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加强农机事业管理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农机化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和农机化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部司、省和我市农机化工作任务和要求,立足农机、发展农业、服务农村、惠及农民,进一步深化了农机“三大工程”建设,农机的装备水平、作业水平、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作业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水稻机械化栽植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农机化工作目标,为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20*年主要农机化工作情况
(一)围绕*市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实施,推进了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20*年是农机管理条例实施的第一年,全市各地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结合实际,在健全规划、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和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谋求了农机化事业的新发展。
1.进一步完善了农机依法行政的各项配套制度。按照条例要求,市局制定了我市“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农机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化与农机化配套建设规划。为加强农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我市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我们对农机执法依据作了认真梳理,规范了行政许可项目,制订了农机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统一了行政处罚文书、行政执法程序等内容。我们还完善了农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农机重特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根据条例、道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意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上道路拖拉机安全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同时制订了《*市拖拉机登记业务流程》、《*市机动车驾驶人办理拖拉机驾驶证业务流程》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农机安全监管制度。
2.积极完善和落实农机化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围绕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我们积极研究制定新阶段农机化发展政策和办法,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20*年市级共争取到各类农机化专项资金1*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160万元,市级财政9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20%和17.7%,基本满足了各类农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示范基地、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安全村等发展农机化事业的需要。为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我们专门召开全市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对全市购置补贴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认真做好补贴机具的选型和目录的制订工作,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我市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较好地完成20*年度联合收割机更新补贴、先进农机推广补贴、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等各类专项资金的发放兑现工作。中央和市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惠及全市9个县(市)、区,共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802台(套)。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投资农机化的积极性。一年来全市新增各类农业机械6142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耕作拖拉机、插秧机等粮食机械603台(套),茶叶生产加工机械、水产养殖机械、蔬果筛选冷藏设备和设施农业配套机械等特色农机具2870台套,其他机械1669台(套),进一步优化了我市的农机装备结构,实现了通过政府补贴,引导农民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实施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化配套战略。
围绕市新一轮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和市政府关于产业基地内“粮食生产达80%、其他产业达30%以上”的农机配套要求,各地都把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化配套建设放在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引进、推广和研制与优势产业配套的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努力提高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率。
1.加强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各地在不断完善已建成的农机化示范基地基础上,继续做好市级以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认真筛选具有较大规模和发展潜力、具备产业特色的示范基地,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扶持,促使其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如*市对该市市级以上农机化示范基地购置新型农机具予以重点补助,52个示范基地新投入农机资金810万元,新增农机装备350余台套,极大地提高了基地的机械化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至20*年底,我市新认定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12家。目前全市共有52家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和7家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
2.实施了农机科技项目带动战略。为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我们继续有重点地抓好农机科研、推广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积极开展关键技术与机具设备的研制、试验与应用。正在实施的市级农机项目22个,其中农科教结合项目11个,科技攻关项目4个,畜粪机械无害化处理项目7个。其中鄞州的《蔺草长度筛选机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渔用投饵机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应用》、*的《蔬果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和市农机研究所的《起垄旋耕联合作业机研制》等4个农科教项目通过了市级验收,*培禾《小型多功能耕作机》有3个型号通过了农业部推广鉴定。农科教项目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实施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不仅促进了基地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而且加快了示范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
3.加快了新式农机具推广应用步伐。市县通过出台补贴政策、制订推广计划和组织现场演示等手段,大力引进推广与优势产业相配套的机械化新技术与新装备,狠抓适用农机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一年来,除主要粮食装备外,茶叶、果蔬、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生产加工机械和设施大棚、节水灌溉等农业设施和机械化新技术应用均有大幅度增长。在制约我市蔬果发展的育苗、移栽、分选、冷藏保鲜机械引进方面也有较大进展,如*市农机局引进的马铃薯收获机械,镇海区引进的涡针式苗木播种机,均为全市首创,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此外如宁海农机局引进的柑桔筛选机,*农机站引进的微型冷藏保鲜库,*市引进的田间毛豆剥壳机、筛选机的数量均为全市之首。新式农机装备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我市农机类型,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还对我市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各地发展温室、大棚的势头也十分强劲,除*外,宁海、奉化、镇海、*等地也都有较大的发展面积。
(三)围绕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狠抓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攻关工作。
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是“十一五”农机化的一项突破性工作。我们紧紧抓住农业部3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和1个水稻机插秧示范项目在我市实施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先进的插秧机械,探索适合本地作业的育秧模式,边发动、边研究、边示范、边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加强了宣传发动和指导。为提高各级对机插秧推广工作的认识,我市先后在鄞洲、*和奉化召开了全市机插秧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和插秧技术理论学习会,陈炳荣局长都亲自到会作动员。在*召开的全市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现场会上,陈炳水副市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充分借助外地成功经验,注重发挥市内外专家的作用。为使科技人员和机插秧用户掌握相关知识,全市共举办各类机插秧培训班24期,组织现场演示会28次,培训机插秧技术人员160余人、作业人员650余人,印发各种宣传资料2500余份,形成了机插秧工作的良好氛围。
2.加强了政策保障和领导。各地抓住政府增加对农机购机补贴的有利时机,把补贴重点向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倾斜,全市共投入机插推广资金285万元。并加强了对机插秧工作的领导,自上而下成立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计划,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鄞州、奉化、象山、*4个项目示范实施县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我们还狠抓推进计划的实施,做到实施前有计划有安排,实施中有指导有督促,结束阶段有检查有总结,保障了机插秧试点工作的有序进行。
3.狠抓了技术攻关和示范。为尽快实现技术突破,我们与农业部门联合成立了机插秧技术攻关小组。各地也加强了与当地农技部门的合作,各机插秧示范点普遍邀请农技部门参与机插培训、育秧和大田管理,促进了机插秧工作的顺利推进。全市先后在8个县(市)、区57个示范点进行了双季常规稻、单季稻和杂交稻机插栽植示范试点工作。新增各类插秧机23台,机插面积5*0亩。其中*市建立了19个育插秧示范点,组建了机插服务队,以种粮大户为基础,培育了一批机插秧示范户,机插面积近2000亩。各地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为下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四)以培育服务主体和加强服务为重点,提高农机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1.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我们在认真总结上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市农机合作组织经验交流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要求各地按照合作社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和五个有标准,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各地都结合实际做好发展工作,创办热情极为高涨。奉化市农机总站整合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的优势资源,先后发展了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引导合作社探索新的农机经营模式,如康亭合作社推出了农田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国发合作社返租农田经营现代庄园,大大推进了当地的土地集约化进程。目前全市已有农机合作社29家,其中9家通过了*市规范化建设验收,“*国泰”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民合作社和*市示范性农机合作社,“*林洪”被命名为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奉化国发”被评为*市粮食生产先进服务组织。这些规范组建的合作社凭借浓厚的装备和技术优势,以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和周围农户为依托,以为当地主导产业提供农机作业和产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重点,以组织跨区作业为抓手,不仅显著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收入,也保障了农业生产,加快了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2.精心组织协调农机跨区作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地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跨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年又有一大批享受购机补贴的机手充实了作业队伍,跨区作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装备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各地还在巩固“老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辟新的作业地,作业区域由原来的江苏、山东、安徽扩展到江西、四川、辽宁等地,使跨区作业呈现出作业范围、队伍和规模“三扩大”的可喜局面。去年还有5台高速插秧机实施了跨省作业,实现了跨区作业领域的新突破。象山农机局荣获了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鄞州区三利农机作业合作社,跨区承包舟山地区980亩的耕作合同,拓展了服务领域,增加了作业收入。据统计,20*年全市有56个跨区作业服务队、741台联合收割机和1500余人次机手实施跨区作业,作业面积达到42.88万亩,作业总收入达到3244.4万元,台均收入达到4.38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了突出成绩。
3.抓好重点农时季节机械化服务工作。为确保“三季”作业的顺利进行,各地都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认真做好物资供应、维修保养、机械调度等各项农机服务工作。不少地方开通了农机110值班电话,*局专门设立了跨区作业接待处,一些重点作业区域都加强了农机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管工作。*局还通过与气象局联系协调,为该市40余位农机专业大户免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针对柴油价格飙升且供应紧张的情况,市局与中石化*分公司经过沟通协调,分配供应春耕专用柴油指标3000吨,确保了春耕用油需要。秋收冬种期间,市县又及时将1000吨专项农用柴油指标和7000本《农机供油卡》发放到机手手中,确保了农机作业的正常进行。
(五)围绕“和谐*”、“平安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1.加强领导,努力构建和谐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20*年是全市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最多的一年。市县二级都认真制订和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市局一把手与市政府正职领导、省农业厅领导及各县市区农机部门一把手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县市区农机部门一把手与所属乡(镇)农机站、所属单位,各乡镇与农机安全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达100%。*、*等地农机部门与农机手签订了安全驾驶责任书5810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我们对于尚未建立农机安全村的村,由各乡镇农机站负责,建立农机协管员制度,努力达到全市村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全覆盖。针对7月份后拖拉机死亡事故和人数骤然上升的严峻形势,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对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批示,并多次会同职能处室深入基层,帮助事故高发地区分析原因,制订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各项措施,排查事故隐患。经过上下努力,扭转了事故高发的被动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市局被*市政府授予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2.加强管理,不断规范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去年在我市开始启用全国统一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新牌证,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在市局的指导下,各地都能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和业务规范要求,把好拖拉机注册登记、核发牌证、检验检测和驾驶员培训、考试等源头管理关。对涉及本市3年内驾龄的拖拉机驾驶人有责任死亡事故的,一律从受理、培训、考试、发证等各个环节进行责任倒查,有效地保证了拖拉机驾驶人的质量。全市涉及3年内驾龄有责任死亡事故由2005年的10起减少到20*年的0起。落实了“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检验责任制和行政审批责任制,使全市上道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工作按新业务规范要求走向了规范化,年检率分别达到91.4%和93.5%。在拖拉机年检中,各地还纠正私自改装、改变或提高技术参数各类拖拉机1436台。同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启用新牌证工作。到5月底,全市已全面应用全省统一的监理网上办证系统,县域之间实现上网互查驾驶人相关信息,核发牌证由过去的15-20天缩短到即时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通过一年来行之有效地工作,全市农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明显加强,有效地推进了拖拉机及驾驶人管理规范化建设。
3.加强协作,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根据我市农机条例、道交法的要求和省农业厅、公安厅关于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精神,我们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贯彻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汽车驾驶人准驾、互驾拖拉机的问题,全市有2505名机动车驾驶人办理了拖拉机驾驶证。*、宁海、*、镇海、奉化等地都与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了以加强拖拉机路面管理为重点的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工作。一年来共联合执法91次,出动检查人员1357人次,检查各类拖拉机5321台次,纠正人货混装、无牌无证、脱检和非法拼装拖拉机等各类违法拖拉机17*台次。整治外籍拖拉机400余台,对580台脱检、脱保拖拉机进行补检、补办保险手续,对符合我省管理规范的433台外籍拖拉机、723名外籍拖拉机驾驶人作了备案登记。*自公安驻农机警务室成立以来,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26%。宁海农机继续与交警实施联管制,与交警实施定人、定时、定点的“三定”严查方案,与上年相比,同期事故下降了60%。各地还投入400余万元,完成了1个农机安全镇、112个农机安全村的创建任务。到20*年底全市共拥有5个农机安全镇、316个农机安全村和6个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同时这些安全镇、村无1起农机死亡事故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五进”活动,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春运、重要农时季节和重要时段,联合公安、安监、技监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礼貌,安全行驶”新风。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市局及*、奉化、镇海、*等地都参加了本级安委会组织的集中安全咨询活动。一年来共悬挂宣传横幅264条,出黑板报102期,制作宣传图片329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357余份。此外,为确保安全驾驶,*农机总站坚持在每年的春运发送《致全区拖拉机驾驶员及家属的一封信》,镇海、鄞州二区分别通过“农讯通”和农经网信息平台向每个机手发送安全行车短信,做到警钟长鸣,收到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了共同关注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六)围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从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全市各农机化技术学校充分运用师资、设备设施和技术等优势,积极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农机培训学校的整体功能。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和农村实用技术人员8551人人次,超额完成了年度的培训任务。
农机新技术培训和农机安全生产培训成绩显著,培训领域进一步拓展,培训项目由去年的21个增加到30多个,内容扩展延伸到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安全村、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机、森林灭火机、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等各类新农机新技术培训;延伸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程机械、发电机、农村机电等农村实用机械技术的培训;延伸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电动自行车修理、社区保安、计算机等人员技术培训。一些学校一改往年单一的“请进来”模式,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到农业基地、村和社区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农机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全市农机培训部门遵循农机安全生产职责要求,抓好上道路行驶拖拉机驾驶技术培训、记分销分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安全培训工作,从源头上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
(七)强化了农机化基础工作,农机化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1.完善了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我们把落实和做好农机购机补贴、水稻机插技术推广、监理行风评议等重点工作列入年度农机“三大工程”考核内容,将考核对象向市局各处室和县市区班子主要负责人延伸,并对农机安全生产和购机补贴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对农机重点工作和“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2.组织开展了农机普查等基础管理活动。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市11个县(市)、区、129个乡镇(街道)、3170个行政村(居委会)、182万农户以及相当数量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实际拥有的农业机械和设备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全市农机家底,建立了各级农机计算机管理台帐,为科学决策和加强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我们还通过举办各类农机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班,建立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购机补贴电子档案,完善农机维修点、修理工基础档案,开通农民信箱等手段,进一步夯实了农机管理基础,提高了农机规范化管理水平。
3.加强了农机信息化建设。结合*市政府系统网站测评活动,我们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对*农机网进行了升级和完善,更好地发挥了该网站作为宣传和指导农机化工作重要阵地的作用。各地都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热点、难点,为谋划农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农机信息网、省农机化信息网、*市农经网和*市农机网等网站的信息量均比去年翻番。我们还积极利用各种媒体,扩大我市农机影响,《*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浙江农机》及各类新闻媒体对我市农机管理条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合作组织、水稻机械化插秧、农机监管和培训教育等重点工作的报导达数百篇。
4.切实加强了农机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夯实农机管理基础,组织开展了农机管理年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了一个层层重视管理、处处体现管理、人人参与管理,向管理要素质、要质量、要效益的良好氛围。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水平,开展了农机监理行风评议活动。还对农机监理行政审批、收费工作进行了检查,查处和纠正了一些违规行为。通过行风评议活动,健全了规章制度,改善了服务措施,改进了工作作风,全面实行了一站式办证、一条龙式服务,塑造了农机的良好形象。市局先后获得了全省、全国农机监理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为更好地发挥农机部门的作用,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绩效优、甘奉献”的干部队伍,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文明机关创建、民主评议机关、政务公开、机关效能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全面推进了机关自身建设。“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农机精神进一步得到凝聚。3月2日,市编委甬编〔20*〕5号文件同意*市农机总站增挂*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牌子,从而进一步完善优化了机构职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依法行政、对外交流和上下联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农机化与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要求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农机新产品短缺,特别是质优、价廉又适用的特色产业配套机具相对缺乏,造成了市场和农户“脱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二)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总体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经营方式单一、发展还很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要求。
(三)柴油价格持续上扬,带来农机作业成本增加,给农机手的收益带来直接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农机手利益。
(四)农机监理执法依据不足,农机安全监管权责不符,农机安全管理面临许多挑战。拖拉机超载超速、客货混装、无牌无证及外籍拖拉机套用牌证等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阻止,给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农机事故多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五)基层管理力量薄弱,长期困扰农机部门的队伍不稳和镇乡农机人员老化、综合素质偏低等因素依然存在。部分县级农机监理机构因体制影响,财政拨款不足,取消有关收费项目后,机构难以正常运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