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解放思想经济发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扎实工作、夯实基础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民经济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39亿元,年均增长2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年均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年均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年均增长11.3%。五年来,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快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全县上下形成了主攻工业、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通过深化改革和招商引资,工业经济从低谷徘徊转向恢复性增长,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年共引进工业性项目142个,实际引资额4.*亿元。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区两园"共落户企业132家,开发面积达4.06平方公里,20*年出让土地2617亩,实现园内工业产值7.26亿元,形成了以造纸、机械制造、竹木加工、建材为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工业投入大幅增长,20*年工业性投入达5.3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2.53亿元。以行业协会建设为重点,大工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通过"减粮、扩经、增水产",农业种养结构趋于优化,笋竹、黄花梨、珍珠养殖等特色农业进一步壮大。土地整理成绩显著,五年共投入1.*亿元,实施土地整理19.9万亩,其中建设标准化农田13.6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招商农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共有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旅游业快速发展,积极利用国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多形式强化宣传促销,*石窟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全县旅游基本实现"半日游"目标。20*年*石窟景区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6万元,分别比*年末增长6.7倍和6.5倍。旅游经济的快速崛起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确立了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以经营城市理念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土地收储制度,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创新城市投融资机制,有效地集聚了城市发展资金。高品位、高起点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强规划的执法力度。城市框架拉大,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城市中心区初具规模,建成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荣昌广场,整个城市中心区总投入已达3.2亿元。实施拆墙透绿和亮化工程,拆除街边围墙2950米、违章建筑1.83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绿化街景36处,城区人均绿地面积由1.7平方米提高到5.7平方米。旧城拆迁改造总面积达16.47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6.2平方公里扩大到9.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6.3万人增加到8万人。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初步形成"建管分离、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体系,城市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完成320国道*段改造、老龙丽公路改造、杭衢高速公路*段、九里立交桥、*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新改建县乡公路114公里。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着力推进城市防洪堤、"三江"治理、钱塘江干堤加固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固病险水库205座,修筑主要灌区干渠91公里,提高了防汛抗旱能力。沐尘水库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总投入达1.3亿元。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活力日益显现。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完成164家企业改制,改制完成率达98.8%。对事业单位改制作了有益探索,行政审批制度和县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大田二轮延包工作,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认真做好以"减、调、改、稳"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幅度达58.5%。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逐步扩大部门综合预算,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国有资产营运监管工作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住房、投融资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成效显著。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自营出口总额由139万美元增加到1670万美元,
年均增长64.4%;三资企业由7家增加到20家;实际利用外资由96万美元增加到582万美元,年均增长43.4%。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教兴县战略得到深入实施,五年累计投资1.2亿元,改造学校危房2.3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4.5万平方米。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18项,科技项目总投入达3.17亿元,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开展"送温暖"等扶贫帮困活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扩大,20*年共有3409户特困家庭被列为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139万元。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有线电视覆盖率大幅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33元,五年年均增长8.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1.68亿元,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年末的16.6平方米增加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4.3平方米增加到37.5平方米。固定电话普及率由每百人5.3部增加到22.5部,移动电话达到每百人12部,互联网用户达8628户。
——政府自身建设逐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重视和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加强监督,政府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及国防教育、征兵、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成绩。统计、审计、环保、物价、气象、档案、老龄、残联、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方面工作都有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县九届人代会历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方方面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驻龙部队官兵,向一切关心、支持*发展的县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五年以来的政府工作,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如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经济主体的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增强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建立大工业服务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工业经济发展。五年来许多重大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都是注重改革创新的结果。
第二,必须坚持经营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以经营的理念、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大力整合各种资源,使之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五年来,政府在城市发展、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它经济工作中深化经营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只有将经营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增强资源整合和工作互动意识,才能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必须坚持规划的龙头作用。只有牢固确立规划是资源、财富和效益的观念,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规划作为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杠杆,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协调和约束功能,才能促进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五年来,政府依托规划总揽全局、把握趋势,增强了调控能力。重视加强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的修编和衔接,以规划带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和项目工作的开展。
第四,必须坚持开放招商。对外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战略。对外开放不仅要体现在加强外贸工作上,而且要体现在工业、农业、城建、旅游、科教、文卫等各领域的全方位招商上。要利用开放招商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引进人才、新的信息和理念,使之成为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五,必须坚持规范公开。政府工作的规范、透明、高效,是一个地区非常重要的投资环境。五年来,政府在许多重大政策出台前,都通过座谈会、听证会等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坚持依法行政,各项政策制订都严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政策执行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政策的统一性,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政府行为的规范运作,为顺利推进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城乡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省加快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抢抓战略机遇,追赶全省现代化步伐的关键时期。全县干部群众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迎难而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体分三步走:到2007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美元,形成中等城市的基础性框架,实现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化;到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跨入现代化的门槛;到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建成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总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开放兴县"战略,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要手段,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扎实推进*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构筑浙西中等城市框架。围绕2*0年建成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今后五年要着力夯实基础,形成中等城市的基础性框架。到2007年,城区人口从现有的8万人增加到12万人;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其中,商居区面积从现有的9.8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县工业开发区和龙北经济开发区开发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从规模上再建一个新*。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劳务经济,努力打造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休闲旅游胜地。坚持非均衡竞争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对造纸、机械、电子、纺织、笋竹等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群。进一步发展旅游经济,积极开拓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继解决温饱、达到小康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做好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在加快经济建设上下功夫,力争今后五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全社会出货总值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促进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高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初步建成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示范区。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五年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扩大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借助外力谋发展
作为欠发达县,*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前提在于扩大开放,核心在于借力发展。尤其是在战略启动阶段,在立足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外援支持、依靠外力带动至关重要。要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克服封闭意识,克服消极悲观、怨天尤人、无所作为的思想情绪,进一步增强不抓开放就是失责、抓不好开放就是失败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加强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进一步破除地域分割和行政保护,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建立更加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的特色性和互补性。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借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机遇意识,紧紧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既要做好引进内资的文章,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寻找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本的结合点,又要加强外资引进,争取实现较大的突破。把握好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在着力抓好工业招商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招商引资。积极探索和把握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水平,做到有人招商、有地招商、有钱招商、有项目招商。坚持互惠互利,加强与省内发达地区的"山海协作"。
努力做大外贸出口。在巩固提高笋竹、电子、化工等产品出口份额的基础上,扩大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不断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抓住入世后的过渡期限,用足政策,培育一批重点出口企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效益。鼓励优势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进一步拓展境外工程承包,重视拓展涉外劳务市场。
(二)发挥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三次产业联动求发展
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进程的时空界限和弊端。克服先工业化后城市化的思维定式,走与城市化互动的工业化道路;克服先分散后集聚的工业化路径,走集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工业化道路;克服先发展后提升的工业化观念,走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道路;克服先农业、工业后服务业的工业化模式,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要把园区经济作为今后工业增长点的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合理布局,构筑以园区为核心的工业化推进平台,更大程度上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重点加快县工业开发区、龙北经济开发区和湖镇工业园区、沙田湖经济开发区、溪口竹产业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因势利导,超前规划,增强园区的产业互补性和特色性,着力培育特色工业园区。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物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质量和标准检测等配套服务。以园区为载体,着力推进工业走增量发展之路,争取在招引县外工业大项目、外商工业项目上实现大的突破。着力推进工业企业提升扩张、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转型,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提升,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大力促进要素资源向造纸、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纺织服装、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加强产业培育体系建设,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品牌建设,重视培育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技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改造提升柑桔、茶叶、生猪等传统产业,加强笋竹、果蔬、珍珠养殖、花卉苗木、莲子、黄花梨、蛋鸭等专业化基地建设。加强规划编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依托我县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构筑全县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网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百里河道整治、百里道路绿化建设、百座水库整修加固、百里乡村标准道路建设、百村环境整治、1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5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
以旅游业和物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建设旅游名县为导向,充分发挥*石窟的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地进行保护和开发,塑造整体形象,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两江两山两滩"特色优势,强化城市建设的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努力把城区建成没有围墙的景区。深化石窟文化、姑蔑文化、龙文化、商帮文化等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研究、发掘、整理工作,广泛收集、提炼风俗民情,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大力推进"三区二线一中心"旅游网络的构建,努力把我县发展为浙江旅游西进的桥头堡。大力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产业,推进旅游商品开发,逐步形成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围绕大工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重视现代物流、技术开发、市场营销、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第三产业为工业、农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推进现有市场的改造,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物流配送,建设布局合理、辐射力强、信息灵敏、功能齐全、交易先进的市场体系。合理布局和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重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增加就业岗位,方便居民生活。
(三)抓住关键,推进城市化建设,强化要素集聚促发展
科学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布局,构筑要素集聚载体。围绕把*建成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总目标,科学规划工业园区、教育园区、物流小区、居民新区、移民新区等功能分区。深入挖掘城市功能区的外部效应,大力培育城市扩张的启动点,有序实施"搬盘"工程,推进"村改居"。营造功能小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与城市拓展有机结合,留足功能小区发展空间,注重功能小区详规编制,增强其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着力项目制作和政策制订,拓宽社会资金进入通道,推进功能小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坚持整体性开发、组团式推进,保持功能区建设的连续性、整体性。加强镇乡域体系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编制,有序推进重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加快湖镇强镇建设及其它集镇建设。
以农民市民化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城市化过程也是推进农民市民化、整合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要不断创新户籍、社保等政策,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根据放开、自愿的原则,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在子女就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逐步完善城郊土地征用机制,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和分配制度,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鼓励人口外迁内聚,大力实施异地扶贫。统一规划农民新村和移民新区,积极引导山区和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重点抓好沐尘水库枢纽工程移民小区建设,逐步推进全县人口、资源、环境要素的重组。
(四)突出重点,软硬件并重,营造良好环境保发展
发展环境是一个区域资源集聚力、经济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环境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着力点和强力支撑。要进一步树立发展环境是竞争力的理念,逐步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上来,提高对人才、资本等可流动性经济资源的吸纳能力。在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的同时,更多地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稳定的绿洲"、"投资的热土"。
以交通和城建为重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以完善网络、提高现代化水平为方向,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供电、通讯、供水、燃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投资环境竞争力。重点要完成龙丽公路改建、绕城公路东段和西段建设;实施杭新龙高速公路*段建设;努力争取十里铺铁路货场迁建;建设沐尘水库枢纽工程、小溪滩和红船头电站;完成钱塘江三、四级干堤加固,"乌引"、铜山源灌区国债项目建设工程。同时,确立"好山好水也是好政绩"的观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小流域治理、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工程,加大城市、园区建设的绿化投入,强化环境监管,努力打造"绿色*"。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用人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投融资和审批制度等改革,从市场准入、融资便利、合理税费、权益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县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提高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科技素质。顺应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在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重视就业后的再培训,尤其要加强中高级技工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重视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支持市场主体投资文化产业发展。重视文化力的作用,加强文化研究,把握舆论宣传的导向性,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全社会的普法教育,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的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实现了这些目标和任务,我县的综合经济实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就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