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发展生态建设计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发展生态建设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局发展生态建设计划

1、在发展生态工业上,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积极引进、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企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林产品、绿色食品、电子电器、机电、医药、陶瓷六大优势产业。以企业规模化、产业集聚化、经济特色化为目标,积极实施清洁生产,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集聚。

2、在发展生态农业上,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大调整力度,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和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生态示范基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在GDP的比重下降,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提升。

3、在发展生态旅游上,近年来,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黄山旅游中的重要一环。要按照“深生态旅游、大休闲市场”定位,借助全市“旅游三创”东风,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以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农业观光等为重点,积极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旅游线路,做强牯牛降生态旅游;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深入挖掘古戏台、*医学、饮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打造环*乡村旅游圈,加速建设“华东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积极拓宽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优势。

4、在发展生态林业上,作为全省林业大县,更应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这是生态建设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要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实现由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以利用林地资源、林区资源为主转变,把多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一是毛竹产业。毛竹在我县分布广泛,是一个很有潜力、完全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重点要做好扩面、提质、增效,创建一批高标准高效益竹产业基地,推进集约经营。二是油茶产业。油茶是公认的绿色食品,茶油价格现在是节节攀升,潜力很大,前景很好。要大力推广油茶低改技术,改造低产油茶林,新建优质油茶林,建设好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支撑力度,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三是林产工业。一立方米木材,经过初级加工,可增值1—2倍;经过精深加工,可增值10倍甚至更多。一个锯在那一比划,圆的变成方的,这不行,要一律取消。

要坚持宽“进”严“出”、关“小”保“大”,把税收和企业计划分配相挂钩,限制、淘汰高耗低效小型加工企业,控制原材出口,从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等方面,扶持壮大竹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要在经济开发区设立“林产工业园”,引导现有林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四是工业原料林产业。要重视示范带动作用,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扶植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示范基地。积极支持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原料林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规模,决定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发展。五是药材产业。我县中药材门类全,种类多,同时又是*医学的发源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可以说,优势突出。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在地面积突破3万亩,建成了以“*药谷”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示范点75个,涌现出一批种植专业村和专业户。要进一步组织力量调查论证,搞好总体规划,打破区划界限,实现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中药材资源保护基地、生产开发基地和皖南中药材集散中心。

二要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保护的最终目的。当前,要突出抓好三点:

1、构建生态屏障。在工作重心上,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抓好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为“点”、以通道绿化为“线”、以生态公益林为“面”的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生态体系。在工作标准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造林绿化方式,大力选育、引进、推广优良树种,鼓励发展速丰林和经济林,切实增加封山育林、混交林、乡土树种比重,实行“封、造、管、抚”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上,要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通过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形成“企业+基地”、“单位+基地”、“干部+基地”、“大户+基地”,“联户+基地”等造林模式。

2、保障生态安全。当前,林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乱砍滥伐、私收乱购、乱堆乱放、非法加工、非法运输等诸多薄弱环节,如不加以制止、控制、查处,任其发展下去,良好的生态建设将面临着严峻挑战。最近,林业部门反映现在木材招标价格很高,每立方*多元;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反映“木材贩子之所以敢以这么高的价格来招标,与林业检查站有很大的关系。”到底是不是这回事,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年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原则,严格限额采伐制度,严禁将采伐指标截留给企业和木材经营大户,坚决打击买卖采伐指标行为,切实把好采伐“源头”关。要全面推进林业分类经营、分类指导,做到“管死一块、放活一块”,即对公益林要管死,对商品林要放活,严禁在*线、*线两侧的森林内“开天窗”。对以天然林和杂木为原料的企业,要采取控制手段,限量生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速“关闭”转产。县委、县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文件,一系列应对措施,对一些高耗低效产业予以关闭,对林业的招商引资,也将出台政策予以规范。要牢固树立“绿线”是“底线”、是“高压线”的观念,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绿剑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从源头上维护林区秩序稳定。要紧扣“宣传教育、预测预报、隐患排查、火源管理、责任落实”五个环节,切实抓好林业“三防”工作。林农烧火做饭、制作茶叶等生产生活消耗天然林或木材也是一个重要部分,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完善补助政策,大力推广节柴灶、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鼓励兴建小水电,积极探索“小水电代柴”路子,控制森林资源低值消耗。

3、严格控制污染。控制污染是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把这个重点抓住了,抓好了,我们才能有效地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在招商引资中,要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一道重要门槛。今后,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不得立项,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给予贷款。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落到实处,项目未经验收就投入生产的要坚决禁止,对以试生产为由长期排污的单位要严肃查处,使环境容量控制制度成为不欠新帐的“控制闸”,科学发展的“调节器”,维护人民利益的“杀手锏”。要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园区企业集聚优势,搞好园区产业配套建设,合理整合资源,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全面推行小流域污染防治,突出抓好阊江河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加强城市大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防治。要从化肥农药采购、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抓起,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四)实现“三个拓展”

一要在生态建设项目上实现新拓展。生态建设必须有具体的项目来支撑,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必须落实和体现到具体项目上。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项目,生态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抓住了项目,也就是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我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利用生态品牌引项目、争项目、建项目。重点是抓好生态项目的开发、筛选、包装、申报和实施工作,以生态项目推动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要选择对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强、社会效益好、近期可以启动的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拓宽思路,多思考、多挖掘。凡是可以利用生态条件,可以挂上生态建设的项目都可以充分挖掘出来。但不能盲目地搞“”、“大手笔”,上不切实际的生态建设项目。

二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要有新拓展。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生态建设的根本动力,逐步形成符合生态建设发展要求的新型体制机制、产权制度、经营形式、市场主体、动力机制、行政方式、政策措施等,否则,生态建设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今年要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重点是搞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1、改革力度要加大。全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在江西、福建等10多个省取得成功,省、市即将全面铺开。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突破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筹备召开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争取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2、配套改革要跟上。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管理、加强流转服务,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和性质的前提下,商品林和公益林都可以流转,可以抵押、担保、入股,盘活森林资源资产。要适时启动并做好林业税费、育林基金、森林保险、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林补偿机制等配套改革。

三要在生态建设投资渠道上实现新拓展。生态建设,技术是支撑,政策是保障,投入是基础。要尽快建立多渠道的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广筹资金,加大投入、扶持力度。“财政增加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和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整合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投入份额,保证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这里,我代表县委、县政府重申,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政府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要等到生态恶化了,再去修修补补,那样只会浪费更多的资金。“向上争取一点”,就是要抢抓国家、省扩大生态投入的有利机遇,“跑省进京”,打通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重点项目布点祁门,争取国家财政贴息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扶持。对这一块的资金,每年要确保有所增加。“市场运作一点”,就是要通过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放活经营权,鼓励和引导外资和县内民间资金,投资生态环境建设。“银行扩贷一点”,就是要积极改善银政关系,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扩大小额信贷规模,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投入到生态建设上去。此外,要依法加大森林植被恢复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费等林业专项资金的征收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拒缴和欠缴。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生态建设年”活动落到实处

现在,生态建设年活动思路已经确定,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分解,关键是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态度要坚决、行动要迅速、措施要得力、效果要保证,决不能会议开过之后仍然不紧不慢,四平八稳,甚至无动于衷。全县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抓,真正把生态建设年活动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生态要发展,领导是关键,责任是根本。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把生态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为确保“生态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县里将成立生态建设年活动领导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负责对生态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干部,进村驻点,指导各地生态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负起责任,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同时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具体抓,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县直各单位都要有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主动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上下一致、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生态建设工作格局。

二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方式方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困难面前必定束手无策。各级领导干部和林业、环保等部门的同志都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林区,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步骤、有重点地思考和解决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牢固树立现展理念,突破生态产业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势,用新视野拓展生态产业建设新空间,开创生态产业发展新领域。同时,要更多地用示范样板和提供服务的方法,由点到面铺开,推进生态建设。

三要加强检查督查,完善考核机制。生态建设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件一件事情做到位,一项一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县生态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两办”督查室、督办室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检查督促力度,跟踪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生态建设年活动有序、按时推进。县委、县政府将把生态建设纳入“一票否决”范畴,实行目标管理,并作为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提拔重用的一项依据。刚才,对20*年度全县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应该说*镇、*镇各项工作做得不错,但由于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前功尽弃、被“一票否决”;我县计生工作连续6年在省获得先进。

四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搞好生态建设,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赢得全社会力量的支持。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广泛、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生态建设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措施,既要告诉群众政府在做什么,也要让群众知道自己在生态建设年活动中该做什么,提高群众对生态、环保的亲和力、认知度。县电台、电视台要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对整个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及时宣传报道先进的典型事例和做法经验,为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对一些行动迟缓,成效不明显的单位、部门,以及一些突出问题,追踪曝光,确保生态建设年活动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消费引导,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促进全县上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民群众像关注经济增长数字那样关注环境质量的改善,像关心社会稳定那样关心生态安全。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大社会各界及群众的舆论监督力度,推行有奖举报制度,大胆揭露,及时曝光破坏生态的行为,真正把社会公众引导和参与到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上来,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