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卫生局疾病预防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是疾控中心开篇之年,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开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局面,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切实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努力减轻传染病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深入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年为基础,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为依托,深化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内涵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原则
1、立足“二个定位”:一是定位于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力争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进入全省同类地区的前列;二是定位于构建“和谐疾控”,关注民生,努力实现“健康中国**”卫生战略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2、紧扣“三个适应”:一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二是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三是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狠抓“两个重点”:一是疾病控制中心能力评估和建设;二是加强重点疾病防治力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4、提高“三项能力”:一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二是增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服务能力。
5、实现“总体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升疾控中心综合实力。
三、主要目标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内外部运行和协调机制
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立适应时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体系。一是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二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市、区、乡镇(社区)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科学管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四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处理疾病控制机构与城区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建立使疾病控制工作运转有力、和谐顺畅的新体制。
(二)快速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提高应急预警能力和指导评估能力
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卫生应急工作,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1、以《传染病防治法》、《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为依据,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疾控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依法、科学、规范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直接面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指导,提高防保人员、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的业务素质。
2、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类应急预案的要求,依法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完善部门协调,规范事件信息报告,进一步加强中心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现场应急防控队伍和物资储备等工作,充分发挥应急办的组织协调功能。认真学习《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预案》等,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修订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有效运行,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等技术培训和防控模拟演练,有计划添置必要的防控装备和设施,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作出响应,疫情处置率100%。
3、加强对医疗单位疾控工作的指导与考核,按照上级提出的指导原则,认真制定计划,定期上门督导,加强医防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疾病控制工作质量。
4、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监测哨点的工作,建立和完善疫情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疫情信息管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预测分析,增强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对疫情网络直报确定专人实行定时监控,按时审核,加强主动搜索,及时分析和预测全市疫情动态变化,加强疫情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工作。每月编写《疫情动态》、《防病要点》,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规范报告率要达到95%以上,力争使我市疫情报告质量达到全省先进行列。
进一步规范各类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监测工作。
(三)以重大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继续抓好以非典、人禽流感、霍乱为重点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严格不明原因肺炎省、市、县和报告医院四级专家会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和采样送检制度。二是按照有关预案的要求,一旦发现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迅速做好病例的隔离、现场处置、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三是加大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流脑、乙脑、伤寒、疟疾等疾病的监测力度,掌握疾病分布规律,落实各项监测指标和任务。四是加强鼠疫防控工作,抓好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以及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
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省艾滋病防治暂行办法》和《**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年)》,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
⑴建立和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做到各级各部门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健全,工作规范,经费落实。
⑵加强宣传教育。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种手段,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形成立体宣传网络,做到县县有公益广告,乡乡有宣传专栏,村村有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⑶加强疫情监测。重点对注射吸毒、、性病门诊就诊者、既往有偿供血者、长卡司机、羁押、劳教人员、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大型工地外来民工、出国务工人员、男男同性恋等人群进行监测,全年检测高危人群5万人。建立、落实性病患者必检、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半年一检、征兵体检、手术前、输血前、分娩前以及监管对象入监、入所前例行检查等常规检测与筛查制度。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孕妇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率达到95%以上,对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85%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⑷积极救治、救助感染者和病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全部实施医疗救助,救治率达100%。建立健全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和免费抗病毒治疗及药物发放管理体系,继续为基层培训抗病毒治疗专业人员。探索艾滋病感染者生产自救模式,加大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使每位感染者和患者都能得到关爱和救助。
⑸健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加强培训和现场指导,全面推进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75%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在全市推广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确保娱乐场所宣传材料摆放率、同伴教育实施率、从业(服务)人员检测率达80%以上,安全套供应机制健全。
⑹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科研。继续做好全球基金项目、红丝带中心、国家和省综合防治示范区等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工作,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促进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与科研工作的开展。
3、认真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年)》和《**省**~**年地方病防治规划》,切实落实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按照《**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认真开展碘缺乏病监测;二是根据《**省消除IDD评估方案》要求开展消除IDD评估;三是配合水利部门做好水源型氟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开展饮水型氟中毒防制效果监测;四是认真做好第十六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
4、切实抓好以疟疾为重点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一是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防治原则,切实落实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疟防措施。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点,加强发热病人血检、报告及督导检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严格控制恶性疟的传入,有效控制暴发疫区疫情和高发疟区疫情,防止疫情扩散。二是认真做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管理工作,指导疟疾疫情监测。三是根据《**省寄生虫病防治“十一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各地消灭丝虫病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做好历史病人的追踪观察、血清学监测,慢性丝虫病病人调查和建档,推广慢性丝虫病照料工作,巩固消灭丝虫病成果。四是做好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根据肠道寄生虫人群带虫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治工作。
5、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基本消灭麻风病后期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麻风病防治机构的建设和麻风病管理,不断改善麻风病人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疫情监测,全面落实麻风病综合防治措施,提倡报病奖励,积极早期发现病人,对新发现的麻风病人的诊断、治疗、疫点的处理达到准确、规范。对现症病人实施落实联合化疗,提高病人治愈率。对现症病人和愈后5年内的病人进行监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体检,在重点地方开展线索调查
6、进一步推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争取在工作上有所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有关慢病防治工作规划,以及《**省2003—**年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省**—**年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省**—**年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实施计划》,结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根据慢病防治综合试点基线调查查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找出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认真总结各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经验,重点开展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积极探讨多部门协作、有效干预、多方筹资和高效运转机制,不断调整防治策略,创造慢病工作新的模式,促进社区慢病有效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对省级死因监测点的指导工作。
7、加强消毒监测和病媒生物监测工作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加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公共场所和消毒产品的消毒监测,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处理工作。
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对市区各级医疗单位开展一次消毒监测工作,努力降低院内感染率,不断提高消毒监测的执法力度,建立**市消毒监测的数据资料,为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级以上医院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厂矿医院、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监测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深化除“四害”技术服务,做好病媒生物监测、分类鉴定与标本制作等工作。做好全省监测点工作,建立我市病媒生物监测基本信息,完善和拓展疾控业务范围。
8、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加强项目管理,按时完成中央、省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的各项任务。加强督导检查,加快中央和省转移支付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专项资金执行进度,提高执行效益,保证项目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促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一是按计划完成国家级流感监测点工作任务,完成500人份标本的病毒分离、鉴定,分离流感病毒株7株以上。二是做好疫苗冷链运转,**市城区所有接种服务单位为目标儿童全年提供不少于6次计划免疫服务,12月龄儿童“四苗”接种率大于85%。三是加强狂犬病的疫情监测,做好狂犬病易感人群的管理。四是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使城区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减少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病人和肝癌病人的死亡。五是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救治艾滋病病人,为艾滋病患者及家庭提供救助。六是每月按时完成城区和乡镇病媒生物监测、分类鉴定与标本制作工作。
(四)认真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质量
贯彻落实《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常规免疫规划工作,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尤其是流动儿童常规免疫工作。一是加强免疫接种规范化管理,推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力争**年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完成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扩大免疫接种工作,争取政府对扩苗工作的经费预算支持。加强计划免疫疫苗及其冷链运转的科学管理,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和处理。进一步完善冷链建设、切实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冷链设施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督导和管理,组织开展接种门诊(点)年度复核,使全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强AFP系统的监测,提高AFP系统的敏感性,提高识别脊灰野病毒输入及快速处置的能力,全市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大于1/10万,AFP病例的各项监测达到省规定要求,根据省卫生厅要求安排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强化免疫活动,保持我市无脊灰状态;三是加强麻疹监测与控制工作,完善麻疹监测系统,加强市级麻疹实验室网络工作;开展麻疹血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时处理或指导下级处理疑似麻疹暴发疫情。继续完成第二阶段(**年4月1日至6月30日)疑似麻疹、风疹病例实验室分类研究项目,失访率控制在15%以下。四是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完成12次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与报告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个案访视率达100%。五是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年完成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网络管理与信息共享。以实施信息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形式,提高接种质量,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规划、硬件配置和业务培训,争取如期启用,通过较短时间的努力,力争实现接种管理信息化、业务资料电子化、监测系统自动化、接种服务便民化。儿童建卡发证和接种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六是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把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纳入常规免疫之中。完善人口资料,及时掌握人口变动状况,搞好查漏补种,消除免疫空白;七是按照《预防接种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开展全市免疫规划监测工作,控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及时处理免疫规划相关疫情;八是继续实行《**—**年全国乙肝防治规划》,组织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全人群乙肝表抗携带率。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有计划实施扩大免疫预防,严格生物制品的供应管理。七是组织开展全市计划免疫人员培训、督导检查、健康教育等工作。
(五)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
积极探索健康体检新模式,认真履行《预防性健康体检服务承诺》,扎实开展“优质体检服务月”活动,转变思想,为健康体检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到“优质、快捷、方便”,进一步优化服务环节,树立良好窗口行业服务形象。
1、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
认真落实由卫生监督局执法中所需要办理健康证的全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作好健康体检原始记录登记整理及计算机录入工作,实行档案化管理。
2、作好樊城体检站的建设工作,方便樊城区群众。
3、配合公共卫生科作好学生体检和全市600名放射工作人员体检工作。
4、配合艾滋病防治科,对特定人群(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进行性病(梅毒)检测,并将血样送至艾滋病监测中心进行检测。
(六)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预防医学服务
1、充分利用日元贷款和国家转移支付对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做好省级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力争进入省级重点实验室。
2、提升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扩大各种危险因素监测,抓好监测技术管理和服务,定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
3、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做好监督评审的各项准备,继续开展质量体系文件的宣传,重点加强技术管理层、实验室关键人员、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和质控活动。严格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危险品的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应急检测能力,为疾病控制做好技术支撑。
4、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完善制度,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把质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严把质控关。
(七)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一步提高宣传发动能力和沟通能力
以健康教育为先导,真正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级预防措施的手段来抓,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年)》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利用各种载体,制作、征订发行宣传资料,进行集中式、联动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声势、扩大影响、提高效果。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将面向大众的宣传教育和对特定人群的健康教育、大型宣传活动与经常化的工作、专业技术机构宣传与媒体宣传有机结合起来,使疾病预防控制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在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重点抓好非典、人禽流感、艾滋病、计划免疫、季节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协助抓好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学校行”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全面普及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大力倡导“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学生把防病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积极开展宾馆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流动人口和中小学生等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行为干预等方式,全面提高大众防病意识。抓好平常“卫生日”的宣传咨询,在主要场所设置公共卫生宣传栏和公益广告,不断提高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八)加强科研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一是筑巢引凤,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在职职工的再教育,培养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加大科研力度,营造一种科研氛围,强化科研意识,每年争取1—2个科研课题立项和科研鉴定,并获得政府科技进步奖。提高单位科研能力水平,提升疾控中心科研地位。
(九)规范后勤服务及综合管理工作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中心行政和后勤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加强物资采购、来客就餐和车辆管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审计。
2、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各类安全防范,防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工作、生活秩序井然。
3、做好档案管理和卫生统计工作。做到全面、及时、科学、准确、规范,并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4、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定期检查,保证收费的到位率;强化内部监察审计工作,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其他科室搞好服务。
5、加强计划生育、群团和老干部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为老干部和全体职工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十)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提升单位整体形象
1、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持久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扎实开展文明行业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的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双联双促”活动和对口帮扶工作,提高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优质服务意识。
2、狠抓干部作风、机关作风和工作作风,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作风严谨、优质高效、廉洁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
3、深入开展反腐败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要继续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专项治理工作始终,进一步查纠不正当交易行为,着力解决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切实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进行探索、创新,抓好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专项监控工作,探索建立防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各项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文明细胞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文明单位成果,向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的目标迈进。
四、主要措施
(一)深化改革,科学管理,增强疾控机构活力
深入开展疾控中心管理年活动。以管理促发展,从管理要效益。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理念,实施科学化管理。
一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岗位绩效激励机制,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绩效取酬,全面推行聘用制管理。强化管理创新,明确职能定位,提高工作效能。
二是加强目标任务管理。强化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和项目目标责任制为主的管理模式,明确各科(室、所)目标任务,强化职责,责任到人,定期考核、检查,强化两级管理,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奖励激励机制。
三是强化质量管理,规范工作行为。深化对疾病控制工作规范的学习,加强检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四是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建设,在实现集群办公系统、国家疫情管理信息系统、疫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疾病控制机构基本情况报告系统等业务工作的网络化基础上,拓展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动化办公系统、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慢病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包括门诊收费系统)、卫生检测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建设具有现代技术的、准确、高效的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进行高效而科学的管理,克服没有详细基础资料作依据的经验管理弊端。
**年科学管理的重点将放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业务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计算机上并实施计算机管理上。
业务基础数据包括:全市医疗机构明细情况、学校基本情况、计划免疫相关基础数据、艾滋病相关基础数据、慢性病相关基础数据、卫生监督监测单位基础数据等。
在全面掌握服务对象基础数据基础上,对计划免疫接种、监测、收费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实施实时评价。
(二)加强能力建设,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专业品牌
能力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能力建设和技术能力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着力提升疾控人员十个方面的能力,即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执行能力、检验诊断能力、信息管理能力、预测预警能力、调查处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督导评价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基层。
重点从人力资源建设、实验技术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支装备精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疾控队伍。
1、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一是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改善人员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年中心将引进1-2名一类本科检验专业应届毕业生。
二是以人为本,提高疾控工作者个人能力,发挥人才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机构整体能力。
三是积极推行带薪离岗学历教育,通过组织开展有计划的在职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举办各类专业知识讲座,组织骨干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进修,建立新进单位人员带教制等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
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确定一批重点专业,加强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锻炼,造就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中坚力量。特别要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实验监测检验、具备临床医生资格又有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懂技术、会科学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培养。加强科研培训,设立重大贡献基金,实行奖励制度,扩大对外影响。
2、不断加强实验技术能力建设。
在疾控机构能力建设中,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是个关键。实验室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实验室的能力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仪器设备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综合实力。仪器设备的添置既要适度超前,又要避免资源浪费,要进行充分论证,科学选型,检验工作人员要加强检测新技术应用性研究,不断提高新技术含量,要为在日常检测,尤其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样品检测赢得时间。要结合当前卫生防病工作需求和工作实际,有计划地拓展检测新项目,进一步提高检测设备的利用率。认真抓好管理体系的组织执行和反馈纠正,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努力为社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从各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更新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改善条件,加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建设,将确认实验相关项目列入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中,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
4、有计划地开展科研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依托相关项目,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已确定的合作科研项目有: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的“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施工人员HIV/AIDS防治项目”、**市全球基金艾滋病合作项目“在建筑工地对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开展行为交流改变和健康促进活动”等。急传科、免规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地病科、检测科等重点科室和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拟定1-2项科研计划,力争近两年内有2-3项科研成果。
(三)继续在中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四争”活动。
将“争创‘五好’班子、争当‘五型’干部、“争创‘五好’科室、争当‘五型’中层干部”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造就一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廉洁、奉献的优秀领导集体。
(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
加强与国际间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扩大交流,不断引进更多的卫生项目资金,造福**人民。
(五)积极争取政策,强化行政干预。
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争取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争取政策,解决项目经费配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