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根据省市县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项目为支撑,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实现“四通”,原创:即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实施“五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做到“五有”,即做到有组织网络、有建设规划、有文化体育场所、有垃圾处理场、有禽畜饲养栏;达到“五化”,即乡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发展好路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牧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牧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牧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牧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牧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牧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镇牧农村中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发扬优势,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和有线广播电视,并率先在所有村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县城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镇牧农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牧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镇80%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牧农村面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

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牧农村。全面开展村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引导牧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独具一格且有艺术性的民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使所有村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牧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牧农业、生态牧农业、品牌牧农业、创汇牧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村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牧农业支柱产业,提升牧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菜”等生态牧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牧农民。推进“牧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实现全镇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牧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牧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镇新牧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牧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牧农业产业的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镇各村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所有村部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牧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选择一两个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庄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牧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牧农民救助体系;村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正常开展,牧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牧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牧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和深化“双培双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牧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牧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执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牧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牧农村党员在新牧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镇新牧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启动阶段(2006年)。开展新牧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2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镇13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镇85%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07年-2009年)。大力推进村组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明村;全面完成所有村庄的“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全镇和村组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8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牧农民和产业牧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10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牧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原创: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发动,形成合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群众工作,对搞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思想发动、组织动员上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抓人头,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牧农村建设,尤其是村容村貌整治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在前一阶段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迅速掀起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强化责任,明确奖惩。各村、相关站所要强化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村要把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相关站所要充分担负起责任,做好指导工作。

3、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关心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与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大镇村干部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中发挥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