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委制造业经济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和*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六决策”,围绕“3×3”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争领先、打头阵、创特色、求实效”的工作要求,以海洋经济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临港大工业带动战略,依托大港口,打造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工业经济增长从高消耗高排放向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转变,努力保持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工业总产值:力争完成500亿元,增长25%;
2、工业性投入:力争完成50亿元,增长25%;
3、产业优化升级: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确保产值突破100亿元,造船能力突破100万载重吨,保持全省第一;海洋加工产业在海洋生化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精深加工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产值突破150亿元;重化工业力争有两个项目投产,两个项目施工,两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培育5家年产值上15亿的企业,10家年产值5亿至10亿的企业。
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13%。
二、工作安排
(一)突出中心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1、发展速度争领先,力争完成“双五”目标。立足扩量提质,紧紧抓住发展临港工业的机遇,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要克服宏观调控以后出现的各种困难,实现临港重点项目和短平快技改项目两手抓,促进工业性投入持续增长,努力保证全市工业投入突破50亿,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基础;要加大重点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力争全市工业增长25%以上,总产值突破500亿。
2、船舶工业打头阵,突破“双百”目标。以大型化、配套化为发展重点,继续抓好重点区域大型造船项目招商,抓好重点项目的引进、建设和生产,制订出台有关促进船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强度推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争取全年产值翻一番。同时要整合数量众多、区域分散的中小型船舶修造企业,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提高岸线等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造船能力达到100万载重吨。
3、海洋产品加工创特色,精深加工营造新优势。⑴以海氏、海力生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生产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医药、保健、化工等产品。在用地、贴息、融资担保等方面全力支持海洋生化项目的产业化,促进海氏集团的海洋生化园区早规划早建设。⑵重点支持研发生产一批有一定市场占有量的精深加工产品,使全市精深加工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⑶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走联营、合作、贴牌生产模式,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竞争方式。
4、重化工业求实效,重点项目有实质性进展。⑴加大对已开工石化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推动重点项目天禄高等级沥青、和邦化工项目建设投产。⑵协调好浙海油污和奥里油项目的顺利生产。⑶进一步加强重大临港化工项目招商与引进,努力保证有两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⑷认真科学地开展*建设“石化”可行性研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努力促进我市临港重化工业的发展。
5、进一步培育大企业。以“3×3”产业为重点,结合临港大项目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合作,培育一批以临港大工业为主的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大企业,做强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辐射效应好的大企业大集团、成长型企业或块状经济龙头企业。积极促进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专业化服务。力争全市培育5家年产值上15亿的企业,10家年产值5亿至10亿的企业。积极帮助重点企业的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研究制订民营船舶企业生产外贸船只需要提供大额反担保问题的相关措施,促进民营船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热诚帮助解决天力化纤流动资金和土地转性增加抵押额度等问题,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二)强化投入带动战略,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1、努力保证一批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如期推进。要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市内项目审批环节上的一些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推进的工作力度,努力确保中远集团六横基地扩建、天禄石化、和邦化工、浙海油污、扬帆船配基地建设等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重点行业投资指导服务。
2、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努力抓好一批短、平、快项目。强化政策引导,制订出台加强技术改造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推进工程。排出10-20个对我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影响大、产业发展带动强、项目重量高、投资规模大的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予以重点实施,进一步强化技术改造工作氛围,努力促进水产加工业从粗放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船舶修造业从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转变。实施百项技术改造工程。筛选100项能够在年底前有望投产的技术改造项目,作为全年投入产出工作的重要一环,制订推进项目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促进这批项目早建设、早建成、早投产。
3、继续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提升临港工业优势。进一步做好国内外招商引资,特别是国内招商选资工作。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加强宣传和推介。仔细搜集我市相关基础资料,精心设计制作《投资指南》、《办事指南》、《招商指南》,认真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优势的宣传工作,加强与国内百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联系和推介。引导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其分支机构的技术合作。二是积极引进大型石化、大型造船、大型修船和服务于大宗货物中转的加工业项目,同时对一些因资金等原因推进缓慢的项目,要督促和帮助业主开展合作与嫁接,千方百计寻找实施条件。三是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重点关注外来资本与现有企业的嫁接与合作,实施零土地招商,推出一批企业或企业重大技改项目实施嫁接招商。四是着力推进船舶、水产精加工等产业链项目招商,加大信息和渗透力度,主动到江苏、山东及国外等相关产业发达地区进行重点招商,充分挖掘当地潜在的民营投资者发展船舶配套产业,积极引导重点船舶企业和船用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客商加盟船舶零配件制造业。
(三)强化技术创新,努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完善一个体系。制订出台《*市技术创新“*”规划》、《*市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市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工艺及研究开发主导产品和装备的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建设两大平台。加大对应用技术的研发力度,重点建设船舶设计研发和水产加工技术两大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大对应用技术的研发力度,编制重点水产品试制试产计划、技术创新滚动计划,力争在产品研发、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上取得突破。
3、推进三大建设。一是高起点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制订技术创新战略,努力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培育2?3家省级技术中心,6?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8项省及省以上重点创新项目。二是加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的产品信息化、制造进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确立信息化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加大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等推广应用的力度,提高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效率,实现管理方式的集成化和高效化。三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建设。引导重点骨干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重点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层进行系统培训,引导企业制订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多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培育与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联盟。
4、实施品牌战略。引导重点企业逐步走上“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科技创新型发展路子,逐年培育一批省级以上的品牌,在全市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品牌响、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群体。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重点做好“四节一利用”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和土地等资源消耗的管理,制订出台工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政策性意见。加强节能检查与服务等基础性工作,结合*实际,适时筹建市节能中心和能源监测机构,努力形成发展节约型生产氛围。全年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5%,工业节电率达到5%,工业重复用水率提高10%。
2、加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力度。加强主要废弃物产生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抓好我市的试点县(区)、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完成6家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和2家省级绿色企业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列入全省“4121”工程的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固体废弃利用率达到92%,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总值提高10%。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评价参考指标。
3、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制定《*市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力目录》,加大工作力度,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排放项目的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为准入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五)加强商贸工作,不断推进现代流通业发展
1、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全省流通工作会议精神,拟定出台我市贯彻实施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着力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导流通企业做专、做强、做大,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发展农村连锁、社区连锁便利店,拓宽连锁行业的经营范围,引导连锁经营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大力推进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积极引进大卖场、购物中心,大力发展品牌经营、特色经营。
2、做好商业网点规划的完善和实施工作。全面启动商业网点规划,并将乡镇连锁超市、农贸专业店列入网点规划范围。
3、继续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一是抓紧巩固提高。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努力促进连锁龙头企业做好各乡镇连锁网点的建设,重点支持天天惠公司完成岱西、长白最后两个乡镇设立连锁超市的设立工作。二是扩大连锁经营门店的经营品种,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开拓农资、二类处方药品,图书、音像制品等“一网多用”新途径。三是支持连锁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和信息管理网络建设,提高商品配送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4、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做好成品油市场准入项目报批的审核工作,实施成品油市场准入管理,并着手开展“*”期间我市仓储规划的修编工作。建立成品油市场供求状况分析、预测制度,建立起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预警机制,确保我市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
5、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建设“平安*”、和谐社会为重点,深入开展打击商贸欺诈、保护食品卫生安全、成品油市场整治、保护知识产权、船舶生产秩序整顿等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抓好定点屠宰管理,逐步推行家禽集中屠宰。根据《典当管理办法》、《拍卖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典当、拍卖等特种行业管理,建立市场准入和年检年审制度,建立和完善特种行业管理办法,促进我市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好转。
6、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优化升级。一是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发展动态,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二是努力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优化加工贸易的组织方式,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六)加强要素调控,切实推进经济运行分析与协调工作
1、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积极探索监测分析和预警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把握经济运行趋势,形成与企业互动、市场联动的信息导向机制。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原材料价格变动对产业的影响,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指导意见,探索建立适合我市的市场运行监测系统。
2、合理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根据省制定的工业建设项目控制指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双控”标准,建立工业用地项目储备库,切实保障重点关键性工业投入项目的土地供给。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市级标准厂房示范区的标准,把中小型投资项目向重点区域集中。建立工业用地投入产出考核办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3、加强对工业企业融资支持。积极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融资担保企业的支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推动银企合作,建立重点项目与银行资金联动专项机制,积极开好银企洽谈会。
4、做好工业用电保障工作。制订科学合理的有序用电方案,加快推进重点线路改造和电力设施建设,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协调,争取省统调电网对*高峰用电的电量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电力资源的可供效率。
5、重视产业损害预警监测。加强对策研究,有重点地做好产业损害预警、反倾销预警监控和风险分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选择重要工业产品,探索建立我市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努力与省经贸委建立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
(七)强化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服务企业工作
1、创新投资服务平台工作思路。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探索“一站式”服务,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对接服务和协调、督促工作,建立完备的基础资料库和建设档案台帐,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积极主动为经营投资者牵线搭桥。建立完善《市重点工业项目投资信息》,全方位跟踪反映项目进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强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抓好行业技术中心和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把水产加工、塑机加工等技术中心建成省内一流的行业技术研发基地。通过与高等校院的合作,建立和完善浙江省船舶设计研发中心,推动我市船舶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
3、完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一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设,建立健全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重点做好信用担保、在建工程担保等业务操作规程。加强与贷款银行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市县两级担保公司的相互协作,完善县级企业贷款的反担保机制,不断扩大融资担保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控制经营风险。二是完善成长型中小企业与当地金融部门协作关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沟通,努力扩大市外融资业务。
4、拓展人才培训平台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省船舶工业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大型船舶企业协作建立实训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我市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到900人。改革企业家培训模式,积极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利用经贸培训中心等各种载体,抓好企业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开办好EMBA主级研修班和企业家星期日课堂。办好“浙江省乡镇企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全面开展我市乡镇企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鉴定人数达到200名。积极做好各类职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工作,为实现企业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打下基础,培训认证人数力争达到200名。
(八)切实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良好氛围的营造工作
1、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各方面推进合力。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和完善定期走访企业、定点联系制度。强化引导工作,用产业导向、信息、能源调控和考核奖励等手段,为临港工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造民营经济平等的发展环境,探索建立产权多元化信息平台和产权交易机构,为民营资本与各类社会资本、资源联动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家庭工业向纵深发展,继续抓好家庭工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挥北京办事处作用,力争在与国家有关部委工作衔接、项目申报争取、为领导服务及信息传递上有新的突破。
2、加强产业政策制订。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促进我市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意见和《促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意见精神,完善节水、节电,有序用电等政策实施的相关办法。
3、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运行分析、发展战略研究、行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工作,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重点抓好水产行业协会、船舶协会、成品油协会等,引导行业自律,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4、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规范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把行政许可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完善各种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做好经贸工作相关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5、进一步拓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实施机关“三培养”活动。完善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机制,加强经贸干部法律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继续有重点地实施专业培训。完善机关“三培养”活动工作措施,全面实施中层党员骨干与“三培养”对象结对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和能力。
6、强化廉政意识,牢固构筑惩防体系。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经贸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构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廉政建设体系,树立经贸系统“高效、务实、廉洁”的良好形象。
三、重点工作分解
(一)全面完成经贸经济年度主要目标
1、完成工业产值增长目标。力争完成全市工业产值500亿元,增长25%。由综合处负责协调,投资处、工促办配合。
2、完成工业性投入目标。力争完成50亿元,增长25%。由投资处负责协调,综合处、技装处、工促办配合。
3、确保船舶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造船能力突破100万载重吨。由机械(船舶)办、船舶局综合科、船舶局招商服务科(工促办)负责协调。
4、全市水产加工业产值突破150亿元,精深加工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由轻工办负责,综合处配合。
5、重化工业力争有两个项目投产,两个项目施工,两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由工促办、投资处、轻工办负责协调。
6、力争完成培育5家产值上15亿企业,10家产值5至10亿企业。由综合处、轻工办、机械(船舶)办、投资处负责协调。
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增长13%。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二)强化大工业战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1、全面贯彻*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总结“*”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经贸“*”规划,衔接好经贸“*”发展指标,并完成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产业规划。由综合处负责协调,投资处、技装处、机械(船舶)办、轻工办、中小企业指导处、船舶局综合科、市场运行调节处、法规与产业政策处、能源处、办公室配合。
2、努力推动船舶工业上新的台阶
(1)完成《*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由机(船)办、船舶局综合科负责。
(2)抓好一批重点船舶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促进扬帆、中远、五洲、常石等重点企业的提高和发展,使*造船整体水平和档次有一个明显提高。由机械(船舶)办负责,船舶局综合科、投资处配合。
(3)认真做好我市船配业现状调研,做好项目分析,结合*实际,提出重点配套项目和配套产品目录,制订出台我市促进船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强度推进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由机械(船舶)办负责,综合处、投资处、船舶局综合科配合。
(4)严格实施《*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继续抓好重点区域大型造船项目招商,适度引进在*衢山区域的大型修船项目,从严控制在定沈区域的修船项目。由机械(船舶)办、船舶局招商服务科、市场运行调节处负责,船舶局综合科、投资处配合。
(5)加强对船舶修造业的行业监管工作,完善船舶修造企业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加强中小型船舶修造企业的整合和提升,切实加强对船舶建造质量安全的管理。由机械(船舶)办、船舶局综合科负责。
(6)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出口船舶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及所需担保额度,研究制订民营船舶企业生产外贸船只需要提供大额反担保问题的相关措施。由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机械(船舶)办、船舶局综合科负责。
3、推动水产品加工业在精深化加工上营造新特色
(1)研究制定水产加工业“*”规划,推进水产加工业向精深化、规格化、品牌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由轻工办负责协调。
(2)支持海氏集团、海力生企业生产开发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广阔的海洋医药、保健、化工等产品,促进海氏集团海洋生化园区规划建设。由轻工办负责,投资处、工促办配合。
(3)加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发展情况及海洋医药、海洋生化发展情况调研,完善精深加工水产品目录,全面落实水产品精深加工的政策,加大对水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由轻工办负责。
(4)根据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要求,加快水产加工业由“大”到“强”的发展步伐,积极推动水产加工业品牌化建设。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红虾、东海鱿鱼、*带鱼等到水产品原产地商标注册,制定我市优势水产品出口管理办法,鼓励企业走联营、合作、贴牌生产模式,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由轻工办负责,综合处配合。
4、加大对临港石化项目的推进力度
(1)认真搞好调研,结合*市情及《浙江省临港石化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制定我市相关规划指导意见。由轻工办负责协调,市场运行调节处、投资处配合。
(2)努力推动天禄高等级沥青、和邦化工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好浙海油污和建呈奥里项目有关工作,促进其顺利生产。由工投办负责,投资处配合。
(3)加强对石化产业链的研究,认真做好临港石化项目招商基础材料的搜集与整理。由轻工办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4)认真做好我市建设“石化岛”有关情况调研工作,加强重大临港化工项目的招商与引进工作力度,努力保证有两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由投资处负责协调。
5、进一步培育大企业。
(1)结合临港大项目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培育一批以临港大工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或大企业。做强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辐射效应好的大企业大集团、成大型企业或块状经济龙头企业。力争培育15家产值5亿以上企业,其中15亿以上5家。由综合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2)做好扶持强企业的考核工作,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由综合处负责协调。
(3)创造民营经济平等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促进我市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政策意见。由中小企业指导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三)强化投入带动战略,营造工业经济增长新活力。
1、强化政策引导,制订出台加强技术改造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由投资处负责,工促办配合。
2、抓项目储备,建立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在谈待建项目库,全面做好工业投资的统计工作。由投资处、工促办负责。
3、抓重点项目,争取全年投资有大的突破。排出10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予以重点实施。加强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确保中远集团六横基地扩建、天禄石化、和邦化工、浙海油污、扬帆船配基地建设等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由工促办、投资处负责协调。
4、实施百项技术改造工程。筛选一批重点突出、资源集中的短、平、快好项目,强化跟踪落实制度,根据项目属地落实项目责任制,并建立工作反馈联系制。由投资处负责协调。
5、建立招商工作领导责任机制,策划、包装推介重点项目,重点做好国内招商选资工作,加强与国内百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和推介工作,引导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其分支机构的技术合作。由投资处、市场运行调节处、技装处、中小企业处负责协调。
6、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和完善,认真建立项目投资政策库,精心设计制作《投资指南》、《办事指南》和《招产项目》,认真做好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优势的宣传工作。由投资处、市场运行调节处、中小企业指导处负责。
7、以船舶配件、水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做好项目申报可研编制等一系列整体策划服务,做好对水产、船舶等产业链项目分析,着力推进船舶、水产精加工等产业链项目招商。由轻工办、机械(船舶)办、投资处、市场运行调节处负责协调。
8、切实加强引导,充分挖掘当地民营投资者、企业投资发展船舶配套产业。由投资处、中小企业指导处、市场运行调节处负责。
(四)强化技术创新战略,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新提高
1、制订出台《*市技术创新“*”规划》、《*市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市传统产业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工艺及研究开发主导产品和装备重点》。由技装处负责,投资处、综合处、中小企业指导处配合。
2、编制重点水产品试制试产计划和技术创新滚动计划。由技装处负责。
3、认真抓好浙江省船舶设计研发中心和*市水产加工技术中心建设,构建以区域技术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支持体系,重点强化水产品精深加工成果转让工作。由技装处、机械(船舶)办,船舶局综合科,轻工办分别负责协调。
4、重点培育2-3家省级技术中心,6-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8项省及省以上重点创新项目。由技装处负责。
5、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确立信息化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由基地办负责。
6、引导重点骨干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由轻工办负责。
7、引导企业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由综合处负责,轻工办、机械(船舶)办配合。
8、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在全市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品牌响、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群体。由技装处负责、中小企业指导处、轻工办、内贸办配合。
9、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商务模式创新。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轻工办、机械(船舶)办、综合处负责协调。
(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1、认真做好耗水、耗电行业的基础性调研工作,制定出台工业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政策意见,适时筹建*市节能中心和能源监测机构。由资源处负责。
2、做好“四节一利用”工作,努力形成发展节约型生产氛围。全年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5%,工业节电率达到5%,工业重复用水率提高10%。由资源处负责。
3、加强对主要废弃物产生行业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2%,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总值提高10%。由资源处负责。
4、完成6家的清洁生产试点和2家省级绿色企业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列入全省“4121”工程的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工作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由资源处负责。
5、抓好我市试点县(区)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的循环经经济工作,组织有关循环经济发展培训,适时组织召开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评价参考指标。由资源处负责,投资处、中小企业处、综合处配合。
6、贯彻实施《浙江省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制定相关实施意见。由基地办、投资处、资源处负责。
(六)实施商贸提升战略,努力实现现代流通业新发展
1、完善启动商业网点规划,做好商业网点规划的报批完善和实施工作。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省流通会议精神,提出加快发展我市面上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3、着力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建设,圆满完成省政府确立的工作目标,不断扩大经营品种。提高连锁经营总体规模和水平,支持发展农村连锁、社区连锁便利店。全面完成乡镇连锁超市建设任务,建设一批村级“放心店”。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4、改造和提升传统百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营、特色经营,大力发展“超市加菜场”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新型会展业。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5、努力推进以石油储运为主体的国内重要物资储备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中心。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6、建立成品油市场管理监测系统,完善成品油市场监管体系,实施成品油市场准入管理。建立成品油市场供需求状况分析、预测制度和市场预警机制,确保我市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7、制订出台“*”我市加油站和成品油仓储规划。由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8、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打击商贸欺诈。保护食品卫生安全、成品油市场整治、保护知识产权、船舶生产秩序等专项整治,依法抓好重点屠宰,逐步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加强对流通特种行业的监管,促进我市市场经济秩序根本好转。由整顿办、商业改革发展处负责。
9、进一步推进我市加工贸易优化升级,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由市场运行调节处负责。
(七)重视要素调控,经济运行分析与协调得到新加强
1、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针对运行情况,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和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市场运行监测体系,设立市内重点监测点。进一步完善工业主要指标快报统计制度和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建立水产品精深加工、临港重化工业等统计报表。由综合处负责、各处室配合。
2、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建立工业用地投入产出考核办法。开展工业用地需求总量和工业征地项目情况调查,建立工业用地项目储备库。由投资处、中小企业指导处、工促办负责。
3、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制定我市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级标准厂房示范区的标准,并加强管理。由投资处、中小企业指导处负责。
4、加强对工业企业融资支持,大力引进市外商业银行,建立融资担保企业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重点项目与银行联动工作机制。由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投资处、中小企业处配合。
5、切实做好工业用电保障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序用电方案,加快推进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安装建设,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力争100KV以上新增电力用户全部安装,原315KV以上用户安装达85%以上。积极争取省统调电网对*用电的支持。由资源处负责。
6、加强产业损害预警监测,成立产业损害预警工作协调小组,探索建立我市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由市场运行调节处、法规处与产业政策负责。
(八)实施服务提升战略,进一步营造工业经济发展新环境
1、进一步完善工促办运行机制。认真搜集地质、水文等有关资料,建立完备的基础资料数据库。掌握重点工业项目投资情况,建立项目建设档案台帐。完善《市重点工业项目投资信息》、《工业重点投资项目进度表》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反馈表》。由工促办负责。
2、建立完善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重点做好信用担保、在建工程担保等业务操作规程建设。由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3、加强与贷款银行及市县两级担保公司的沟通与协调,建立银行风险联动机制,完善县级企业贷款反担保机制。由中小企业企业处、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处负责。
4、进一步加强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争新增担保额10亿元。由中小企业处、投资处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5、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省船舶工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力争培训人员达900人,积极实施企业高素质提升工程,抓好企业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认证200名。数全面开展我市乡镇企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鉴定人数200名。由培训中心负责,相关处室配合
6、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和完善定期走访企业、定点联系制度,强化对重点行业的投资指导,完善对重点项目的服务职能。由综合处负责协调。
7、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重点抓好水产行业协会、船舶协会、成品油协会等,引导行业自律。由机械(船舶)办、轻工办、内贸办负责。
8、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建立青年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小组,认真抓好经贸研究会工作。围绕扩量提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等主要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各处室完成一篇以上委重点调研课题。由法规与产业政策处负责协调。
9、进一步加强北京办事处的工作。积极为领导向上联系工作做好服务,认真及时传递信息,反馈情况,力争在信息质量上有起色。认真及时做好项目申报及争取工作,力争在项目申报上有所拓展。千方百计加强与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工作,力争在工作衔接上有新的突破。由北京办事处负责。
10、继续巩固和扩大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经贸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规范《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由组人处、监察室、法规与产业政策处、办公室负责。
11、进一步拓展学习型机关建设,采取上挂或下派等方式全面实施机关“三培养”活动。由组人处负责。
1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企工程”,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由组人处、培训中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