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卫生局管理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构建和谐*的大局之中。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卫生工作的重要部署,认真贯彻落实66条惠民措施,扎实推进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加强宏观管理,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步伐加快。
制定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积极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卫生转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全面建立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关系,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步伐加快。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努力推进市疾控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研究制定《“*”期间*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初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成立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计划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组建应对重大群体性伤亡与核、化、生物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完善应急队伍装备。设立*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加强街(镇)精神病专科和精神卫生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其相关6个配套文件,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召开了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社区卫生服务呈现出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市政府决定从*年起用两年时间,市、区两级政府筹资7.62亿元,对6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和改造;筹资3346万元,落实区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设备更新。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核拨社区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年补助标准达到社区每服务人口每年20元,市、区两级共投入1.6亿元,比*年增加176%。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对社区基本医疗的补偿机制,34间大型医院与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市统筹区内95.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范围。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全市96%以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诊疗服务1029万人次,建立家庭病床5623人次,出诊服务84,590人次,“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格局逐步形成。
推进大型医疗机构新建和扩、改建项目,医院诊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有市中医医院门诊楼、市红会医院外科大楼等项目。正施工建设的南沙中心医院、市血液中心业务大楼、市皮防所业务楼扩建、番禺区中心医院、广附一医院病房大楼、广附二医院临床教学楼、广附三医院门急诊楼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
(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
落实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措施,制定了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与合作医疗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进一步落实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及保障水平。
加强镇、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农村卫生专项经费1亿元,完成20所镇卫生院共2.5万多平方米的业务用房改造,完成433个村卫生站的新建、改建,培训镇、村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074人,落实农村公共卫生补偿经费和村卫生站医生补贴。南沙区、萝岗区将村卫生站建设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每个卫生站投入建设资金15万元,率先全面完成村卫生站建设任务。大力推进中心镇医院建设,白云区江高镇、番禺区沙湾镇、花都区狮岭镇已完成中心镇医院建设。制定《*市农村卫生站考核要求》和《*市农村卫生站基本药品目录》等,进一步规范农村卫生站管理。组织29所城市医院定点帮扶镇卫生院。积极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到*年底全市有6个镇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新一轮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筹资机制、补偿制度、资金运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规范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对*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评估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达90%以上。*年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4.7﹪,有14.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得到共2.3亿元合作医疗报销补偿,住院补偿金额占住院总费用的34.2﹪,每人次平均报销1726元,与*年相比增加265元,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2008年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9.4﹪,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以区(县级市)为单位全部达到每个参合农民100元以上的目标,番禺区、南沙区分别达到160元和150元,提前实现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措施提出的工作目标。
(三)重大疾病防控、卫生应急和妇幼卫生取得新成绩。
鼠疫、脊髓灰质炎等疾病连续多年保持零病例状态。严密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革热防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周边国家普遍暴发大规模疫情、死亡数千例病例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发生36例病例,其中本地病例20例,没有发生死亡病例。认真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免费抗病毒和抗机会感染治疗,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等行为干预覆盖面逐步扩大,艾滋病疫情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建立了敏感的流感监测体系,迅速处置了大学城部份高校流感疫情,全年报告流感样病例数较去年下降73%。及时有
效处置了局部地区发生的7例霍乱疫情。继续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组织完成对全市基层医生的结核病防治培训工作,承担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进展顺利。开展大规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行动,全市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计划免疫6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8%,有效控制了与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积极探索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社区干预防治经验,逐步开展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工作。组织了全市基层精神病防治医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少年心理阳光行动”,设立了12355等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扎实推进*市“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开展了人禽
流感、食物中毒、核放射和自然灾害等应急培训。组织参与全市反恐、重大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应急演练。及时处置了91起公共卫生相关事件。
妇幼卫生工作稳步发展。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推广适宜技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行业管理,贯彻“一法两纲”,我局被评为*-*广东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全年共筛查新生儿13.6万名,筛查率96%。孕产妇死亡率为14.27/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76‰和6.48‰。
(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和行业作风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疗核心制度、技术规范及临床路径等进一步健全,逐步建立起医院管理综合评价与专科医疗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医院巡查评价长效机制。规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管理程序,推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了采供血工作专项检查,确保用血安全。
研究制定各项措施,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试行门急诊普通病历互通。积极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和单病种总费用承诺工作,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全力推进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工作,*年7月1日起,全市178家医疗机构完成网上交易产品库的建立并实施采购,参加率100%,半年采购量达16.5亿元。组织对市属医院以及区(县级市)医院进行了医疗服务收费专项督导检查,积极推进医疗单位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组织流动医院深入贫困农村地区开展义诊活动,接受检查、治疗的群众达16000多人次。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试点等活动,行业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便民、利民、为民措施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议论较多的卫生行风问题明显改善,对政风行风满意度提高。前不久,市城调队问卷调查表明,公众对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等五个方面评价综合满意度达95.3%;市行评团对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总体评价为满意。
由市委维稳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了*市处置群体性医患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处置群体性医患纠纷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起多部门协作处理医患纠纷的良好工作机制。院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平安医院建设有力推进,医患关系有所缓解。
(五)中医药强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能力不断增强。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加强中医药强市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中医工作。黄埔区通过全国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复核评估。番禺区、从化市、增城市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市)建设单位。花都区中医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市中医医院等4间中医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创建单位。有3个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14个中医专科(专病)被定为省中医名科建设项目。在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启动了中医药基本知识和适宜技术培训项目,培训基层人员达1300多人。番禺石楼卫生院、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河区冼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全市36个行政镇卫生院已实现了镇镇都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目标。配合做好“中医中药广东行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活动。
(六)举全系统之力参与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创卫工作全市有10大项任务,涉及卫生部门有7项,牵头的有3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为做好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举全系统之力全力创卫。全市各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专门力量专职从事创卫工作。组织检查组、督导组深入全市10个区120条街进行“无缝隙”、“拉网式”督导检查。各区加强与街道、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整治情况通报、联合执法、信息交流等制度,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协同作战,有力地打击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有的区通过招募义务卫生监督员、卫生协管员、卫生检查员,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卫生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督促整改。有的区根据区内实际,采取现场受理、提前介入、集中审查等便民措施,提高了卫生许可办证效率,缩短发证时间。组织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在街道设立现场办公点,为各店档提供办证咨询、受理办证申请、卫生审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一条龙服务。有的区采取“一店一策”的方法指导整改,规范经营行为。经过全系统的不懈努力,创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健康教育、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指标全部达标,中小餐饮单位、“五小”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有明显改观,卫生许可证亮证率、量化分级亮牌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状况满意率均明显提高,为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创卫暗访、全国爱卫会技术评估作出了贡献。
(七)加强卫生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成立了*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卫生许可证清理整顿、餐饮卫生整治、肉品卫生监管为整治重点,组织开展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部署的整治任务。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局介绍了整治餐饮业无证经营工作经验,卫生部对我市出台《关于整治无证照生产经营场所若干问题的意见》,发放临时卫生许可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市已有235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A级食品卫生等级。组织开展餐饮业餐具集中洗消卫生状况调研,拟订餐具集中洗消卫生规范。探索推行*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组织了打击医疗美容机构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违法医疗广告专项行动,共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864间次,依法吊销了7间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取缔无证医疗场所1689间次,医疗服务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全年完成包括广交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47项大型活动卫生保障工作。组织对现行卫生行政法规、规章进行核查,及时提出了2项废止建议。修订和完善了卫生许可办理程序,制定卫生许可申请、医疗机构设置申请等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
(八)卫生科研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11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印发了《*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申报和评审程序,积极做好科技成果奖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市卫生系统获得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立项288项,资助金额1399.7万元;获得*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8项,市科技进步奖18项。市妇婴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申报的《*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及临床移植应用系列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与香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完成的“*生物库的建立及环境因素与某些慢性重大疾病的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Lancet》(柳叶刀)上,目前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生物库的建立及被动吸烟与COPD关系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继续医学教育和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共获得30项国家级项目、43项省级项目,评审批准14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累计已有
7187人取得《广东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证书》。
卫生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人员聘用制,不断完善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了市卫生局机关内设机构,增强卫生政策法规工作力度,进一步理顺和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管理系统项目取得新进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始试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完成相关程序模块更新,电子政务办公系统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