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发展规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按照《zzz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文件》(z农领发[2007]9号)精神,经过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确定六间房村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并制定从现在始到2010年发展特色村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zzz村距zzz子镇政府所在地东偏北方向5公里处,全村地域总面积16898亩,有2个自然屯,405户,1627口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2787亩,土质肥沃,适合粮食生产,年产粮食1.5万吨。近年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大修农田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生产,总面积达到6000亩,是著名的水稻专业村,优质大米畅销全国,正在申请“绿色产品”证书;大量粮食生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村有水稻联合收割机台,有水稻插秧机台,有小四轮台,有链轨拖拉机台,有灭茬机台,有脱粒机台,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被zz市政府命名为“农业机械化专业村”;该村林业发展也比较突出,现有林地2500亩,去年与zz村一起被命名为“万树村庄”;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该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高赵公路横贯东西,油路建设正在进行,已经实现“五通”,即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今年初被确定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三级有关会议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以小区为主的现代化养殖业,以特色产业强村、农业机械兴村、生态建村、依法治村为抓手,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2010年底,把该村建设成为以优质水稻生产和养殖业为两翼,以农业全面机械化为牵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村、示范村。
预期目标:到2010年,要实现生产发展,突出特色,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全村无公害水稻面积达到6000亩,养殖小区要达到3个,农机总数量要达到400台套,农业增加值达到80万元,年均增长10%;人均收入要实现6500元。要实现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文化设施齐全,乡风文明,民主法制健全。
三、实施步骤
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建设。
2007年(启动阶段):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特色村详细规划,做好宣传动员,完成示范村建设基本设施建设和特色村雏形建设。投资20万元建成1个占地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广场;投资14万元建设“四厅”;,美化村居环境,在高赵线沿路投资16万元,修建4000延长米石砌边沟,投资13万元,修建统一标准的院墙1500延长米,修建卫生厕所55个,投资5万元绿化美化,栽花种草;要修建水利工程1.5万土方,开发水稻1000亩;购进农机50台套,引进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2台;引进资金800万元,建成1个占地100亩、饲养量超过15万只的高标准蛋禽养殖业龙头企业。同时继续推进“四改”、“五通”“六有”。
2008年(全面实施阶段):完善示范村配套设施建设和特色村推进建设。预计投资万元,完善文化广场设施建设,购进健身器材1套10件,组建1支文艺宣传队伍,培育一批文艺宣传骨干;完善“四厅”,对群众开放,取得实效;继续完善“万树村庄”建设,消灭绿化死角;加强“三品”生产监督检查,申请“三品”生产证书;扩大养殖小区规模,完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继续引进新型农机。
2009年(攻坚发展阶段):基本完成示范村和特色村建设。要实现文化设施齐全,利用效率高,群众满意度高;“三品”生产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创造高附加值,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操作取代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
2010年(巩固提高阶段):把握建设标准,总结经验并在全镇推广。
四、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
3、坚持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坚持全面参与,各方配合的原则。要坚持发挥全镇各方面的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投入,部门配合,政策驱动,农民参与相结合的动作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五、主要措施
1、突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引导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一是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水稻、棚菜等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二是依靠广阔的市场发展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协调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养殖。三是抓好林业生产,发展绿色银行。
2、推进村屯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四清六改”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农民住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制定好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对农民积极性高,基础好的村民组先实施,抓出试点示范,逐步推广。抓好“四清六改”,整洁美化村屯环境。在各村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杂草的环境卫生活动。基本清除脏乱差现象,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未吃上自来水的村民组做好宣传动员,保障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到2010年自来水普及达100%;积极实施沼气工程,把改灶、改厕、改圈配套实施,对露天的厕所、粪坑进行改造,建沼气池,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对畜圈设置不合理的要进行改造,实行人畜分离,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强村寨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环村林和环宅林,逐步形成绿树环绕,绿水环流,林路配套的格局。农户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农户庭院内建设小果园或小花园。对村寨周围的生态要加强保护,不能乱砍滥伐,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村屯改造。对农民新建房实行统一规划,指定统一的住宅修建区域,原则上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乱建房屋,认真规划,引导推广。沿路民宅采用统一颜色刷新或统一瓷砖颜色进行改造,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努力建设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村容整洁、美观大方的新农村。
3、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乡风文明。
加大对教育、文化、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逐步完善教学设备,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切实做好困难学生的上学救助工作,彻底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问题,确保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高中教育70%以上。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立健全计生服务组织,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保持低生育水平,力争在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7.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逐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防止传染病在我镇发生,抓好计划免疫、食品卫生监督,全面提高全村的卫生水平。大力开展绿色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依托产业发展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500人次以上,造就一批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使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认真开展平安村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村民道德教育,营造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民风淳朴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新风气,开展“和谐家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内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和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四在农家”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坚决抵制邪恶势力和各种邪教迷信等丑恶现象,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4、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
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要求,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对村务的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管理的各种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对村务进行民主管理,建立农村各种服务组织、协会,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