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农机化效益发展总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农机化效益发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农机化效益发展总结

一、20*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特色产业配套机械引进推广、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为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装备结构改善、质量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水稻机插秧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水稻插秧机347台,总数达到527台,是上年的2.92倍。机插面积达到16.5万亩,是上年的3.75倍,圆满完成了市政府提出的“确保12万亩,力争15万亩”的机插任务。占全省推广面积的41%,位于全省第一。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09.81万千瓦,扣除年报新增统计内容,实际增长2.92%。新建大型水稻育秧工厂1家,各类高性能栽植、收获、耕作、烘干等粮食生产机械和茶叶、油菜、水产等特色产业配套农机具约1万台(套),大棚等设施约15万㎡。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改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共有93万台次农业机械参加了各类的农田作业,累计作业面积1118万亩次。同比增加4%。水稻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了99%、11%、99%,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9.2%,比上年增加2.45个百分点。油菜、茶叶、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农机服务效益持续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72个,新增31个,同比增加76%。创建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10家。农机销售、作业、维修市场兴旺,农机服务进一步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1.39亿元,同比增长15.43%。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3500余万元。农机服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亮点。

--农机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共发生本地拖拉机有责事故32起,死亡33人,占市政府控制指标的66%。发生辖区内拖拉机责任死亡事故37起,死亡40人;发生道路外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均控制在农业厅考核指标内。新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市)2个、示范镇(乡、街道)17个。农机安全治理和“平安农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认真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努力探索农机化各项扶持政策体系。20*年,我市农机化专项资金总量达到60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1.33倍。中央、市、县三级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50万元,其中中央购置补贴资金900万元,比上年增加2倍;共补贴购置插秧机347台、拖拉机620台、联合收割机133台、其它各类机械(设施)2558台(套),带动农民近8000万元的购机投入,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农机装备水平。在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探索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首次对粮食生产“五统一”、“四统一”机械化作业的服务组织和大户实施作业补贴,市县共投入农机作业补贴1017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部司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全力推进水稻机插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各地多管齐下加大对水稻机插秧的扶持力度,把推进机插技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农机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联合召开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机插水稻田间培育管理暨单季稻机插工作座谈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暨冬种生产现场会,多次举办机插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示范和培训工作。各地还牢牢抓住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这一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统一的育秧、机插服务,加快了机插技术推进速度。据统计全市共组织机插水稻现场演示会43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9期,培训人员3055名,发放技术宣传资料9300余份。由于政策扶持有力、培训指导有方,再加上技术成熟,服务有组织、有保障,机插水稻普遍达到了稳产高产,农民对机插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要求机插的热情越来越高。余姚、鄞州、奉化等地呈现出整村推进的可喜局面,慈溪、宁海、象山、江北等起步较迟的地区也都较好完成了目标任务。通过各种有效举措,机插技术推广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三)大力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推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机化水平一件带方向性的大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各地都把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提高农机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专门安排资金,对运作机制较好、具有一定服务规模的合作社建造机库、购置设备、拓展领域等进行重点扶持,对合作组织购置农机装备给予重点支持,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专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已有44家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植保、统一机割“五统一”作业服务,有的已从单一的机械化生产,向粮食烘干、加工领域拓展,形成了由谷到米、从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链。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各级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加强信息服务,指导服务组织和大户开展“土地托管”、“一条龙”或“菜单式”机械化生产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农用柴油供应难问题,争取春耕、双夏等农用柴油指标5500吨。组织746台次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农机跨区机耕、机收总面积达到58.77万亩,为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机手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上,各地根据当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化基地为依托,通过科技示范、项目带动等手段,做好各类新式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和培训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延伸。全市组织实施各类农机科研与推广项目32个。在项目带动下,蔬菜移栽机等新型农机登陆我市,作业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一批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农机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培训农机管理、操作技术人员12797人次,农机远程教育2550人次。为加快农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经省局批准同意成立*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已核发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操作工、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501本。

(五)深化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农机安全监管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的部署,我们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了“除隐患,查漏洞,全面规范拖拉机驾驶人档案专项整治行动”、“农机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开展对无证驾驶、超载超速载人、酒后驾驶、脱检脱保等违法行为执法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加强了对节假日和重要农时季节的安全检查,有效保障了农机安全。各地注重发挥公安农机警务机构作用,开展强有力的路面安全巡查执法行动,共组织联合执法587次,其中县局级以上领导带队296人次,检查各类拖拉机4216台次,纠正各类违法行为2676台次。对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安全隐患和非法经营情况进行排查和清理,取缔10个非法经营网点。继续大张旗鼓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镇、村、户活动,市县两级用于创建“平安农机”的投入达350多万元,累计完成全国示范县(市)1个,省级示范县(市)2个、示范镇(乡、街道)30个、示范村25个,市级示范村529个、示范户2000个创建任务。各地还全面实施了《浙江省拖拉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拖拉机技术状况明显提高。为提高农机安全执法队伍素质,先后对全市农机检验员、考试员、事故处理员、事故统计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规范了依法行政工作。

(六)抓好机关自身建设,农机化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拓展“创新形象、树新业绩”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狠抓了机关作风建设和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六型”机关创建活动。根据市委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市局党委一班人和各处室骨干多次下镇、村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会等形式,摸清基层对农机化的需求,研究农机化创业创新的办法举措。多次举办了农机“五下乡”、“六下乡”点题活动,把农民群众当前最需要的技术、信息、农机等送到基层。通过狠抓机关自身建设,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意识、工作效能有了较大改进。各地还有效开展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在各级新闻媒体不断掀起宣传高潮,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机化、支持农机化的良好氛围。去年5月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踊跃开展抗震救灾和各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为灾区重建作出了应有贡献。有的农机合作社和机手还自发组织起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参与抗震救灾,受到了灾区人民的赞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总的来看,我市农业机械化呈现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技术力量薄弱,年龄结构不合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二是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三是农机化服务组织数量少、规模小,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四是与特色产业、经济作物相配套的农业机械短缺,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民的期望不相适应。

五是柴油和各类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农机服务成本增加,服务经营效益下降。

六是随着外籍农业机械的大量流入,农机安全监管难度不断加大,给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三、2009年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起步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农机化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全市农机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落实各项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步伐,实现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抓好“六个一”。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抓好“六个一”,就是创新“一个体系”,主攻“一个方向”,建设“一批园区”,优化“一个结构”,强化“一个监管”,提升“一支队伍”。即努力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主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方向,创建一批现代化农机示范园区,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强化农机质量与安全监管,提升农机队伍素质,为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目标是:到2009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312万千瓦。新增各类适用农机8000台(套)。水稻机插面积确保25万亩,力争30万亩。新增农机合作社28个,总数达到100个。重点扶持3-5个市级农机化示范园区,培育1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乡、街道),10个以上作业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的农机合作组织。创建规范化农机维修网点10个。培训各类农机人员和农村实用技术人员1万人次。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20亿元。农机跨区作业面积40万亩,跨区作业总收入3000万元。农机各项安全指标控制在市政府和省农业厅下达的考核指标内。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农机各项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机化政策保障水平。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政策,预计今年我市农民享受中央、市、县、镇各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农机库房和设施建设等补贴资金总量将超过1亿元。补贴资金总量大,社会关注度高,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抓好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上,严格按照农业部批准我市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操作规程》确定的补贴重点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农业部“五项制度”、“三个严禁”的要求,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强化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购机补贴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顺利开展,使各级领导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尤其是购机农民宣传农机各项补贴政策,为购机者和农机生产经营者提供便利周到的政策、技术等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增强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信心。

(二)狠抓农机服务体系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农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机制。一是要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抓好农机合作组织、作业服务队和农机大户的培育和扶持,尤其要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范和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粮食生产功能区要重点抓好以乡镇为单位组建的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力争功能区各类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达到100个以上,其中作业服务面积3000亩以上达到30个以上。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组织实施农机合作社提质工程和示范性农机化合作社创建活动,做强做大做优农机化合作社,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二是要创新农机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机制,推进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方式,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机化服务组织开展“五统一”服务面积力争达到70%,通过“承包经营式”、“菜单式”、“自助式”等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使粮食功能区内农机化作业服务达到全覆盖。三是要创新农机管理服务体制。积极筹建集农机科研、试验、培训、检测、推广等为一体的市级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加强县乡级农机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农机社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要创新农机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法和内容,大力加强对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进农机干部和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积极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作,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服务组织带头人,进一步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和农民使用农机、经营农机的积极性。农机培训学校要坚持依法办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狠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明确机械化粮食生产发展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经济有效的方针,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配套,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以水稻机插为突破口,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载体,以“五统一”服务为手段,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作出贡献。一是大力抓好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落实机插面积25万亩,力争达到30万亩,比20*年增加一倍,达到全省机插面积的50%,大幅度提高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全程机械化为主攻方向,力争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生产机插率达到70%,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5%,为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打好基础。三是积极发展大小麦机械开沟、直播技术,稳步发展粮食烘干、加工机械化,加快高性能植保机械的推广,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狠抓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机科技发展上新水平。根据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目标和全国、全省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要求,多层次、分类型创建农机化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服务促动,重点建设1个全国、2个省级和3-5个市级农机化示范区。一是科学制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和方案,明确建设思路、示范目标、示范重点、示范项目、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二是以优势和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因地制宜选择示范内容。主要粮食作物示范区要立足全程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加快推进;畜牧业、水产业要结合健康养殖、标准化养殖,积极推进机械化;油菜、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要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三是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集成应用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广新机制。建立完善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模式,鼓励创新,注重集成,推进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示范园区的转化应用。通过努力,把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成为集农机试验示范、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机化科技综合集成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探索道路

(五)狠抓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农机化。加快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的研究攻关和推广普及,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保障我市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物质装备支撑。一是在设施农业上,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具体措施上,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加大对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系统、降温消毒杀菌设备、多功能耕作机械、大棚自动卷帘机械、工厂化育秧设施、机械化播种育苗、基质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和设施的推广力度,逐步实现农业设施规范化、灌溉微灌化、卷帘电动化、耕作机械化、栽培标准化,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二是在经济作物上,重点发展油菜、大豆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发展蔬菜、花卉育秧播种流水线和移栽机械,发展果蔬、林特、花卉种植的耕作、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作业机械,发展茶叶采摘、修剪和名优茶加工制作机械化,努力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三是在水产养殖上,重点发展减轻养殖劳动强度、增加养殖产量、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械,努力提高清淤机、增氧机、投饵机等池塘机械的应用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快紫菜、贝类等水产采收和初加工环节机械化的研制和推广,促进浅海滩涂养殖业的发展。四是在畜禽养殖上,重点发展饲料加工、搅拌、自动喂料机械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机械、畜禽舍降温设施,逐步实现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机械化。

(六)狠抓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管是农机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从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加强农机安全教育等基础工作抓起,努力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一是进一步巩固农机安全工作基础。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方针,在现有国家和省市级“平安农机”示范县、镇、村、户创建工作基础上,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扩大创建影响,提高“平安农机”的辐射带动力。各地要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提升农机部门在社会中的形象。二是进一步健全农机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责任倒查制、过错追究制和“四不放过”原则,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农机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监管手段。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重大节日和事故多发时段、路段的监控,严格查处超速超载、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执法环境、执法装备和执法工作规范,加强警农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公安驻农机警务室(联合执法办、警务中队)的监管能力和影响力,维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进一步加快规范化建设进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行农业部42、43、73号部长令和4个工作规范,不断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水平,规范牌证核发工作。切实做到“两不准一严禁”,严格驾驶人考试程序,严格驾驶人考试纪律,积极推行无纸化考试,规范考试行为。五是进一步提升农机质量监管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对农机销售、作业和维修三大市场规范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农机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实现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深入推进《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的实施工作,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农机产品尤其是补贴机具质量评价与监督,全面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

(七)狠抓农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机化工作水平。提高农机化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们要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六型”机关和新一轮文明机关为契机,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加强农机系统的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机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一是要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学深学透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和素养,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机化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抓作风转变,强化服务意识。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农村、基层,了解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强对农机化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加强农机化基本数据、资料和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定期商讨农机化发展形势,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为农机化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工作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努力树立农机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抓思想解放,增强发展理念。要牢固确立“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思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影响农业机械化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转变不符合、不适应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努力探索加速农机化发展的新途径,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好地落实到提升现代农机发展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中去。四是抓制度建设,规范从政行为。要大力加强农机系统的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管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农机化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全责”工作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依法行政、购机补贴和党风廉政建设四个“一票否决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机关干部的从政修养,自觉养成守法、诚信、自律的良好行为规范,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风气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市农机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