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中央号召中部崛起,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求得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我们黄山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抢抓黄山最佳发展机遇期,走“旅游崛起”的发展道路,强势推进“433”行动计划,建设“三个大市”,精心打造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和世界旅游胜地。可以说,这正是以科学理性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形势,为实现我市优势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和结合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我们##县依托旅游、生态与文化三种资源,始终以发展旅游业为先导产业,推动引发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了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因此,从我们##县的发展来看,要实现“旅游崛起”,加快构建和谐黄山,我认为,应该始终围绕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篇文章。
一、借资源优势兴游
1、要把握优势。从外部环境看,旅游业作为本世纪见效快、污染轻、产业关联度大的朝阳产业,中央及我省都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摆上了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措施,为黄山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大气候和广阔的空间。从内部环境看,总投资795.39亿元的214个支撑项目建设,正逐步放大黄山功能,壮大整体实力。一个以旅游高速公路为支撑,铁路和民航相配套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中心城区山水特色城市形象与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型城镇带相得益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魅力城市”等多项荣誉,使黄山旅游受到了各级的广泛好评和关注。这些都为“旅游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要多方引资。旅游开发投入大,单靠政府力量是办不到的。要按市场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多方引资。一要大力向外引资。通过广泛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优惠投资政策,吸引外地大财团、大公司、大股东来黄山投资开发。二要鼓励本地能人投资。要通过宣传,激发本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的爱乡热情,争取他们投资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
3、要深挖内涵。纵观外地知名景区,除了景点好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引来游客无数。我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占全省总数的27.8%;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占全省总数的21.75%,全市地面文物有5000余处。因此,要组织专门人员深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不断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景点文化魅力,做好黄山“徽”文章。
4、要建好队伍。“旅游崛起”需要通过一支业务精通、热爱旅游的专门人才的长抓不懈才会实现。为此,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加强旅游队伍,做到规划指导、宣传促销、景点开发、内涵挖掘、旅游市场管理等都有专人负责。要强化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二、借旅游牌子兴企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就要打好旅游的牌子,借旅游牌子招商、上项目、创品牌、拓市场。
1、借旅游牌子招商。在对外招商引资中,既要宣传黄山兴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又要宣传黄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黄山资源的独特性和旅游资源对其投资开发的影响上来,以吸引外资。旅游发展得好,投资者既可在投资的项目上受益,又可在旅游环境中受益。
2、借旅游牌子上项目。旅游业是个关联度大的产业,它涉及到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要,可以开发的项目很多。比如,吃的方面,可以建设风味小吃园等;住的方面,可以建设旅游度假村、休闲别墅等;行的方面,可以组建旅游车队等;游的方面,可以建设徽文化旅游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项目;购的方面,可以兴办生产有黄山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娱的方面,可以投资建设各类现代旅游服务项目等。
3、借旅游牌子创品牌。一个企业,其产品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农副产品,就必须与地方特色相结合。黄山的特色就在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为此,企业在争创品牌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好产品的景点牌子,注册以西递宏村、花山迷窟、牯牛降等景点为命名的商标,使产品包装既有吸引力,又具观赏性,增加品牌特色,达到“双赢”效果。
4、借旅游牌子拓市场。一方面,企业要借对外宣传黄山旅游风光的机会,主动与旅游部门联合,把产品与旅游风光组合包装一起宣传,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建设“##县旅游”网站时,就专门开辟旅游商品的子网页,对民间及各类企业生产的旅游商品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抓住游客到黄山旅游的机会,在相关地点设置商品专柜,向游客进行推介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游客的使用和宣传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的。
三、借旅游项目富民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农副产品多属绿色环保型。可借助建设华东绿色食品生产销售基地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开发旅游农副产品,借旅游项目富民。
1、通过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富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大力引进外资,又要充分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可以引导和扶持农民利用拥有的资金、土地、山林等积极参与开发。开发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村集体名义进行,也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既可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园,也可参与景点建设。我县的龙池湾古农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开发商就是一个在外出打工归来的宏村农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通过挖掘、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建成的一个集旅游观光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经营上的成功,不仅使他本人投资的信心大增,决定今年继续开发水上垂钓、跑马等参与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景点内涵,也带动了一批为其打工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2、通过服务旅游商品开发富民。旅游商品的原材料,特别是旅游农副产品的原材料,离不开农民的生产和提供。广大农民可通过为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原材料增加收入。如我县的蚕桑就是一例。通过县里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全县现有桑园3万多亩,人均占用桑园面积0.4亩,通过为华盛集团等企业提供蚕茧原料,去年就为全县近万茧农人均增加收入120余元。另外,我县的金星工艺总厂、民间工艺厂、二轻旅游产品开发中心等3家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绝大部分的原材料也来之于县内农民。
3、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需要农民去种植、去管理。农民通过服务生态观光农业可增加收入。如我县余家山(或五里生态农业观光区)开发的果木基地达到300亩左右,向当地招聘的农民工达到近百人,或举屯溪国家农业开发区一例,这些农民即可通过出租土地收益,又可通过服务基地而取得工资收入,比单纯种田增收不少;另外,农民也可利用自己具有观赏性的果园、茶园,再配以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茶亭等,建成自己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我县“深冲茶文化园”项目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进行开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通过参与旅游配套第三产业开发富民。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旅游要素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富余人员也可通过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而增加收入。如我县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各类宾馆、饭店、餐馆100多家,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350多户,参与旅游运输的个体户200多家,旅游业为全社会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这让当地农民极大地分享了发展旅游的成果,从中收益致富。
四、借旅游开发兴城
实施“旅游崛起”战略,加快构建和谐黄山,建设一个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城市至关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借旅游开发之机,通过市场化手段经营城市,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引进外资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安居兴业,从而形成“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
1、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建议市政府每年要挤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城镇建设,这块资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电、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及旧城的改造和城镇的绿化。要建设旅游大市,仅有中心城区还不行,还要根据景区景点的分布,建设好相关的城镇。可以采取制定统一计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应通过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土地开发招商中,积极向客商宣传黄山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发展前景,让客商在投资房地产开发中,有意识地参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综合开发;同时,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进行嫁接,做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文章,不断提高城镇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文化品位,把城镇建设成为商贸、客流、物流集散中心,真正把黄山建设成为旅游大市、文化大市。
3、不断扩大城市容量。随着区县经济的发展和致富农民的不断增多,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放宽农民进城限制,特别是户籍的限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子女就学、建房、生产等提供方便,以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借旅游工作聚心
“旅游崛起”战略的实施要求全市各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共同营造旅游工作浓厚氛围。
1、形成“旅游兴县”的共识。通过《黄山日报》、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特别是广大干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全市各界都认识到发展旅游对促进和带动黄山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解放,工作上更加支持,行动上更加配合。
2、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意识。通过宣传,让全市人民意识到游客和外商就是我们的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而注意平时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礼貌、以诚待客,维护好黄山形象,尤其要坚决维护好黄山旅游的形象。
3、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踊跃”的工作氛围。黄山良好的旅游形象需要大家一起来树立。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让越来越多的黄山人能主动集累旅游方面知识,掌握景点的人文典故,使人人都成为旅游的义务宣传员、促销员、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