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政策教育发展计划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政策教育发展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政策教育发展计划

一、发展目标

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粮食总产超22.0万吨,力争食用菌栽培量超3.5亿袋,蜂群饲养量24万箱,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头左右,家禽饲养量争超1200万羽,发展山地蔬菜3.5万亩、蔬菜商品基地0.5万亩,发展良种茶园2500亩,全市食用菌、蜜蜂、畜禽、蔬菜、茶叶等五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总产值争超35亿元,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生态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提升发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业项目、推进农业创业创新、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控制和农业执法管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保护农民权益、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向组织化、基地化、良种化、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生态、高效、优质、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农业工作水平

今年,全局干部职工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增强责任感。现阶段,农业收入占了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近一半,发展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以“工业首位”意识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解放农村劳动力,加速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兴工强市”主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农业工作任务繁重,使命光荣,全局干部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二要加强学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各项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正确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现代农业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提高科学创业创新能力,创新用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三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课题调研领导负责制,全面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正确应对,化解难题。提高服务农业、管理农业的能力,大胆改革创新,促进农业资源、科技、劳动力与组织形式的高效结合,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二)多措并举,巩固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为目标,认真实施好种粮扶持政策,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引导粮食生产从小农生产向有组织的规模化经营发展,多举措帮助农民种好粮,提高种粮效益。一要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将弃耕的零星土地调整为集中成片流转,规范流转程序和手续,减少耕地抛荒。二要支持粮食生产合作化。鼓励互助合作,土地入股,统一生产经营,发展种粮大户,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三要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被称为“田保姆”的农技、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通过托管、代管、承包等形式,为农民提供育秧、病虫防治、机耕、机插、机收等“五代”服务,解决“老人农业”种田难。四要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加大投入,建设粮食功能区,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土壤肥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优良品种、农技,以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积极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开展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全力提升农机化水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三)提升发展特色农业,助推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成形,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优化经营模式,解决规模不大、基地不稳、品牌不强等诸多问题,解决人才、劳力、资金、技术、土地和加工龙头等要素制约。要坚持以工业化和自有知识产权引领特色农业跨越式发展,持续推进农民增收。一要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实施强农兴农示范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拓展市场流通。鼓励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领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工商企业融资,加大现代科技和装备的投入,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化、现代化生产,力促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发展。二要加快现代农业主体培育。为优秀人才进入农业搭建平台,加快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大乡村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把市场、企业、农民、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生产销售成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三要加大自有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白菇、白银耳鸡、白毛乌骨鸡、*白鹅、中华蜜蜂、*乌猪等地方优势品种是*特色农业的精华,是*特色农业新的增长点,要加大开发力度,扩大保种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进“土产品”产业化。四要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市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和《*市生态畜牧小区建设规划》等产业规划的执行,明确主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农业基地和品牌建设四大目标任务,细化食用菌、蜜蜂、畜禽、茶叶、蔬菜等专项规划,围绕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带的布局要求,开展强乡镇、专业村、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

(四)开展农业创新,推动农业新发展

进一步激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农业创业创新活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创新服务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实施责任农技员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经管理、农机管理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要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粮食、植保、农机等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探索多元化服务机制,拓展农村信息化服务,培养网络农民。二要创新农作制度。以发展循环型、生态型高效农业为重点,以争创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积极试验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粮菌蔬结合的高效种养模式。要大力示范推广大球盖菇—单季稻轮作、竹荪(大豆)—油菜—稻轮作、金福菇—金针菇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和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三要创新农业科技。开展科技创新,继续创新应用生猪“零排放”饲养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再生法技术,示范推广以水稻工厂化育秧为重点的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积极探索基质栽培技术。四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应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创新应用温氏商品鸡产业化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五要创新农业项目。创新思路,提前谋划,突出重点,充分挖掘农业项目资源,上下对接,人人参与,千思万虑包装项目,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踏蹋实实规范实施项目。大力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倾力服务外来企业发展。

(五)强化农业监管执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促进农业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从推广单一技术向推广技术与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并重转变。二要强化规划与政策引导。进一步细化落实主导农产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制订扶持政策,消除污染源,推进农业健康发展。三要健全管理机制。健全农业物病虫和动物疫情预测、预报和监测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强化实施“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主体管理机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的母子品牌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执法检督”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依托蜂业、食用菌、生猪、绿牡丹名茶、蔬菜、种子等产业化协会,构建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帮助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四要强化农业执法。全面开展小农资整治与规范工作,各乡镇农技站要借鉴虎山街道试点经验负责本乡镇农资整治工作,执法大队要加强面上工作指导。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营监管,强化兽药、饲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重点排查畜禽养殖中“莱克多巴胺”等违禁药物的使用。五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入口关,在农产品市场建立农产品快速检测点,提高抽检密度,实施产地标识制度,引导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认证农产品创建专销网点。

(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根本。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制订严格规范的农村财务审计程序,按照省“三年一轮审、信访必审、离任必审”的原则,在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审计任务的同时,提升审计质量,强化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到位。要对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开展重点监管,不定期开展指导检查,以点带面规范农村财务健康运转。二要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服务。成立市、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协议,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流转档案,确保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三要努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防止涉农收费反弹为抓手,年初制订“一事一议”预决算,制订全市农民负担专项考核,年内开展一次对各乡镇(街道)、涉农收费部门的农民负担普查。开展以贯彻中央、省、市涉农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等的专项检查,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完成全市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颁发合作社证明书,使农村集体、社员的利益更趋合法。

(七)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市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污染、农药残留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远未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大治污力度。加快制定出台我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办法,控制污染源,对农产品产地进行环境动态监控,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工业项目,做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普及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开展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净化农业农村环境。三是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全力做好户用沼气和“811”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四是大力推广“零排放”养猪技术。新建生物发酵“零排放”猪舍1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生猪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