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档案局年年终总结和年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的统筹规划和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档案事业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档案创新服务、档案基础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合肥市档案局(馆)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2003-2007年度先进集体。2007年4月27日,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国务院信息办司长赵小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局局长来肥观摩合肥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对合肥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创新服务机制,推进档案事业大发展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紧扣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努力拓展档案服务功能,积极深化档案创新服务,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推出新的举措,创造档案工作新的亮点。
一是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2007年6月,市档案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城建档案馆联合编印《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手册》,举办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培训班,市属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法人)300人参加培训。为进一步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2007年9月,市档案局组织基层档案部门到成都市档案局学习考察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推动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开展,服务重大建设项目。二是推进企业档案工作,主动上门服务,加强企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基础业务建设,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并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模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2007年合肥市档案馆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寄存中心又抢救接收8家国有破产改制企业档案12821卷,2004年7月以来,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寄存中心已抢救接收38家破产企业档案84835卷,确保了国有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安全和及时有效开发利用,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三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档案工作,2007年政府机构改革启动前,市档案局主动与市编办协调联系,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机构改革中档案工作的通知,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后,市档案局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小组深入机构变动部门和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并主动与软件公司协调,免费安装使用档案管理软件,规范机构变动部门档案工作,为政府机构改革服务。全市9家机构变动,接收4家档案2879卷,规范5家机构变动档案工作,机构变动单位档案得到妥善处置。四是推进农业农村和社区档案工作,全市乡镇建档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3.2%,村级建档率达到88%、合格率达到64.6%,社区建档率达到99%、合格率达到80%。在乡镇档案工作中,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肥西县合格率达到100%。在村档案工作中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长丰县、肥东县建档率达到95%以上,肥东县、长丰县合格率达到80%以上。在社区档案工作中,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长丰县、新站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合格率达到80%以上。五是推进已公开现行文件提供利用服务工作,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建设,市县(区)两级8个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加大已公开现行文件收集力度,规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的程序和方式,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由衷的称赞。各级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和窗口,既促进了政务公开,也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六是推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皖办发[2006]2号文件精神,认真调研、精心拟制合肥市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培训,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指导,确保全市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扎实推进,针对合肥市档案工作现状,提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全市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现全市档案资源虚拟整合。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市档案局《关于对部分散存珍贵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提升市档案馆文化品位,征集照片、奖牌、证书、礼品、题词、外交协议书等档案资料2511件。加强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主动参与徽商大会、资本对接会、家博会等重大活动,征集照片、文字资料424件。
二、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档案事业大建设
现代新型档案馆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总面积1.5万平方米,肥东县、长丰县、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档案馆先后搬迁新馆,合肥市档案馆位于市政务中心二区A座,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馆内设置有计算机中心、档案利用中心、现行文件中心、档案目录中心、开放档案目录区、档案展览大厅、珍贵档案展室、电教中心,配置有中央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气体灭火系统、自动监控报警系统、智能密集架等现代化设施,成为全省现代新型档案馆建设的标志。
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完成。面对“数字安徽”、“数字合肥”建设的良机,市档案局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2007年录入档案条目19.5万条,已录入档案条目71.5万条,馆藏档案124个全宗中有102个全宗实现了文件级条目计算机检索,县、区档案馆开始建立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档案信息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合肥市数字档案馆一期项目通过验收后,应用成效显著,70万页全文档案信息对外检索服务,既节省了利用成本,方便了利用者,又保护了档案原件。进一步修改完善合肥市数字档案馆二期项目(电子文件中心)方案,积极主动与市信息办协调,争取市数字档案馆二期项目立项。
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加强。全市各级8个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53.9万卷(件),其中市档案馆馆藏档案14.1万卷(件),各级各类档案室保存档案129.2万卷(件)。继2006年肥东县档案馆晋升省二级后,2007年长丰县档案馆晋升省二级,全市已有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晋升省级先进综合档案馆,其中市档案馆为省一级档案馆。2007年又有8个单位档案工作达到省级以上目标管理认定,全市共有451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达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省级以上标准,其中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国家一级6个,国家二级58个,省特级6个。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创新服务管理,对利用者简化手续,降低门槛,透明规则,为国家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2007年,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5000人次,查阅文件、档案5万卷(件)次,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部门工作,服务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合肥变化真大”、“档案馆服务真周到”、“感谢政府”,档案利用者朴实的话语折射出合肥市各级档案部门近年来服务群众、服务和谐社会取得的成绩。
三、强化依法治档,营造档案事业大环境
依法治档力度不断加大。依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安徽省档案条例》,各级档案部门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理清机关工作职能,清理审批事项,纠正工作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清理后仅保留特定档案出卖、转让、赠送审批行政许可项目和延长档案移交期限审批项目,并向社会公开承诺特定档案出卖、转让、赠送审批行政许可项目10个工作日办结,延长档案移交期限审批项目5个工作日办结。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纳入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轨道,同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合肥市档案局(馆)率先在全省档案系统向社会公开承诺零收费服务。
合肥档案工作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级档案部门加大档案宣传交流力度,市档案局先后组织到成都、昆明等地学习考察借鉴档案工作先进经验,先后接待国家档案局、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研讨会代表以及上海、杭州、青岛、郑州等全国各地档案部门来肥学习考察,通过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促进了全市档案工作的开展。2007年市档案馆增补为合肥市第三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纪念建党86周年,市档案局举办建党86周年大型图片展览,充分发挥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国家档案信息网》等多次对合肥市档案工作情况予以报道、转载,《安徽档案》推出合肥档案工作专刊,集中对合肥市档案工作宣传报道,合肥档案工作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提升。
档案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市区两级档案部门被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公务员登记、工资套改被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档案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切实加强,领导班子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民主团结、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业务培训、评先表彰,档案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态势。合肥市档案局(馆)以机关党支部为核心,建设学习型机关、与非公企业结对子、与困难群众结队子、扶贫济困送温暖、组建招商小组、选派干部到农村、街道挂职、支教,开展作风教育月、改革创新大讨论、查摆找补创活动,推进“效能革命”,在服务事项、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树立了档案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市档案局(馆)连续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合肥市文明单位”称号,机关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档案事业发展经费短缺,一些地区馆舍建设、基础设施设备滞后,各地区、各领域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均衡,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创新服务距离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要求还有差距等等。同时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与流向等问题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进行探索、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2008年是实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是市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2008年全市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八次党代会、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创新服务和谐社会为主题,以现代新型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档案队伍建设为主线,重点加强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加强民生相关档案工作,全面推进全市档案事业和谐发展,更好地为合肥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服务。
一、创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我市档案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前,档案工作服务大局就是为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继续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农村综合改革和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村务公开等问题,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做的更加扎实,积极探索建立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服务方式。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调,在巩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已有成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村级建档力度,乡镇档案工作建档率、合格率,行政村档案工作建档率、合格率在全省领先。
(二)继续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围绕工业立市、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为合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服务。贯彻《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引导和促进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和基础业务建设,推动企业档案信息化进程。积极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档案工作发展,探索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档案工作模式。加强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规范档案验收工作。
(三)继续加强民生相关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做好相关的档案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根据国务院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各级档案部门积极配合政务公开办公室,进一步深化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工作,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政务信息公开场所,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围绕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社区档案工作,探索家庭档案模式,把档案工作做到社区居民身边,把档案服务渗透到居民生活中去。围绕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服务,各级档案部门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协调,深入探索,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力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
(四)继续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提供利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深层次编研,重点建设满足社会教育功能的展厅,举办各种形式的档案展览,发挥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08年市县区两级国家档案馆力争全部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档案馆,了解合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挥档案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二、加快推进档案工作基础建设
档案工作基础建设是档案创新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档案部门一项基本的、长期的任务。各级档案部门要着眼于提高档案创新服务能力,大力加强档案工作基础建设。
(一)现代新型档案馆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档案馆舍建设作为档案馆工作的根基,进一步改善馆库和设施等保管条件,准确把握档案馆建设属于政府投资项目这一政策,抓住机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计划、财政部门的支持,将档案馆建设列入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积极争取立项并开工建设。市档案馆按照有文化品位、有地方特色、有现代气息、能充分发挥档案馆各项功能的要求,真正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各县区档案馆要积极推进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对档案馆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档案保管和保护条件,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坚持定期开展机关文件归档检查工作,规范机关文件归档工作。各级档案馆在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到期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修改完善档案接收制度、标准,确保该移交的档案按期限、按标准移交进馆。完善档案征集工作机制,加大征集力度,把更多有价值的档案征集进馆,丰富馆藏。继续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做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规范档案开放形式。市档案馆积极应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档案馆基础业务标准建设,按照数字化工作要求完成馆藏档案前处理工作。县区档案馆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大基础业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向社会公共档案馆角色转换。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努力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与电子政务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对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规范有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各级档案馆继续做好馆藏档案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工作,市档案馆争取完成馆藏档案案卷目录和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全部实现有馆藏档案条目的计算机检索,新进馆档案同时移交机读目录,接收档案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电子数据,为电子档案的接收管理奠定基础。各县区档案局馆要加快建设档案网站,以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为抓手,整合、带动各项基础业务工作的开展。市档案局加快推进市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并按照《合肥市档案局关于建设数字档案馆的规划(2005-2010)》,组织编制市数字档案馆三期建设项目详细方案。
三、整体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一)依法治理档案事业
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加强与组织、宣传、司法等部门协调,争取将档案法制教育纳入普法规划,将档案法制教育列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积极推动档案地方立法工作。各级档案部门继续加强对档案法规、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指导,规范档案执法检查的范围、权限和程序,通过开展全面或专项检查,推动全市档案工作的发展。市档案局继续对市直机关档案工作年检,县区档案局继续对县区直机关、乡镇档案工作年检。各级档案部门继续推进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复查,依法加强档案工作。按照《合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开展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中期评估,确保《合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推进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在档案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全市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特别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一要转变过去重事轻人、重产轻人、重物轻人,重知名人物轻普通人物、重上层人物轻基层人物的档案价值观念,重视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的建立和留存,建立覆盖全市人民的档案资源体系;要转变过去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普通群众服务的档案利用观念和服务观念,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重视面向城乡居民、面向广大普通百姓的档案宣传,重视为千万家庭建立档案服务,建立覆盖并方便全市人民的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服务体系。
(三)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市、县区两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把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自学与专题培训结合起来,提高档案部门领导班子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继续抓好档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点、有方向地培养一批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以党支部为核心,建立常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档案部门存真务实,团结奋进的良好形象。
(四)提升合肥档案工作影响力
加大档案宣传交流力度,通过全面宣传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档案服务工作的典型事例,交流档案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档案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促进档案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为大局和群众服务的水平。要充分发挥档案宣传交流的引导作用,把档案宣传交流融入合肥对外宣传的大格局中,进一步提升合肥档案工作在安徽省、全国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