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政中医药监管要点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政中医药监管要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医政中医药监管要点

2009年是*市卫生事业规划之年、建设之年、发展之年,医政、中医药工作要紧密围绕2009年卫生工作重点,其中,医政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以加强医院管理、维护群众利益为重点;中医药工作以加强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发挥中医药作用为重点。着力完善政策措施,深化督促检查,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一、医疗服务监管

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监管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监督和评价等工作,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一)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力量,理顺工作关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岗位责任,积极开展工作。

(二)研究建立医院评价体系

1.深入总结“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有益经验,扩大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促进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控制费用。

2.逐步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和绩效评价体系,推进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建设,规范医院评审评价工作。探索建立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

3.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财务管理(与财务部门配合)的评价检查和监管工作。开展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

4.开展对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应用、医疗服务公平、患者权益维护、人力资源管理和综合绩效(与人事部门配合)的评价。

(三)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1.建立市级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指导医疗机构围绕诊疗服务的基础环节,制定医疗质量改进方案,开展质量考核评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探索建立区域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分级、分类开展医疗风险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组织、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提出改进和防范建议,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3.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和警戒、应急处理机制和制度。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分级分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的不利影响。

4.加大对医疗广告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各种媒体医疗广告的监测,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

5.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校验管理和执业行为监管,启动标准统一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开展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监督和检查。

6.系统总结医疗事故处理工作的有益经验,探索医患纠纷的第三方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对患者投诉处理的规范和监管工作,推进医疗责任保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四)开展医院运行监管

1.建立医院运行监管的制度框架。拟订医院运行监管的中长期工作规划。研究制定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医院管理政策和运行机制。

2.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运行监管工作。扩大患者就诊预约服务,推广医院运行管理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3.开展医院运行专项监管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安全使用和后勤服务保障情况的监管。配合财务部门强化对医疗机构执行财经纪律情况的监管。

(五)推动医疗服务信息监管

1.指导和推动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平台。

2.健全评价监督信息制度。

3.配合市卫生信息中心开展医院信息化工作评估,完善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推动医疗机构提高信息工作水平。配合建立医院统计信息定期制度,完善信息统计内容。

(七)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卫生支农工作

1.进一步丰富支援工作的内涵,提高支援效果。

2.坚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继续通过组派医疗队、举办培训班和接收人员进修等形式,帮助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推动加强区级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区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协调组织工作,研究建立城市医疗机构长期下乡的长效机制。

二、医疗质量管理

(一)继续深化医院管理,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准入和适宜性、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制度。

(三)加强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抓好《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方案》在本市实施,继续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四)推进医政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建设。一是配合人大进行医疗纠纷处理立法有关工作;积极为上级制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提供意见和建议。二是利用卫生日等时机和新闻媒体等宣传平台,加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宣传培训工作,推动贯彻落实。三是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公示,方便社会监督。

(五)加强对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的监管。

(六)做好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一是继续做好艾滋病、人禽流感和其他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准备工作。二是推动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七)加强血液管理,保证用血安全。一是全面落实《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二是巩固无偿献血工作,注重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并做好数据分析、统计工作。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开展检查评估,进一步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落实《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八)严格执行《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规范护理执业行为。

(九)继续做好防盲治盲和戒毒康复等项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全省防盲治盲工作会议精神和《广东省防盲治盲工作规划(2009-2010)》,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面推进防盲治盲工作。二是贯彻执行《禁毒法》,规范自愿戒毒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三是加强康复工作的调研和指导,推动唇腭裂救治和防聋治聋等公益项目工作。

三、中医药工作

(一)加强改革探索。

1.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专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

2.在推进“全民医保”制度中,研究制定既能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又能引导患者选择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政策。

3.进一步完善乡村、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探索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的途径和方法。

(二)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

1.参照国家和省的政策文件,制订农村中医药工作整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制定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制定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指导。

2.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建设为市第二中医院,加强其业务用房建设、中药房建设、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医疗仪器装备。加强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明确村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中药柜。

3.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执业医师纳入定向培养和镇卫生院招聘计划;继续选派人员参加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项目以及农村基层中医在岗人员的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试点项目。

4.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开展“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1.推进省中医院*医院扩建,切实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对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治疗、研究、评价、规范的能力与水平。

2.继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开展中医执业医师岗位培训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3.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扩大“治未病”试点到所有三级中医医院,推广“治未病”服务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创新服务模式。

(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名院建设。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镇卫生院中药房建设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站中药柜建设。继续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加快中医医院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指导、协助省中医院*医院和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做好建筑设计与布局,务求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

(五)加强沟通协调。争取财政增加投入保障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强*与*之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