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农村信息化教育计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农村信息化教育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育局农村信息化教育计划

*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年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年我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工作推向新阶段。

一、加快创建教育强市步伐,推动教育均衡、全面发展

(一)加快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步伐。面向农村全面推进创强工作,确保教育强区、强镇的建设进度。*区、萝岗区、*区要争取*年通过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南沙区要根据区划调整的实际,发挥优势、调整策略,加快创强步伐;从化市、增城市要克服困难,拓展思路,争取各方对创强工作的支持。加快教育强镇的建设,*区的*镇、*镇、*镇,*区的*镇、*镇,*的*镇、*,增城市的新塘镇、石滩镇镇,萝岗区九龙镇(暂定名),从化市的鳌头镇、太平镇,南沙区的万顷沙、黄阁镇要争取*年申报省教育强镇。确保中心镇率先建成省教育强镇。6个教育强区要坚持率先发展、辐射全市,并按照市的部署,与正在“创强”的地区结成对子,在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大力帮扶,帮助实施“创强”方案,使其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二)编制“*”教育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教育规划,使“*”规划与“*”期间实施的建设实现有机衔接。认真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提高教育决策水平。

(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把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地区,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坚持和完善“以县(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市创建教育强市基础教育建设补助投资方案》,通过定计划、定项目、定措施,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初中学校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广东省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优先安排中心镇基础教育的投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心镇的中小学,扩大办学规模,引导中心镇周边地区的生源向中心镇的学校集中,争取把中心镇率先建成教育强镇,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加快以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为目标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大力建设“教育e时代”工程以及名师辅导网、英语ee广场、心灵导航、学生频道等重点项目。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招生考试以及社区教育中的应用水平,以数字图书馆建设带动全市学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市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及综合管理系统。利用学校计算机网络,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全面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五)大力促进教育区域合作和教育国际化。加强与泛珠三角省、市的教育信息交流以及教育科研合作,拓展研究视野、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友好城市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认真落实省侨办、省教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做好教育系统侨务工作。

二、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为重点,统筹义务教育学校的各项建设,按规划、按进度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布点分散、规模偏小的学校,使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提高到新水平。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按照“调整、扩充、新建、恢复、提高”的思路,研制加强初中建设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初中学位的合理配置,努力提高初中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扩大规模,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效益。结合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和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整合、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继续加强和完善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做好25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评工作,为接受省督导验收做好准备。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加快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发展步伐。认真总结内地新疆高中班工作经验,落实扩招任务。

(三)面向社会,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调整与改革的实施方案,按时、平稳、高效地完成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移交工作。以市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围绕我市发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办学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开展“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学分制,继续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探索拓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途径和模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

(四)加强学科建设,推进高水平市属高校的建设。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形成适应区域经济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高校空间布局结构。大力扶持研究生教育和学位点的建设,通过评选精品课程、建设名牌专业,带动学科建设。召开市属高校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我市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探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加强农村幼儿园规范建设,完成首批示范性幼儿园认定工作,以省、市、区(县级市)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逐步建立0~6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统筹规划,在农村地区筹建1-2所特殊学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教育和康复机构。探索社区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实验区的示范作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公民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以网络手段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建设;推广学校性健康教育的实验成果。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促进学校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努力创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育人氛围,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围。

(二)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改革,健全教学业务指导体系。继续加强对中小学课改工作的统筹和指导,突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对实施新课程的指导作用,解决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抓好校本教研基地和样本学校工作,加大特色课程和多层次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力度,做好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加强对中考和高考的研究工作,确保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招生考试办法,落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的实施意见(试行)》,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制度、师生评价制度等。

(三)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和国防教育。在全市范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大力推进《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体育尖子学生竞技水平。充分认识流感、禽流感与“非典”等传染性疾病的隐患及危害性,落实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全面开展学校食堂量化评审,消除饮食安全隐患。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和科普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抓好学生军训和人民防空教育。

四、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一)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强对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研究,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从*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进一步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制度。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支撑的高等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家庭学生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探索建立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制度,市教育基金会增设“*市高中阶段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事管理。推广市属中小学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工作的经验,在市教育支持机构中全面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加强学校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后的人事管理工作。抓住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三个关键环节,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激励竞争机制。

加强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组织实施*-*年*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规划,通过开展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百千万”、“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队伍,评选*市名校长、名教师,举办校长研修班,加强对骨干校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教师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形成现代远程教育培训、面授培训和校本培训三头并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格局。要努力建设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采取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探索建立城乡教师的交流制度。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使教师队伍形成尚德精教的良好风气。

(三)抓住机遇,深化后勤产业改革。推进市教育工业公司、教育建筑工程公司、教学仪器厂等三个企业的改制,组建市教育后勤产业集团,促进后勤产业与后勤服务的改革。继续积极开展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服务。

五、坚持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积极开展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优先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各区(县级市)要在落实《*市核定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案》的基础上,力争使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有所提高,并按标准、按学生数,及时足额把生均公用经费拨付给学校使用,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认真落实《*市创建教育强市基础教育建设补助投资方案》,各区(县级市)要切实落实配套资金,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强化督政,深化督学,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健全对区(县级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对学校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对教育实施状况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把贯彻《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及实施意见,实施广东省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以及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作为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年基础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农村基础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强对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的专项督导,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

(三)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认真宣传和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切实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主体地位。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民办学校管理的办法,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上等级、创特色、出品牌,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公益性学校。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行为的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

(四)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和维稳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校内重点场所和重要地段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对运载师生车辆的管理;推进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依法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做好信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与“”邪教组织的斗争。抓好校办企业安全管理。

(五)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加强教育规范管理。认真制定市教育系统“四五”依法治市和“五五”普法规划。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使学校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体现学校特点、规律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衡机制。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逐步形成学校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依照《国家公务员法》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继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六)加强教育宣传,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策划、组织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重点做好创建教育强市的宣传工作。继续以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为抓手,以网络、刊物、宣传栏为载体,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强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成果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教育、关心教育并支持教育。尤其要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七)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继续做好学校推普工作,认真开展教师和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迎接国家、省对*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

六、探索和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工作气氛。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把“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到“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教育活动中。继续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从严治党,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化行政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继续在收费、招生、校务、采购等方面实施“阳光工程”,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和校服公开招标采购工作,会同纠风、物价等部门对“一费制”收费中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收费标准进行调整,规范高等院校收费,落实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和公示、收费巡查督导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捐资助学款的使用管理。完善教育审计制度,积极开展教育经费、经济责任等项目的审计监督,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维护教育经济秩序。针对社会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保护广大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好市教育局部分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新接收中专学校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认真加强各单位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和党务干部的培养工作。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指导萝岗区、南沙区筹建教育工会组织,探索学校党建带工建、带团建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和工会的建设。做好统一战线各项工作。

(四)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发挥关工委作用。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发挥离退休人员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更多的老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使老同志的政治优势、智力优势、经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