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为实现党的*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交通科技的发展方向,在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充分发挥交通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部开展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经交通部党组批准印发的《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战略》(交科教发[20*]29号),从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出发,讲了到2020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旨在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出发,结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中长期交通科技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讲促进交通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为交通行业的科技活动和科技资源配置提供指导。

纲要的编制对于实施“科教兴交”战略,指导交通行业科技发展,提高交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机遇与挑战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持续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对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讲更新、更高的要求。

交通服务于社会。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部讲了“到2010年,公路水路运输紧张状况得到总体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总体改善;到2020年,基本适应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需要”的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到2020年,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3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5万公里;港口总通过能力将达65亿吨左右,其中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约2.4亿标准箱(TEU);五级以上航道里程将达到35000公里以上,其中三级以上航道15000公里。建成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公路水路运输系统。

公路水路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为交通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公路水路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科技需求,需要科技来支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目标,将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运输组织管理、交通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大量的技术难题。因此,交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人力的投入,更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来支撑。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为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交”战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交通行业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支撑了公路水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交通建设技术的进步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型运输组织方式及运输技术的开发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交通软科学研究有效增强了全行业的科学决策能力。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个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研究方向比较明确,功能定位基本合理,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虽然交通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体来看,还不适应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着科技供给能力不足,成果推广应用缓慢,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尚未形成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科技是交通发展的羽翼和助推器。新时期交通科技的历史使命是: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支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效能,提高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一体化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出行安全,改善运输服务,提高交通运输的管理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洁净运输,打造绿色交通,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制约,建立节约型交通行业,提高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指导方针

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采取“以人为本、需求引导、综合集成、强化创新、重点突破”的基本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推进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的总体科技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交通科技发展是为了人、服务人和依靠人,强化利用科技创新促进交通的人性化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交通科技活动,加速科技人才的成长,强化科技人才在交通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交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需求引导,就是要按照政府导向、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政府在交通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满足交通发展需求,面向交通发展主战场;技术进步和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与交通生产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与交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合集成,就是要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应用,提升交通行业的科技水平。

—强化创新,就是要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活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相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大力增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重点突破,就是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优化配置交通科技资源。以对交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技术为切入点,突破牵动性技术,攻克关键性技术,储备前瞻性技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按照以上指导方针,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交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导,要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更多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能力建设与研发活动并重。充分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效配置交通科技资源;重视交通科技研发与交通建设的紧密结合,抓好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切实提高交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研发实力。

—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并重。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研发过程中,要把握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并注重交通发展需求和阶段性特点,集中力量解决交通科技重大问题。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并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既要重视技术研发,更要重视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交通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更新,使交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加快交通行业的科技进步。

第三章发展目标

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交通现代化要求和符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构筑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交通科研基地和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交通科技队伍,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的科技含量,为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目标是:

1、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行业科技研发中心为主力,面向交通生产建设主战场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010年达到35个左右,2020年达到45个左右,力争有2-4个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到2020年形成15-20个全国或区域性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国际水平的交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比较完整的科研梯队,到2010年,培养50名左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到2020年,使其总数达到100名左右,全面提升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3、到2010年,在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方面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到2020年,建设技术和养护技术全面提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跨江(海)通道建设、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建设,深水航道整治及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到2010年,数字交通技术实用化程度和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和一体化运输技术明显突破,交通决策技术明显提高。到2020年,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运输管理技术能够适应交通现代化的要求,全面实现决策的数字化与科学化。

5、到2010年,事故预防、应急反应、救助打捞等安保技术有所突破,交通资源利用和环保技术取得明显进步,为在交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到2020年,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整体提高,绿色交通技术全面提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的可靠保障。

展望更长远的未来,交通科技将更加充分发挥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为实现一个通达便捷、智能高效、经济环保、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第四章重点任务

为了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目标,要从全面提高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牵动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问题入手,做好交通创新体系建设,抓好交通科技重点领域的研发工作。

一、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各级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共同组成的、互动的交通科技创新有机整体。核心要素是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要按照交通行业的特点和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创建完善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政府在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交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强化定位明确的创新主体

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把握科技发展方向;通过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通过组织重大科技活动,实现技术进步的重点突破;通过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引导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参与交通科技创新活动。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是公益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要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全社会的交通科技资源,逐步形成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和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交通科技研发中心,使其成为交通科技创新的主要研究基地。交通科技中介机构是推动知识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完善协调合作的创新机制

发挥市场在交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政府与社会,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地整合交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全社会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开放的、优势明显的交通行业试验基地共享平台和互联互通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各方互动、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

(三)营造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

从交通行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完善促进交通科技进步的政策,制定科技管理、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动重大科技项目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加强科技成果的和管理,加大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和诚信水平的考评,倡导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营造一个崇尚创新、严谨求实、百家争鸣和允许失败的科技创新宽松氛围,形成一个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科技创新环境。

(四)培养素质优秀的创新人才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在交通科技创新活动中,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协调发展,注重人才的持续培养和继续教育,鼓励岗位成才,在科研项目、科研设施、科研团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条件,不断壮大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为交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交通科技重点领域研发

在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确定的六大重点研发领域中,经过研究,明确了规划期内50个交通科技主要研发方向和200多个研发重点,具体见附表所列。

重点领域一: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

重点支持智能公路系统关键技术、智能航运系统关键技术、智能港口系统、公路收费新系统、空间信息应用技术、数字化公路运营管理技术、国际航运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数字交通标准技术等方向的技术开发,突破联网收费技术、车辆监控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制定交通数字化管理标准,使信息技术在公路水路运营管理上广泛集成应用,实现数字化的行业管理,提供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重点领域二:特殊自然环境下工程建养技术

重点研究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建设技术、跨江跨海通道建设技术、山区长大公路隧道修筑技术、路面结构技术、高等级公路快速养护成套技术、大型交通工程构造物检测诊断技术、内河通航新技术、航道治理和疏浚技术、新型港口水工建筑物的研制开发以及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突破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工程建养技术瓶颈,实现扩充能力的目标,并提高交通设施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和全寿命成本,缓解交通资金的压力。

重点领域三:一体化运输技术

重点支持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交通一体化管理技术、多式联运技术、现代道路客货运输新技术、快速水路运输新系统、万箱级集装箱运输成套技术和一体化运输技术标准等方向的研究,为实现一体化运输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保证从技术上能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运输设施和装备的有效衔接、信息交换和处理的高效协同,逐步达到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

重点领域四:交通科学决策支持技术

重点开展交通电子政务、决策评价方法和技术、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现代交通规划技术、现代交通统计技术、运输经济和决策机制研究,形成完整的公路水路交通宏观决策研究方法、体系和机制,为实现决策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协调化提供技术手段,为交通政策法规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决策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重点领域五: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重点支持交通防灾减灾技术、道路安全保障技术、车辆安全技术、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安全技术、恶劣气候和海况条件下人命快速搜救技术、深潜水救助打捞成套技术、水上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设施保安技术、交通应急处理技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技术、超限运输治理技术和公路水路安全技术标准等方向的技术开发,全面提高我国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水平,从技术上能够支撑建立一个更安全可靠的公路水路交通系统,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减少与交通有关的经济损失。

重点领域六:绿色交通技术

重点开展交通建设和养护材料再生技术、水上“三品”(油品、化学品、危险品)污染监测防治和处理技术、车辆和船舶节能技术、公路水路环保新技术、内河运输新技术、新一代运输装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以及国家港口资源与安全环境评价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从技术上保障建立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友善和谐、污染程度少、土地使用合理、能源消耗适度的绿色公路水路交通体系,缓解我国环境污染和能源以及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五章规划的实施

为了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将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任务,分为重点科研实验基地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优秀科技人才等三项建设工程加以实施;将交通科技重点领域研发任务,按基础研究行动计划、重大技术突破计划和应用技术推进计划等三类研发计划加以推进。

一、实施“三项”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一)重点科研实验基地平台建设工程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主力,建成一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交通科技研发中心。

以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切入点,围绕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按照专业研发方向的分布,兼顾基础条件和区域分布,认定一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到2010年建成约35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到2020年使其总数达到45个左右,努力争取创建2-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机制完善,与交通科技发展相适应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推动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通过区域协作、联合共建、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交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逐步形成15-20个专业优势明显、学术水平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全国或区域性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使他们具备承担重大综合性交通科研攻关、交通应用基础研究、特定区域技术研究的强大能力,成为交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和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程

整合资源、互通共享、提供服务,建成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建设交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形成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加快交通科技基础设施、装备、管理和交通科技成果等重要数据库的建设,增强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的数据采集、加工、传输和存储能力,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的服务网络。

2、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交通科技文献资源和交通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建设为切入点,加快现有交通科技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推进交通科技成果的网上展示和交易,通过技术手段和制度保障,有效开发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现有的交通运输科学数据资源、科技文献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三)优秀科技人才建设工程

抓好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建立一支优秀的交通科技人才队伍。到2010年,实现造就50名左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的目标,到2020年,使其总数达到100名左右。

在人才的培养上,制定优秀交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计划,将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依托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在实践中培养一批交通科技人才。

在人才的吸引上,借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一流的科研项目和设备,吸引世界一流的交通科技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结构优化。

在人才的使用上,建立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评价激励政策,使交通优秀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中发挥聪明才智,人尽其才。

二、推进“三类”交通科技研究开发计划

(一)基础研究行动计划

基础研究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交通科技的战略性、前瞻性、探索性、公益性研究,技术标准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完善,需要进行长期跟踪、实验、监测的基础性研究项目等。

政府是基础研究行动计划的投资主体,科研资金主要投向交通科学决策支持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特殊自然环境下工程建养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等重点技术领域。

(二)重大技术突破计划

重大技术突破计划侧重在关键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依托于重大工程项目的重点技术研究,需要政府介入、支持和协调,调动全行业科研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项目等。

突破计划的实施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出资,形成目标一致、职责清晰的研究合作机制,形成政府与社会互动的研发模式。科研资金主要投入在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特殊自然环境下工程建养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和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等领域。

(三)应用技术推进计划

应用技术推进计划重点是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在行业内具有推广价值的研发项目,能够有效地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开发项目。

应用技术推进计划的实施主要靠市场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类交通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具体项目将依据研发重点加以确定。

本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及其实施,将在交通科技五年规划中加以具体体现和落实。对五年规划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时的交通发展实际,适时调整规划内容,并在下个五年规划中予以体现。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深化交通科技体制改革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科技发展理念,深化交通科技体制改革,结合交通行业特点出台相应政策,加速建立适应交通科技创新的新型科技体制。在交通科技活动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与新型交通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相适应的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有序竞争,促进协调合作,广泛吸纳社会科研资源,加强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促进科技与交通生产的紧密结合。

二、确保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交通科技资金投入是重要的公共性战略投资,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交通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在国家预算内,建立稳定的交通科技资金;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继续执行“关于印发《交通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交通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在交通规费中每年提取1-1.5%经费用于交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政策;针对重大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项目要积极争取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企事业单位可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增加交通科技资金投入。

三、完善交通科技人才管理

完善交通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项政策,加大交通科技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行动态管理,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制定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保持交通科技队伍的良好素质和创新活力。加快交通行业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加强交通行业职业技术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交通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全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于交通事业。

四、提高交通科研管理水平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修订完善公路水路交通技术政策。对交通科研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科技成果质量和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科技的良性发展。建立交通行业科技统计体系,开展统计分析,逐步建立交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完善交通科技评价体系,做到导向明确、客观权威、动态及时、公平合理。按照知识产权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交通科技成果制度,对社会科研成果,加大对优秀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实现科技成果共享。及时制定和完善有关技术标准,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力开展交通科普工作,开展科技送下乡和到基层活动。

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加大国际交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力度,构筑有利于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技术引进等活动的良好环境。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交通科技交流,促进共同研发、学者互访、人才培养和信息交换等。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重大科研项目实行国际招标,引入外籍专家顾问,及时把握国际科技动态,提高研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