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2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年是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一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15.1亿元,第二产业110.4亿元,第三产业5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11.3%和15.8%。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9.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7%和70.43%。
这一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的同时,农产品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全年农业企业实现加工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71%。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出货值达到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0家。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达到19.7万亩。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新增工商企业投资农业40家,总投资额3.5亿元。农业科技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园、种子种苗工程、民办科研机构、农产品标准化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6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技改投入增势较强,新增财务投入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7%。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95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2%。企业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管理意识有所增强,全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获专利授权、创省及宁波市级名牌的企业产品数量位居省、宁波市前列。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外经贸继续大幅增长。全市外贸自营出口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2%,分别高出宁波市、全国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外贸供货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分别达到874家和273家。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35个。出口商品结构趋向合理,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由上年的25:75调整为13:87。外资、外经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004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9%和48.3%,新办境外企业10家。第三产业继续拓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1.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83.87亿元和164.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10.1%。社区服务业、旅游业、新型商业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旅游人数0和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5%。金融稳健发展,存款、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42.39亿元和21.8亿元。
这一年,城镇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发展格局更趋合理。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确定。中心城区功能加强,中心镇村建设起步良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66亿元,项目数、投入额为历史之最。全面完成阳光大道一期、芦庵公路和樟新公路拓宽改造等续建工程,峙山文化广场A区、体育中心一期建设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投入使用,广电中心、市行政中心、“两道”街景综合改造、2万吨/日污水深处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如期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环境整治年”活动扎实推进,“四个全面”进展顺利,河道、道路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垃圾袋(桶)装化村(居)覆盖率达到98.9%;“四大会战”已局部启动,共拆除不良建筑11.76万平方米。旧城改造进展加快,完成拆迁面积25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94.42万平方米。新增城镇绿化面积61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绿面积达到6.58平方米。
这一年,科教文卫事业进一步协调发展。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全年高新技术产值达75亿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实施高新技术项目78项,科技计划项目195项,引进科技项目32项,获宁波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带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竣工,行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宁波市级教育强镇覆盖面达到100%。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教育网工程进展顺利,*中学等7所学校进入全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高中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新的发展,1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率达到83.4%。“名师名校长”工程继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积极兴办外来民工子女学校,多途径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需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大市建设氛围初步形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力度,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跨入省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县(市)行列。恢复了越窑青瓷生产,虞氏旧宅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成功承办了宁波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和首届中国电视艺术家“双十佳”颁奖晚会。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正常性管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任务顺利完成。
这一年,人民生活安居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98元和11262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7.4%,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市政府在去年人代会上承诺实施的当年度11项实事工程已基本完工。社保扩面工作力度加大,参保职工总数达到14.19万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失业职工再就业3949名。继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强化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去年确定的“安全小区”、治安安全村(单位)创建任务完成,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外来人口管理网络,妥善处置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转制工作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对投资项目实行了三站式“联合会审、并联办理”办法。民族、宗教、对台、侨务、老龄、残联、三防、气象及人民武装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去年,我们始终按照市委确定的“着眼长远抓基础,围绕发展抓环境,激活机制抓改革,强化保证抓党建”工作重点,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然,在发展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看到,在我们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在我们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制约。一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城市化相对滞后,规划的前瞻性和稳定性不够,城市形象和建设档次亟需提高;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四是社会治安及稳定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市民道德水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不相适应;五是政府机关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有些部门和干部的思想不够解放,为基层服务的意识不强,少数干部还存在着作风浮夸、为政不廉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全面实现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期目标,把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在这一年里,我们又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所必然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纵观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美、日、欧经济出现衰退,“9.11”事件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其影响将在今年进一步显现,国际经济形势将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复杂。我市经济的外向依存度较高,受世界经济形势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特别是外贸出口将受到直接冲击,由此将给部分企业带来经营困难,就业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稳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着眼国内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内需仍然不足,国家调整所得税征收体制,对我市财政收支平衡增加了难度,对企业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们生活带来深刻影响,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面临更为现实的考验,我们将直接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国际市场的影响,企业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特别是世贸规则对我们的体制机制、运作方式、人才素质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任务非常艰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挑战中蕴藏着机遇,看到应对挑战的有利条件。当前的世界形势凸现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我们引进国际资本、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加入世贸组织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启动内需的力度。值得提出的是,*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而且经济体制和企业机制充满活力,人民群众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尤其是国家已正式批准立项建设杭州湾大桥,又给全市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对区域经济社会带来深入的战略意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对挑战的良好基础与相对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沉着应对,趋利避害,知难而进,奋发有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增创新的优势,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农业稳健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打造质量信用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保持相对领先的发展态势,推进我市朝着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大步迈进。
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第二产业增长10.5%,第三产业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以上。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今年政府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乘势而上,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实力
我市农业经济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向着“加工型、科技型、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必须继续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强化农业要素集聚,着力构筑现代农业经济新框架,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跨越,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继续培植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建设10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实施梨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产品和农业主导产品推进计划,优化调整梨业面积5000亩,新增大棚设施面积4000亩,申报绿色认证面积5000亩,建立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创汇蔬菜、特色水果、海水养殖、花卉苗木、食草动物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明晰、区域布局、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型农业。按照“扶强扶优”原则,重点支持6家大型农业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扩大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扶持10家发展潜力大、科技水平高、产品外向度高的“苗子型”企业;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力争新增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30家,总投资额1亿元;继续鼓励农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发展“订单农业”20万亩次。优化农业企业发展环境,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用地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加快国际认证,取得国际通行证,开拓国际市场。
着力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深化农技推广机制改革,按照“扶国有、推民营”的原则,鼓励农技人员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支持创办民营农业科技公司,大力培育公司化的推广模式,逐步建立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机制灵活、精干高效、贴近农村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新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3万亩,切实抓好土地规模经营示范点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培育新一代农业产业工人。探索建立扶农担保基金,形成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种养大户“三位一体”的封闭运行体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业经纪人、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家。
加强农业公共基础产业建设。完善和实施全市骨干河网水系规划,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西部排涝二期(三塘横江拓宽疏浚)工程,做好童家岙引水和境外引水工程的前期准备。继续扎实抓好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开发和保护,继续实施四灶浦西侧6.8万亩的围垦工程,力争启动淡水泓3万亩围涂工程,开工建设11个土地整理项目和4个造地项目,建成标准农田6万亩。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抓好农业科技项目的引进、推广、储备,建立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双禁”工作,加强动物疫病的防制。重视农民基础教育,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优势,建立市场、企业、农民三者紧密联系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不失时机,全方位拓展开放型经济
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杭州湾大桥建设的战略时机,着眼于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着眼于区域流量经济的培育,着眼于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着眼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建设,必须把全方位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大战略,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更大力度地利用外资。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利用外资的紧迫性、使命感,在全市上下营造齐心协力抓外资的良好氛围。切实改进和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利用外资责任制。大力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充实市招商中心力量,调整职能,优化人员,使之成为全市国际商务合作交流的窗口;市开发区及利用外资重点中心镇设立相应的招商机构或队伍;市级旅游、经发、贸易、农业等相关经济部门指定具体专(兼)职招商人员。发挥利用我市外贸、外经相对发达的优势,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逐步在境内外设立多元化的招商商务联络机构,形成全方位的招商工作网络。加快利用外资载体建设,“一区二镇”(开发区、周巷镇、观海卫镇)要尽快完善区域软硬投资环境,真正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主战场。进一步拓宽引资领域,在继续抓好二产引资的同时,对一、三产进行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扩大农业利用外资,发展创汇农业和“一优二高农业”,加快商业、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医疗等行业的开放引资。要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在土地价格、配套投入、服务收费、考核奖励等方面采取更加开明灵活的措施,提高我市招商引资的政策竞争力。要注重招商方式的创新,利用浙洽会、杨梅节、大桥开工等时机,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有亮点、有特色的重大招商活动,拓宽招商路子;分析世界投资格局及我市产业链配套现状,明确引资重点区域和行业,积极开展对台、日、韩、美、欧等地的针对性、行业性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全市年度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争取达到1亿美元和8000万美元。要真正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实施“外商服务实事工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制度,加强服务考核,提高服务水平。
确保外贸持续高幅增长。全年力争完成外贸出货值145亿元,自营出口8.6亿美元。稳定政府鼓励出口各项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骨干专业外贸公司为广大中小加工企业出口,大力推进各种形式的工贸联合,支持有外贸经营能力的生产企业拓宽外贸业务。继续加快外贸出口主体的培育,鼓励自营生产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并在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坚持市场多元化方针,巩固亚洲、欧美市场,不断拓展非洲、拉美、俄罗斯和阿富汗等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和展销会,继续办好第3届中国*家电展,帮助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开展企业和产品的认证工作,提高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能力。应对入世后的新情况,加强WTO知识的培训推广工作,研究探索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进出口扶持新办法。高度重视进口贸易,引导企业努力扩大先进设备和适用技术项目引进规模,促进加工企业技术结构调整和升级。
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设立办事机构,兴办加工贸易企业。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拓展服务贸易,扩大劳务输出,争取在对外工程承包上有新的突破,并积极利用外经来促进外资引进。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地区合作,促进产业整合、转移和重组,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三)顺时应变,加快实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市工业经济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入世后更加剧烈的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竞争,必须加快观念转变、机制创新、结构调整,改变“低、小、散”的结构状况,逐步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
继续积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全年力争完成技改财务投入总额35亿元,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0个。鼓励企业抓住国际技术市场活跃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和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五金机械、家电、纺织、塑料制作等传统特色产业,充分挖掘我市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开发、储备一批对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和带头作用的重点高新技术改造项目,采取招商引资、外商嫁接、政府引导等途径,加大培育实施力度,努力增强工业经济的后劲和竞争力。探索技术改造的服务体系,以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等为基础,建立一批市场咨询、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帮助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改善企业技改融资环境,加大金融对企业技改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我市技改融资比例。
大力引导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引导个私业主、自然人、股份合作企业向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转型,逐步完善我市工业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实行控股、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实行合作发展、规模经营。继续实施实力工程,在资金筹措、技改贴息、土地批租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大力扶植重点骨干企业、苗子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强化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培训,引导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逐步优化我市企业家队伍。
高水准推动工业布局园区化。按照“统一规划、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提高”的要求,限制粗放扩张,扶持集约开发,形成区域特色,高水准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我市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管理结构的不断优化。进一步规范园区的规划及审批管理办法,明确开发主体,完善开发模式,防止和杜绝工业园区发展中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探索设立市镇两级园区发展基金,用于重点园区的基础设施等配套投入。要注重吸引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强的骨干企业进区,发挥其在产业集聚中的龙头效应。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向纺织、轴承、打火机、电器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若干个有产品及行业比较优势的特色工业园区。切实改善服务,完善园区的投资服务环境,加快完善特色园区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监测、技术辅导、信息网络设施建设配套。支持和引导镇村两级建造部分标准厂房,吸纳面广量大的农村小工业相对集中发展。
以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继续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提高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要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应用数控等技术,引导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网,建立供应链信息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积极做好宁波市电子商务试点县(市)试点工作。
努力打造质量信用经济。按照“坚决而治,有效而帮,治帮结合”的原则,出实招,出硬招,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广泛深入开展打击偷税逃税行为,实现公平税负。规范企业生产和市场交易秩序,消除无序竞争。实行质量信用部门、镇(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块分线层层抓落实。积极探索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营造区域性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企业外部环境,绝不让少数企业不讲信用和质量的行为损害*的声誉!以“质量振兴年”活动为抓手,加大打假治劣整治力度,既要巩固减压阀、取暖器专项整治的成果,保持高压态势,严防反弹,又要持之以恒地开展轴承、电池、饮水桶、絮用纤维服装的规范提高工作,还要组织开展食品、家电、低压电器、五金仪表产品质量的专项整治。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经济发展等部门要转变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推行产品质量ABC分类管理办法,组建洗衣机、轴承、取暖器、食品、多用插座等10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强行业协会的自治管理,依法加强内部质量管理。积极制订和大力推广产品技术标准认证制,为企业做好创品牌、树商标以及质量体系认证服务。
(四)提升拓展,积极培育三产发展新的增长点
适应城市化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需要,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尤其是旅游、现代物流和各类中介组织的发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争取达到32.5%。
修订完善三产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商贸布局及专业特色街发展规划、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区域性现代物流业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使三产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和消费需求升级相协调,提高我市三产发展的总体水平。
提升传统特色行业。结合旧城改造,以老城区、329国道城区段、新城大道商贸区为重点,逐步发展商业特色街,提高商贸业的档次,扩大商贸业规模。通过组织中华古旧家具学术研究会等方式,加强商旅结合,扩大我市古旧家具业的知名度和交易规模,并探索筹划“中华古旧家具城”。发挥市工业品批发市场等传统专业市场优势,实行“管办分离”,规范运作,创新机制,积极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市场竞争和集聚辐射功能。
拓展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造制造业的物流管理,改造传统商贸和运输服务企业,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规划和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着力培育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适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会计、咨询和法律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社会中介行业领域的竞争机制,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走上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轨道。试行农村信用社改组、改造,探索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基金,促进金融业在加强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服务与支持中实现共同发展。
加快拓展旅游业。注重发掘自然和人文资源与构划现代旅游景观相结合,以规划为先导,保护和开发并举,积极开发观光、文化、度假、生态等旅游产品。以实施鸣鹤—上林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重点,加快沿山线(鸣鹤——妙山)修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虞洽卿故居保护性开发工作。鼓励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开发经营,加快优秀旅游景区建设。加大我市旅游业的策划推介力度,广泛利用会展、节庆等多种旅游促销手段,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尽快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
加大市场开拓和监管力度。加强工商、农商联手,争取筹划试办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家电博览会等大型促销活动,扩大*产品的对外影响。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体经销户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地方产品促销力度。重视培育粮食市场,积极在外建立储备粮生产基地,逐步增加粮食风险基金,确保我市粮食安全。根据打造质量信用*和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的要求,抓好以假冒伪劣商品经营、废旧物资回收和典当拍卖等特种行业为重点的市场秩序整治,以及大市场、大商场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整治,认真抓好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酱油食醋、放心早点和购物放心商店工程。着手组建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协会和经营者协会,加强同业监管,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培训。
(五)规划先导,加快营建现代化中等城市
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失时机地加快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步伐。
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深入研究杭州湾大桥建设对我市的战略影响,解放思想,超前筹划,积极抓好杭州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按照“突出内涵提高,适度外延扩张”的思路,结合区域条件变化、行政区划调整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的实际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深化中等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及框架体系。完善深化中心城区各种控制性、修建性详规,认真做好规划的分类、细化、量化。抓紧完成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区块及中央商务区的详细规划,并着手编制城区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部分镇行政区划调整,抓好“两翼”中心镇和其他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力争全市建制镇详规覆盖面达到60%。全面完成全市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与此同时,抓紧研究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的完善办法,充实规划管理力量,做到职能到位,制度到位,优化规划方案,突出规划导向,增强规划刚性,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确保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全面启动旧城改造。按照“统盘安排,分期实施,突出重点,确保品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0.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为重点的旧城改造。今年抓好东至糖坊路,南至环城南路,西至浒山江,北至解放街的一期工程启动,并确保城区天九街至工人路、南门大街拓宽改造的完成。同时,要确保完成三北大街西延工程一期21号地块、西延三期等拆迁改造工程,争取全年完成拆迁面积30万平方米。从实际出发,制订出台新的拆迁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民拆迁安置的新方式,加强和改进城市拆迁工作,促进城市改造顺利展开。
加快城市设施建设。着力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继续集中财力抓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中横线一期、新城大道北延和北外环线西延、东延工程,基本完成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延伸段、北外环线中段及220KV慈东输变电工程,继续抓好管道燃气、集污干管、公交场所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城市集排污管网规划编制和双溪口引水项目的前期工作。着力于城市功能完善,加快筹建一批公用设施,完成广电中心、峙山文化广场B区建设,实施市图书馆新建工程,启动建设市民广场;积极开展体育馆、博物馆、大剧院、公安指挥中心、乌山公园、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前期筹划工作。
切实改善城乡环境。按照创建生态示范市的要求,编制完成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加大建设投入,提高城乡绿化档次和品位,启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区绿化景观带,加快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城区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块生态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新增城区绿化面积47万平方米。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年”活动,基本完成“四个全面”,继续深化“四大会战”,深入开展以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环境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
加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管理和重心下移的原则,建立市、街道(镇)、居委(村)三级城市管理体系。强化市城管职能部门与街道的管理职能,划定管理范围,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城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保证城区综合执法管理职能到位。结合镇级机构改革,浒山、宗汉、坎墩三办事处要逐步转变职能,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区管理。增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水平。
积极扶持中心镇的建设。继续推进周巷、观海卫镇“两翼”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进一步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旧村改造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适度超前做好杭州湾大桥的配套服务。加强土地征用、陆上连接线选址等协调工作,按期完成芦庵线南岸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配套工程,积极主动做好大桥南岸施工服务工作,适度超前研究相关水利、交通等问题。
(六)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科教强市及文化大市建设
建设经济强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支撑作用。建立符合我市产业导向的技术源,采取内部培养、外部挖掘、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科技机构的多层面合作,建立一批稳固的企业支持技术源,为实现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条件。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尽快形成创新孵化功能,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速推进行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抓好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开发,提升传统产业,争取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的政策及服务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探索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制订规划,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加快城乡信息化推进步伐。继续实施“115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全年引进中高级人才不少于1000名,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0个以上。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法制和自我生存教育。多元化、多形式发展高中段教育,使高中段教育得到基本普及和协调发展,全年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比率达到85%以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抓好中心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和职高布局调整。在规范和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并积极盘活教育存量资产,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认真搞好社区教育试点工作。
继续推进文化大市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思想觉悟,依靠各种团体、社会组织的提倡和维护,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和培育先进文化,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活跃社区、校园、企业、乡村文化,精心筹办首届中国唱片“金碟奖”颁奖晚会和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高起点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尽快改变文化设施相对滞后的局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传播环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事业产业化发展,精心组织举办好市第十一届全民运动会。以广电中心启用为契机,加快广电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多功能开发,促进广电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条件,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县)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七)以民为本,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体现,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高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民造福。
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认真抓好低保扩面工作,切实解决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加强扶贫帮困工作,健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五保”人员供养、“三老”对象补助、贫困群众医疗费减免和灾害救助工作。启动“星光计划”,逐步改善农村敬老院住房条件和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办好残疾人和老年人事业。开展“手牵手爱心配对”为主题的助学、助孤、助残、助困系列活动,切实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稳定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进一步统一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优化村级集体资产结构,改进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抑制村级集体经济萎缩势态,多渠道、多方式促进和保障村级集体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切实解决失业职工的就业安置问题。继续实施再就业工程,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型企业,推行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方式,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制订再就业培训计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失业职工就业能力,力争全年失业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0%。高度重视农民收入增长趋缓问题,引导农业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改进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合理确定“一体两翼”的社区布局,加快社区组织建设,推进撤村建居、建社进程,按照“街道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继续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便利店的同时,加快发展托老托幼、家庭病房、咨询中介等其他便民服务业。全面推行规范化的社区物业管理,逐步在新建住宅小区推行“智能化”管理,力争有100%的封闭小区实行规范化物业管理。
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出租私房管理,推行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以实行社区“一区双警”和“一区一警”工作为重点,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深化“安全小区”和“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坚决遏止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实现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排摸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力争把各类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广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依法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继续兴办实事工程。继续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实事工程,今年要重点办好七件实事:l.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城区万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工程;3.启动管道燃气建设工程;4.城区天九街至工人路、南门大街拓宽新建工程;5.城区市民广场建设工程;6.329国道城区段绿化、亮化工程;7.徐家浦拓宽疏浚工程。
(八)深化改革,努力增创体制新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也是加快改革经济体制的过程,我们要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应对WTO挑战的根本性措施,以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为重点,在继续保持我市市场取向改革领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新一轮体制创新。
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认真研究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调整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根据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完成市、镇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减少管理层次,精干和优化干部结构,逐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对现有保留的审批、核准事项重新进行清理和分类,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和核准事项,进一步规范并公开审批事项和程序,完善并联审批等工作办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加强和改进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积极培育中介组织,理顺其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推行合伙制,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完成国有企业改制,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制的改革。对现有的国有独资企业和行政转体公司完善转制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理和监管,有效落实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改革经营性国有资产运作方式。与此同时进行全市国有资产有效重组,做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工作,加快构建国有资产营运主体。积极组建教育、城建、市场等若干大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形成规模,强化运作,实现保值增值。
推进事业单位体制创新。加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制进度,进一步落实政策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全面完成转制工作任务。深化社会各项事业改革,重点推进教育、医疗、广电等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拟订出台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引导部分公立医疗机构积极稳妥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试行高中段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加强对事业单位转制、脱钩后形成的中介组织职能的规范和管理。
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完善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扩大融资范围,增强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推行城市公用设施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运作,提高城市资产的运作效益。进一步完善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扩大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范围,增强政府对二级市场的调控监管,盘活土地存量。以政策激活民间投资,吸引鼓励私人及社会资本向城市供水、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工业园区开发及文体设施等领域投资。借鉴市场运作的方式,抓住杭州湾大桥兴建这一主题,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多方式、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城市推介工作,积极营造*城市品牌,努力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全年净增参保职工1万名,确保失业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订中心城镇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全面推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力争全年参保率达到100%。完善失业保险,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政策。大力发展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增强社会保障的综合功能,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保险需求。
三、政府工作改进
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也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政府机关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严格依法行政,是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也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标准。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行动指南,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工作,需要集聚和形成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建设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在加强学习。加强学习,首先要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政府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肃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自觉做到“三个解放出来”,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使思想、工作和作风更加切合时代,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合乎实际,树立起正确全面的政府工作指导思想。加强学习,还要以紧追知识、紧跟时代的积极姿态,强化政府公务员队伍的业务学习,重点加强依法行政、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商务)、外语等基本技能培训,抓好WTO基本知识的普及应用,尽快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努力学会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管理市场经济,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要采取进修、考察、讲学、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教育形式,逐步建立层次分明、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干部培训学习格局。加强学习,还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注重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充实和提升自己,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增强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执政能力。
(二)强化服务,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效能。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果既是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具体体现。强化服务,首先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WTO规则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大战略,制定大政策,调节大市场,抓好大项目”上,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直接管理,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形成服务型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服务也是管理,管理必须体现服务。强化服务,必须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投资者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公仆意识,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胸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强化服务,必须研究探索科学的方式、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法和制度,并健全对服务工作的评估和考核体系,全面营建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政府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三)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整体实效。抓好落实既是政府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关键措施。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拈轻怕重、推诿扯皮的不良思想,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以邻为壑、以我为主的本位主义现象,牢固确立大局观念,维护全局利益。狠抓落实,就要突出重点,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把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狠抓落实,就要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就要形成合力,加强沟通配合,多补台、不拆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合心、合力。狠抓落实,就要强化督查机制,明确责任,加强考核,敢抓敢管,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以良好的政府工作实效和业绩取信于全市人民。
(四)依法行政,努力增强政府工作的行为规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认真搞好行政复议工作,努力实现行政行为的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依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和落实有关决议、决定。加强与市政协的联系和沟通,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主动听取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要增加政务工作透明度,坚持“开门办公”,实行“事前听证、事中公示、事后公开”,最大限度地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提高政府政策措施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要严格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凡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服务职责,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服务职责等行为,将严肃追究行政过错责任。要进一步落实行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新一轮行风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严格规范政府部门廉洁从政行为。坚决反对和制止讲排场、比阔气、图享受、挥霍浪费等行为,勤俭办一切事业。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实施“四统一”的机关财务管理体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各位代表,当今的*大地,正焕发着向现代化大步迈进的勃勃生机。在新的征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地工作,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求实的精神促进发展,在任期届满之时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