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农村经济调整发展总结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镇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保障促发展,抓调整促转变,抓改革促活力,抓统筹促协调,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从20*年到20*年,全镇生产总值从2.879亿元增加到4.7093亿元,年均增长7.6%。其中农业总产值由20*年4859万元增加到20*年5663万元,年均增长3.3%,工业总产值由20*年的11569万元,增加到20*年的22529万元,年均增长9.7%,第三产业由20*年的12359万元,增加到20*年的18901万元,年均增长6.9%。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取得实效,共培育发展种养基地15处,创建了索面和马蹄笋两个具有地方特设的专业合作社,“杭山”牌索面运作进一步规范,取得了理想的品牌效益。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着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提速增效。以规模工业企业培育为重点,全力做大做强规模工业经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坚持以调整结构、扶优扶强,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为抓手,以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围绕支柱产业的构建,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五年来共引进企业13家。其中引进易车机械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4家,有力改善了我镇的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集农工贸、旅游于一体的经济大镇。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农村面貌呈现新气象。五年来,小城镇与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我们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0万元,突出抓好交通、水利、农民饮用水、村办公楼、村庄整治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兴建自来水28处,解决1800户、近万名村民的饮水难问题;建成大华至塔石段56省道,建成林泗洞等8条共42公里的康庄道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基本实现;投资80多万,兴建“三面光”渠道3万米,修理机埠9处,溪栋10处,维修改造水利设施23处,农业生产后劲得到加强;全镇42个村通过新建、翻新、购置,全面实现了村村有办公场所的目标,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大桥年内可望开工建设;扶贫社区已争取到土地指标,正在上报审批;工业功能区已争取到用地指标,并完成温州兴得来服饰针织有限公司、温州宇凯服饰皮件有限公司、*华丰塑料实业公司等三家企业的入区工作;村庄整治稳步推进投资30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场;投资10万元,建成休闲公园;*、大坑、林宅等村顺利通过“千百工程”验收,生态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通过温州市和浙江省两级验收,有力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全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镇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开发山水资源和提升人文素质,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旅游业迈出可喜步伐,建成九珠潭景区和东源木活字展示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龙潭景区正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编制常规。坚持“科教兴镇”战略,顺利实施了校网合并,整合了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35万元新建镇校综合教学楼1150平方米,购置电脑14台,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顺利通过温州市级教育强镇验收。认真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达56%,农村初级卫生保障体系继续得到巩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的健身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抗击“非典”、防控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均取得重大胜利。农村食品安全网络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计卫合作”和“网络建设”工作,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8%。民政工作扎实有效,投资110万元新建镇敬老院,全镇53个“五保”对象全部集中供养,供养率达100%。殡改工作稳步推进,火化率和处理率达100%。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取得新成效,林宅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武装、群团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五年共为国家输送59名合格的兵员。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维护群众利益,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20*年起,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全镇农民农业税及其附加上缴负担从20*年的9.33万元下降为零,农民人均减负3元。全镇人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和弱势人群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五年共为1273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发放低保金175万元、救灾救济资金60.7万元,全镇低收入和特困群众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全面推行实地农民保险,塔石、岭脚等村共600多失地农民参加了保险,农民人均收入由20*年的4280元增加到20*年的6281元,年均增长6.3%。“四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创建”推进深化,建立镇综治中心,并充分发挥其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的作用,配合公安部门彻底铲除“黄、赌、毒”的滋生土壤,积极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认真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开展安全生产“铁网行动”,实施安全生产整治和规范化管理活动,安全生产形势喜人,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机关效能建设,塑造政府自身新形象。
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创建法治型机关,认真执行镇人大及镇人大主席团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坚持定期报告政府工作情况,五年来共办理市、镇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39件,切实加强政府行政执法和信访工作,成功启动“五五”普法工程。努力创建融洽型机关,加强和增进镇班子成员的团结,营造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干部队伍融洽氛围;努力创建服务型机关,按照“勤政、务实、高效、廉洁”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兴调研之风,进一步深化“作风兴镇”,严格执行干部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责任制,政府执政能力、执行能力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我们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在全镇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各级干部和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不快;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瓶颈”问题难以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产业化程度低、村集体经济严重赤字仍然突出;群众婚育观念落后,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艰巨。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前启后重要时期,也是我镇实现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推进*新跨越的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大和*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构筑“农业稳镇、工业富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框架,加速科技和制度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为全面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打造*集工贸、生态、旅游、文化、平安于一体的山区经济强镇而努力奋斗。
根据这一要求,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6.16亿元,年均增长10%;农业总产值达到7828万元,年均增长6.7%;工业总产值达到3.97亿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农业立镇,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工业强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坚持旅游兴镇,拉动包括休闲度假、餐饮娱乐、观光农业、本地名特优产品产供销等旅游经济的发展,精心培育旅游市场;坚持发展建设并举,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调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业经济是第一经济,是强镇之基、实力之本、活力之源、富民之要。要继续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核心,促进工业经济总量的大突破。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用好政策,用活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积极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注重招商形式,健全招商网络,拓宽招商渠道。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深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我镇生态资源丰富的特点,坚持有选择地招商,把重点放在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产业链长的劳动密集型、生态型、环保型企业上。二是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切实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措施,实行镇领导分企联系制度,搞好协调服务,促其尽快做强做大做优,在全镇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创造条件,争取增加工业用地指标。通过盘活现有闲置工业厂房、宅基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措施,以土地的重新利用和复垦指数换取用地指标。四是抓好工业功能区建设,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发展,可以汇聚人口,促进城镇化发展,是发展工业的必由之路。争取在五年内建成区域规模较大、整体功能较全、产业结构较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新型工业功能区。五是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要使“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的意识融入每一位干部的思想中,落到行动上,把“工业强镇”理念贯彻到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形成亲商、重商、安商氛围。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多争取政策扶持,多争取项目支持。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积极调优种养结构,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良种履盖率和种养水平。优先发展培育平黄公路、牛九公路沿线山区村种养业基地,积极争取产业化资金,发展戈溪片、东源片、塔石片的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品种改良,技术培训,订单农业等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加快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二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生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带领带动作用。采取龙头牵动、政策促动、帮扶拉动、典型带动等措施,引导现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发展壮大,并积极发挥他们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合作帮扶作用。五年内在集镇建成农特产品销售超市,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充分发挥“*”牌索面的品牌作用,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品牌效应。
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三产发展。五年内争取完成劳动力培训500名,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传播致富信息、提供科技咨询、连接产销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加快旅游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深化**景区建设,启动*景区常规编制,着力开发旅游经济,精心培育旅游市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餐饮娱乐、观光农业等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行业,使旅游业成为我镇又一亮丽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二、构建发展平台,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承载平台。坚持“基础为重、设施先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城镇品位,改善群众生活环境,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工程建设:一要实施一批市政设施工程。着重做好集镇排污网络、生态葬系统建设;建设垃圾处理中转站,多管齐下做好镇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启动供水工程,改善人民群众的饮水质量。二要实施一批交通网络工程。建成*大桥,建成*客运站,建设56省道复线,集中精力抓好康庄工程和民间水泥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我镇交通网络,构筑我镇内外贯通的交通网络,彻底改善交通条件,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三要实施一批社会发展工程。全面建成扶贫社区,继续加强农村新型住宅区建设,全面启动戈溪片连片“千百”工程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建好镇卫生院,改善农民就医看病难的状况。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东海明珠”文化工程,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抓手,不断推进文明乡镇创建和村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镇容村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高度关注民生,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兼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和发展温州市教育强镇成果;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积极作用,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反对迷信,反对邪教,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倡导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深化“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全面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完善防保网络。充分发挥工、青、妇、老龄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努力拼搏的时代精神。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做好统战、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完成征兵任务。不断深化政务、村务公开,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稳定和信访工作责任制。以创建“平安*”、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动物防疫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加强监督检查,预防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切实加强信访办理工作,努力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有效遏制上访势头。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环境。
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不断强化“终身学习”意识,着力提高化解矛盾、协调利益、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断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认真执行人代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不断强化勤政为民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从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做起,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增强群众对社会的归属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不断强化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坚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强化真抓实干意识,落实就是发展,落实就是创造,我们要在真抓、敢抓、实抓、具体抓上下功夫,在深化、细化、载体化上下功夫,在科学决策、强化执行、分清责任上下功夫,以扎扎实实的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强化节约意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