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加快高新技术培育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为目标,以机关作风建设年和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科技工作,特别是在争取省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中心、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和加强专利工作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推进了我市科技进步,为实现我市“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20*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列入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省级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71项。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5200多万元。
2.全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6.4%,比去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3.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3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累计161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77只。
4.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企业31家,其中: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4家;新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家,累计44家。
5.2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12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增长58.3%(其中发明专利增长53%);专利授权量为17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增长27.5%(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82.4%)。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
6.新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4家,新引进共建研发机构5家。
7.新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233项,科技总投入2.87亿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领导,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新优化。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加快科技创新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团到周边发达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到部门、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与科技部门组成课题小组,对加快我市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形成了《关于赴苏南和嘉兴学习科技创新工作的考察报告》、《关于加快我市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和《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送审稿),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市科技部门主动加压,完成了《关于改进和完善科技计划与管理的研究》等9个专题调研报告,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二是深入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在认真组织实施对20*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市政府与县区和有关部门签定了20*年度目标责任书,并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同时,认真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申报工作,并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创建考核,推动了我市的科技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会同市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有关财务税收政策的实施意见》、《*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文件,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同时,起草了《*市关于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办法》等若干个配套性政策文稿,待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逐步出台。德清县在不断加强科技担保公司建设的同时,成立了德清县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首笔800万元投资已注入浙江拓普药业有限公司,支持企业上市。四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年,我市坚持把科技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市财政预算安排市本级科技投入9595万元,占财政预算总支出29亿元的3.31%,比上年增长33.*%;市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预算安排4751万元。五是组织了科技进步奖的评选推荐工作。共推荐了50个项目为省科技进步奖候选项目。组织了市级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有133个项目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局长办公会议审核和市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审定,共有41个项目获得20*年市科技进步奖励。六是加强了科技宣传工作。20*年,《*日报》和《浙江科技报》头版刊登稿件60篇,*电视台播出科技类新闻66条,其中“我市产学研合作的三部曲”获得了第四届浙江省科技好新闻三等奖,为我市加快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突出重点,在组织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上有新突破。20*年,坚持把科技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强指导和主动设计,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各级科技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设计了深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维生素系列产品绿色合成技术集成与示范”等2项国家科技发展支撑计划项目,组织申报了一大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并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年,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953项,立项503项,其中列入国家级、省级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71项。二是积极主动,认真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年,共组织申报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16项,立项245项;组织实施项目372个,其中新实施245项,结转127项。根据我市生态市建设的需要,主动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域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与工程示范”市级重大科技专项。三是注重绩效,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做好创业种子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经市财政局指定的中介机构的绩效评价,创业种子资金项目评价得分为93分、等级为优秀。认真开展了20*年度市级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和绩效分析工作,形成了总结分析报告,情况较好。四是积极争取,与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创新基金项目联审制度。经过努力,20*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联审试点城市,与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创新基金项目联审制度,为*更多地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3.强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65亿元,同比增长2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4%,比去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一是积极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创历年新高。经过培育,20*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市累计3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全市累计16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7个,全市累计366个。二是打造优势,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组织申报了南浔特种电磁线、德清生物与医药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长兴电动车用绿色电池申报并成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了我市高新技术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和发展。20*年,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电磁线、生物与医药等3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完成销售收入169亿元,增长44.1%;实现利润总额19.85亿元,增长86.2%;上缴税费9.82亿元,增长87.6%。三是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作用,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20*年,*、长兴、德清三个孵化器新增入园高新技术企业31家,在孵企业共实现产值3.23亿元,实现净利润3965万元,上交税收2178.3万元;毕业企业29家,累计总毕业企业达到72家。20*年孵化器内企业获得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在孵及毕业企业中,被认定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4.加强示范,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了新进展。坚持以科技示范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领域的科技工作。一是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科技示范县、镇、村工作。通过积极申报和努力,德清县、雷甸镇和钟管镇、杨墩村和钟管村分别列入了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镇和村试点,其中钟管镇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级科技示范镇试点。启动了5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村建设,并组织实施了科技专项13项。二是全面启动安吉县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试点县建设。建立了兰花资源管繁育基地和300亩观赏竹种基地,启动了马家弄等2个新农村样板社区建设,初步建成垃圾收运网络和污水处理系统。三是认真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同组织部对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了先进;完成了第二批60名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培训工作,并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的26个科技项目,为科技特派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四是努力推进重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了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并逐步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已承担了4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重大攻关项目。浙江南太湖农业高科技园区投入运行,形成了以园区创业中心(孵化器)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正式启动了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加快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为我市的蚕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五是着力抓好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配合省科技厅启动实施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圆满完成了国务院新闻办和科技部组织的新闻单位来湖考察采访依靠科技推进节能降耗减排的组织工作,宣传了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效。组织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方案。启动省级试点工程“浙江地壳形变观测网络工程*GPS连续基准站”以及“浙江省地下流体网络工程*市杨家埠观测站”项目建设。杨家埠观测站ZK103安装完成了监测仪器,现已进入试运行。
5.建好平台,政产学研合作呈现新格局。以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载体,集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是加快了科技创新创业重点平台建设,为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好舞台。20*年6月,*科技创业园二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7486万元,占总投资的93.77%,目前正在开展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环境配套等工作。二是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在继续加快中科院*中心和上海生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浙江太极信息技术研究院、织里童装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市农科院农业科技中心的同时,今年还与浙大、杭电、南林大、宁波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先后签约建立了浙江大学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医学院*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产业化科技创新中心、南浔木业科技创新中心、南浔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创新服务推进中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长兴粉体及新材料工程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增强了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举办了20*中国·*科技经贸洽谈会暨第三届南太湖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成果推介对接洽谈会,共达成签约合作科技项目87项,合作金额14234万元,达成合作意向92项,涉及金额6500万元。组织我市企业参加了“高交会”、“浙洽会”、“常洽会”、湖沪科技合作咨询会、浙江与首都高科技合作交流大会、上海工博会、浙江-美国加州知识产权对接论坛会议等一系列产学研合作洽谈活动。20*年,共组织700多家企业参加了10次较大规模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共签约233项,科技总投入2.87亿元。四是用好网上技术市场信息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20*年,*网上技术市场共新录入参展企业358家,网上企业数累计达3376家,技术需求及难题招标618项,签约项目350项,技术交易合同金额29*1万元。*农村科技信息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信箱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发展单位会员1104个、个人会员6912个,分别超省下达计划目标任务的84%和14%。
6.鼓励创新,知识产权工作实现新跨越。以提高全社会专利意识为重点,采取创造和保护并举,创新专利工作方法,努力使全市专利工作上一个新台阶。2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121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增长58.3%(其中发明专利增长53%);专利授权量为1771件(其中发明专利48件),增长27.5%(其中发明专利增长182.4%)。一是加强宣传培训。认真组织开展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了一场大型广场宣传活动;组织了一批企业参加全省举办的“浙江省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报道了一批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企业和典型案例。宣传周期间,通过*日报等新闻媒体共发表文章20余篇,对我市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方面成功的企业和案例进行深度报道。举办了20次知识产权法律与管理培训班,有8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二是加强行政执法。正式启动了县区专利行政执法委托试点工作,确定了德清县、长兴县作为首批专利行政执法试点单位,签定了委托执法协议书,拓展了县区专利行政执法空间。积极组织县区专利工作人员参加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行政执法上岗培训,充实了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开展了专利行政执法,对长兴锅糍片加工机进行了处理,并受理了南浔木门加工专利侵权纠纷2起。三是推动企业专利工作。加强专利示范企业的培育。新增省级专利示范企业7家,首次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推动了企业专利制度的建立。积极推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新增省和市级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项目14项,推进了企业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落实了专利资助政策。
7.严格要求,部门自身建设有新加强。2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部门实际,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以“强素质、增合力、树新形象”和“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新创业”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一是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20*年组织市科技局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教育、辅导讲座、科技论坛报告会等19次(场)。通过学习讨论,沟通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加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抓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化。20*年,我们建立了月度工作例会和各处室、局属单位负责人每周工作情况书面汇报制度等一系列会议制度,重新修改和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三是抓作风转变,改善部门形象。在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听取意见、交流思想、认真整改,提高了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意见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强教育引导,领导示范,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作风更加深入,工作更加扎实,推动了当前工作。
三、主要体会
领导重视是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保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设计重大科技项目是提高项目质量和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重要前提,加强科技部门的自身建设是加快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回顾20*年的科技工作,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对照市委市政府和领导的要求,对照基层和企业的期望,特别是对照周边城市和加快我市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环境还不够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的载体数量少、规模小,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还不够健全,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十分缺乏,科技干部队伍素质还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