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完善改善民生发展计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完善改善民生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局完善改善民生发展计划

v(一)以着力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强化公共服务

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认真抓好镇中心小学新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提前策划*片小学网点撤并工作。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继续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继续增加镇村两级环卫设施投入和合理布局,强化环卫保洁监管,努力提高保洁效果。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重点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四无村”创建工作,杜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继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认真抓好各种传染病控制和防范工作。严格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夯实计生基层基础,服务与管理并重,保持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在成功创建省体育强镇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全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充分挖掘韩夏、十六户等村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十六户村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同时,逐步健全“镇、村、点、户”四级文化网络体系,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抓好社保扩面工作,推进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大病医疗等五大保险参保工作,扎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抓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促进辖区内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切实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认真分析低保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利用慈善基金、企业冠名基金、社会捐赠等各种形式的捐助资金,积极开展慈善助学、助医、助困等各种慈善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使每一位困难群众得到关爱和救助。

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一是积极争取329国道复线*至*段的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建成通车;二是加快围涂抢险公路建设,在一、二标段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启动三标段的建设,确保工程在2010年中期实现基本通车;三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四是加快高桥五星市场改造和周边商业地块的开发工作,加快形成中部集镇的商贸圈;五是加快围涂抢险专用山塘的建设进度,保障围涂抢险的石料需求;六是加快推进镇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在明年9月份之前能够交付使用;七是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多层公寓建设。

(二)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2010年计划投入230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粮食功能区、村级水环境治理等6大农田水利项目。以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为载体,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在解放塘以北区域规划10000亩土地,建设*镇农业科技园区,在园区内积极推广应用水产生态养殖、畜牧循环农业、农田机械化作业、种养轮作模式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加快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的建设步伐。以“万元亩值”建设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积极推广钢棚葡萄、蜜梨棚架和高位嫁接等新技术,提高水果种植效益。鼓励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不断提高土地复种利用率,降低土地生产成本。以加强“三资”管理为途径,不断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巩固村级“三资”清理成果,加强会计服务站建设,从严规范村级财务,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村级可用资源、资产,促进村级集体可用资金不断增加。

着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我镇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律,加快改造升级消防器材、轻纺印染、表面处理等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要推进《消防器材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发展特色块状经济为重点,点面结合,从推进专业化分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和整合中小企业、完善服务体系、创立区域品牌等方面着手,加快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性、构成完整产业链的各种综合要素的集聚步伐,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启动消防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切实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浙江通迪、*冠中和*烨达三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抓实抓好,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出效益。浙江通迪在一期项目全面投产的基础上,要加快二期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大锻件项目建设步伐。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新产品的开发和企业专利的申请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专利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功能区的扩容、整合、提升,推动轻纺印染、表面处理产业的优化升级。2010年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其中规模企业产值35.5亿元,销售收入34.2亿元,利润1.5亿元,完成技改投入3.15亿元,引进内资1.75亿元,外资500万美元,新增亿元企业2家。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完善旅游商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集镇商贸和旅游开发建设。依托杏山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加快集镇南部的休闲旅游开发进度。以围涂抢险公路建设,拉出集镇框架,加快推进高桥五星市场改建和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形成集镇中部商贸圈,逐步形成“南部休闲、中部集镇、北部工业”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推进农村放心店、放心超市、农资服务店建设和农村菜市场改造,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民间资本,引进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和房地产商参与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

(三)以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全面加强社会管理

抓好城镇管理。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管理规章制度和执法办案制度,发挥镇城管监察中队和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城镇综合执法管理,严格建房审批,重点开展违法违章建筑、建筑垃圾、户外广告、马路市场等专项整治,落实“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促进全镇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加大对市政设施的投入,并高效运转。建立行之有效,切实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严厉制止破坏镇容镇貌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镇区环境面貌。

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以平安*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创建工作。整合平安创建资源,充分调动村、企积极性,切实发挥平安创建整体优势。加快消防平安村和民主法制村建设步伐,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最后一年的各项工作。密切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和问题,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加强人民调解和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重点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切实构筑起全方位的社会防控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公共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对重点企业、山塘、公共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治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知识专题培训。继续深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以推进党内民主为目标,全面加强基层党建

落实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积极推行“四民制度”,引导和组织党员广泛收集民意、定期分析民情,畅通党员反映情况、表达意愿的渠道。健全党内事务听证票决和党员定期评议等制度,搭建党员表达意见、参与决策和评议干部的平台。特别是要扩大民主决策范围,细化项目内容。涉及民生工程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应把项目规划、项目预算等提交党员民主论证,使内容更加科学,决策更加民主。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以创新组织形式为手段,在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结合全镇产业现状,探索完善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协会+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等设置模式,按照“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以“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搞”的形式推进村企、多企联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组织双覆盖。坚持党建带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建设,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非公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搞好“四个结合”,注重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各项针对性措施,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把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创新机制完善举措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以推进“抓基层、强基础”活动为契机,继续积极开展“五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按照村干部队伍2008—2010年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和工薪保障等四项机制。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远教平台、党员教育活动点等资源,加强教育培训。完善规范现有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定,出台一些更切合实际,更加切实可行的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积极推荐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两委会,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干部的正常流动机制。加大对村干部报酬的统筹力度,调整完善村干部的工资待遇,进行绩效考核,完善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