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提高教学效率,全县开展县级学科教研活动共62次;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全县共参加省市级学科教研活动共56次,通过资深专家引领指导,全县800多人次参加了省教育厅“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教育下乡送服务活动、省新课改“携手行动”初中数学展示活动、丽水市农村幼儿园“新生代”教学活动评比、小学信息技术研讨会、小学科学优质课、小学英语学科送教等活动,通过诸多举措的实施,引领教师聚焦常态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集思广益,小班化研究取得新突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2006学年,县城以下小学生数占全县比例为47%,*学年为41%,*年仅为28.2%,全县30人以下班级达到93个,占全县农村学校总数(129个)的72.1%,其中10人以下的班级有20个。农村学校生源逐渐萎缩,教师比例失衡,导致质量逐年下降,严重冲击着农村教育,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我县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了《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意见》,对小班化的教学、作业、辅导、批改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全面铺开农村小班化教学研究。一是以实地调研促实施,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学校小班化进行调研,适时调控指导,加快小班化教学实施;二是以交流促发展,加强与莲都区教育局等地的横向交流,取长补短,加速小班化教学规范发展;三是以专题督查促深化,组织人员对东坑、沙湾、英川、澄照、大均、梧桐、鸬鹚等乡镇学校,贯彻落实“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实施意见”进行集中督查,推进小班化教学向纵深发展。经过努力,市级重点课题《景宁县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农村小班化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3、片区联合,集团化校本培训彰显生机。为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提升教育质量行动,我们在做好县级教研、深化校本教研的同时,启动并大力发展片区教研,形成县、片、校“一体两翼”三级教研联动机制。以县属学校为龙头,以乡镇学校为基地,以“教学问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对教研实践的关注,求得教学问题的解决。通过开展集团化校本教研活动,各校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动中借鉴,在互动中提高,全县呈现出氛围更浓、信心更足、效果更好的良好态势,基本构建起合作的片区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注重检测,质量评价功能进一步凸显。以教学质量评价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调测监控”,开展教学质量实效分析与客观评价,加强与发达地区、邻居县市的横向比较,进一步发挥评价功能,不断寻求管理、教研与教学的改进。2006学年共检测10个学科,其中6个学科排名全市第六名以后;*学年共检测10学科,其中2个学科排名全市第六名以后,5个学科排名全市前五名,3个学科排名全市第六,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取得初步成效,评价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5、教研结合,教学成果取得新进展。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结合点,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全县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课题成果获得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51项,其中市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7项。课堂教学活动评比获国家级二等奖1人次,省级二等奖1人次;获市“教坛新秀”、“教坛新苗”14人次;优质课评比获市级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7人次。论文案例省级,省级获奖5人,市级一等奖13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47人。
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细化工作机制,带动提升教育事业发展后劲
深化教育改革管理,细化工作机制,狠抓内部管理,推进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改革,加强民主管理,激发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内涵建设,教育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进一步推进创建教育强县的基础性工作。创建省教育强县是事关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做好08年的基础性工作尤为重要。一是成立教育创强办公室,具体牵头创强工作。将创强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分阶段实施创建工作,突出重点,及时督查,及时整改。二是邀请专家指导,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邀请市教育局领导到我县具体指导创强工作,为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还先后到湖州、青田等地学习,借鉴兄弟县市教育创强先进经验。三是加大舆论氛围的创设,编发《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创强简报》,在景宁教育局局域网上开设“教育创强”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以创建教育强镇乡为载体,引导乡镇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了乡镇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创建,大际乡、澄照乡、标溪乡、大地乡四个乡成为省级教育强乡,九龙乡成为市级教育强乡。目前,全县21个乡镇1个管理区中已创成省级教育强乡镇14个,占乡镇总数的63.6%,达到省教育强乡镇标准,乡镇之间教育发展更为均衡。
(二)完善办学水平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全面关注学校内涵的提升,积极完善办学水平评价机制。一是重新修订完善了学校办学发展性评价方案,并于5月份对全县27所中小学进行了年度综合督导评估,表彰了先进单位和个人,并针对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写出督查报告,为学校朝特色化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对学校管理评价上突出三个维度:在纵向上考察学校绝对发展增量;在横向上考察学校相对发展增量;以及通过自主发展目标的“最近发展区增量”,考察学校目标落实情况。三是积极配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处对我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专项督查,听取反馈意见;认真组织全县中小学迎接市督导处的体育工作专项督查,并根据反馈意见,下发整改书,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三)创新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教育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竞聘教育局中层干部。通过宣传发动、组织报名、竞聘演讲、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发文公布六个阶段竞聘了教育科长、纪检督导室副主任和招考办副主任三个岗位;二是招聘教育局秘书和教研员。通过组织报名、招聘考核、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录用聘任等五个环节择优录用了3人,实践证明,这一次招聘工作是成功的,得到了领导、社会的良好评价。三是建立中小学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工作制度,打破县域系统内师资单向流动体制,充分发挥我县县城和乡镇教师资源优势,缩小城乡之间师资水平的差距,加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实现校际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四)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育财务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采取措施,规范财务管理,切实做好部门经费预算、决算和经费审计等工作。一是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专项审计的要求和部署,对全县中小学教育经费进行了自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出台了《中小学学校财务管理规定(试行)》,并对全县校长和财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是努力争取教育投入。*年预算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146万元,正常教育部门预算经费8013.17万元,比*年7294.28万元增长了9.85%。三是完善“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坚决制止乱收费,强化财务的监督检查。加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管理,提高核算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一是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贯彻“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全过程”的理念,发挥教工大会民主管理职能,选举产生景宁县教育工会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同时对11个基层教育工会依法按时换届,健全工会组织制度,不断强化民主管理,密切干群关系,增强班子凝聚力、教师向心力。二是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首先举行校长专题辅导培训会,对劳动法进行解读,并要求各校依法用工,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其次举行基层学校教职工学习会,帮助教师和职工准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内涵,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培训学习,使大家对《劳动合同法》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规范了用工行为,保障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以科学高效为杠杆,崇尚精细化管理,彰显教育服务功能
立足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以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细化管理扶困助学、爱心营养餐、安全工作等工作,力求科学规范,提高工作效益,彰显教育服务功能。
(一)扶困助学工作不断深入。为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扶困助学体系。一是政府重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扶困助学工作,省财政给我县安排扶困助学工程专项资金80万元,国家助学金100万元。县财政安排扶困助学工程配套经费75万元,高中少数民族学生学费减免经费60万元,高中学费计提财政配套经费60万元,低收入农户子女减免学费经费25万元。二是部门合力。扶困助学办公室及时为统战部、团县委、关工委、慈善总会、妇女联合会、总工会、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通过共同努力,*年资助困难大学新生350人,助学资金70万元;小学、初中、高中长期结对400余人,助学资金32万元。
(二)营养餐管理不断规范化。为进一步增强了寄宿制学生的身体素质,狠抓过程管理,力争爱心营养餐开设制度化。一是规范管理。对食品采购、营养餐开设、菜谱设置、开设情况公示、食堂人员职责、食品中毒应急预案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促进管理规范化。二是提高标准。今年财政投入营养餐专项资金136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从原来每周3餐增加到每周5餐,每生每周从原来的5元标准提高到8元。三是建立蔬菜基地。结合学校社会劳动实践,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疏菜基地,自力更生,争取更多蔬菜,免费供给食堂,提高营养餐经费使用效益。
(三)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工作网络,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切实加强了校舍设施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流行病预防、防水防溺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等的教育和检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加大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建立每日汇报制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及时隔离,及时医治,做到早发现、早排查、早治疗,严防病情蔓延。进一步规范周末班车接送制度,县政府牵头划拨专项资金45万元,由教育、交警、运管、安监等部门配合共同负责沙湾中学、沙湾镇校、英川镇校、东坑镇校、东坑中学、县实验二小城北分校、九龙乡校等7所学校学生周末班车事宜。教育局每个月出面召集责任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周末班车安全例会,刊印周末班车安全简讯,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年来共发放安全预警9次,周末班车联席会议4次,周末班车简讯4期,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四)狠抓优质生源招生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形成氛围。通过组织家长会、发放家长信、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宣传景宁中学、职业高中,在全社会掀起“爱我畲乡,兴我教育”的浓厚氛围。二是规范招生秩序,控制优质生源外流。根据市教育局丽教〔*〕84号文件精神,《丽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民办初中和高中段招生工作的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加强景宁县*年高中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招生工作,景中继续招两个小班,将“景中招生保优率”和“职高招生完成率”列入学校年终考核。据统计,今年初中优生前100名有61名留在景中;职高本县招生率达43%,创历史新高,两高招生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借助发达地区培优平台。在省政府的牵头下,景宁中学分别与宁波北仑中学、鄞州中学、台州温岭中学分别结为对口支援学校。温岭中学从07开始每年为我县培养借读生10名,北仑中学与鄞州中学分别从08年和09年开始,同样每年为我县培养借读生10名。四是以优惠政策引领优质生源回归。根据省人大审议批准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有关规定,今年4月份教育厅将我县汉族考生高考优惠加分写入《*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从*年起享有高考加5分投档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我县37名考生高考批次前移或得以上线,从根本上维护了景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许多在外县就读的学生纷纷要求回景宁,其中高中57人,初中48人,小学35人,人民群众对景宁教育的信任指数在逐渐提升。
(五)信访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教育信访体系,把信访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成立信访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局长大接访工作方案,确立专门负责信访和维稳工作人员,实行“一对一”稳控。二是与各学校签订信访和维稳责任书,落实责任,要求学校劝返与稳控相结合,认真履行好学校工作职责。三是实行行政科室负责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做到天天有人值班,每周一个行政科室负责,每天12点和下午4点之前及时向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和机关工委汇报,将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节假日、全国“两会”、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期间教育系统的信访和维稳工作。*年,共受理投诉信访件45件次,其中上访23人次,信件22件,比*年的49件次少了4件次,信访结案率达100%,维护了教育系统的稳定,信访工作逐渐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六)爱心帮扶工作不断延续。一是抗震救灾工作深入人心。四川地震发生后,全县教育系统内广泛开展以“我们与汶川师生心连心”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广大师生、党员积极响应号召,踊跃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全县教育系统累计为灾区捐款531542.3元,其中特殊党费42855元,棉被10床,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家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二是关心教职工身体素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教师节期间,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19万元,组织县城1161位教师健康体检,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关心教职工家庭生活,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县教育工会和基层工会慰问困难教职工60多人,慰问金额累计3万余元。四是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结对帮扶工作,与43户低收入农户成立结对关系,帮扶产业资金23000元,支持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五是积极为民族村办实事。加强与少数民族村新村的联系与沟通,并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关注农户生活,为新村低收入农户捐赠帮扶资金6000元,帮扶公共照明费1000元。
六、以服从大局为基点,创新工作理念,营造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
坚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新理念,统筹安排,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一)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局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委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努力做到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用先进理念、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积极开展活动,分别与县民族小学党支部、民族中学党支部举行“携手并肩,共创未来”、拔河等实践活动,丰富党员生活,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发展工作程序,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今年发展党员8名,其中转为正式党员7名,转预备1名。
(二)行风建设不断加强。
1、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坚持党的纪律,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单位实际制订党建工作年度计划,抓好所属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建设。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三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政班子议事日程,召开专题分析研究工作会,有专题研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四是加强中心组学习,力求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一年来,教育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局机关干部和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学校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树立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意识。
2、公开工作规范透明。以推行政务、财务公开和教育公示制度为重点,坚持“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运行机制,全力推进“阳光工程”的实施。一是建立公开领导小组,完善公开实施方案;二是实施阳光操作,对于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干部任免、教师职称、工资晋升、评优评先、重要决策以及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等予以公布,做到收费公开、支出公开、账目公开,实施规范化管理;三是规范教育市场管理,对学校大宗物品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项目和限额实行申购审批、采购、验收、结算程序操作,对部分物品实行邀请招标确定指导性价格,做到程序到位,操作到位、管理到位。
3、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深入。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爱我畲乡、兴我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教师高尚师德事迹学习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期间,感动畲乡“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巡回演讲团,先后在基层沙湾镇、东坑镇小、英川镇校,县职业高中等地演讲,共有300多位老师参加了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鲜活的事迹,崇高的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争做畲乡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改革、稳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提升基层工会工作水平。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等活动,愉悦教职工业余生活。今年,成功举办了全县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组队参加全市首届教职工乒乓球赛,获得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努力提升教职工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建设基层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实验一小吴月圆老师被评为市级“*-*年度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城北中学毛云长老师被评为市级“创学习型组织、做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
(四)创卫工作深得好评。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创建办的指导下,我局上下统一思想,健全创卫机制,明确创卫责任,全力组织实施创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深得社会好评。一是分解任务,根据创卫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相关学校、科室具体责任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对教育局宿舍地面进行大面积浇筑维修;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小区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小区卫生实行轮流打扫,极大地改善了小区的环境,并成功召开了仙童社区创卫工作现场会,受到了好评;四是营造舆论声势,以学校的广泛宣传为载体,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为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五是搭建活动载体,加大健康知识教育,利用升国旗、健康课、班会课、宣传窗等载体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义务宣传,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作用,圆满完成了创卫任务,为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库区移民工作不断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移民攻坚工作大会”精神,做好库区移民的攻坚工作。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局干部上下一心,多管齐下,有针对性地做好移民对象的思想动员工作,耐心宣传移民政策,顺利完成4户10人的移民攻坚任务,为滩坑水电站按时下闸蓄水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继续做好移民子女复核工作,确保了移民子女在移入地顺利上学,并为移民子女转学就学开通绿色通道,正真从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库区学生;三是关心县教育系统抽调移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局领导多次亲自到移民干部工作点慰问移民干部,为他们添置生活用品,让移民干部安心工作。
(六)统筹兼顾做好其它工作。一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将计划生育工作与教师招聘、评先、评优、提薪、职称评聘、职务提升等方面联系起来;坚持把人口教育课、青春期教育课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婚育观,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年来教育系统计划生育率达100%,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7%以上,独生子女领证率达100%,孕环病检率达100%,并积极配合挂钩乡镇做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指标和任务。二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按要求完成“全力创新创业、同心奋进跨越、共建生态文明”解放思想大讨论、“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下基层服务活动等上级部署的任务。
*年是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推进年,也是我县教育夯实基础、赶趟补课、奋进跨越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县教育立足于新形势,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完善基础教育硬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教师管理等制度的建设;坚持以促进公平为目的的均衡发展,面向未来,关注民生,不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注重学校特色化建设,鼓励百花齐放;坚持创新工作理念,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一年来,我们先后获得了“丽水市文明单位”、“2006-*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市级先进集体”、“滩坑电站移民工作市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奥运期间信访维稳工作考核”中荣获全县二等奖、在丽水市中小学校“食宿改造工程”考核中获得三等奖等。教育是一项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的社会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勇于拼搏,扎实工作,共铸景宁教育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