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贯彻国家、省和市创新大会精神、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中
心工作,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较为圆满地
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有了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自主创新大会和全市农业科技大会,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
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局完成了《*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
要》的编制及《*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调研,并制定出台了《贯彻关于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的意见实施细则》、《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意见》、《*市专利技术产业化补助办法》等鼓
励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推进我市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年,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230余项,其中“973”前期专项1项、“863”地方引导5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火炬计划项目7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7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0项;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全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达到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14件),获
国家专利授权6*6件(其中发明专利达200件),分别比去年增长34.1%、51.9%。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我市顺利通过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考核验收,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国家火炬创新试验
城市。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销售、利税、出货分别达到1960亿元、1955亿元、230亿元、70亿美
元,同比增长28.1%、31.8%、23.8%和34.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4.6%。新增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1家,目前市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65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2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2家。鄞州区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自主培育出“千雪”白茶等农业新品种(系)7个,其中“慈抗”转基因杂交棉、“宁海土鸡”等3
个品种通过了国家与省级农业新品审定(认定)。新品种推广应用进程明显加快,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乌贼全人工繁育
和养殖”、“利用昆虫性息素防治蔬菜害虫”等50余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生物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等特色农业高新技
术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已有85个主要农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出
口菠菜等一批创汇农产品,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配合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在16个基地创建了技术核心区,推进了我市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五是科技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人才科技周”、“20*中国(*)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等重
大科技合作活动10余次,签约项目109个,签约金额4.3亿元。组织了13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外出展示交易,达成交易意向协议3.146亿
元,其中技术交易额达2.577亿元。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已有150所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与我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科技合作项目
342项,引进共建技术研发机构25家。科技合作网络逐步完善,市县联动科技合作机制基本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有重大进展,初步形成
以高校、研究院所为骨干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一批企业走向国外建立技术研发机构。
(二)所做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局围绕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宣传培训,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为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动我市科技事业繁荣发展,我局着力加强了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自年初开始,我局组成由局主要领导带队、业务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巡回宣讲团,分赴县(市)、区和部
分高校,就当前国家和省、市鼓励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科技计划体系与项目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
权战略等方面进行宣讲培训,并发送《科技统计工作手册》等宣传资料,共有120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的2500余名科技管理干部参加
了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基层科技管理干部、一线科技人员加深了对目前施行的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工作的了解,为企业、科研机
构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提供了帮助,受到了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的普遍欢迎,同时也激发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
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利用媒体加强科技宣传。在重点办好*科技信息网、《*科技》的同时,我局加强与科技日报、*日报、*电视台
、*电台、中国*网等宣传媒体的联系,以新闻报道、政策解读、专题专访和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技宣传。通过各种媒
体的科技宣传,使广大市民加深了对我市科技政策和科技事业发展的了解,进一步营造了科技创新氛围。
三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防震减灾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知识。特别
是科技活动周期间,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我局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大型活动26次,各县(市)、区组织科技活动100余项
。通过组织科普报告、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发放影像书刊资料、社区科普画廊展板、巡回科普展等多种形式,普及科技知识,
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和广大市民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2、结合我市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和编制科技发展规划
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由局领导带队,先后开展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调研、高新技术企业重
点研发项目绩效评价调查、*市2001-20*年民营企业科技发展调研、*市内企业赴国外建技术开发机构的专项调查、民营企业专
利运用情况调查等系列调研活动,并与市政协一起开展了*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我市科技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为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同时,按照全市自主创新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要求,我局集成各方资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
针,组织编制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从战略高度谋划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目前,《*市中长
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十一五”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科技发展三个专项规划也已定稿。
3、强化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省自主创新大会和省农业科技大会精神,20*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自主创新大会和全市农业科
技大会,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贯彻关于进一步增强科技自
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实施细则》、《*市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研发项目经费补助暂行办法》、《*市科技创
业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意见》、《*市专利产业化补助办法》等
政策性文件。
为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和管理,在对原有管理规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我局制定或修订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暂
行办法》、《*市星火示范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市专利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办法》、《*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
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知识产权导向,以指导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实现良性发展。
4、培育创新载体,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按照省、市自主创新大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局以创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各类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创新
型城市建设。
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经积极争取,我市与深圳、东莞、无锡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六城市
(区),首批列入国家科技部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按照“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局制订了创建工作实
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总体思路、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并积极组织创建方案的实施。
二是积极推进研发园区建设。为尽早发挥研发园区作用,我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引导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大企业工程(技术)中
心、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向研发园区聚集。目前已有吉利汽车研发中心等34个项目(中心)签约研发园区,另有一批有
意向入驻项目正在洽谈中。
三是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为加快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我局着力加强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面,积极实施国家孵化器体系建设工程,促进科技企
业孵化器的发展,经综合评估,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保税区科技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企业工程
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方面,经综合评估,新培育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6家,其中省级14家,国家级2家;新增市级重点实
验室8家,*大学“多媒体通信工程研究中心”被列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此外,积极扶持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目前,“
*市科技文献资料检索中心”已投入运行,“*市家用电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塑料模具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已初步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
四是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扶持和管理。为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我局加强对企业
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绩效评估工作。经综合评估,“*电力监测与诊断工程技术中心”等11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和“*市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良,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学新型功
能材料及制备科学实验室”也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对去年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和评估结果优良的工程技术
中心分别给予建设经费补助,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评估结果优良的市级重点实验室也按政策予以经费支持。
5、推进产业技术提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围绕“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重要任务,我局积极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以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我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高新技术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与企业联
合,推出了一批重大攻关项目,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经专家评标,有4个项目中标立项,带动企业科技投入1*0万元。同时,按照突出
“产业关联性、技术先进性、自主创新性”的立项原则,组织实施市级科研攻关116项,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66项,高新技术企业重
点研发项目27项,新产品试制1200余项。此外,积极组织推荐优秀项目申报国家科技计划,经积极争取,20*年我市新列入国家各类
科技项目230余项,其中“973”前期专项1项、“863”地方引导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火炬计划项目72项、科技型中小企
业创新基金项目27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7项。
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局以组织创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为抓手,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的指导,培育高新
技术企业。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1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60家。目前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65家,其中国家级82
家、省级342家。同时,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跟踪管理,把好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关。通过对88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格复审,对其
中不合格的10家企业予以摘牌,对6家企业提出黄牌警告。并按照“重点突破、优先支持”的原则,对创新活动开展得好、科技投入力
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研发项目费资助。此外,组织实施“春苗计划”、“创业之星计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和科
技创业项目予以择优支持,并通过给予投资企业投资额贴息补助,以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科技创业项目。通过引导和扶持,一批市场竞
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逐步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以培育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抓手,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引导
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
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新培育市级专利试点(示范)企业37家,省专利示范企业13家,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2家,国家级
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同时,加大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培育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年我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万件
,达到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14件),获国家专利授权6*6件(其中发明专利达200件),分别比去年增长34.1%、51.9%,
专利授权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位居第三,居全省第一。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47件专利获得美国、欧盟、日
本等国家授权。
6、加强科技合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发展
为有效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我局着重抓好重大合作活动组织、技术需求征集和横向合作交流等
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重大科技合作活动。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我局先后组织承办了“中国*人才科技周”、“20*中国(*
)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等10余次重大合作交流活动。特别是作为“中国*人才科技周”主题活动之一的“*高新技术成果
交易洽谈会”,邀请了中科院、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和4家风险投资公司,携900余项高新
技术成果和近5亿元风险投资资金参会;有840多位企业代表与参会专家进行了项目洽谈,达成合作意向84项,技术交易额达6400多万
元;有35个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合同金额超过2亿元;4家风险投资公司与近20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了洽谈,对6个项目表示了进一
步综合评估的兴趣。
二是加强国内横向科技合作。在继续开展以“两院两校”为重点的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同时,针对我市区域块状经济特点和产业发
展规划对科技合作的要求,拓展与西安、成都、武汉、长沙等科技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城市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组织参与了“第十
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20*沈阳•*周”、“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军转民技术博览会”等重大科技合作活
动,重点开展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形成了重点突出、面广深入的科技合作格局。
三是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通过中科院*材料所、*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项目合作,有美、俄、
德、日、澳等12个国家29所大学、科研机构与我市建立了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关系。*大学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合作的“贵金属和
半导体纳米颗粒与铒共掺的溶胶-凝胶薄膜和平面光波项目”等3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被科技部批准立项。中科院材料所与日本GMC
Hillstone株式会社合作建立了直线电机国际联合实验室,兵科院*分院与保加利亚科学院金属所达成了在甬建立“中保金属材料
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市农科院与日本大和农园株式会社和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瑞士分中心在花卉、育种及农作物
病虫害综合治理方面进行有效合作。我市海天集团、拓普集团等7家民营企业先后走出国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研发机构,提升产品
研究开发能力。中欧智能公交系统和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项目经过中欧双方3年的合作和相关单位的积极推进,目前已在我市公交网络
上安装了智能公交示范系统,并在330路等17辆运营公交车上试点应用。在莫桑比克科技部长来我市访问期间,双方就如何加强科技合
作、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7、加快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
一是突出重点,组织开展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攻关与科学研究。针对我市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涉及面广、技术力量分
散的实际,我局加强了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推出了“优质抗病甜瓜及瓜类砧木新品种选育研究”等14个重大攻关项目,其中进行公
开招标5项,择优委托4项,组织联合攻关5项。组织实施了涉及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新品种选育、农业疾病防治、医药卫生等
领域的科技项目77项,以提高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的组织实施力度。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的组织实施力度。20*年共立项实施市级星火计划项目
36项,有30个星火计划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立项评审,争取到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170万元。为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还制定出台了《*市星火示范基地的认定办法》,并对“宁海土鸡标准化生态养殖星火示范基地”等16家星火示范基地建设进行
支持。
三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针对我市农业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我局以近年来取得的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性较强的一批重大科
技成果或先进适用技术为切入点,加大推广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的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工作力度,整理制作了“甬优
系列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宁海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等一批基层需要的多媒体教材,供广大农民和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同时
,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重点开展农业科技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缓解农村缺技术、缺
人才、缺信息的矛盾,促进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和转化,推进乡镇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是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本着“抓住一般、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抓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体系建设的同时,将工作重
点放在地震应急体系建设上。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及组织专家论证,我局起草的《*市地震应急预案》已由市政府印发,并编印
了《地震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拟定了《*市地震应急指挥演练总体方案》,从实战的角度制定了从预案启动到结束的整个应急处
置的流程。同时,加大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地震台网新建和改造工作,*市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二
期工程)基本完成了地震勘探、地脉动测试等野外调研工作,完成了北仑中学井下摆测震台建设、余姚梁弄测震台改建等台网建设任
务。
8、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年来,我局积极开展专利纠纷的行政调处工作,共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14件,审结19件,有效遏制了各类恶意侵犯专利权的违
法行为。同时,针对我市专利执法力量薄弱、专利纠纷案件多的现状,我局加强了专利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建立了专利行政执法委托
制度,在慈溪、余姚等专利纠纷多发、行政执法条件成熟的县(市)、区进行委托执法,以及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从而形成了市、
县两级协同配合、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相协调的专利保护体系。此外,积极参与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市工商、外经贸等
部门组成知识产权投诉办公室,对“第八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20*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创新设计展览会”等大型
展会期间的有关专利侵权投诉进行处理。
9、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能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
年来,我局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以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增强为基层、为科技人员的服务意
识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
一是努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认真组织党组中心组和全体机关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
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文选》,学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树
立科学发展观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论述。通过领导授课、专家辅导、座谈讨论、撰写体会文章等形
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文明机关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为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增强机关
服务意识,我局组织开展了“四少”、“五感”、“六个一”活动。此外,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意见、社会监督员征求意
见和深入基层、企业、农村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努力查找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通过一系列工作,我局的
文明机关创建和效能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成效。
三是廉洁自律、干净干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局党组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
定期研究和分析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建立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目标责任制度,警示谈话制度、任职前谈话制度和廉政短信寄语制度
,做到警钟长鸣,保障了科技局机关党风廉政有关规定和廉政准则的较好遵守。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我市科技基础起点低,科技发展仍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创新发展模式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反映在
以下几方面:
一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依然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20*年我市全
社会R&D经费强度仅以0.69%排在第10位。据浙江省统计局《20*年度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20*年我市科技经费投入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例、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6%、0.88%和0.97%,列
全省11个市的第五位、第四位和第十位,而杭州同期上述指标分别达到4.67%、2.29%、1.45%。
二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我市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所需的技术仍以引进、模仿为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技术,主导产品技术水平低,迫切需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产品档次,但由于自身人才缺乏、研发基础薄弱、产品集成度较低,企业的
技术水平滞后于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不少企业仍然连基本的技术开发队伍和相应的开发机构都未建立,难以开展研发活动
。“十五”期间,我市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占全部授权专利的比例仅为3.94%,远低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同时,我市科研基础比
较薄弱,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依托产业、服务企业开展科研的能力不强,将技术创新转
化为经济竞争优势的服务水平比较低。企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与区域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的矛盾突出。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紧缺。20*年我市人才总量达到48.5万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34%、3.5%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33568人,其中从事R&D活动人员12473人,仅为深圳的1/2左右。创新型人才紧缺,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
,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仅为545人、高职称人才为1263人,平均每个企业仅为2.28人和5.28人,特别是在我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
、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创新型人才紧缺的情况尤为突出,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