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域科技工作总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域科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域科技工作总结

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取得新成效

围绕钢铁、煤炭、建材、电力等主导产业,依托重点企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突破关键技术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1%,预计新增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引导支持邯钢、新兴铸管等开发出高级别轿车面板、双金属复合管、铸造用高纯生铁等新品种32个,新增产值2.8亿元。以邯钢集团、中煤煤机等为重点,推广实施制造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0%,邯钢的信息化规划纳入全省制造业信息化重点。支持峰煤集团和磁县煤化工园区,研发煤化工深加工分离技术,开发出蒽油、非芳烃等系列产品13项,产品数量增加近1倍。邯矿集团“超高水材料矿山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三下”压煤和矿井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难题,实现了煤炭的绿色生态开采,该项目荣获2012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铸造用高纯生铁等3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总数达到25项。

新兴产业攻关培育取得新突破

一是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5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了氢能、特种纤维、办公自动化耗材等55项重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0项(全年目标25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6项(全年目标25项)。其中,718所“核电站消氢测氢及放射性物质排放过滤设备产业化”等4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五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二是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编制《智能感知系统及部件(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718所和汉光重工为龙头,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智能感知装备及核心部件和五大重点应用行业领域,培育关联密切的60家中小企业,争取国家、省项目36项,资金2000多万元。三是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高端标准件、天然植物提取物、现代煤化工和新型白色家电5个省市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1+5”产业创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新提升

一是通过开展全市中小企业科技帮扶行动。累计帮扶企业500多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700余项,组织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50余项,举办科技政策培训班15次,培训企业骨干1000余人次,帮助企业申请专利700余项,发放《科技政策简明手册》3000多份,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二是重点扶持发展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试点企业。在抓好硅谷等2家国家级和新兴铸管、金狮棉机、晨光生物、光导重工等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培育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汉光重工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数量创历年新高,总数达58家,硅谷化工被认定为“2012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重点培育推荐新兴能源装备等高新技术上市后备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

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大学和华裕公司联合建设的禽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通过省级认定,正式纳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序列。学院的“有机小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银河轴承的“轧机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先后通过市级认定。至此,我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重点实验室)达到8家,市级达到25家。二是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物联网研究院、航天九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我市启动共建智能感知装产业化研究院。重点支持经济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丛台区、武安创业中心建设。加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中心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认证证书,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注册成立市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科苑孵化器,为培育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加快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孵化平台。三是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以科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今年在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完成网上合同登记314项,比去年增加一倍,成交额达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45亿元,均比去年翻两翻。四是科普基地建设。科普基地已成为我市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进一步促进了科普活动常态化发展。邺城博物馆、广平县艺峰高效农业科普基地、工程大学国防教育科普基地等3家科普基地通过省级认定,至此,我市省级科普基地发展到6家,市级科普基地达到20家。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新跨越

一是重大农业创新项目顺利实施。担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大名、馆陶、曲周等5个县承担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列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计划2项。曲周县农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全市“吨粮市”建设。今年是我市三年建成“吨粮市”收官之年,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粮食增产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创新“吨粮市”科技服务模式,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率、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率均达到98%以上。经专家实收测产,主体麦田亩产达到550公斤以上,玉米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812.6公斤,刷新了我省夏玉米高产纪录。三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又有棉花新品种邯102、邯6402和玉米新品种源玉13分别通过省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56项。“高产抗虫国审棉花品种邯7860繁殖与示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成原种生产基地3个,总面积3000亩,每年可生产原种20-30万公斤。四是加强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今年把太行山星火产业带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山区开发的突破口和重点,启动了市山区基地园区建设工程。培育建设了核桃等星火产业带示范基地14个,设施蔬菜特色产业科技园区15个,授挂匾牌。建立绿色谷子种植基地10265亩,国家优质谷子基地小米品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五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级农村科技服务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县级科技特派员基地和星火科技12396+乡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站+村级专家科技小院四级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的作用,农村科技服务远程教育讲座分12个专题共举办10期,回答农民短信提问200多个问题,受训农民130多万人次,为广大农民提供“零距离”科技指导和培训。

社会民生科技实现新进展

一是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得到加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业,支持神龙物流、安能软件、民腾计算机等开发多式联运、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全程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等技术研发11项。支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深海文化传播公司、磁县文化创意产业等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深海公司获国家动漫企业认定。二是科技支撑医疗卫生。重点围绕医药、医疗等领域,精心组织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的“市消化内科规划建设与研究”、民腾计算机技术承担的“区域数字医疗工程软件技术研发”,亿隆食品承担的“麦胚复合营养粉抗缺氧功能研究机器在远航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等8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重点项目。同时,市第一医院就“生物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与日本藏前内科医院开展合作。组建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新医改各项内容的稳步落实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为全市居民创建优质就医软环境。三是在武安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磁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重点推荐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及其他社会事业等民生科技领域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发挥科技进步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武安新峰水泥进入省第一批省“两型”企业(范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试点示,重点培育曲周赛博板业等15家为“两型”后备企业,为我市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山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打造的国家星火产业带中药材种植基地得到省厅的重点支持,有效地推进“冀南太行药谷”建设。武安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开放合作拓宽新领域

一是深化市校合作。以上海鑫宝煤化能源集团和磁县煤化工园区为依托,联合国内高校,正式签约启动北方煤化工科研中试基地建设,有效破解了我市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产品数量少,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升煤化工产业竞争力。新型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HDS9403GGY型智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研制的ZDQ-600/1.8型水电解制氢设备等十大“首台首套”智能化装备自主创新产品集中下线,是引导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二是人才院士工作站建设。新建成新兴铸管、钢诺、硅谷和永不分梨酒业4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到目前我市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11个,来我市帮助企业开展科技交流合作的院士15人,开展科技合作项目6项,进行技术指导8次,举办学术讲座9次,对我市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促进和引领作用。三是组织参加了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百家院所校走进合作恳谈会、香港投洽会等各类科技招商活动,共引进科技成果200项,签约重点项目12项,技术合作及交易资金6亿元。四是拓展国家合作领域。积极支持瑞驰公司与俄罗斯、博克莱与西班牙、隆生隆与法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亿隆风电项目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创科电子承担的“串联蓄电池电压在线均衡与容量预估技术联合研发”、晨光生物承担的“辣椒及其提取物中合成染料的分析与控制技术联合研发”2项列入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迈出新步伐

一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资源,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活动形式,在开发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22次,增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二是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效明显,专利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了“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利消零”、“专利提升”等专项行动,对全市的600余个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检查,共抽查商品3500余件/次,有力震慑了假冒专利违法行为,大大提高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专利保护防范意识。市知识产权局荣获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三是加强政策引导,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1项,其中已经有9项获得省专利奖,总数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专利权质押贷款达8720万(目标2000万),全省第一。

系统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科技管理信息化。与东软公司合作,建成了功能完备、操作性强的市科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改版了机关门户网站,在市直机关率先建立了OA办公系统,优化了科技管理流程,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信息宣传。今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知识产权报、日报、经济日报、搜狐网、新华网、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359篇,日报、晚报、电视台、政府公众信息网等市级媒体600多篇次,极大地激发了全市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全社会科技创新氛围。三是科普宣传。围绕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的活动特色,在学院成功举行2012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科技报告会。共开展35场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其中15项活动入选全省科普活动周49项重点活动行列,营造了浓厚的科普社会氛围。“清洁能源--低碳文明的引擎”、“马小波罗探险科学世界”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普展教资源开发原创与共享科普专项计划。四是基层建服务建设。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基层建设年”和“走转送、排抓促”活动,局领导带队,带着亲情驻村,满怀真心帮扶,圆满完成了科技局驻村承担的各项任务,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五是行风建设。大力抓好系统的行风建设。全力参与以社会监督为载体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坚持把行风建设与机关建设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提高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了行风建设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