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社会监管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工商系统按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统领工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局“全面建设社会监管和内部管理两大格局”的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科学监管观,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全面深化职能工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工作效能和工商形象,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在支持我市经济加快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构建工商社会监管格局,努力整合助动发展职能,强化市场主体行为监管,实现消费权益保护全覆盖
(一)倾情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助动民营经济发展载体得到创新。一是启动实施“五个一万”工程。根据省局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下发了《*市工商局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五个一万”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实施“9565”培育工程。借鉴以往民营经济“6855”培育工程的做法,出台《*市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9565”培育工程》,并经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今后五年全市助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三是组织召开全市个体劳动者创业大会。重点推出和表彰了大学生、下岗职工、现代农民、外来务工人员、转业军人等五类创业典型,发出了全社会营造创业环境的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共同营造一种“尊重创业、崇尚创新”的创业氛围,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2、品牌多向度培育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势推进驰名商标争创工作。召开全市著名商标知名商号表彰大会,激发企业创牌积极性;积极开展驰名商标申报企业调研工作,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强化品牌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论坛。市局在*日报刊发了“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家论坛”专刊,长兴以县政府名义成功举办“品牌崛起(长兴)论坛”,南浔邀请专家为企业授课等。今年以来,全市已新增驰名商标18件,累计达到24件。二是加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力度。在对证明商标资源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进言献策,争取政策支持。同时,以“安吉白茶”为例,向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业科研所等宣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对具有特定品质的农产品、手工艺品进行引导,以品牌带领农民致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完成“长兴吊瓜子”、“善琏湖笔”证明商标申请材料补证工作,启动“长兴紫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三是推广商标国际注册。针对企业品牌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宣传培训、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宣传和帮扶,指导其进行商标国际国内注册,创立自主品牌。今年新申请国际注册11件,扩大注册国家6件。到目前,全市累计有52件商标进行了国际注册,注册国家件数达653件。四是深化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建设。继去年织里童装商标品牌基地申请集体商标后,南浔木业基地开始着手“南浔木业”集体商标申报工作,逐步实现基地标识、集体商标和企业商标互动整合使用。长兴为做强做大蓄电池产业,积极推进蓄电池商标品牌基础申报工作,年内接受省局验收。五是完善一对一品牌培育帮促机制。各地重新梳理,精心选择,把科技含量高、经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帮助选择最佳途径,指导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今年预申报省著名商标59件,比上年略有增加;通过初审向省局推荐27件、延续确认22件。经县、区局初审推荐市著名商标77件、延续确认42件。
3、助推市场提升职能得明显增强。一是当好参谋,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新一届政府建言献策。协助政府下放市属市场的管理权,对织里童装、南浔建材、长兴农批等重点市场实行“一场一策”,并成立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实行联合办公、统一管理,完善了重点市场培育发展机制。同时,协助市政府出台多项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和星级文明市场创建奖励政策。对农贸市场实行标准化改造的,和首次达到四星、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完善了市场培育激励机制。二是抓住重点,加大重点市场培育力度。提出织里童装、南浔建材两大重点市场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并主动参与市场建设方案的制定,协助各级政府、协调投资各方解决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两大重点市场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各地还积极参与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年内共有14个新建、改建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相继开业或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其中:投资2亿元的长兴中心农贸市场完成主体施工,投资2.55亿元的南浔大桥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三是练好内功,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分别在“5.1”和“10.1”前后,抽调全市80%以上的人力,计600多人集中上市场抓整治,对商品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无照经营、“三无”过期食品、短斤少两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根据国务院《特别规定》,狠抓了食品市场商品准入工作,出台具体方案和措施,制定了统一的食品市场商品准入进货(销货)台帐和实施商品准入的行业范围及建立标准,专门召开食品市场商品准入现场观摩会,确定了不同市场的执行标准,为各类市场推进商品准入提供了样本。
4、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一是在全市系统启动红盾助农“五化”工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下发了以推进“农业主体法人化、农产品品牌化、交易方式订单化、农贸市场规范化、农村消费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5年内完成10项与工商职能密切相关的服务新农村量化指标。二是助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总局、省局相关文件,结合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企业登记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农民和原农民专业合作关心的问题,出台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二十六条意见措施。三是积极推进订单农业。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化涉农合同帮扶工程促进全市订单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安吉召开了全市推进订单农业现场交流会,全力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实现了帮扶农业企业数、推广示范文本数、签约订单份数有新突破。全年走访涉农企业585家,帮扶企业245家,完成推广示范文本46件,完成签约订单6.6万份,订单金额9.7亿元。四是联手推进农业品牌发展。与农业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和网络,共同宣传商标品牌富农意义,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指导培育农产品品牌,维护商标所有人和农民的利益。今年以来,市、县工商局多次向安吉县政府汇报、与县农业局沟通,积极指导“安吉白茶”创驰名商标和国际化品牌,目前已完成驰名商标申报工作。
(二)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公平有序
1、严惩高危行业违法行为。一是深入开展查处商业贿赂、打击传销、反仿冒侵权等专项整治工作。在查处商业贿赂大要案件方面有较提高,今年共查处30万元以上商业贿赂案件4起。在打击传销防控体系有新的措施。各地在前期主动争取政府下文协调各部门打传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政府联席会议,建立及时通报、宣传公示、联络信息员制度等“三项制度”,进一步落实打传防控各项工作措施,深化部门协作联动、社区群防群控的打传协作机制。二是查办特大要案有新进展。各地加大了对“两虚一逃”、商业贿赂、成品油、房地产、虚假标注等领域整治,取得新的进展。三是行政戒小过有新实践。各地积极践行行政“戒小过”工作,将行政指导导入经检工作,实现工作方法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方式转变,工作重心从事后监管为主向事前预防、事中指导、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全程动态监管模式转变。长兴县局制定相关制度,细化操作规程,在全市系统率先试点实践行政“戒小过”工作。
2、综合治理虚假违法广告。一是进一步健全虚假违法广告整治机制。通过加大联系、汇报、沟通力度,取得政府支持,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的“*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在原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对成员单位进行充实,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狠抓违法广告公告和通报制度。利用社区工商信息栏、市局信息网,向社会公示被查处的12种药品、保健品虚假违法广告;与市卫生局、市药监局联合发文,对市级新闻媒体单位的20种药品、保健品虚假违法广告进行了通报;以文件形式对市级媒体广告监测情况进行了通报;对查处案例在《*晚报》刊登《公告》,及时提醒广大群众。三是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持续加大对媒体的监测力度,共发出书面《责令整改通知书》81件,发出《交办案件通知书》48件。在全市开展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99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62户,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3份,撤柜保健食品、药品1180盒,查封保健食品3*盒、药品312盒。有6家广告主退出了*市场。四是开展户外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各地对辖区内利用展示牌、灯箱、交通工具等载体的户外医疗广告开展了专项巡查和彻底清理。共查处户外违法医疗广告9件。五是继续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管。进一步配强网络广告监测设备,切实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管。并且与公安部门共同探讨了网络广告监管工作,建立了联系制度。
3、着力开展无照经营整治。以平台、路径、组织三大要素,着力构建无证无照经营长效监管体系。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促成县区、乡镇政府全面下文,实现部门工作一体化升格。一是筑高增宽平台,建立政府主导的整治格局。全市各级政府新发或继续执行已发文件,组建或配强领导机构,逐级开展目标责任考核,牢固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配合组织监管整治的一盘棋,使工商部门以往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状况转变为政府统率兵团作战,主体意识和目标导向明确,优势和威力明显递增。二是严密统一规程,设立内部监管规范标尺。在系统内部探索制定了无照经营监管工作规程,初步建立了履行监管职能和化解责任风险并重的预防体系,并统一制定了《现场检查笔录》、《责令停止经营活动通知书》、《无证经营抄告函》等8种文书,使无照经营监管工作形成统一标尺。三是组织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在全市开展了为期40天专项整治,重点突出了乡镇以上政府所在地和县级以上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小食店的清理整治,基本解决了小食店的无照经营问题。推进了个体工商户量的增长,截止10月底,全市取缔无照经营户2233户,引导办照4904户。全市个体工商户总量明显上升。
4、积极开展企业信用监管。一是认真开展省局三项试点工作,创新信用监管工作方式。在德清试点建立信用指导员制度;在南浔试点行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在长兴试点推行企业信用预警,通过试点实践,努力运用信用监管新举措加强工商监管能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主题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市局会同吴兴分局组织“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久立集团”等6家AAA级信用企业开展“信用宣传日”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安吉县局在溪龙白茶街组织开展了“安吉白茶”行业诚信经营倡议活动。三是开展政府信用监管工作有突破。在长兴县进行试点实践,构建首批12个成员单位参与的政府联网信用监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互通。今年已通过平台对长兴所有企业进行政府企业信用评价,并对23家AAA级企业进行了公示。四是积极指导企业开展“信用示范企业”争创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信用示范企业培训;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对企业实行综合行政指导;建立重点指导联系员制度,及时帮助企业提供服务。
(三)关注民生,努力营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1、大力深化“放心店”工程建设。通过抓实“放心店覆盖率、接受食品配送的经营主体率、食品品种配送率”的提高,狠抓“放心店”扩面提质工作,努力在夯实基础中求发展。截止10月底,全市已确定12家配送企业,其中5家龙头企业和7家多源配送企业,已创建放心店1116家,100%覆盖全市1063个行政村,全市接受配送的经营主体率达到85.32%,平均食品品种配送率达到80.58%,与去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各地有效延伸放心店创建领域,截止目前,全市已创建校园放心店34家,农资放心店33家,社区放心店31家,景区放心店5家。在提高放心店商品配送方面,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实施配送奖励,提升配送积极性。德清县政府按放心店实际配送金额给被配送店3.5%的奖励,提高了放心店业主配送的积极性,促进了商品配送率的提高。二是推行二级配送,促进食品配送率的提高。长兴县根据放心店业主的进货习惯等特点,引导配送中心在相对大型的乡镇建立辅助配送中心,实施二级配送。三是组织放心店配送商品展示会,搭建商品供求对接平台。吴兴区联合*市供销社、吴兴区个私协会、老大房有限公司举办*市首场“放心店”配送商品展示会,搭建配送商品供求对接平台。四是建立放心店专业委员会,推动放心店标准化建设。吴兴、长兴、德清、安吉等地成立放心店专业委员会,加强行业自律,为规范放心店日常经营,强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一是剑指知名品牌,引导理性消费。找准消费热点和维权难点,发挥监测职能,剑指部分问题品牌,通过吴兴区电动车专项监测和长兴县农用车专项监测,分别剥开了“国家免检产品”外衣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外衣,及时发现、处理了电动车、农用车等两大类知名品牌质量不合格案件,警示,引导理性消费,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二是突出预警防范,在安吉县试行重点食品定点分类监测和危险性评价新机。通过划分食品类别、设立食品监测点、实施食品危险性评价、进行针对性监管等措施,加强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强化经营者行为自律,弥补食品安全监管缺陷,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到位。今年以来,共实施商品质量监测6*个批次,合格464个批次,合格率为76.3%,其中开展食品质量监测344个批次,合格313个批次,合格率为90.9%,
3、科学构建12315行政执法监管新体系。一是制定计划,有序构建。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市工商局12315举报申诉集中受理分级处理实施方案》,以全市现有12315消费者举报申诉网络为基础,建立市局12315消费者举报申诉电话统一集中受理平台,依托信息化网络技术,由各县区局分工协作办理工作。二是积极维权,快速有效处理。截止10月底,全市共接听各类电话15206次,与去年同比上升了9.1%;受理举报申诉件3460,处置率99.65%,与去年同比上升了0.55%;处理申诉涉及金额524.22万元,与去年同比上升了9.2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4.117万元,与去年同比上升了66.78%。三是结合工商开放日,主推12315服务品牌。邀请经营者、消费者、学生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12315,向他们介绍12315职责、工作流程,实地体验接听热线电话、调解消费纠纷,加深群众对12315工作的认识。同时通过联合1818黄金眼和*电视台“阿奇讲事体”栏目加大12315宣传力度,强化服务品牌建设,提高公信力。
4、扎实开展“新消费运动”。一是开展培训,引导员工参与“新消费运动”。组织浙北大厦南浔店400多名员工,开展了“新消费运动”知识培训,普及新消费知识。二是专家辅导,引领民企参与“新消费运动”。专门邀请北京大学特聘汪教授,对全市160多家较大经营规模的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了一场以“新消费与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三是联合倡议,携手共同推动“新消费运动”。主动携手联合市电视台等级5家媒体、市食药监局等6个职能部门、*浙北大厦等12家大型商场或超市和酒店、*嘉嘉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货供商和10名消费者代表,在*浙北大厦购物中心前举行了“推进新消费,倡导环保消费,拒绝过度包装”为主题的启动仪式,联合发出了“倡导环保消费,拒绝过度包装”《倡议书》。四是搭建平台,携手浙大学子宣传实践“新消费运动”。南浔工商分局积极为浙江大学赴*实践团南浔分团搭建平台,开展了以进一步推进新消费运动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共同奏响进社区、进农村、进维权联络站三步曲。
二、努力构建工商内部管理格局,狠抓队伍行政能力提高,完善监管模式革新效能,强化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
(一)狠抓队伍行政能力提高,实现全系统的有能作为
1、加大拉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水平。一是着力开展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制定《关于联创共建“红盾风采—优秀领导班子”活动的意见》,各级领导班子对照创建标准,同步创建、相互促进、共同达标。从抓学习、抓团结、抓队伍、抓基层、抓自律等五个方面要求争一流业绩,创优秀班子,注重在原有基础上巩固深化创建成果,有序推进市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开展。二是落实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各县区局均建立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登记制度,并按学习计划抓好中心组学习日的落实。每位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向全体干部上一堂理论辅导课,有效地提高了县区局班子理论业务水平。三是开展调研指导实际工作。各县区局班子成员带头进行课题调研,坚持每年撰写调研文章,探索解决分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长兴、吴兴、南浔上报调研文章均被省局政务网刊发。
2、激发活力,为想干事业的人搭建舞台。一是组织新一轮科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聘任和竞争上岗工作。放宽了副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的条件,鼓励基层干部和年轻干部参加,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7名,其中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全部有基层工作经历。县区局“一把手”更新率达83%,市局机关处室主要领导更新率达53%。二是加强轮岗交流联动锻炼。在市本级范围内实行交流挂职的基础上,拓展范围,实行市局和县局之间的上下流动,从县局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中选派2名到市局机关任职,2名县局班子成员在县局之间轮岗交流,3名市局中层干部到分局任职,另有2名副科级干部到省局和杭州挂职锻炼,真正实现市局与县区局上下之间,县区局横向之间的畅通流动。
3、培养能力,突出干部攻坚破难能力的培养。一是组织开展基层中层干部能力普训。以发现问题、解析问题、集中点评与实例分析等教、学互动的培训方式,对全市192名股、所长(含副职)以上干部和市局机关部分干部分四批进行了集中培训,着力解决基层执法队伍存在的工作方法简单、应变能力弱、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提高了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能力和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组织开展新录用公务员入门教育培训。统一安排全市系统新招录的21名新公务员集中开展入门教育培训。促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并且改变以往直接上岗的做法,采取集中安排三个月见习的方式,组织到织里分局、注册窗口等基层一线进行多岗位锻炼,实行“导师制”进行传帮带,缩短新公务员熟练期。三是试点探索绩效考评机制。在吴兴分局推出《能级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固定了三大类17项责任目标,采取分局与科所、科所与干部分别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的方式,试点探索多向度精确化的绩效考评激励模式,逐步营造了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氛围。
(二)完善监管模式革新效能,实现全系统的有序作为
1、实施优队强所加强基层建设。一是周密部署星级工商所创建活动。出台《星级文明规范工商所创建工作五年规划》和《2007年星级文明规范工商所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实行普遍创建与重点培植相结合,形成创建梯次。并在长兴李家巷工商所召开全市星级工商所创建推进会,促进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今年有1个工商所参加四星级考核、5个工商所参加三星级考核、9个工商所参加二星级工商所考核。二是进一步落实基层工商基础保障。出台《加强基层工商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切出一定比例加大基层基础装备建设投入,并且将新招录公务员全部安排在工商所工作,配强基层执法人员。同时,大力优化工商所领导班子结构,确保所领导年轻化、知识化,富有活力与朝气。德清县局以“强身、投入、规范、减负、激励”的十字方针着力加强了基层建设。三是全面实施“强队砺剑”工程。各地积极探索执法办案新体制,加强了办案专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安吉县局进一步开展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践,建立了以县局经检大队集中办理大要案,工商所实施行政“戒小过”、办理常规案件和提供大要案线索为模式的执法办案体制,受到了省局业务处室领导的肯定,并作为我市的创新性工作向省局进行了推荐。
2、整合信息化建设运用机制。一是狠抓数据质量提升工作。通过制定下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展纠错补录提升业务系统数据质量工作方案》、成立提升业务数据质量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建立县区局和市局机关各业务线双轨负责制等措施,对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并通过建立各县区局周报制度、半月情况通报制度、业务线全程跟踪督查制度、疑难问题集中处理制度等四项制度,加强了对数据纠错补录工作的全程控制。同时制订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业务数据管理办法》,为业务数据的长效管理打下了基础。二是加强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指导管理。建立软件开发项目立项审查制度,完成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员管理系统和经济户口辅助管理系统两个重点软件项目的开发,并申报省优秀软件评定;建立了网络广告监测系统,对网络广告开展实时监控。开发了全市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系统,并开展了相应的评价工作。三是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出台推进应用具体措施,建立应用能力检查制度,加强软件应用培训指导,强化省局标准性软件的推广使用工作力度。实行市局和县区局两级培训考核办法,上下半年分别组织了两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进一步营造了全员应用氛围
(三)强化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实现全系统的有限作为
1、建立规范有序的行政运行机制。一是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按照省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行政检查制度、行政指导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并且按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法和程序规定,重点强化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清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规范性文件质量。二是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质量。全面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评查各项制度,对照评查标准和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对评查案件进行评判和通报;进一步扩展内部法制监督领域,将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纳入执法监督检查范围,对许可执法活动中的受理、告知、审查等重点事项或环节,开展合法性监督与检查;依法受理和审查复议案件,突出对案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审查。三是强化执法培训,提升执法能力。通过制定《系统执法能力培训暂行办法》,将执法能力培训作为上岗培训、任职培训的专业基础,建立了执法能力培训机制,提高了基层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的工商专业法律知识。
2、强化关键部位监督严控机制。一是突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抓住“学习教育,开门整风,对照检查,社会承诺,整改落实”五个工作环节,周密组织实施“作风建设年”活动,形成强势推进的工作局面。二是突出教育预防,认真抓好惩防体系建设。创新文化防腐的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局所配合互动、横向共建联动和全员自觉行动,实现了工商廉政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干部家庭。三是突出效能监督,潜心实施“为民解忧”工程。确保群众投诉件件有落实。到10月底,全市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件305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7%;其中市局直接受理各类群众举报投诉150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四是突出窗口规范,着力提升“阳光窗口”质量。议“基层站所”为契机,广泛开展查问题抓整改活动。各工商所通过学标准、查问题、找差距、订措施、抓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工商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