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司法局加强依法治市管理计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加强依法治市管理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司法局加强依法治市管理计划

20*年是“五五”普法教育的第一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民普法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根据省、宁波市年度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年依法治市普法教育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和“省示范文明城市”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安排

(一)制定新规划,营造新氛围,积极做好“五五”普法的启动工作。20*年是“五五”普法教育的启动之年,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回顾总结“四五”普法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普法工作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探索新一轮普法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一是制定一个新的全民普法教育五年规划。根据我市“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及时制定好“五五”普法教育规划;二是召开好全市“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全市各地各部门都要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四五”普法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和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的重大意义,在全市上下形成“五五”普法教育的新氛围。

(二)突出重点,抓好弱点,努力实现“五五”普法的新突破。在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普法教育的同时,把农村基层、青少年、外来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新年度普法教育的重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工作计划,采取积极措施,把“四五”普法的弱点,作为“五五”普法的重点。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使普法教育的弱点有新的突破,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平安*”和“省示范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载体,注重方法,提高普法教育的社会效果。普法教育由于对象的广泛性,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普法教育形式和方法,着力抓好普法教育的社会效果。

(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与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日制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积极开展专项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五)积极深化星级民主法治村与社区建设。以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按照“全面推开,逐年深化,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继续推进“星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达标活动,力争到20*年底,有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三星级民主法治村”标准,80%以上社区达到“三星级民主法治社区”标准。对已达标的村、社区,要抓好巩固及深化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市普法教育工作的领导。依法治理普法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依法治市普法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和“省示范文明城市”等关系,把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五五”普法启动之年,要及时调整和充实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健全“五五”普法宣讲团和普法联络员等组织网络,保证相应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里的规划和部署,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好“五五”普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及领导干部学法计划,20*年度实施计划及领导干部学法计划于3月30日前报市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年度的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要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基层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依法治理普法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的进程。

(三)要上下沟通,加强协调。市依法治市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面上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发挥在依法治理普法教育工作中的参谋和职能作用,各地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新闻单位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在依法治市普法教育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社区,要利用党校、党员活动点和各类活动室等阵地,以及宣传窗、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工具,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全民的学法热情,促进全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