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强基层党建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繁荣和谐进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012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繁荣和谐进步*”的总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统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开创新时期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科教文卫中心区、和谐诚信文明区”进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坚持用党建来推动服务,用服务成效来检验党建,通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建设繁荣和谐进步*目标上来。
(二)拓展领域、强化功能。始终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注重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构建大党建格局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统筹协调机制和资源支撑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管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和服务协调功能,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更加有效地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三)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深化各个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加强分类指导,狠抓落实。既有工作目标要求,又有具体措施办法;既注重做好经常性工作,又重视解决突出问题,使各个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四)改革创新、创出品牌。主动顺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实际,勇于探索,求实创新,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建设一批有较高知名度、走在发展前列的时代新典型,努力抓出我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三、目标任务
以“三项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努力使全区基层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构建“繁荣和谐进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主要目标是:
——社区党的建设。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工作者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一支以35-45周岁、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政治素质好、联系群众、熟悉社区建设和管理,具有奉献精神和协作意识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以社区党建推动社区服务,以社区服务检验社区党建。以人为本,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能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需求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力争创建3-5个省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5-8个市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农村党的建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完善,党建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普遍提高,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年龄45岁以下的达70%左右,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达90%左右,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50%左右。深入扎实地开展好“三级联创”活动,不断丰富“三级联创”的内涵,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管理处和村两级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级其它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个之家”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争创活动全面展开,涌现出一批省、市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
——“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100%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确保党建工作覆盖率100%。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体现党章要求、符合“两新”组织特点、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员业主、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机制逐步完善,措施落实到位。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运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并富有成效,促进党建工作和企业和谐发展。深化党工团联动措施,扎实推进党建带工建和党建带团建工作,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争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力争创建2-3个省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3-5个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机关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书记负全责、带头抓,分管成员具体抓,其他成员结合分工协同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自觉,作风上更加务实。抓好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全体机关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意识明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的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党员队伍建设。党员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系列活动,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全区每年发展党员150名左右。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70%以上,妇女党员占3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占85%以上,生产工作一线的占90%以上。每年在“两新”组织中发展新党员占总数的15%以上。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党员干部每年培训不少于10天,普通党员每年培训不少于7天。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确保90%以上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党员和农村干部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科技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对农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队伍逐步形成吐故纳新、自我纯洁的机制。
四、主要措施
(一)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党建基础
1、夯实政治思想基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构成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充分利用区委党校、职工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区委每年分批对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主任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各街道及相关单位党组织有计划地对各种类型的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用4年的时间,将全区基层党员干部轮训一遍。
2、夯实活动阵地基础。把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党建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加强配套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五个之家”建设全面推进;机关、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员活动阵地达到规范化、设施配套化、功能完备化目标,作用发挥正常。
3、建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要求,努力构建一支梯次配置合理,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强化政治理论和党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健全各项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
1、完善党员日常管理机制。完善党员学习培训机制,大力发展电化教育,使党员经常受到教育。规范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正常开展党内生活。建立健全“支部向党员承诺、党员向群众承诺,群众监督党员、党员监督支部”的“顺向承诺逆向监督”机制;积极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不断完善党员谈心、诫免、警示教育和典型宣传等经常性教育的制度机制,达到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党员发展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
2、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全面推行政务、企务、村务公开,逐步推行党务公开,畅通民主和便民服务渠道,保障党员干部群众的正常权利。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目标,以承诺服务为核心,以双联共建活动为载体,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包村联户、联村帮建等制度,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经常性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体现先进性。
3、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继续通过采取“迎”流入、“联”组织、“亮”身份、“管”外出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着力健全“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管理工作机制和“以流出地党组织为主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4、完善扩大党内民主的保障机制。以保障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推行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探索在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完善差额选举办法。探索在基层党组织进行直接选举。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探索推行党的基层委员会定期向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制度,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保证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保障党内决议决定更好地体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
(三)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发挥作用平台
1、在农村,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继续深化“三培两带”活动,每个村重点抓好1-2个示范基地,10-30典型户,通过示范辐射,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走上致富之路。重点选好“有政治头脑、有经济意识、有办事能力、有创造精神”的村党组织书记,把能够而且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锐意进取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全面推进村级活动场所“五个之家”建设,充分发挥“五个之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各项工作蓬勃开展。。
2、在机关,继续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改进机关和干部作风;以机关党支部联建社区(村)党支部、机关党员联帮社区(村)党员的“双联”活动为纽带,发挥机关的人力、技术、信息优势,建立城乡党建互动机制,促进机关社区(村)党建工作互动双赢。打造一批机关党建示范点,着力增强机关党组织的服务、协助、监督功能,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促进机关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整体水平。
3、在社区,继续推进“星级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积极创建党建工作特色社区,要求每个社区党组织都要抓好一项特色工作、亮出一张“名片”、建成一个“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全市的“明星”社区党组织,并力争使全区三星级以上社区党组织达到80%以上。积极开展“创新五大载体、实施五大工程”活动,努力构筑社区党建新格局。即,创新组织载体,实施“党员教育工程”;创新共建载体,实施“结对共建工程”;创新管理载体,实施“创业解困工程”;创新创建载体,实施“党员示范工程”;创新服务载体,实施“党员服务体系工程”。同时以社区服务站为平台,立足楼栋党小组,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党员治安巡逻队、环境维护队等党员志愿者队伍,积极为社区群众提供环境卫生、医疗保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
4、在“两新”组织,深入开展以“把党员培养成为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帮助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党员带头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推双创”活动和“员工测评党员、党员测评支部、支部测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测评”活动,引导党组织、党员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区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常委会、届期内至少召开两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由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纪检和宣传等部门各司其职、行政部门支持配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对基层组织建设定期研究,定期检查,协力推进。各基层党委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常抓不懈。各基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认真执行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并将这一制度的对象范围扩展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去,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建成党建工作的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不断提高全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健全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各基层党委都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干部选拔任用、物质激励挂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及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典型示范。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以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拓宽党建工作新领域,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实效性。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拓宽党建工作的思路,形成工作合力。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从本系统、本单位的全局出发,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举措。要认真落实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点”的活动,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在全区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