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湖南省浏阳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5-2010年
(提请2005年4月29日浏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七次会议审查批准)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推动区域科技进步的经验,特别是结合浏阳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持续、全面、和谐发展;2)坚持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3)坚持科技进步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紧密结合和相对独立性;4)既立足于浏阳市的区域特点与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又突出科技的基础地位和“经济驱动力”功能,体现创新性和示范性;5)体现科技的引领、驱动、支撑作用和超前性;6)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本规划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浏阳市基本情况分析;2)浏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与关键问题;3)浏阳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4)浏阳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5)确定与本规划目标相配套的优先项目或工程,包括《浏阳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指标计划表》和《浏阳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优先项目(工程)一览表》。
一、浏阳市基本情况分析
(一)浏阳市区域特点
1、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
浏阳市隶属湖南省长沙市,东临江西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湖南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为丘陵地形,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33万。319与106两条国道交汇于此,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京珠高速47公里,距长沙深水港5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38公里,均有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与之相通。近年内市委政府着力发展交通建设,已建成市内东、西、南、北主干道,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
浏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8-17.6℃,年降雨量1570mm左右,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动植物资源丰富。浏阳是著名的地方良种——浏阳黑山羊的中心产区,分布较广的动物资源有猪、牛、羊、犬、兔、猫、鸡、鸭、鹅、蜂,南区有少量用于运输的马、驴、骡。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共68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1种,包括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长寿鳊、鲴鱼、鳜鱼、黄颡鱼、乌鳢、黄鳝、泥鳅、中华鳖、泥蛙等。名贵珍稀水产品有大鲵(娃娃鱼)、蝾螈、石蛙和山端鳖。引进养殖水产品种主要有湘云鲫、彭泽鲫、白鲫等20种。果子狸、黄鼠狼、豹等动物也能在我市境内较好的生长,著名的世界重点保护动物---华南虎落户我市;植物资源种类多生长良好,楠竹、杉树、松树、香樟等是我市的主要用材林和绿化树木,油茶、油桐、柑桔、柚、金桔等是我市主要的经济林和果木林,浏阳山区还有“天然药材库”之称,山林中蕴藏近700余种中药材,已有药材种植基地4.9万亩,在我市还发现了新的稀有植种资源,作为桎木的芽头变异产生的新的种质资源——红桎木就生长在我市大围山。浏阳2000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桎木之乡”。我市有林地面积517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180.6万立方米;现有耕地面积124万亩,目前已发展优质水稻56万亩,替代进口优质主料烟叶1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6.93万亩,花卉绿化苗木9.57万亩,药材4.9万亩,水果11万亩,完成楠竹低改37.3万亩,油茶品改20万亩,发展优质茶叶3万亩。我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各种矿产产址有190处,其中有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2处、小型矿床20处、矿点15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5种,其中,煤炭储量达6000多万吨,优势矿产有金、银、铜、铅、锌、硫、磷、钨、海泡石、矿泉水、菊花石等;浏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差达1570米,水利资源丰富,水系发达,著名的浏阳河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全市水利资源蕴藏量达22.8万KW,可开发利用17.848万KW,约为59.69吨标煤,相当于我市现有供电能源的2.38倍,地下水年储量达2.23至3.13亿立方米。
2、人文资源
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之一。由此可知浏阳建县至今近1800年。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13个行政村、居委会。浏阳人民拥有“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革命传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先后爆发了李大蛮起义、征义堂起义、萍浏醴起义、秋收暴动,浏阳人民积极响应和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涌现出谭嗣同、唐才常、焦达峰、陈作新等大批爱国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多次踏上浏阳的土地,播下革命的火种。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浏阳籍将军达30人,其中包括当时唯一的女将军李贞。、王震、宋任穷、王首道、杨勇、彭佩云等浏阳人民的优秀儿女走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岗位。有周其凤等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2位是资深院士。浏阳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蔚起。元代文史学家欧阳玄主编宋、辽、金三史,创作鬼神小说《睽车记》,比《聊斋志异》早300多年。清代浏阳器乐大师邱之陆制作的浏阳古乐是目前全国现存最为完整的祀孔古乐。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表演艺术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浏阳物华天宝,物产丰富,海泡石储量、菊花石矿种世界罕见。种植业以水稻为主,1986年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花炮、夏布、豆豉、菊花石雕被誉为浏阳四大名产。其中花炮生产已有上千年历史,内销全国1700多个县市,外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193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即获得一等奖。近年来,烟草、红桎木、皮服、凉席、素食菜等成为浏阳新的名优特产。黑山羊、火培鱼、腊味肉制品、蜂蜜等产品也成为浏阳地方名优特产。
浏阳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旅游资源享誉国内外。浏阳河九曲萦回自东向西,伴着名歌《浏阳河》从山坳流出,汇入湘江融入世界;深邃清远、飘渺毓秀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赢得了“湘东明珠”的美誉;日本佛教发源地——石霜寺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沧桑,昭示着远古文化的渊源;文庙及庙内算学馆旧址、谭嗣同故居等景观,再现着谭嗣同等先烈们为民族振兴,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变法改革的奋斗历程,一代代浏阳人民秉承着浏阳远古文明的智慧,大力弘扬和实践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从“中国烟花之乡”、“中国红桎木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等地域品牌到“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县)”等各行业创先殊荣的获得;从全国第一条由县(市)自筹资金修建的浏阳至长沙高等级公路于1996年峻工通车,到市内东、西、南、北主干道拉通从而形成市域“一小时快速通道”;从“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浏阳现代农业园”、“浏阳花炮精品园”的发展壮大,到“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的迅速崛起,浏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浏阳从1991年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2004年达到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市、区)一直名列前茅,社会出口总额连续十八年位居全省第一位。我市有中小学485所,其中,普通高中12所,职业中专一所,省示范中学3所,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8%。全市卫生医疗事业发达,人均寿命达到73岁,孕产妇死亡率在2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在15‰以下,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下。浏阳市人民医院、浏阳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综合国家二级甲等医院依靠科技进步向精设备、精医疗技术、高难病治愈方向发展,其他乡镇医院则向大专科小医院特色方向开拓。
3、生态环境
我市城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物均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等各项水质指标年均值均符合相应功能区划要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19.40万吨/年,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5.33%;工业废气排放量56.5649亿标立方米/年,废气排放达标率为71.5%;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1.74万吨/年,综合利用量33.91万吨/年,综合利用率77.46%。我市通过创建“城区烟控小区”、“城市噪音控制达标区”,烟控区覆盖率和噪音控制区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25.5%。我市每年封山育林、护林139333公倾,完成退耕还林3530公倾,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5%,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0%,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4、产业结构
近年来,浏阳市在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各行各业协调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97亿元,增长12.9%。其中,一产业25.04亿元,增长7.7%;二产业56.77亿元,增长17.6%;三产业39.16亿元,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20.7:46.93:32.37。
工业经济高速增长。2004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7.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6.7%,全年工业总产值136.14亿元,增长27.59%,规模工业总产值59.36亿元,增长50.68%。规模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年内净增规模工业企业96家,规模企业个数达到395家,过亿元的企业新增5家,达到9家;工业集聚优势显著增强,园区经济发展迅速,生物医药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增长78%;传统产业整合提升成效显著,花炮产业出口内销两旺,实现销售32.1亿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5亿元,增长30.28%,其中,工业投资22.36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我市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2亿元。
科技兴农活力强劲,农民收入增长快,2004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41.66亿元,增长7.72%。农林牧渔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8元,增加416元,增长11.12%。
商贸业稳步发展,旅游经济焕发生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4亿元,增长13.69%;实现旅游收入6.83亿元,国内外旅游突破184.6万人次。
年末存款余额70.38亿元,贷款余额48.6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8.7亿元和9.46亿元,存贷比为1:0.69。
5、主导产业
浏阳确立了“烟花鞭炮、医药食品、商贸旅游三足鼎立,交通、流通两翼齐飞,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信息技术、现代制造四大新型工业崛起,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方针,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主导产业特色日渐凸现。
2004年全市有花炮企业866家,花炮原材料厂家74家,具有A级焰火燃放资质的单位54家,全市花炮从业人员21万人,4000多个花色品种,外销12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创税5亿元,发放社会工资6.9亿元。
纺织行业在我市成集团化、区域化经营趋势,有规模纺织企业4家。其中建辉纺织有限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上缴利税421万元,出口创汇391.09万美元,下设联营坯巾厂28家,安排职工4000人,发放工资2500万元,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4亿元,流动资金6000多万元;西区毛巾厂拥有织机500台,产值突破3765万元,拥有职工510多名。以几家规模纺织企业为龙头,以100多家坯巾厂为附属联营分厂的浏阳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正在形成。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起点高技术发展,新的支柱产业迅速崛起。浏阳生物医药园,是我市精心打造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是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中国首个共建的医药专业化园区,2004年实现产值20.2亿元,创税1.01亿元。
水稻种植、牲猪饲养、花卉苗木、原烟生产、无公害蔬菜、南方小水果是我市传统和新发展的规模农业项目。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1)传统鞭炮烟花产业的提升改造优势
我市鞭炮烟花产业历史悠久,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花炮有花色品种4000多个,产值和出口分别占全国的44%和69%,具有市场品牌优势;有21万人从事鞭炮烟花生产和营销,规模企业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室和科研中心,企业科研投入超过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具有规模效益以及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开发实力;全市从事花炮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含花炮工艺美术大师)4人,花炮工艺美术师68人,助理工艺美术师310人,工程技术人员788人,获得《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作业证》的人员2300人,各花炮企业纷纷与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湖南省轻工业学校等大专院校开展科企联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开发力量雄厚,具有充足的科技创新源头和动力;近年通过研制、推广应用裁纸机、卷筒机、结鞭机、压药机、打泥底机、引线机、造粒、碎片机以及安全电子监控等机械设备,烟花行业部分工序的手工作业被机械化生产替代;通过对新型氧化剂的研制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安全电子监控设备的应用以及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建设,烟花行业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我市鞭炮烟花行业已具备强劲的技术开发和整合提升的能力。
(2)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产业化综合优势
一大批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企业发展起来,如:雄民食品厂生产“帅哥”品牌产品,年产值过千万元,“绝对男人”、“盐津铺子”等品牌厂家,年创利税都过150万元;我市原有“一品香”豆豉、“浏阳茴饼”、浏阳素食菜系列产品等传统加工产品既具有传统加工技术优势和原材料优势,又具有知名品牌优势,这些都可以开发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加工产品;有以“老客富”、“金吉利”等品牌企业为龙头的牲猪、黑山羊、家禽冷冻、熟食加工企业10多家,已形成饲养、加工畜禽产品综合开发能力。
(3)品牌农业创新平台优势
我市通过多年的努力,推行G80、K326等烟叶优良品种,制定《鹤源烟叶开发方案》,实行漂浮育苗式工厂化育苗、“硝态氮复合肥+饼肥+销酸钾”配套施肥技术、智能烘烤等20余项配套技术实施;投资2500万元建设中国烟草长沙技术中心浏阳烟科所,并与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同时,不断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一支拥有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人才50余人、大专以上60余人的技术队伍;通过构建政府、烟厂、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以及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交由公司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烤烟生产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我市烟叶成功地打造了“鹤源”烟叶品牌,生产的烟叶由原来的填充料烟叶发展到名优烟厂的优质主料烟。
我市养殖业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牲猪、黑山羊、黑禽、黑兔等产业呈现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势态。2004年全市有养猪大户2120户、养羊大户1930户、家禽饲养大户960户;有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2家,年出栏牲猪2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个,涉足养殖行业的学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6个。
随着我市现代农业园的建立与发展,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园已投入建设资金1.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800多万元,已完成3600亩土地的征收与拆迁工作,综合服务大楼、科研培训信息办公大楼、6000平方米钢架大棚、1500平方米玻璃温室、400平方米组培室、20000平方米连栋大棚以及阳光广场、排污工程、宽带网等工程相继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农业领域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签定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使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有了可靠的科研后盾。如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开发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园区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3立项,支持无偿资金800万元,项目总投资5695万元,将达到年产双低杂交油菜种子4000吨,年产值过亿元规模。“浏阳红桎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已由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立项。
花卉苗木、优质水稻、中药材开发来势良好。“浏阳百里花木走廊”横贯柏加、镇头、官桥、普迹、枨冲、葛家等十多个乡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9.57万亩,年销售收入达2.6亿元。我市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属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市)。以张坊、高坪、大围等地为中心开发的“一季优质水稻”,已成为居民食用和食品加工优质原料。2004年止,我市中药材种值面积达4.9万亩,种植药材品种达30多个,全市有20个乡、镇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已有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五福堂、金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微亳州药商、分别将我市作为紫锥菊、吴茱萸、黄姜、茯苓等药材加工的原料生产基地;“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人工露天栽培技术”、“茯苓菌引加苓引栽培技术”、“杜仲剥皮再生技术”等技术项目在我市推广应用;一批标准化中药制药和中药提取厂家落户我市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将极大地带动了我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4)纺织传统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优势
建辉纺织有限公司先后经历了三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1997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投资400万元,引进3台奥地利齐码磁板印花机,自行开发“割绒双面高速自动印节”、“自动皂洗水洗显色技术”,使产品日趋高档化,日产量达到生产毛巾3万条,目前公司自己设计开发的新花色品种已达2000多个,“公牛”牌浴用毛巾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60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区毛巾厂先后引进奥地利双幅磁棒印花机、台湾产磁棒印花机,生产产品远销澳、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企业被评为“湖南省五百强企业”。通过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近百家坯巾厂,近万名从业人员的经营开发,纺织行业正朝着产业化、集团化方向不断发展。
(5)现代制造产业平台优势
2003年开工的“浏阳市现代制造产业基地”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14家大型制造企业签约在基地兴建,引进的14家企业中,有3家是工程机械、汽车配套产品制造企业,有4家是机械设备装备企业,有1家为金属材料生产企业,1家是健康食品等其他生产企业。其中引进的山东诸城义和车桥、海得威机械、兴邦等是北汽福田汽车的省外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主要汽车配套产品企业;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规模为年生产YZTY18-25系列液压拖式振动压路机100台,YZ25-35系列自行式压路机100台,DT600-1300系列摊铺机30台。有知名品牌床上用品生产厂家—富丽真金家纺有限公司,有经营铜、铝材及深加工产品的长沙华佳管材有限公司,有主要经营烟草肥料的浏阳湘晖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已经在基地正式投产。14多家机械制造、制衣、轻工等企业投产或动工兴建。基地内原有东风汽车集团浏阳车身厂、湖南浏阳市汽车车架二厂、红旗重型汽车车架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省浏阳市驰中汽车车架制造有限公司、长沙邦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五家老牌汽车车架和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已构成我市现代制造产业小区基础;长沙丰日电器集团已完成氢氧燃料电池(PMFC)产品研制,该产品的开发应用将带动我市机械动力能源产业的发展,以此为主要工程技术,改造我市车身车架和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打造我市新型动力汽车和工程机械品牌。已逐步成为我市现代制造产业的主要平台。
我市2000年就完成水泥352911吨,高坪水泥厂、龙洞水泥厂、永安水泥厂等一大批规模水泥生产厂家把我市水泥生产不断推向高标产品化,2005年我市又引进浙江兆山集团,兴建年产60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一期工程年产200万吨,是我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以宏发竹业等一批竹胶板、竹地板生产厂家,引领我市竹木加工,宏发竹业2004年生产竹胶板11000立方米,产值3600万元;我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菊花石雕成为我市独特的天然菊花石材工艺美术品,永安锌厂、七宝山铜锌矿等矿业开发公司在铜锌分离、铅锌分离等技术领域创出了自己的新天地。
民合化工、古港化工等一批企业为浏阳化工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民合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品TBC阻燃剂产品质量和销量均为亚洲第一,填补国内空白,该公司是湖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神力公司开发的“五分钟室温固化环氧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古港化工年产值过亿元。
(6)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集群平台优势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是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入园企业80家,生产型企业50家,16家通过GMP认证已正式投产,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6家,过5000元的14家,有14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内企业的装备全部进入电脑流水线时代,并严格按医药生产企业GMP标准进行车间建设;投资5800万元建设的“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入驻大批医药界院士、博士专家,如国家病毒生物技术中心侯云德院士、国家中药复方新药开发中心中药抗癌项目组负责人段燕文博士、美国加州大家教授张灼华博士等在这里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或工作室。园区通过收购迪博制药,建立了新药开发中试基地,为留学生科学家搭建了良好的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平台。同时园区还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了经济共同体,形成集群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园区近年来共开发国家级新药130个,年产值过3.6亿元的泰尔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戒毒新药“安君宁”。湖南斯奇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斯奇康”注射液自2001年投放市场,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润5700万元,完成税收6500万元。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湖南麓山天然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年消化3000吨中药材,年出口达1000万美元,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标准化提取物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外合资湘北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菌必治”等三个品种名列全国药品销售额前100位,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上市公司大连美罗药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兴建的湖南美罗银河制药有限公司,其主导产品国家二类新药“阿米福汀”被认定为抗癌药物领域的一大突破。湖南华纳大药厂及湖南九典制药依靠科技创新,每年开发新项目及新药达50项以上,成为了新药创新的骨干力量。
(7)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基础优势
我市已具备向更高层次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基础。2004年,全市实现市内生产总值120.9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在湖南省前茅。
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从2003年起,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百名名师、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和教育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三大工程,大力推进“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科研兴教、信息强教”,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普九”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小学、初中分别达到100%和99.8%,小学、初中年度巩固率分别达到99.5%和98%以上,残疾少儿入学率达到90%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含职高)的比例达到76%以上,创办了四所长沙市级示范性高中,两所省级示范性中学,一所全国重点职业中专及职业教育学校。
电子通信网络信息事业发展迅速。我市已建成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基本覆盖城乡的数字干线传输网,光缆长度达到3760公里,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5.6万门,长途交换机达1800端路,电信宽带传输光缆干线1800公里,数据通信网容量达14072端口,移动交换机容量达25万门,基站157个,传输光缆640公里,联通网络建基站158个,传输光缆350公里,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5372口,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科技、教育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信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3年全市信息产业经营收入达3.41亿元。
(8)科技进步运行机制优势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到了实处。全市科技意识高,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技创新工作列入了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占全年各项工作考核总分的4%。
企业科技创新具备内在动力。规模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所和实验室,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科技人才优势。
经济发展环境良好。浏阳一直致力于打造诚信政府,在金融领域大力开展了“整治信用环境”专题活动,2003年成为全省第一个金融安全区。为完善全程和一站式服务机制,浏阳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将全市37个部门、172个审批服务项目纳入中心管理,集中了128名干部在28个窗口办公,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为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浏阳于2002年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与银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近两年来已为企业担保贷款2亿元。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劣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理区位的劣势。我市虽属省会长沙地区,但在投资近城优势上不及长沙县、望城县,在吸引人才和投资商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劣势,这是制约我市多年来企业无法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我市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大,经济附加值不高。传统产业内部,科研开发在提升技术工艺手段、更新设备、改造产品原材料等方面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安全隐患、低附加值运行、小规模进入市场等因素依然是阻碍传统产业提升的瓶颈。农业产业化程度、农民技术素质、管理能力、组织化协作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规模化、集团化企业还不多,无法形成能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的主导品牌企业。传统产业市场拓展方式还不够大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横向和纵向关联产业领域延伸拓宽面不大,科研创新实力受到限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生物医药行业,电子、机械制造等高科技集成的行业,还没有在我市形成产业集群。传统产业仍没有实力植入高科技成果,信息、科技成果转让、市场营销、包装策划、项目评估等中介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许多投资商由于决策参谋手段不够先进,不敢涉足高科技行业,大多是采取产业跟进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
(3)市域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够完善。虽然我市目前年申请专利达两百多件,显示我市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但除了烟草、花炮两个行业外,其他产业还没有行业综合性科研所和重点实验室,且大多科研机构都是由企业各自建立,设备不先进,投资不够,研发能力不强,研究项目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农业经营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阶段,专业技术协会还没有进入股份合作公司化运作阶段,农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强,自我创新和发展基础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适应高科技形势发展需要,当前还没有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高科技产品产业化“孵化”服务中心。
(4)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各行业熟练技工不足。我市独立完成高科技课题的能力还不强,烟花等传统产业还不能取得突破性的技术提升,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力量相对薄弱,科技人员科研资源还难以共享,政府调控科技人员、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无论是传统烟花爆竹产业还是现代制造产业都缺乏充足的熟练技术工人,进厂的农民刚从泥地里走出来,不懂得机械操作和工艺技术。市民对人才的贡献认识还不够充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依然存在。
(5)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管理部门促进科技创新的手段和能力不强。尽管我市科技三项经费在县级市中是较多的,但对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转化仍然无法给予应有的扶持,企业和社会投入也难以满足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
3、浏阳区位及与周边地区比较分析
虽然目前我市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方面,比一部分百强县市要高,但差距表现在人均水平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一三产业与百强县相比,我们并不逊色,但规模以上工业差距却十分明显;招商引资总量也相差不远,但工业项目的投资差距较大;人才总量和质量、观念和素质也不落后,但结构上差距明显,尤其缺乏工业方面的人才;制度创新方面浏阳甚至走在前面,但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方面都有很多不足。
全国百强县2003年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浏阳为102.3亿元;百强县平均财政收入为1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而浏阳财政收入为9.0182亿元(含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收入为3.6196亿元;与上年相比,百强县的GDP总量增长了19%,浏阳市的GDP增长14.2%;百强县2003年人均GDP为2.4万元,而浏阳为0.7846万元;百强县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而浏阳为3742元。
2004年我市全年GDP比长沙县少28.52亿元。但我市优势在一、三产业和规模以下工业,我市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比长沙县高0.4个百分点,三产业增加值我市比长沙县多2.2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比长沙县多15个亿。劣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出反映在规模企业的规模偏小,我市过亿元的企业仅有8家,过5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而长沙县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却拥有25家,其中过5亿元的有8家,长沙县133家规模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5%,而我市规模企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44%,相差31个百分点。
长沙地区的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互促互进、千帆进发的繁荣景象。三县一市的县域GDP总量、地方财政收入均跻身湖南十强。
(三)浏阳市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1、科技智力资源有一定基础。我市教育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学生6000多人,生物医药园吸引了20余名海外留学生和近500名科技人员前来创业;全市各类科技人员总数4.3万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323名;全市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85名,外聘专家200多名,浏阳籍院士8名。两年来共举办了四届“相约浏阳河”大型人才招聘会,引进、招聘各类科技人才648名;坚持产学研结合,为我市开掘了广泛的技术和智力资源,2003年全市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企业达77家,与72所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4000多农民被人事部门评为农民技术员职称。2004年全市申请专利259件,其中湖南浏阳神力公司一家企业就拥有知识产权102件。
2、科技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意见》、《关于加快规模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加强专利工作的意见》、《关于科技创新奖励的通知》、《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通知》等政策,为科技型经济的壮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奖励力度逐年加大,先后评选了十佳科技创新企业、十佳科技项目、十佳外聘专家、十佳农民奔小康示范户等,2004年奖励金额达70万元。市委、市政府把人才兴业工程作为促进全市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制定并落实了《关于全面实施人才兴业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政策。通过建立外来人才协会、表彰外聘专家等措施从政治、经济、生活上给予关怀,激励和促进外来人才为浏阳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科技经费投入基数较大,政府科技部门宏观调控能力逐渐增强。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一般企业按当年销售收入的3%作为科研投入,科技创新试点企业按销售收入的5%投入科研开发。其中,生物医园四年来共投入技术创新资金达1.23亿元,花炮精品园企业科技投入1.09亿元,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58项,申请专利30多件,现代农业示范园投入科研资金1.58亿元。
我市财政投入科技三项经费严格按当年财政支出1.2%的比例列入全年财政预算,2003年570万元,2004年670万元,2005年预算达到850万元,科技事业费2004年68万元,2005年预算达到70万元。同时,每年争取省、长沙市等上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500万元。
4、科研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主要园区拥有科研中心,生物医药园投资5800万元,建设了“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投资建立了医药中试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拥有1500平方米玻璃温室、400平方米组培室等实验设施;市内拥有国家级鞭炮烟花检测中心;年产值过千万元的64家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研中心和实验室。我市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达54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9家,科技机构1家,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达1700万元,过去三年,全市科技中介机构共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200余份,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提供信息100条,承担了《浏阳市洪涝灾害分析与对策研究》等科研课题10余项。
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2005年至2010年,根据我市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1)鞭炮烟花产业。香型材料、微烟型材料、冷光型材料、环保型材料的研制开发,尤其是新型氧化剂的成功使用,成为鞭炮烟花的重大技术突破,使鞭炮烟花生产安全、效果美观、气味芬芳,烟雾和碎屑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当务之急是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攻环保烟花、冷光烟花、日景烟花、室内舞台烟花,打造浏阳烟花特色,形成声、光、色、形全面发展的模式,同时研制和提升焰火燃放的设备及点火编程技术,使焰火燃放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强对江林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雄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服务,发展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浏阳河饲料厂、百宜科技有限公司等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壮大饲料加工业;大力引进现代肉制品企业,改造乐天、金吉利等现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肉产品加工企业。
(3)纺织业。靠科技进步,在现有磁棒、平网印花、液流染色和双幅汽蒸固色机等设备基础上,引进消化和研制国际一流先进印染设备;研制开发新型非偶氮染料和肋剂颜料,降低浴巾非环保物质的含量,提升纺织品品位,打造产品品牌,使“公牛”牌浴巾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市棉纺织业。
(4)矿产资源业。开发矿山机械,减轻矿产挖掘劳动强度,提高挖掘效率;完成铜锌分离、铅锌分离、黑锰土提炼等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市矿产品品位。
(5)旅游物流业。开发和包装我市旅游产品品牌,实现旅行社行业和宾馆饭店行业服务系统现代化,开发我市旅游资源,发展我市旅游业。在工业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柏加花卉苗木基地等重点商品市场利用EDI、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形成以物流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物流现代化体系。建立以市场经营配送集中化、厂商联合配送系统化、商家配送专业化为特征的物流配送共同化体系,加速我市物流业的发展。
2、打造我市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烟叶等支柱产业地方品牌势在必行
(1)精细化工产业。以民合化工、神力实业、华安烟花材料、择明热工、浏阳淬火等化工企业为依托,重点开发新型阻燃剂、阻燃系列产品,神力胶高效粘合剂系列产品,高效淬火剂系列产品,安全环保烟花用氧化剂、安全冷光等系列烟花材料。规划化工产业园区,发展与上述系列产品横向纵向延伸产业,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
(2)生物医药园区建设。一是加快生物医药共享平台的建设,特别是生物技术及化学创新技术共享平台建设,使园区内高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品化。二是开发与现已形成产品的高科技成果相关联的横向纵向延伸产业,实现高科技成果由产品化阶段向产业化阶段转化,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三是按国家GAP要求,建立中药标准提取药业的原材料中药材种植基地。到2010年,生物医药园实现技工贸收入80亿元,创汇15亿元,共享平台建设投入达5亿元,GAP种植基地达5万亩。
(3)机械制造产业。以现代制造产业基地为依托,发展我市汽车制造及工程机械零部件、小型农业机械、鞭炮烟花机械、机电产品等制造产业;依托丰日电器集团开发的氢氧燃料电池(PMFC)为主要工程技术,发展我市新型机械动力能源产业。
(4)烟叶产业。烤烟栽培机械化,实现烤烟的深耕、起垄、培土及烘烤机械化作业,降低烤烟生产的劳动强度。我市烤烟生产区要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机动喷雾器植保和叶面施肥、机械烤房烘烤,使烤烟生机械程度不断提高;实行公司化生产,定单式生产,烟厂、基地农民股份制合作;全面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开发和应用专用肥料,提升烟叶品质。
3、品牌农业和地方传统名优特产开发战略至关重要
(1)实施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项目、浏阳黑山羊保种项目、肉牛品改示范区建设项目、肉产品加工项目、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2)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建设中药材GAP(无污染、无公害、绿色药材)基地。
(3)提升传统名特产技术水平。运用现代技术,并根据当代人的消费习惯,对浏阳的金桔花、豆豉、茴饼、夏布等传统特产的品质和包装进行改造,重振传统产业。
(4)研究推广节能、高效、轻型、省工栽培新技术,推广新型农业机耕,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粮食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粮食生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进一步推广优质高产粮食作物新品种,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在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5万吨左右,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总产量的需求。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花卉苗木市场信息中心,及时为“百里花卉苗木走廊”花农提供市场花卉苗木供求信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组培室为依托,培育优质花卉苗木种苗;推广先进嫁接技术、生根药剂,提高花卉苗木成活率;培养高层花卉园艺师,提高我市花卉苗木品质品牌;组建花农股份合作制合作社,提高花农组织化程度和花农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4、运用成熟技术,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
调整我市产业结构,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促使企业走循环经济之路,从源头减少污染;重点推广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再生纸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5、建造专家、留学生创业园和职业教育园,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科技成果和熟练技术工人两个层次的智力源泉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建造专家、留学生创业园,吸引一大批专家、留学生来我市转化他们的科研成果,开发高新技术,为我市提供充足的科技成果源泉;加快职业教育园建设,为生物医药园、现代制造产业基地的生产厂家提供大批高素质熟练技术工人。
三、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目标和重点领域与任务
(一)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科技驱动”战略,培育科技经济,2005年到2010年,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建设生物医药、现代制造、品牌农业三大创新平台;扶持烟花爆竹、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制造、精细化工、传统纺织、信息技术、畜禽饲养及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十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建设科技广场和职业教育园两大人才智力源地,为浏阳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源泉。
(二)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特色资源,发展新型经济
——实施“科技驱动”战略,科学整合资源,全面提升浏阳创新能力
——坚持全面开放,广泛交流合作,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
——完善内在机制,激发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坚持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发展环保经济,建设生态市
——推进城乡一体化,走新型工业带动特色农业的新路子
(三)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目标
1、科技发展目标
到2010年末,浏阳市在科技方面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46.5%提高到52%以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成熟,掌握重点产业关键技术,主要领域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以上,五年期间获得各类专利和完成科研成果、科技项目700项,10%的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的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年累计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00项。
——加速技术、信息、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到2010年,全市各类科研机构、技术中心、技贸机构超过7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5万人以上。
2、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8000吨;工业废气中烟尘排放量∠7500吨;粉尘排放量∠4000吨;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0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生态公益林比达到30%;全市三条主要河流水环境、城区大气环境符合相应功能区划要求。
3、社会发展目标
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保持在100%和99.8%以上,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年度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5%以上,三类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90%以上,其中城区达到95%以上;坚持普高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人数的比例不低于50%,全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保持在2万人以上。加快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每年向社会输送1.1万名以上技能型应用人才,年培训(含乡村级)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的人数达到95%以上。
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人才、设备。传染病总发病率∠120/10万人;孕产妇死亡率∠20/10万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平均期望寿命74岁以上。
继续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城镇化率力争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2004年的42.99万人发展到5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0万人,城镇化率由32.28%提高到42.7%。
巩固计划生育成果,人口控制在136.22万;深化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浏阳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人口与就业、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4、主要协调经济指标发展目标
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251.853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488元;财政收入达到25.1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848.48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2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8%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品出口额的3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010年达到10000元。
(四)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
实施“科技驱动”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宏观调控,科学整合资源,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整体思路,启动科技创新“十大工程”,重点完成“七大项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以人为本,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城镇建设、社会保障事业。2005—2010年期间,要举全市之力,努力实现“双高普九”、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市民科技素质。传染病发病率∠120/10万人;孕产妇死亡率∠20/10万人;婴儿死亡率∠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平均期望寿命74岁;继续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城镇化率力争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2004年的42.99万人发展到5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0万人,城镇化水平由32.28%提高到42.7%;城镇提质扩容步伐加快,年均城镇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力争达到10亿元,全市城镇建成区年均拓展4平方公里,主城区基本构成与一般中等城市相匹配的功能结构;到2010年,巩固提升计生成果,人口控制在136.22万;深化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紧紧围绕浏阳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人口与就业、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不断推进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启动“十大科技工程”。
1、浏阳鞭炮烟花产业整合提升工程
我市鞭炮烟花产业庞大,涉及化工、物理、电子、机械、包装、印刷、气象等学科。通过实施浏阳鞭炮烟花产业的整合提升工程,提高我市烟花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外销市场,到2010年,烟花爆竹产业产值达70亿元,花炮出口要达到3.5亿美元。
(1)鞭炮烟花产业提升,人才是关键。一是号召行业技术人员加强自学,全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举办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使业内科研人员走上专业化道路;三是把行业现有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派往相关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培养一支研发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四是从大专院校引进与本行业有关的人才;五是花炮企业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所合作开发新型科技品种。
(2)改进传统手工工艺作坊式生产。一是开发研制出替代现有工艺中手工操作工序的新机械,发展与鞭炮烟花相关的机械制造产业;二是进一步推广电子监控设备,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系数;三是进一步改进焰火燃放电子点火器装置及编程技术,研制轻便、多弹的发射设备,使之朝着适应性、安全性、灵活性、准确性方向发展;四是提高军工硝生产系列机械的安全性能。
(3)材料开发。研制开发香型材料、微烟型材料、冷光型材料,广泛推广新型氧化剂的使用,实现鞭炮烟花的重大技术突破,使鞭炮烟花生产安全,效果美观,气味芬芳。
(4)新产品开发。从新颖性、适用性、安全性方面入手,主攻环保烟花、冷光烟花、日景烟花、室内舞台烟花,打造浏阳烟花特色,形成声、光、色、形全面发展的模式。同时对新产品进行包装开发,注意包装美观性、新颖性、统一性、适应性。
(5)组建浏阳市花炮研究所,建立一批具有高层科研人员和现代科研设备的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综合性工程技术中心,承担鞭炮烟花行业整合提升重大科研课题。
(6)充分发挥“浏阳市花炮技术工程中心”、“浏阳市花炮技术协会”的资源整合作用,为我市鞭炮烟花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建立创新服务平台。组织花炮技术人才开展花炮共性技术课题研究,推进花炮技术成果的转化。
2、浏阳生物医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浏阳生物医药园在以中药现代化为基础,生物医药技术为重点,适当发展化学药物为补充,兼顾医药器械工业的原则下,建成制药技术先进,名牌新药品种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物医药工业园。通过实施“228”战略(即建立我国中西部地区专业化技术创新和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撑两大体系,促进形成现代中药和基因制药两条高新技术产业链,重点发展八大产业领域和项目,着力打造抗病毒性肝炎药、戒毒药、抗肿瘤药、生殖健康药、基因制药、模式生物制药、纳米生物药物及功能性食品项目),培育1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的特大型医药企业集团;2-3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实现技工贸收入200亿元,年增长速度达30%以上。
2005年-2010年,主要完成基地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和生物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体系、与产品开发相关的专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和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1个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基因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使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标准,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成为湖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重点项目研发,研究开发中药新药30项,进行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力争获得2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完成30种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方案实验室研究,10项进入中试开发并获准进行临床试验研究。
基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1、壮大中药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品牌药物产业群。中药产业群主要包括:生殖健康药物产业群,依托九芝堂、千金药业、安邦制药、守护神等骨干企业生产一批健康用药产品;病毒性肝炎药物产业群,依托九芝堂、冷水江制药、继蒙制药等骨干企业生产的病毒性肝炎药物系列产品;戒毒药物产业群,依托泰尔制药、玄夏药业开发的戒毒药物系列产品,“脱瘾颗粒”实现跨国经营;抗肿瘤药物产业群,依托哈药慈航、冷水江制药开发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化瘾回生口服液”、“转移停胶囊”、“康赛尔胶囊”、“肝复乐”等系列产品;保健产品产业群,依托哈药慈航、泰尔制药、老爹科技、紫光古汉、益康生物、绿之韵、吉春药业等为骨干企业开发的“野绿森”、“维亭”、“果王素”等为主,研发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调控机体各个系统、各层次平衡的功能保健产品。2、提升中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技术水平,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大型中药提取工业系统,建立中药生产装置及过程自动化系统工程。3、提高中药农业高新技术含量,逐步实现药材生产良种化、种植规范化。4、培育中药标准饮片和中药超微饮片规模产业。5、建立重大疾病相关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及基因药物产业群。6、模式生物与重大疾病药物靶标筛选。7、胚胎干细胞和纳米生物技术。8、现代物流中心。
3、现代制造产业平台建设工程
浏阳现代制造产业基地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湖南已有的机械制造产业优势和已形成的机械装备原创性研发平台优势,以湖南星沙经济开发区和湖南现代制造产业基地为核心,面向国内外机械制造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现代工程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烟草加工、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体系。培育1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产值达100亿元的特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集团;2-3个产值达50亿元的大型汽车组装、烟草加工企业集团;建立一个新型机电制造产业技术工程中心,从事新型机械动力燃料和新型机电品牌相关课题研究。到2010年,预计园区累计投入10亿元,开发面积达8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总人口达12万人,城镇人口5万人,入园企业达120家,企业实现产值300亿元,技工贸50亿元。
工程机械制造。规划8平方公里,建设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区,分别建成整体机械设备产业群,以湖南金湘化工设备有限公司、陕西中大机械集团湖南中大机械有限公司、长沙德邦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培育一批整体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到2010年,实现投入2亿元,企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单体部件生产群,以湖南海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长沙金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为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的完善,到2010年,实现投入1亿元,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
汽车零部件制造。以长沙已形成的产业体系为主导,以与北汽福田、长丰猎豹紧密配套为目的,以永安镇现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基础,扩大现代制造产业基地的配套优势,达到整车组装和生产的目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到2010年,预计累计投入实现2亿元,实现产值50亿元。
新材料。以长沙鑫邦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首的高科技新材料企业为龙头,以长沙万佳铝材有限公司、长沙华佳管材有限公司、长沙博大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骨干,形成金属材料加工体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到2010年,实现投入1亿元,实现产值30亿元。
烟草加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的打叶复烤基地、包装基地、烟草肥料研发基地等已落户现代制造园,已开发面积达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4平方公里。到2010年,计划实现产值100亿元。
食品加工及其他轻工工业。作为机械制造工业的辅助关链产业,以湖南省人人家食品有限公司为首的食品加工企业、以浏阳华鸿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为首的小产品生产企业、以湖南富丽真金家纺有限公司为首的纺织服装企业,在基地协调发展,到2010年,计划形成产值30亿元。
4、浏阳市现代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到2010年,浏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将建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面积10065亩,年总产值达14.5亿元,创利税1.74亿元;示范区面积10万亩,年总产值达15亿元,人均收入达14600元;辐射区面积120万亩,年总产值达8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6176元。
(1)突出种子种苗产业建设。建立品牌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引进开发国内外优质品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高档优质种苗繁育,建成优质种苗中心。重点培育名、优、特、新种子和种苗,使园区内种子生产工厂化、经营一体化、质量标准化,上规模、创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发展特色产业。依据园区实际情况及本身资源特点,重点发展红桎木、中药材、野生蔬菜、黑山羊等种养业,另外,抓住国家对兽药GMP改造的机遇,按照“GMP”要求,重点引进能通过环境评价的高科技兽药生产企业入园,并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努力建成兽药产业化生产基地,使之成为园区具有特色的龙头生产企业。
(3)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运用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大力开发具有本地地域优势、文化内涵、附加值高的产品,发挥农业园区“蓄水池”的作用,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效,逐步把中药材、蔬菜、黑山羊熟食、保鲜深加工业发展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4)培育农业科技企业集团。农业科技企业既是科技资金投入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为壮大企业实力,提高园区功能,引导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加速孵化,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种苗、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5)提高园区人员技术素质。利用核心区的培训、示范等功能,迅速培养园区的科技队伍,提高园区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
5、“数字浏阳”信息技术产业工程
按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思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提高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水平,至2010年,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互联网用户达到10万户,全市城镇基本普及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接入。发展完善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传送网,力争建成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公众骨干传输网。加快建设电信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发展以IP技术为平台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建设能提供综合业务能力的光纤用户干线网。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互联互通,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推进“数字浏阳”标准化,建立“数字浏阳”数据标准体系,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网络经济,根据“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共享化、城市生活和管理网络化。开发主要应用领域信息系统,重点建设政务信息系统,推进政府上网和办公自动化工程,推进以加强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娱乐和网络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增加居民信息消费。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全市党政机关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成完善的自动化应用系统,实现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务管理公众信息网络,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和政务网上服务。建成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农业产、供、销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点。实现花卉、无公害蔬菜、黑山羊及畜禽产品、林木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优势网络化,进行网上营销。建立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推进企业信息化公共应用平台(ASP)建设,为企业提供网络、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公共配套服务。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花炮制造、点火、安全监控等行业,提高各行业自动化水平。
6、以“浏阳红色之旅”为主题的旅游科技产业工程
坚持科学引导、科学规划和策划的原则,按照高起点、重特色、功能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宣扬红色浏阳文化,引导科学旅游和提高人们旅游生活质量为主题,推进浏阳旅游业发展。
建立浏阳旅游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浏阳河红色之旅这块全国乃至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开发沿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象形山、古风洞、株树桥水库、道吾山等著名风景名胜区,把《浏阳河》名歌唱得更响。开发浏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善、王震、宋任穷、王首道等革命伟人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红一方面军诞生地——永和李家大屋、人发银行诞生地——大围山镇楚东山、30多位将军故里等红色文化资源。整理和完善谭嗣同故居、唐才常、欧阳予倩等名人文化,挖掘佛教圣地石霜寺、道吾禅寺、周洛文化村等古代文化。打造浏阳红色之旅文化品牌,组织文人挖掘浏阳红色传奇故事,编写红色剧本,组织红色文艺演出队伍,营造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开发旅游健康食品、保健药品,规范旅馆、饭店住宿饮食,引导健康消费。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健康旅游,提高旅游活动质量。
7、浏阳精品TBC阻燃剂等精细化工产业化工程
建立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开发新型阻燃剂、阻燃系列产品,神力胶五分钟室温环氧固化高效粘合剂系列产品,高效淬火剂系列产品,安全环保烟花用氧化剂、安全冷光等系列烟花材料。规划化工产业园区,发展与上述系列产品横向纵向延伸产业,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到2010年,我市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创利税1亿元。
8、浏阳西区传统纺织产业提升与产业化、集团化工程
(1)建立现代纺织工业工程技术中心。在现有磁棒、平网印花、液流染色和双幅汽蒸固色机等设备基础上,引进消化和研制国际一流先进印染设备;研制开发新型非偶氮染料和助剂颜料,降低非环保物质的含量,提升纺织品品位,打造产品品牌,使“公牛”牌棉纺织品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2)强化现有纺织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实现电子监控、电脑上网营销等现代化管理。
(3)建立集优质棉基地、坯巾、纺织、织造、漂、染、印、后整理、纺织化工于一体纺织产业化工业区。
到2010年,浏阳西区纺织产业产值达6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
9、浏阳优质畜禽水产品产业化工程。
以科技兴农为主线,扶持建立畜禽产品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推进我市黑山羊、畜禽、水产品等畜禽优势产品产业化,重点实施以下项目:(1)养殖业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包括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与生态安全技术推广、动物疾病综合控制技术推广、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推广。(2)培植优势产业,包括牲猪、黑山羊、家禽养殖业及休闲渔业。(3)保护和改良原有品种,引进新品种,包括浏阳黑山羊地方良种保护和牲猪、肉牛品种改良,水产优良新品种引进。(4)充分挖掘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股分合作社)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养殖、加工整合配套,立体开发,促进我市养殖业质量、规模,生产、加工、营销整体提升。到2010年,我市“三黑”畜禽产品产值达20亿元,创利税达7000万元。
10、浏阳科技广场建设工程。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的科技事业标志性工程,征地300亩,分步建成1、浏阳科技科普展览馆;2、浏阳留学人员及专家楼;3、浏阳高科技成果产业孵化中心;4、浏阳花炮技术工程中心、浏阳支柱产业基础性课题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5、行业熟练技工职业教育园;6、科技广场。到2010年,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20场次,各类科技成果交易额完成2亿元;推介科普产品10个;吸引30位左右专家来浏安居;孵化高科技幼小企业20家;开发转化花炮技术科研成果10项;完成主要产业基础研发课题10个;培训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50000人次;为主导产业输送熟练技术工人10万人。
四、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完善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以此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组织上保障科技兴市战略的顺利实施。
2、增强科技兴市工作的合力。牢固树立科技兴市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系统工程的观念,始终把握“科技驱动”这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科技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调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整体有序地推进科技兴市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营造科技兴市的良好环境
1、加强《科普法》宣传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依法普及科学技术,规范科普行为。建立健全各级科普网络和科技工作的政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科普设施建设,逐步增加科普工作的投入,充分发挥科协及各类学术团体、各种宣传煤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周和科技下乡、科普集市等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反对伪科学、反科学,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文明的社会环境,增强全民科技意识。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宣传,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政策环境,依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切实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研究并出台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成果引进、科技奖励、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等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和健全各种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充实服务功能,提高中介组织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能力,促进浏阳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法制化。
3、加大《专利法》的宣传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管理、协调和指导。依法保护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探索(县)市强化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力度模式,加大对侵权案件的惩处力度,依法惩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活动;建立有一定规模、设备先进、具有较高层次和业务水平的专利信息中心,重视商标保护,加快培育与创造浏阳企业自己的驰名商标,推动企业产品的出口。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1、切实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提高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起到2010年,市级财政安排的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经费每年平均递增不低于10%,科技三项经费达当年财政支出的1.3%,科普经费按人平0.5元单独列入市财政预算,市、乡镇街道科技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4%、3%。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对科技投入方式,适当集中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科技项目实施。
2、强化企业科技投入。逐步把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投资主体由政府转移到企业,到2010年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70%以上。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搞活企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激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基金。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一般企业按销售额的3%,规模企业按销售额的5%提取。
3、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在充分用好科技发展资金基础上,成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同时吸引上市公司介入,重点扶植一批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大力扶植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积极培育若干高科技企业到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块上市。
4、运用财税、金融手段扶持科技发展。落实对国家、省市及本市出台的科技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能提供合法担保的科技项目发放科技贷款。
(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大力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完善产业技术政策,强化监督机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科技部门和产业部门密切配合,围绕支柱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解决重大技术性难题。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面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成果专利获得者,大力推广应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评估论证等服务。
(五)培养和造就大批实用科技人才
1、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编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建设层次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进修活动,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再教育,鼓励在职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积极开拓人才培养途径,有计划地选派一批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到国(境)外培训或到海外跨国公司进修培训,造就一支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重视从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中间选拔、培养科技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能手。
2、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受单位编制、工资总额的限制,有关优惠政策按《关于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决定》等文件执行。制定灵活优惠政策,实施“科技专家侯鸟工程”和“院士浏阳联姻活动”吸引两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以多种形式为浏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积极鼓励浏阳市籍高层次人才回家乡兴办高科技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3、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高素质人才考核评价、管理使用和激励保障等各项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改进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对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同时认真落实浏阳有关人才引进政策,放开工资待遇,实行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形式;提高本土行业技术人员的待遇。
(六)逐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机制,整合区域科技术资源,有效发挥科技人员智力资源作用,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以生物医药园“湖南医药科技创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龙头的技术中心10个;建立10个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其中花炮技术工程中心和市创业服务中心达到国内先水平,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超过全国同级城市先进水平。培育40家科技创新企业。各类科技人员达到5万人。
——建设好浏阳科技馆和有关科技事业中心,建设好浏阳科技广场。
——整合科普资源,形成科普产品,探索科普产业化之路,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每年推广农业适用技术200项,培训6万人。每年开展大型科技下乡、科普集市活动6次。
——推进决策科学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组建各级领导专家智囊团。坚持决策前的专家可行性调研与论证。逐步推行专家智囊团决策“否决制”和科研项目经费投入责任追究制。
五、规划实施进度安排
2005-2010年,分三个阶段,完成十大科技工程,计划总投资618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79950万元,第一阶段2005-2006年总投资224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66800万元,第二阶段2007-2008年总投资201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8000万元,第三个阶段2009-2010年总投资193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5150万元。各项工程各阶段实施及投资进度安排如下:
(一)2005-2006年,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基础阶段
1、制定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通过国家科技部和我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投资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00万元,启动烟花爆竹产业整合提升工程,举办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使业内科研人员走专业化道路;把行业现有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派往相关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培养研发能力强的科研队伍;从大专院校引进与本行业有关的人才;花炮企业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所合作开发;完成新型氧化剂等主要烟花爆竹新材料的中试工作;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焰火燃放电子点火器装置及编程技术研究。3、投资15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4500万元,筹建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产业化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开发中药新药30项,进行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力争获得2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基因。4、投资18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4000万元,征地20平方公里,建立浏阳现代制造产业基地;建立一个新型机电制造产业技术工程中心,从事新型机械动力燃料和新型机电品牌相关课题研究。5、投资5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500万元,建立品牌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引进开发国内外优质品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高档优质种苗繁育,建成优质种苗中心。6、投资3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50万元,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交换平台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全市党政机关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开发主要应用领域信息系统,重点建设政务信息系统,推进政府上网和办公自动化工程,推进以加强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娱乐和网络社区服务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增加居民信息消费。7、投资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0万元,建立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开发新型阻燃剂、神力胶粘合剂系列产品、高效淬火剂系列产品;规划化工产业园区。8、投资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0万元,建立现代毛巾纺织工业工程技术中心,引进消化和研制国际一流先进印染设备;研制开发新型非偶氮染料和助剂颜料,降低浴巾非环保物质的含量,提升纺织品品位,打造产品品牌。9、投资1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600万元,建立畜禽产品产业化工程技术中心,推进我市黑山羊、畜禽、水产品等畜禽优势产品产业化;对金桔花、豆豉、茴饼、夏布等传统特产运用现代技术,并根据当代人的消费习惯,对这些产品的品质和包装进行改造,重振传统产业。10、投资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0万元,建立浏阳旅游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浏阳河红色之旅这块全国乃至世界知名旅游品牌。11、投资5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500万元,完成征地300亩,筹建浏阳留学人员及专家楼;浏阳高科技成果产业孵化中心;行业熟练技工职业教育园。
(二)2007-2008年,重点工程实施阶段
1、投资7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700万元,着手筹建烟花爆竹研究所;研制开发香型材料、微烟型材料、冷光型材料;主攻环保烟花、冷光烟花、日景烟花、室内舞台烟花,打造浏阳烟花特色,形成声、光、色、形全面发展的模式;发挥“浏阳市花炮技术工程中心”、“浏阳市花炮技术协会”的资源整合作用,为我市鞭炮烟花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建立创新服务平台。2、投资5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5000万元,筹建基因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完成30种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方案实验室研究,10项进入中试开发并获准进行临床试验研究。3、投资8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4000万元,形成现代工程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烟草加工、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体系。4、投资1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600万元,引进高科技兽药生产企业进入农业园,并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努力建成兽药产业化生产基地,使之成为园区具有特色的龙头生产企业;运用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相关配套技术,大力开发具有本地地域优势、文化内涵、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5、投资8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800万元,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互联互通;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区域信息高速公路;推进“数字浏阳”标准化,建立“数字浏阳”数据标准体系,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网络经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共享化、城市生活和管理网络化。6、投资1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000万元,完善、王震、宋任穷、王首道等革命伟人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红一方面军诞生地——永和李家大屋、人发银行诞生地——大围山镇楚东山、30多位将军故里等红色文化资源。7、投资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00万元,筹建化工产业园区,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8、投资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00万元,筹建集优质棉基地、坯巾、纺织、织造、漂、染、印、后整理、纺织化工于一体纺织产业化工业区。9、投资2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6600万元,完成养殖业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包括: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与生态安全技术推广;动物疾病综合控制技术推广;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推广。10、投资8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4000万元,筹建浏阳科技科普展览馆;浏阳花炮技术工程中心、浏阳支柱产业基础性课题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科技广场。
(三)2009-2010年,规划重点工程完善阶段
1、投资11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100万元,开展烟花爆竹生产主要工序机械设备研制;2、投资9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7000万元,开发生物医药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培育生殖健康药物产业群,病毒性肝炎药物产业群,戒毒药物产业群,抗肿瘤药物产业群,保健产品产业群等生物医药产业群。3、投资40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2000万元,培育1个面向国内外市、多元化经营,年产值达100亿元的特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集团;2-3个产值达50亿元的大型汽车组装、烟草加工企业集团。4、投资18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400万元,提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功能,引导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加速孵化,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子种苗、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5、投资85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850万元,建立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推进企业信息化公共应用平台(ASP)建设,为企业提供网络、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公共配套服务。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和花炮制造、点火、安全监控等行业,提高各行业自动化水平。6、投资1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00万元,整理和完善谭嗣同故居、唐才常、欧阳予倩等名人文化,挖掘佛教圣地石霜寺、道吾禅寺、周洛文化村农家休闲等远古文化;开发旅游健康食品、保健药品,规范旅馆、饭店住宿饮食,引导健康消费。加快旅游设施建设。7、投资2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00万元,实现阻燃、粘合剂、淬火剂、有机农药等有机化工产品产业化。8、投资16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4800万元,培植优势产业,包括牲猪、黑山羊、家禽养殖业及休闲渔业;品种保护和改良,新品种引进,包括浏阳黑山羊地方良种保护和牲猪、肉牛品种改良,水产优良新品种引进;挖掘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股分合作社)组织的带动作用,实现养殖、加工整合配套,立体开发,促进我市养殖业质量、规模,生产、加工、营销整体提升。9、投资700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3500万元,完善科技广场各项设施建设,完成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20场次,各类科技成果交易额完成2亿元;推介科普产品10个;吸引30位左右专家来浏安居;孵化高科技幼小企业20家;开发转化花炮技术科研成果10项;完成主要产业基础研发课题10个;培训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50000人次;为主导产业输送熟练技术工人10万人。
六、与规划目标相配套的优先项目或工程。
1、鞭炮烟花新型安全氧化剂开发
2、浏阳现代制造基地机电制造产业工程
3、浏阳生物医药园科技创业中心共享平台建设工程
4、浏阳市现代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核心区建设工程
5、“数字浏阳”信息技术产业工程
6、浏阳传统名优特产产业提升工程
7、浏阳科技广场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