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发展开放型经济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是实施“*”规划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各条战线,上下一心谋发展,切实从思想到具体行动统一到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上来,坚持经济国际化方向,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型经济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开放型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1-12月,全市新批准及增减资项目共计599个,新批外资企业255家,总投资32.9亿美元,合同外资19.86亿美元,合同外资同比增长12.8%;1-12月,全市实到外资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外资到位率42.5%。此外,1-12月,全市各省级开发区新批准项目及增减资项目380个,新批外资企业151家,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3.83亿美元,完成实到外资6.68亿美元,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9.7%和79.1%。
(二)1-12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63亿美元,同比增长41.7%,完成年度确保目标的118.4%,力争目标112.2%。其中,完成出口36.74亿美元,同比增长37.8%,进口5.89亿美元,同比增长72.*%;全市进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4.61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64个百分点。
(三)1-12月,全市境外投资核准企业和办事处15家,其中,境外企业7家,境外办事处8家;境外企业总投资额为1318.45万美元,同比增88.3%;其中,中方投资额为1118.45万美元,同比增长88%;境外投资带动出口10237万美元,同比增长38.3%。此外,1-12月,全市外派劳务516人次,同比增长0.6%;期末在外累计1513人;完成外经营业额944.4万美元,同比增长47.5%。
在外资保持适度规模、外贸实现高位增长、外经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市开放型经济着眼于转型升级,发展亮点层出不穷,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体现了“四个明显”:
一是引资质量明显提升。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1-12月,我市新批准及增减资项目共计599个,总投资32.9亿美元,合同外资19.86亿美元,合同外资同比增长12.8%,单体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除去减资项目)达到794.5万美元;1-12月,全市完成实到外资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外资到位率42.5%。这其中,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49个,占新批准项目数的24.9%,总投资、合同外资分别达到30.2亿美元、17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91.8%和85.6%;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22家,占新批企业家数的47.8%,合同外资13.9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量的69.9%。另外,今年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家。目前我市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轻纺类、机电类、重化类等行业,合同外资占比分别达到28.3%、21.9%、7.5%。通讯、通用设备及化工设备的实到外资占比为14.22%,比去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
二是主战场作用明显增强。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是我市招商引资和经济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今年以来,各开发区以营造适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环境为目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1-12月,全市5个省级开发区及吴兴工业园区,新批准项目及增减资项目380个,新批企业151家,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3.83亿美元,完成实到外资6.68亿美元,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9.7%和79.1%。
三是外贸结构明显优化。突出表现在贸易方式趋向合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稳步提升。1-12月,全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10.3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47.5%,分别高于全市出口平均增幅8.6%和9.7%,两类在全市出口结构中得占比上升1.6%。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但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出口1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占比34.6%,出口比重下降4.9%。规模出口企业明显增多。全市进出口超2000万美元以上得企业4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0家;出口超2000万美元企业3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家;目前,全市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已有4家(升华、久立、大港、金洲)。此外,1-12月,全市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达14.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在新兴市场拓展中,我市对非洲贝宁、中东以色列、阿联酋、南美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的出口增幅都在55%以上。
四是外经规模明显扩大。外经工作实现了贸易性窗口和生产性投资并重的良好发展局面。我市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纷纷赴境外投资发展,积极开展境外资源性开采和开发,设立境外加工厂,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12月,新批企业中方投资额达1118.4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8%;境外企业带动出口首次突破一亿美元,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3%;今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中,有一家企业的投资规模超过了600万美元,实现了我市境外中方投资超500万美元以上项目零的突破。
二、今年以来主要工作回顾
1、集中精力,狠抓重大项目推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把对重大外资项目的推进作为“作风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的重要内容。截止今年9月,我市共实现落地项目22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2个,新竣工待投产项目14个,新投产项目99个。从分年度情况来看,2005年以前批准项目今年落地64个(含2005年以前批准项目2个),占2005年新批项目302个的21.2%;20*年批准项目今年落地97个,占20*年新批项目276个的35.1%;20*年1-9月批准项目今年落地64个,占20*年1-9月新批项目200个的32%。由于各县(区)及有关部门对项目推进采取了责任(跟踪)联系制度、绿色通道制度等有效措施,因此项目推进情况好于往年。从1-9月的外资项目落地摸底情况来看,我市今年实现新开工和竣工外资项目126个,超过去年全年的新开工企业数124个,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开工或竣工,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达到55个,其中,16个项目经过紧张的建设已进入投产阶段;20*年批准当年即实现投产的有26个项目,其中:德清县3个,长兴县5个,安吉县5个,吴兴区5个,南浔区1个,*开发区7个。上述项目的投产必将对我市的产业提升和经济腾飞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2、认真分析,组织专题调研工作。今年以来,国家宏观形势继续趋紧,外资政策变数加大。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局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认真分析形势,提出对策,破解难题。在外资工作中,一是组织开展开发区工作专题调研。今年6月,在市有关领导的牵头下,我局会同其他10个部门联合组成开发区工作调研组,分头对我市7个省级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和部分工业功能区开展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形成了《*市省级开发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及《加快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二是认真研究“两税合一”、“招拍挂”等招商引资新情况。“两税合一”出台后,我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吃透政策精神,加大调研力度,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在如何有效加大政策支撑,提高行政效率,破解要素制约,创新考核办法,推动服务业利用外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研究工作,撰写了《新税法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等调研报告,提出了完善我市外资政策的有关建议。在工业用地“招拍挂”实施后,我局与国土局、各省级开发区积极沟通联系,在规范执行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的同时,对引进“大好高”项目,通过“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土地招拍、资金落实、服务配套等方面予以倾斜,甚至是“一事一议”。此外,在思考构筑招商引资新格局、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等方面,撰写了一批有高质量调研报告和专报信息,如《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研究分析及对策建议》、《*市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现状与对策建议》等,很好地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了参考。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针对上半年出现的“无形资产出资比率过高”的现象,我局果断进行调控,力求于年底将无形资产比率控制在占实到外资总量20%以内。
3、紧跟形势,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局依据市领导的意见,制定新的《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意见》共7部分、23条,涵盖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外经合作、开发区建设、考核评价等五个主要方面,不少政策意见吸收了周边地市好的经验,整合了历年开放型经济有关鼓励政策中好的做法,特别注重保持新《意见》与原有政策的衔接,使新出台政策既体现了对原有政策的延续性,又体现了新时期条件下政策内容的创新性。该《意见》目前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并上报市委办,将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创新创业《若干意见》的配套政策,于年内正式出台。此外,根据市领导的要求,我局还负责起草了《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明确指导思想、完善管理体制、支持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支持、统筹产业布局、提高招商水平、制定考核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目前《若干意见》中的主要精神已归纳并入《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此外,针对各方面关心的利用外资工作的考核,我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新制定了以“三七”开为考核标准的《20*年度利用外资排名考核办法》。
4、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有效招商。今年我局分别承办了“20*南太湖浙江*·港澳经贸活动周”主体活动、“香港·*投资环境推介暨新春团拜会”、“第十届浙洽会*签约仪式”、“第四届湖笔文化节外商投资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和日本、美加等境内外招商推介活动。通过实施有效招商,不仅尝试了源头招商、驻点招商等新方式,还巩固了前几年省、市重大经贸活动签约项目成果,加强了与新客商联系,拓展了项目信息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今年以来,我局还重视拓展了一批公共客商资源,加大了“接轨上海”的工作力度。5月初,与上海外商投资协会共同组织了部分在沪涉外投资咨询公司(理事级单位)来*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南浔区进行投资考察,召开“上海-*外商投资恳谈会”。9月,借“湖笔文化节”邀请客商之机,对上述访湖的部分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回访,就扩大双方下一步交流合作,互促共进,达成共识,将借助年底,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之际,加快*接轨上海步伐,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客商对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作用。
5、积极应对,化解外贸变数影响。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对外贸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给我市外贸发展带来了较大变数。面对宏观政策的变化,我局在第一时间内向市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随后,局主要领导随孙书记赴有关企业实地了解出口退税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总结有代表性的应对措施加以推广。与此同时,我们还密切关注、跟踪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省厅及有关部门对此次政策调整后可能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对可能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告之企业。此外,还通过“*国际商务网”、*日报等媒介,对此次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相关内容、后续反应、企业应对、政府意见等通过网络,以专题形式等加以集中宣传,引起涉及企业、有关部门的重视,取得企业较好的反响。
6、明确重点,推进外贸扶优扶强。一是加强出口品牌创建工作。今年,通过层层筛选、评议,我市向省厅推荐20*年度浙江省出口名牌11只,省厅向商务部推荐的我市出口名牌有8只;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实施了“*市出口品牌”评选工作,目前,已完成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进行公示,年度前公布“*出口名牌”名单。二是在外贸工作上着重抓两头,一方面抓行业龙头企业、块状经济的做优做强,使之成为我市的出口品牌;另一方面扶持广大中小企业做精做大,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局正在加紧研究扶持孵化中小企业的若干举措,按市场经济的方式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广大外贸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7、以点带面,完善公平贸易预警。今年以来,我局把外经贸扶持政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信用建设结合起来,指导企业诚信经营,各项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与国际接轨。而作为政府,及时向企业公布“两反一保”预警信息,今年我市共遇到3起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以色列对华中密度板和胶合板反倾销调查、加拿大对华复合地板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对华标准钢管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我局积极帮助、指导企业认真应诉,做好应对。此外,通过省厅支持与协助,在我市安吉、南浔设立了两个“省级公平贸易预警示范基地”,主要加强对我市家具转椅行业、地板行业等出口企业的预警监测,年前,省厅已完成对上述两个预警监测点的验收工作。另外,针对今年出现的众多反补贴案例,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参加的全市反补贴工作培训会,会上专门邀请了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刘丹阳副局长和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田予律师来湖授课。
8、服务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今年以来,我局通过上门介绍宣传境外投资政策,组织参加各类投资推介会,传递境外投资信息,争取相关部门指导与支持等手段,结合作风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外经服务工作,主动联系一批有意向、有实力“走出去”的企业,帮助企业破解境外投资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下,对企业在实施境外投资的过程给予出谋划策,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享受、用足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8月初,我局率我市7家企业赴温州参加了商务部组织的推介越南龙江工业园活动。今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中,有一家企业的投资规模超过了600万美元,实现了我市境外中方投资超500万美元以上项目零的突破。
1、对外经贸工作发展的思想认识分歧显现。今年以来,国家针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涉及外贸主要是出口退税调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包括人民币持续升值等等。外资方面主要是土地政策的变化以及两税合一政策等。同时,对招商引资工作到底要不要考核,如何考核,上下都不明确。这些新的因素都使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同志思想产生了分歧,甚至是动摇。大家普遍对今后外贸要不要继续大幅度鼓励出口,外资要不要加大力度这些外经贸工作的主要认识上有着不同的认识。尽管大家认为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今后的政策导向都是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但是从短期尤其是明年工作看,如何做思想上感到不明朗。
2、粗放型增长仍是我市外经贸发展的主要模式,发展档次与层次不高。尽管近年来,*外经贸工作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应该看到,在增长背后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从外资工作看,尽管大好高项目有了不少增长,但是总体上看,*的外资产业规模与效益不明显。在*开发区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外资产业和突出的企业,几乎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外资项目产业联动性差,能够带动上百亿产值的企业几乎没有,也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链。从外贸看出口产品低端化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尽管当前*外贸纺织品占一半以上江山的局面已经改变,产品丰富程度大大提高,然而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漫长和艰巨的。全市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仍然占总量的35%左右,加上附加值较低的30%的轻工产品,低端产品出口额仍然占据半壁多江山。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3.5%。另一方面自主出口名牌和品牌商品比较缺乏。全市获得全国出口名牌称号的企业只有“美欣达”一家。从目前出口情况看,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由于缺少自己的品牌,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是“世界加工厂”甚至只是“加工车间”,从而制约了出口效益的提高。从外经看,走出去的规模小,档次低。目前现有的境外17家境外企业中,实质性开展工作的仅9家,其中也只有6家盈利,其余还处于亏损之中。劳务输出的规模与档次同样较低,企业走出去的愿望还比较缺乏。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让我们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严重影响国际竞争力,制约着*外经贸发展的持续性和健康性。
3、国际贸易保护致使贸易摩擦风险增加,反补贴等新矛盾增加了工作难度。今年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有增无减。突出表现是,美国不顾我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打破了美国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惯例,继对铜版新闻纸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后,连续立案5起展开对钢管、钢钉等商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就有我市金洲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被列为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对象。而在我市积极开展应诉工作的同时,欧盟于近期立案开始对金洲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的钢管开展反倾销调查。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已成为国外企业和政府有意识地限制和遏制我产品出口的手段。相比之下,粗放型的外贸发展使得我市出口商品在安全和质量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更易遭受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打击。从应对工作看,反补贴的存在一方面需要我们调整政府的指导和引导手段,改变对企业直接补贴的做法,但是另一方面有引发了悖论,即取消现有补贴既与现有政府仅存的调控手段相反,又触及到各级各类政府和部门的根本利益,确实给今后开展工作增添了新的矛盾。
4、在持续改善发展软环境过程中遭遇到效率束缚。近年来,我们积极改善投资软环境。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看,目前从上到下,都在积极规范政府的各项行政行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从土地资源保护的环节,从行政行为规范的层面,都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还是要依章办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来的“绿色通道”等做法,办事的效率有所降低。从而造成项目的延期。从今后看,我们认为政府的行政行为将不得不继续在高唱简化、透明的口号中进一步规范,从而在实质上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进程。
四、明年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初步考虑
(一)明年国际、国内的形势判断
明年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形势主要有三个“不会变”、三个“不确定”。三个“不会变”: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基本面不会变,全球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加快转移不会变,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态势不会变。三个“不确定”:一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美国次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确定(商务部报告,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从第一季度的20.4%降低至第三季度的12.4%,同期全省对美国出口增幅从23%下降到14%,我市虽未明显波动,但同样需引起高度关注);二是持续高位震荡的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确定,金融市场和潜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加剧,秋交会参会境外客商人数下降,反映出国际需求回落迹象明显;三是宏观调控仍将继续,外经贸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对我市外贸稳定持续发展带来的冲击不确定。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突破7.32)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等也将进一步困扰我市外经贸企业。此外,土地、产业和税收三大政策调整,加大我市利用外资难度。特别是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两免三减半”以及产品出口类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取消,虽能形成选商纳资的倒逼机制,但对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将带来较大冲击。今年1-11月,全市有96个减资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减少合同外资2.2亿美元。
单就我市外经贸发展前景来看,重大的利好在于长三角战略地位提升和接轨上海交通网的全面贯通,这将形成有利于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小气候”。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战略,我市融入长三角经济体的程度日益加深,面临着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服务外包等转移的机遇期。特别今年年底,*接轨上海的两条交通主动脉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全线贯通,更加有利于提升了我市区域发展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市对外商的吸引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20*年全市开放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可能性更大。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活动,以开放带动为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要求,以促进创新创业为目标,以科学招商为路径,着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调整结构、优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外资工作中,努力做到外资的规模要服务于开放型经济发展全局需要,外资的结构要适合于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外资的产出要有利于增强全市经发展整体利益,外资的融合要有助于提高全市经济国际竞争力,构筑招商引资新格局。在外贸工作中,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扶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产品多样化、品牌国际化,打造外贸发展新优势。在外经工作中,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的国际化经营,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迈出外经合作新步伐。
(三)明年预期目标
利用外资: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
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增幅同步保持在20%以上。
外经合作: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5家,外派劳务450人次。
(四)明年工作重点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开放型经济新氛围
就明年的开放型经济工作来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许多同志对于要不要加大外经贸工作力度表现出了思想动摇。应该注意到,包括调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以及“招拍挂”在内的这些措施短期看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实际困难,但是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外经贸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外经贸运行质量的角度深刻认识到国家的政策意图,要切实在加快外经贸工作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既要充分肯定多年来形成的开放基础,也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主动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抓好工作。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运作好*国际商务网,联系电视台等新闻机构,推出每周一档的“对外开放在*”,充分运用网络、传媒等信息渠道,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正常运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有效招商,高效服务,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1)积极吸引大好高项目,发挥外资的产业带动作用。围绕先进制造业的规划方向,主动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各行业世界知名企业、区域性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大对符合我市产业特色的跨国公司的推介和招商力度,重点开展大项目招商。着力推进以产业链配套和延伸为内容、以行业优势整合和提升为目标的专题招商活动。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重点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强抓当前国际服务业流动和转移的重大战略期,推进服务外包工作,把引进外资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重点加快现代物流、管理咨询、产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和教育科技、卫生医疗、信息服务、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和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引资步伐,促进服务业引进外资与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引进外资的互动。
2)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扩大“双引进”规模。根据我市块状经济、民营企业的分布格局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鼓励各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有引资意愿、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对接,开展专题宣传推介。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引进国外知名品牌和市场渠道,实现我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力争使民营企业成为我市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新增长点。同时,要紧盯50-100家有利润及发展前景较好的外资企业,主动上门做好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增资扩股,做大规模,提升“以外引外”在全市利用外资结构中的比率。
3)加强招商网络建设,抓好外引内联工作。重视大项目和重点区域、国别的客商资源和引资渠道,努力提高有效招商的水平。国内的重点在于建立公共资源客商平台,要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拓展公共资源客商源,为县区搭建平台。境外重点在于要把日本、美国、香港继续作为明年招商引资的重点国别(地区),着力抓好日本、美国、香港等境外招商点工作,力争取得实效,打造好境外招商引资的品牌活动。与此同时,进一步充实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发挥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利用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多、研发中心多、外商中介机构多的特点,加强与外国驻沪领馆、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驻沪机构、台商和有关中介机构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
4)提升项目承载能力,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局开发区处的工作职能和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创新性工作,加强与各省级开发区之间的协调,做好完善开发区主任联席工作会议。指导各省级开发区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坚持“优化低端、做强中端、发展高端”的产业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推进与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克服要素制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发挥开发区的区位和功能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加强网络建设,整合招商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完善驻点招商、源头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同时,根据重要产业链的“缺链”项目、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进行项目包装,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选资。
5)改进考核和服务,营造引进外资的良好环境。对外资的考核侧重于提升外资规模质量,重点是考核外资项目层次、项目规模、投资强度以及项目的履约率、落地率、开工率、投产率、增资率和项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同时,要进一步减少项目审批环节,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完善高效服务机制。对于重点在谈及已批项目,要主动了解并解决外商在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生活和法制环境,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亲商”、“安商”服务,增强外商对我市投资的信心。
3、创牌建网,提质增效,构建对外贸易新格局
1)提升块状经济优势,培育高质出口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我市现有的一批外向块状产业。对童装服饰、电子电缆、钢管制品、转移坐具、竹木地板等产业要加大政策引导和培育力度,通过市场竞争来大幅度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形成有深厚产业基础、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二是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支持外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引导、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技改,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质量标准等的认证,以及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等等,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三是加大对机电、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外向发展。大力支持具有自在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优化全市外贸产品的质量,提高我市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必须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来看待。着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品牌创业、创新、创意、创造的体制软环境。积极鼓励和扶持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积极培育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出口名牌。在广交会等境内外贸易促销活动中,进一步向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倾斜,并支持品牌企业在境内外进行品牌宣传、推广,提升我市外贸企业形象。同时继续开展*出口名牌评选活动,并借助国家和省市有关平台大力宣传*出口品牌,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3)利用国外资源发展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促进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开展进口贸易,积极利用境外优势资源,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及能源、原材料产品等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提高产品竞争力。
4)大力发展中小外贸企业,构筑外贸主体优势。加强对中小企业进出口的扶持与鼓励,做好出口企业的信息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国际贸易规则、法律,重视客户资信调查,学会利用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转移商业经营风险的办法,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扩大出口规模。
5)加强公平贸易工作,增强应对贸易摩擦能力。高度重视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出现的新态势和新情况。规范进出口贸易秩序,积极规避贸易摩擦。加大应对国际摩擦的指导和培训力度,增强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加强与商务部、省外经贸厅和相关行业组织、商会的沟通联系,增强“四体联动”机制的实效。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和应对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行业纽带作用,提高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4、加大扶持,积极引导,开创外经合作新局面
1)积极促进有实力企业走出去。通过政策引导和强化服务,营造高效优质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经营者积极性。鼓励在设备、技术等方面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引导相对成熟的块状产业积极向外转移,规避贸易风险,鼓励企业境外开发资源要素。同时要加强风险教育,完善现有的运营和监管模式,促进走出去企业健康发展。
2)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管理,规范出国劳务市场经营秩序,努力提高劳务人员素质。鼓励劳务公司加强劳务输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水平,提升对外劳务合作档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工程承包领域,争取对外工程承包有新的突破。
3)营造推进外经工作良好氛围。一是完善外经工作的考核方向。根据新的历史时期对外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外经工作的考核也要有所侧重,即侧重于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是企业的境外投资、带动出口、进口资源等方面,更好地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创业活动,挖掘企业发展潜力。二是加大对外经工作的奖励力度。在新制定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中,对全市外经工作的奖励已经提高到100万元,主要是鼓励支持我市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开展境外投资,缓解资源制约,扩大带动出口;开展相关的境外投资促进活动;鼓励现有建筑企业以“借船出海”等形式开展对外承包工程,拓展外经合作领域以及加强外经宣传培训等,从各个方面营造出积极扶持、推进外经工作上迈上新台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