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务局科学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水务工作的新要求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水务系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踊跃献策,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通过对水务管理体制、机制层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我们更加认清了当前水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下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加充满了信心。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的水情比较特殊,水资源的先天不足,决定了我们在治水实践中,将不断遇到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深化对水务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推动水务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把握基本水情,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要深刻认识所面临的水资源形势,在治水实践中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并重等理念,走科技引领型、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必须正视现有差距,破除观念阻碍。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破除视野不宽、思维狭窄、站位不高、前瞻性和战略性不强等观念和行为阻碍,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治水经验,全面谋划发展策略和举措,调整发展思路和目标。三是必须进一步加快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快各项水务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投资建设任务。四是必须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务改革发展的成果。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水务自身建设。加强政策研究,强化管理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业监管,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能力和作风建设,适应现代水务的发展要求。
(二)重点破解影响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五大水问题。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水的问题政府揪心、市民关心。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防灾减灾体系脆弱的问题。主要是特区外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偏低,内涝问题突出;部分开发建设项目不注重落实防洪防风措施;危险边坡量大面广,隐患很多;特区外不少河流的支流被侵占、覆盖,排洪通道不畅。其次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水资源瓶颈问题。体现在城市供水还存在季节性、区域性的不平衡,威胁供水安全的因素依然较多,全市水资源储备量仅能满足20天左右的应急供水需要,水资源需求呈增长趋势,2010年后的用水缺口尚未落实好解决出路。第三是水污染治理的老大难问题。表现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任务艰巨,许多河道亟待综合治理,水污染减排压力巨大,水污染负荷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力,现状污水处理能力、污水管网和污泥处理能力仍存在很大缺口。第四是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滞后的问题。非传统水资源利用尚未纳入水资源配置体系,特别是中水利用、污水回用指标与国家、省下达的目标差距较大,循环用水的效率较低,相关的法规建设基本空白。第五是水务社会管理相对较弱的问题。切合*实际的涉水管理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比较缺乏,行业监管调控能力相对薄弱,水务特许经营监管体系存在漏洞,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三)争取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水务法规建设要有突破。要尽快完成*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供水用水条例的修订工作,加快再生水利用条例的调研起草,完善水务法规体系,改变“一市两法”的现状,创造依法治水的良好环境。二是行业监管要有突破。要积极探索供、排水行业的规范化监管模式和措施,切实加强行业建设和服务质量考核,使监管工作实现由点到面、由形式到实质、由定性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转变,着重提高服务满意率,让广大市民直接感受到监管方式创新带来的好处。三是标准化管理要有突破。要结合实际,加大标准化管理的研究力度,分专业建立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核心的标准体系,使工作流程、内控机制、工程质量等全部实现标准化,彻底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四是中水利用、污水回用工作要有突破。推进水循环利用规划和工程建设,推动出台中水利用和污水资源化价格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尽快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利用指标,开辟城市第二水源。五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要有突破。要把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特别要使设计、监理、施工、业主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始终坚持质量第一。
2009年水务工作的重点
2009年是“*”规划的第四个年头,市政府计划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水务工程投资是全市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对于实现水务规划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水务“*”规划中期评估结论和我局的项目推进计划,今明两年,我局须完成70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任务,今年要确保完成22亿,力争30个亿,任务十分繁重。在多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项目推进必然十分艰难。因此,今年我们仍然要围绕建设和管理两条主线,举全系统之力,攻坚克难。经局班子研究,我们将2009年定为“管理深化年”和“项目攻坚年”。各部门各单位要牢牢抓住重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2009年全市水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完成水务工程政府投资年度计划;水务管理、技术标准基本建立健全,社会服务规范到位;原水供应能力达到18.87亿立方米;新增制配水能力25万吨/天,达到695万吨/天;万元GDP水耗下降5%,降到23立方米以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1万吨/天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8%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下降6平方公里。
2009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全国水资源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建设。
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工程,实现水资源从源头到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控制;加快建设境外引水、本地调蓄的干支线工程和大水缸,加快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强化供水水质管理,推进28家村级小水厂整合和特区外供水管网改造,深化供水特许经营和二次供水管理;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节水工作机制,发挥好督促员、协调员、裁判员的作用,着力提高节水型企业的创建面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力争年内各项创建指标基本达标,为明年通过验收做好准备;建设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水库管理等六大示范工程,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保护与循环利用,强化水资源公共服务。
(二)全面加强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建设。
完善预警机制: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新经验、新技术、新手段,创新防灾减灾思路,做好工作预案和信息预警两篇文章,进一步完善各级各部门的三防预案,提高预案等级编制标准,确保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组织预案演练,加强动态管理,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强化工程措施:全面修复水毁工程,加快低洼区域排涝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三防物资仓库;特区内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布吉河等重点河道的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水库排洪河全面完成综合治理;特区外四大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确定干支流治理计划,宝安区及光明新区的重点排涝工程全面开工。强化非工程措施:出台加强全市三防工作的意见,完善防汛信息化系统,建立科学高效、便捷实用的三防指挥决策信息体系,实现水、雨、风情的自动化采集,重要水库和防汛设施实时监控;推动成立流域管理机构,建立跨市联合治河机制。做好全市水源联合优化调度,确保枯水年非汛期的供水安全,提高抗旱能力。
(三)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
加快项目建设:实行水污染从源头到末端的系统化治理,按照“储备项目抓前期、续建工程抓进度、新建工程抓启动”的要求,完成58项重点治污工程年度建设目标,继续发挥市水办的督办协调作用,坚持“一月一报”,确保2010年前污水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排水管理:推动排水监管体制建设,理顺市与区、政府与企业、水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排水管理事权,完善管理规章,加强档案管理,充分运用排水设施在线监测手段,强化污水处理的日常监管,开展光明新区排水管理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清源行动:进一步加大违章排水户的执法整改力度,力争创建680个排水达标小区。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监督,重点整治违法弃土点;继续清拆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基本建成隔离围网工程;争取15座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完善主要供水水库流域的污染防御体系,落实支流治理和前置库防污措施。
(四)加强水务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水务局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执法的过程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水政执法工作贯穿于水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水务管理的集中体现。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市、区、街三级水政执法网络体系,以及相应的工作机制,落实水政执法机构、人员、经费及相应的执法装备,借鉴城管、交警、文化等部门的执法模式,下移执法重心,扩大执法覆盖面,做到执法程序化、专业化与规范化的统一;要严格执法,铁面执法,铁腕执法,避免简单执法、机械执法,该曝光的要曝光,该处罚的要处罚,不能以改代罚,形成属地管理、全市参与、部门联动的水政执法机制。通过强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水务行政执法能力。
(五)全力抓好水务安全生产。
要深入持久地排查整改水务安全隐患,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干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抓安全生产的格局。要切实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完善大坝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系统,推进第一批42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第二批9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要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认真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无事故。要继续关注水事反恐工作,特别是水资源和供水安全方面,要突出重点目标,加大安保力度,做好应急准备,提高处置能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六)加快水务科技信息化建设。
加强对重大水务科技问题的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积极推广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用现代治水理念和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务,建设与*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字水务”,完善三防基础数据库、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水土保持、行政许可审批、电子行政监察等系统,搭建政府与企业、市民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为群众提供水务“一条龙”优质服务,以水务信息化带动水务现代化,不断提升水务科技对水务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七)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完善水务规划体系,推动流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保持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衔接,发挥水务规划的基础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快项目报批,搞好项目储备。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定岗定员工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建立适应水务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更多地关注广大员工的利益诉求,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建立预算项目库,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严格编制和控制预算规模,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坚持厉行节约,服务经济大局。加强基础调研,完善水务基础数据库,推动解决深层次实际问题。创新宣传方式,突出加大水务政策和法规的宣传,让市民更多地关注水务、支持水务、参与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