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灾害地区灾后林业恢复技术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用材林灾后恢复
1.1林木受害类型
受灾地区用材林林木(如松、杉、桉树等)受雨雪冰冻危害的形态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断梢、弯斜、倒伏、翻蔸、冻死及顶部枝叶冻枯、树皮爆裂等类型。
1.1.1断梢(包括断干)
此类型在海拔500-800m的山林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林木树冠截获的冰雪的重量超过了树梢、树干本身的负荷极限所致。
1.1.2弯斜
此类型在竹林和阔叶林中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冰雪的重量尚未超越树干的负荷极限,借助本身具有的弹性,向侧面偏斜,或梢冠向下弯曲呈弓形。
1.1.3倒伏
这是用材林林木受害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受害率比较高。与弯斜类型类似,倒伏类型也是由于林木枝叶上所存留冰雪的重量比较大,以致头重脚轻而弯斜,在冰雪的继续压力下,渐渐倒伏在坡面上。
1.1.4翻蔸或冻死
这一类型主要发生于陡坡及土层较浅薄立地。因冰雪重压形成头重脚轻致使林木被连根拔起,根系完全离地或根系被严重扯断;或因低温土壤结冰根系受损整株冻死。竹林、针叶树和阔叶树均有发现。
1.2受害林分管护要点
1.2.1不同受害类型林木的管护措施
1.2.1.1断梢(包括断干)林木处理
主干从冠层基部断裂、或冠层主干及60%断梢的植株,在冰雪融化后已无法恢复生长,可以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其余则可保留让其恢复生长。
1.2.1.2弯斜林木管护
这类受害林木在冰雪融化后大都仍可恢复原状,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需要保留;松杉类大树弯斜主干与侧枝受害较轻者,可将下部侧枝适当剪除,基部进行培土。
1.2.1.3倒地林木管护
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这一受害类型的树木可在冰雪融化后逐渐恢复生长,应该给予保留。如果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被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应伐除清理,及时利用,以减少损失。
1.2.1.4翻蔸林木处理
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应及时伐除利用。
1.2.1.5补植或造林
大面积受害伐除区或出现大林窗地,采用针阔叶乡土先锋树种造林和补植,树种选择时尽量剔除这次受冻害较严重的树种,做好造林苗木规格和造林密度控制。
1.2.2新造幼林灾后管护
当年新造幼树由于较长时间遭受雨雪冰冻灾害,会造成落叶(常绿树种)、折枝、倒伏,有些幼树遭受冻害时表现出全株枯死或部分幼嫩枝条冻枯。因此,在冻害过后,应及时根据植物冻伤程度进行清理或抚育,以免影响翌年林木成活和正常生长。
1.2.2.1冻死株和冻死部位的确定
对幼林地冻害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幼苗幼树的干、枝、叶的颜色、硬度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确定冻死株和冻死部位,为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提供依据。
1.2.2.2及时追肥
天气回暖后,对受冻较轻的植株(主干未断、根系未受害、叶冻枯<60%),发生卷叶、黄叶、生长衰弱者,可用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作叶肥喷施2至3次,及时轻施一次速效氮肥,并采取扶直、培土、修剪、平茬等救护措施。
1.2.2.3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
对已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苗、幼树采取扶直、培土、修剪、平茬等救护措施。
1.2.2.4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
对受冰雪压迫而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树进行扶直、培土和施肥。
1.2.2.5修剪受冻害枝条
在早春气温稳定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后开始修剪,在1~2周内完成。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可及时把焦灼芽叶剪去,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和折断枝条进行剪除,然后涂抹石硫合剂或黄泥浆加鲜牛粪等保护剪口。
1.2.2.6平茬
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可采取平茬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cm左右(最好能在萌桩上涂上石灰水,待萌芽生长1m高左右时应及时定株和回土覆盖)。
1.2.2.7补植或重造
对于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应及时补植;受灾严重的幼林地应重新造林。对于造林树种(含品种、无性系)因选择不当而造成冻死的,需更换树种重新造林。提倡使用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慎重采用外来树种造林。在补植或重造时,要选用适当的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同时,保证造林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1.2.2.8水肥管理和松土除草
在春旱地区,受冻林木修剪后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进行浇灌。结合松土除草,在幼苗、幼树新梢生长期追施尿素或复合肥一次,以促进新梢生长健壮。
1.2.2.9病虫害防治
对遭受灾害生长势衰弱的幼苗、幼树加强保护,防控病虫危害。例如,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800倍液等喷施消毒,用波尔多液涂刷树皮、伤口等。
1.2.3主要受害林分管理措施
1.2.3.1杉木林
根据林分的成熟程度和受害的严重程度确定处理措施。
(1)幼龄林:以加强抚育管护为主。若受害程度较轻,多数树木主干尚保留较多的枝条者,应加强抚育、施肥(每株施复合肥150~250g,每亩12~20kg)促进受害树木生长。若受害程度严重,则安排清理、更新。
(2)中龄林:若受害程度严重,建议分批砍伐;若受害程度较轻,多数树木的主干上还保留一定数量的枝条,可安排2~3年后采伐(因杉木林分受灾面积大,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砍完)。对于推迟砍伐的林分,要及时清除林内倒伏木。
(3)近、成熟林:按受害程度分年度采伐更新。
对于已采伐的林地,建议按照速生丰产林标准重新造林;杉木林也可考虑萌芽更新,但其前茬应为杉木种子园后代或杉木无性系。不论是实生苗更新或萌芽更新,都应该加强抚育、施肥,保证幼苗或萌条正常生长。
1.2.3.2松树林
根据林分的成熟程度、受害的严重程度确定处理措施。
(1)幼龄林(4龄以下):若受害程度严重,应安排尽快清理、更新;若受害程度较轻,多数树木的主干上还保留较多的枝条,可不需清理,应加强抚育、施肥(每株施复合肥150~250g,每亩12~20kg)促进受害树木生长。
(2)中龄林(5–14龄):若受害程度严重,建议尽快砍伐;若受害程度较轻,树冠保留完整,这类林分可安排2~3年后采伐。对于推迟砍伐的林分,要及时清除林内干枝、施肥(每株施复合肥150~250g,每亩12~20kg)促进受害树木生长。
(3)成熟或近成熟林(15龄以上):建议在今年4月之前砍伐,伐倒木尽快去皮、出山。
对于已采伐的林地,建议按照速生丰产林标准重新造林;造林后应该加强抚育、施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1.2.3.3桉树林
根据桉树受害程度和年龄确定处理措施。
(1)受害程度较轻的桉树(部分枝条和顶梢枯萎):要及时除杂、松土扩穴,扩穴规格1m×1m×15cm,扶正倾斜树木;并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尽早追施复合肥,每亩20~30kg,促进受害林木尽快恢复生长。
(2)受害程度中等的桉树(当年生枝条全部枯萎,顶部主干枯萎少于1/3):为避免枝干继续干枯以至出现整株枯死,对于1年生的林木,应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在离地面10cm处截干,并用油漆涂截口;对于2~3年生的桉树,将受害处以上的干、枝截除,如出现凝冻造成的折断而缺乏保留价值的,也应在离地面10cm处截干,并用油漆涂截口;对于4年生以上的桉树,为便于集约经营,必要时进行皆伐、促萌更新,或用容器苗补苗,改种耐寒桉树品种或其它树种。
(3)受害程度较重的桉树(树冠完全枯萎,顶部主干枯萎超过1/2或整株冻死):对于1~3年生的桉树,应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在离地面10cm处截干,并用油漆涂截口;对于因低温土壤结冰根系受损整株冻死和根系浅翻蔸的1年生以下幼林,受灾幼树在冰雪融化后已无法恢复生长,需重新整地植苗再造林。对于折干、断梢的3年生以上的中近成熟林,可以进行伐除清理及时利用干材,伐桩高度距地表15~20cm。对林木进行采伐后,要及时除杂松土,促进萌芽更新,当萌条长至1.5~2.0m时,进行除萌追肥管理,保留萌条1~2条,追施桉树专用复合肥1.0kg。桉树伐除后也可以改种耐寒桉树品种或其它树种。
南洋楹、相思类、桃花心木等可根据其受害情况参照处理。
2经济林灾后恢复
2.1常绿水果
2.1.1受害症状
柑橘﹑枇杷﹑杨桃﹑龙眼﹑荔枝等常绿水果易发生冻害。遭遇到持续雨雪及低温冰冻天气后,常绿水果的根颈部和不充实的晚秋梢及其叶片最不耐冻,首先表现在根颈部树皮爆裂,晚秋梢及其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块,进而逐渐扩散,叶片卷曲、萎蔫、干枯,枝梢逐渐死亡。
2.1.2受害程度分级
常绿经济林冻害程度一般可分为1—5级。
1—2级:冻害为轻度冻害,树体受冻后有将近50%左右的叶片萎蔫干枯脱落,对当年的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当年能够恢复树势;
3级:冻害属于中度冻害,75%以上的叶片干枯脱落,1~3年生小枝冻死,树势当年难以恢复,当年无产量;
4—5级:属于重度冻害,叶片、小枝、主枝、主干受冻,轻者从根颈之下可以发生萌蘖,重者整株死亡。
2.1.3受冻害后的管护措施
2.1.3.1摘除枯叶和受害果实,保护树干
对冻害造成落叶的植株,要及时摘除枯萎的叶片,冻害后没有经济价值的果实也要及时摘除,尽量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冻害严重的树干,由于枝枯叶落,易遭日灼裂皮,导致病菌侵入,应进行树干刷白(用5kg石灰加0.5kg石硫合剂渣加水20~30kg再加盐100g调制而成),降低树干温度,防止树皮晒裂。柑橘冻后易发生树脂病,要及时防治,有病植株在病部刻伤后用1:4食用碱水刷干,危害严重、病部皮层占1/3以上的应在病部下方截干,伤口用托布津消毒。
2.1.3.2进行适度修剪及伤口保护
对2级以上冻害的植株,根据冻害程度,适时适量修剪。枝干受冻,反应较慢,与未受冻枝干的界线不容易在短期内分清,故不应当大截大锯,要到春梢萌芽初期,分清冻死交界处后,剪去枯死部分。修剪和折枝所留下的伤口应当涂保护剂,如生黄土牛粪混合泥封闭,另外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涂抹1:1:10的波尔多液和3—5度的石硫合剂等。
2.1.3.3中耕施肥
冻后果园若土壤板结,要及早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要避免伤大根;在萌芽前后注重施肥,技术关键是:早春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及早勤施薄肥,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株成年树,采用环状施肥沟法施清粪水50kg或用0.5~1kg尿素兑50kg水灌施,幼树施肥量酌减,可分别喷施0.2%~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2.1.3.4防治病虫害
受冻果园应及时清理断梢和折断的枝条、落叶及残果等,集中销毁。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800~10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1次,共2~3次。防止病虫害发生,促进果林健壮生长。
2.1.3.5严格控制结果量
受冻经济林的结果量,要根据受冻程度合理确定。1级冻害的果园,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将结果量控制在正常年份产量的1/2;2级以上冻害的树,要严格进行疏果,以促使树势的恢复。疏果宜早不宜迟。
2.1.3.6果园重建
对遭受4—5级重度冻害的常绿水果经济林,要吸取冻害的教训,科学选择园址、适地适种,及时重建。其技术关键一是选用抗寒品种;二是加强幼树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以提高抗寒力。及早施越冬有机质肥,保温防寒。要及时给幼树培土,保护根系和根颈安全过冬。对成年树主干、主枝要用薄膜或稻草等包扎保护。
2.2常绿经济林
2.2.1受害症状
*常绿经济林主要为油料经济林油茶等。常绿油料经济林冻害后的症状表现:一是长时间冰冻可造成大树嫁接接口处断裂,雪压造成折枝、倒伏、断梢、幼果脱落等;其次是冰雪覆盖了对苗木特别是嫁接苗造成一定的冻害影响;三是当年的部分秋梢特别是旺长秋梢被冻死。
2.2.2受冻害后的管护措施
2.2.2.1林地清理
清理地上的断梢和折断的枝条,集中销毁,保持油茶园清洁
2.2.2.2苗木扶正与培土
对全部或部分受冰雪覆盖倒伏但未折断的苗木,进行扶正并培土,土层厚度为20~30cm。
2.2.2.3适当修剪
2月底到3月上旬,根据受冻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剪去枝条的枯死部分,冻害严重的剪去枝的2/3,冻害轻的剪去枝的1/3。伤口应当涂保护剂,主干裂皮的地方,涂抹保护剂后包上稻草,外加薄膜包扎,或用泥浆稻草绳捆包。
2.2.2.4施肥管理
春季芽萌动前,距树干30~40cm处环状沟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kg或复合肥50kg。喷施0.2%~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每周喷施一次,可进行多次喷施,增加养分积累,尽快恢复树势。
3竹林灾后恢复
3.1受害类型
3.1.1弯曲
竹株上因积存冰雪而致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弓形。冰雪融化后弯曲竹自然恢复,对竹林影响较小。
3.1.2折断
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折断,且撕裂长度常不足一米。
3.1.3破裂
竹株上积存冰雪使竹秆折断,且撕裂成长达数米的篾片。
3.1.4翻蔸
竹株上积存冰雪致使竹秆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翻兜竹地下部分露出地面,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对竹林影响最大。
3.2恢复措施
3.2.1清除积聚冰雪
由于降雪和冻雨在竹林枝叶上大量积压,超越竹杆的支撑能力,整株竹子被压弯、压倒甚至折断。对压弯的竹子,用竹竿敲打枝叶,除去积聚冰雪后将可以恢复原竹的直立状态。如果处置措施不当,采取在靠竹杆基部过度用力摇晃,这种去除冰雪的方法虽然简单,但会造成竹杆与竹鞭连接处的杆柄(俗称“罗丝钉”)摇断,造成竹子死亡或起不到母竹供给养分的作用,而使竹林明显减产减收。
3.2.2竹林清理
根据受害状况、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发枝长叶后,可对竹林进行清理,根据竹林受害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弯曲竹宜尽量保留,梢部断裂竹如断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对翻兜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对于严重妨碍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兜竹、劈裂竹可在雨雪停后即行砍伐。
3.2.3及时施用笋前肥
在竹林出笋前一个月施笋前肥,对促进出春笋效果非常明显。由于受灾竹林较多母竹损害,会造成林分养分不足,每亩施用15~25kg尿素作笋前肥,可以恢复竹林因雪灾造成的养分不足,促进竹林多出春笋,多长新竹,提高春笋和竹材的产量,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
3.2.4及时采挖冬笋
对于笋用竹林,冰冻雨雪低温天气,浅鞭冬笋会遭受冻害,但是较深的冬笋不受损害,融雪后可以采用全垦挖冬笋的技术措施,可减少雪灾造成的冬笋经济损失。
3.2.5毛竹林的管护措施
根据毛竹林的受害特点和以上技术要求,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倒伏、爆裂及折断的竹秆暂缓清理,留在林地上发挥母竹的制造和供应养分的作用,同时避免造成伤流和人为二次伤害,促进新笋萌发和新竹生长。待竹林出笋结束,新竹木质化之后,逐步对倒伏、爆裂及折断的竹秆和竹子进行清理;对枝叶仍能保持良好生长的竹原则上推迟到秋冬季再进行清理;
(2)春笋萌发前,结合抚育,对林地进行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20~30kg;
(3)对竹秆完好、尾稍全部倒伏于地面的竹子适度去稍,使竹稍离开地面,改善林内卫生状况,避免霉烂滋生病虫。
4苗木防寒(冻)及灾后管理
4.1覆盖或设置风障防寒
可采用农作物秸秆等剩余物或塑料薄膜等材料对苗木、苗床进行覆盖以及设置防风障等措施,达到保温防寒的效果。如用稻草、杂草、麦秆等遮盖苗床,也可用铁筋或竹片在苗床上支撑成拱形,上覆盖塑料薄膜作成小拱棚,拱棚基部四周用土压实,或在迎风面,用稻草、秸秆、塑料薄膜等设置防风障以起到防寒保温作用。
4.2熏烟防寒
在圃地依次堆放树枝、湿柴等,上盖8~10cm厚土层,做成高度1.0~1.5m、底部直径1.5~2.0m的烟堆(注意燃放时不可有明火)。熏烟能达到保温防寒的效果。
4.3清理冰雪
对遮盖苗床上的稻草、杂草、麦秆等覆盖物上积压的冰雪时要及时震动覆草,使积存冰雪抖落苗木行间,以免压伤苗木并应及时清除沉积于苗木的冰雪。
4.4受害苗木的管理
在冰雪融化后要及时对弯曲、倒伏苗木或因冻拔而露根倒伏的苗木进行扶正、培土或重新栽植,适时进行施肥管理,增强苗木抵抗力,减少损失。对苗圃地的冻死苗木要及时清理,其余苗木根据其受害程度,分别采取截干或修枝措施,以促进重新萌芽,同时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75%代森锌等杀菌剂800~1000倍液,每10~15天喷洒1次,共2~3次,防止病害发生。
4.5折损大苗的管护
对雪压、冻害形成的断梢、断枝的苗木,在春季萌发前要及时修枝、整形或平茬。一般受冻害比较严重的是秋枝,即一年生枝条。修剪时应注意从断梢处剪去受伤部分,刀口要平滑(适当涂保护剂,如用黄心土与牛粪混合泥封闭,另外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涂抹1:1:10的波尔多液和3~5度的石硫合剂或石灰水等),以利于新梢的萌发。
4.6珍贵大苗的保护
对珍贵绿化大苗可采用绳缠绕主干和主枝的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
4.7嫁接苗木的保护
对经济林树种或珍贵树种嫁接苗,可采用封塑、封蜡等保温措施对嫁接口进行保护,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
4.8设施育苗的管理
一般设施育苗多为扦插繁殖,需要较高的温湿条件,应及时采取包括人工增温等各种措施恢复棚内温度,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4.9苗木病虫害的控制
及时调查并清理冻害苗木,监测苗圃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可能的病虫害进行适时控制。
4.10受损苗木的移植
经过修剪的苗木或残缺不齐的苗床,可采取苗木移植的方法,培育发达的苗木根系,增加苗木的抗性。移植时应注意按苗木等级分区分类移植,便于管理。
4.11苗圃档案的管理
对各类苗木的受灾状况和所采取的救灾技术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记录建立档案,为今后的林业工作提供依据。
5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
5.1制定恢复重建规划
此次冰冻雨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要全面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应做好恢复重建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受灾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灾类型和受损程度及林业发展的特点,按照整体性、自然优先、综合设计等原则制定有区域特色的灾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规划。
5.2恢复重建技术
对受雨雪冰冻灾情较重、冰雪灾害后森林毁坏严重、单纯自然恢复植被困难、需时较长的森林生态系统,可通过人工技术恢复植被。对受灾程度相对较轻的森林生态系统,且经济较落后、交通闭塞、自我发展活力不高、资金注入有限的地区,应采用人工促进森林植被恢复。对灾区天然林,因受灾情破坏和自身退化的程度不同,天然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难易程度也显著不同,其恢复措施应按照演替规律,采用封山、改造和抚育结合的方法促进顺行演替。
5.2.1人工恢复的技术措施
5.2.1.1树种与植物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关键种与建群种,即抗雪压、抗低温能力较强的深根性乡土树种,同时引入一些处于演替较高阶段、有发展前途、并已有一定的栽培技术经验的树种,提高恢复潜力和速度。
5.2.1.2受害树木清理与补植补种
及时清除受灾林木沉积的冰雪和清理因受灾而干枯死亡的树木;对于受灾严重、极度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应选择速生、耐寒、耐贫瘠、抗逆性强的先锋树种或植物种,重建先锋群落。
5.2.1.3栽植混交林,恢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
混交林可以增强自我养分循环能力和土壤肥力,提高林木质量,增强抵抗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丰富物种多样性,改善林地生境条件。
5.2.1.4进行林分改造,加速演替进程
对于受灾的人工林,可根据本区域生态恢复参照系,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根据不同演替阶段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点,在受灾的人工林内开展林分改造。
5.2.1.5加强林分抚育,维护生境原生性和异质性
在人工更新抚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壤、幼苗幼树枯立木、孤立木、死树桩、倒木的影响,最大限度地维护生境原生性和空间异质性。
5.2.2人工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技术
5.2.2.1商品林
按照本技术要点的第一部分的杉木林、松树林、桉树林、毛竹林的灾后管护要求进行处理。
5.2.2.2生态公益林
5.2.2.2.1天然次生林
天然次生林阔叶树种类多、枝条萌芽较强,应采用封育管护为主,减少人为破坏,使主干或保留的枝条能萌发新芽,恢复生长。
5.2.2.2.2杉木林
采取封育措施,让林内杉木自然恢复生长。
5.2.2.2.3松树林
对于受害严重的松树林,应该尽快砍伐;对于受害程度较轻的林分,可采取封育措施,让林内松树自然恢复生长。
5.2.2.2.4珍贵树种
如南方红豆杉等,可安排人力对受害的树木进行适当的护理,包括截干、修枝,对切口施用农药防止病虫发生,并及时施肥促进树木生长。
5.2.2.2.5自然保护区
采取全封山措施,保证保护区内免受外界影响,使主干或保留的枝条萌发新芽,恢复生长。同时,做好森林景观规划,促进森林植被的顺行演替和地带性植被恢复。
5.2.3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防控等相关技术
5.2.3.1森林防火
受灾林区很多林木倒伏、断裂,地上形成大量枯枝落叶,给森林防火造成极大隐患。另外,灾害还使森林防火野外监测、通讯、林区道路和防火林带等遭到破坏,影响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应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1)加强林农交错地带的农事用火管理,禁止烧荒烧灰、烧田基草及炼山等活动,清理林农交接地段30~50m的林下可燃物;
(2)清理主要干道两侧30~50m范围内的林下可燃物,避免人为引发森林火灾;
(3)在高火险季节应加强重点区域的巡护和防火宣传教育,必要时受灾林区的火源管理实施戒严
5.2.3.2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
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将引发松树林、杉木林和阔叶林等林分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暴发(尤其是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应加强其监测、评估、预警和防治,处于重要生态位的林分可采用引诱剂进行监测和防治。
5.2.3.3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
选择抗雪压、抗低温能力较强的深根性乡土建群树种,同时引入一些处于演替较高阶段、有发展前途、并已有一定的栽培技术经验的树种(如枫香、秃杉、酸枣等),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抗逆功能。
5.2.3.4加强林木抗逆性品种选育及森林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加强林木抗逆性品种选育及森林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提高应对灾害性气候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