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政局加强经济创新发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发展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发展导向,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发扬“三个敢于”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以赴保增长,主动服务促发展,不断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作用,财政改革与发展呈现新局面。
(一)主动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
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经济运行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在紧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狠抓政策落实。及时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保障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以及促进出口、引进人才、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政策措施的资金需要。迅速筹措政府资金,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按照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事业的原则,加大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交通基础设施、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投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提振社会各方对经济发展信心,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
2.营造企业发展环境。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补贴、贴息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解困,助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安排技改贴息资金,加快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步伐;对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配套资金补助,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鼓励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降低贷款企业成本。
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灵活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服务外包发展行动计划,尽快形成现代服务外包业高地。大力推进环保节能工作,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用于清洁生产项目、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能源审计项目等方面。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贯彻“三自”创新战略,全方位地支持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建设。加大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大科技资金整合力度,将科技资金集中投向于光电产业园、可再生能源、新材料基地等重点区域和工业研究院、生物环保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北大小核酸等重大科技项目。
(二)突出重点,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
在做优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坚持公共财政就是百姓财政的理念,加大以民生为重点的公共事业投入,财政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强农惠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均为历年最高。
1.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步伐。加大就业扶持力度,积极落实职业介绍、社会保险、职业培训财政补贴等各项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和扩大就业。全市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并轨,低保标准分别从320元/月、240元/月统一调整为350元/月。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调整为50周岁,与城镇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接轨。在养老年龄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每人每月提高60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6%和37.5%。深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个人免缴参保费,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市、镇两级财政“埋单”。启动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为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物价补贴,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实施医疗救助,使特困人群看病不再难。
2.巩固财政支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园区、粮油和果蔬菜基地、生态农业基地等载体建设。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改造农村危桥5[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3座。按照国家对粮食直补工作的新要求,依托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两个平台,实现了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软件和“中国农民网”有效对接,于5月底全面完成粮食直补发放工作。继续实施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对2009年遭受台风袭击的水稻出险农户进行了理赔,发放保险理赔款395万元。
3.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与产品供给并重的理念,按照建设资金由市、区镇、村按4:4:2比例负担,经济薄弱村由市镇两级财政各按50%比例负担;日常运行经费由区镇、村分担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市、区镇两级为主体的财力保障机制,通过村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载体建设,全方位提供统一的文化体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社会安全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全力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三)注重完善,财政改革管理进一步深化
财政部门坚持以创新促规范,以改革强管理,在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上加大力度,预算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财政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1.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各区镇全面推开。进一步推进网上远程申请支付工作,扩大网上查询、制单的单位范围,为单位报帐提供便捷服务。在市级机关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将结算范围覆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和原使用转账结算方式的小额商品支出。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础性工作,在对各业务科室的财政资金清理、整合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统一支付模式。
2.完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在总结市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全面推进区镇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商业银行在授理环节,做好首受负责制工作,确保“票款”一致;加强银行间的纸质票据的交换工作,减少待查资金的数量,加快单位对账的效率。“市、区镇两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实现收费‘零增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9年度*市效能建设创新奖荣誉称号。
3.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市财政局被省财政厅评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按照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原则,将所有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地资产全部委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集中开展租赁经营活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不再经营出租物业。加强了六家国有监管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2009年度根据国有监管企业资产类型和主营业务的特点,实行投融资建设类企业和产业经营类企业分类考核。进一步加强外派财务总监工作,完成了财务总监的交流轮岗。
4.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业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从采购计划审批下达,采购项目文件的管理、合同管理,到最后付款的整个政府采购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优化了业务流程;通过与网上监察平台联网,使政府采购业务受到监察部门的全过程监督。
5.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开展编制项目建议书工作,以加强造价控制。出台了《*市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范围、决策程序、组织实施程序以及代建费用等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出台了《*市政府投资项目财务决算审批办法》,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完善基本建设项目形成资产的移交和管理工作。
6.完善财政监督管理体系。根据《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制定出台了《2009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点》,从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会计监督等五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检查项目,加大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污水处理费征收、“两彩”自查、教育费附加征收等民生领域方面的监督力度。该要点被省财政厅转发各地财政局,要求参考学习。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除了开展省厅、苏州市局的职业教育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指令性绩效评价项目外,还根据自身需要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包、重点技术改造财政投入等绩效评价项目。
(四)凝心聚力,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勤政、优政、廉政为目标,以服务型机关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财政系统内部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财政部门科学理财,服务发展的能力,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财政系统在市委组织的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获得上级有关部门以及条线表彰的荣誉共有46项、51人次。
1.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干部教育。加大了“请进来”的力度,先后邀请财政部科研所所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纪委副书记、南京财大教授等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师资前来授课,拓展干部眼界,开阔干部思维;通过为中层以上干部赠送参考书等形式,为干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营造氛围;对新提拔的中层干部进行集体诫勉谈话,勉励他们在新起点上迈好新步伐。开展廉政防控标准化工程工作。通过上级为下级找、下级为上级找、班子成员和科室之间互相查找的“三个互相”,查找潜在风险点,每个工作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将个人廉政风险置于台牌和党员之家公示墙进行公示。开展中层干部评议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结合财政部门实际,将评议对象扩大到财政分局、支付中心副局职干部以及科室、事业单位的正副股职干部,认真选择服务对象,加强对评议结果的应用,从而增强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准确识别干部,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2.开拓会计服务新领域。开展会计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及时举办《企业所得税法》培训讲座,近500人到场聆听;将《企业所得税法》列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共培训1.6万人;委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培训企业中高级财会人员39人;在局网站举办“*市网上会计知识竞赛”,有17579人参加了网上答题。实行双休日报名制度,在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期间还开通了夜间报名,努力方便学员。目前在函校已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考前辅导、会计实务操作培训等十个培训项目,基本上做到了会计人员的一站式培训服务。
3.大力开展财政科研。利用成立财政科研室的有利时机,全力做好各项财政科研工作。根据十七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财政工作的实际,制定2009年度财政科研课题29个研究方向,明确了《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研究》等16个重点调研课题。根据今年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局面,先后完成《完善我市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半年财政形势分析》、《省委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我市的影响分析》、《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政策对我市的影响分析》等多篇调研文章,从11月份开始,又推出了每周一期的《财经信息快递》,供本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学习、研究和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4.扎实开展财政宣传。以财政宣传月为载体,通过报刊、海报、标语、讲座等形式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财政成果、各项财政改革、新企业所得税法以及财政惠民政策等内容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宣传,刊登宣传月专版2期,发放宣传海报500多份,发放企业所得税宣传手册500多份,发放财政改革宣传手册1100多份,发放致全市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公开信30000多份。完善门户网站,及时开展财政宣传,网站的点击率上升到32万人次,财政新闻、财政公告470条,回复咨询1495条。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财政宣传信息、新闻20条。会计学会利用自身优势,加大了财政和会计工作的宣传力度,编辑《*财会》4期,向会员单位和财会人员累计发放近8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